[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力的大小、瓶孔大小与喷水距离间的关系。
2.学习用对比实验法和表格记录法进行科学探索。
3.在自主探索与实验中,增加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在对比实验中,感知力、孔与喷水距离的关系。
活动难点:学习在表格中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矿泉水瓶若干,场地布置,喷泉图片,浇花器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 看,科学实验室
师:欢迎小朋友到科学实验室来。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小科学家,发现有趣的科学秘密。
2、 呀,好多瓶子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科学实验室,你能猜猜我们今天要研究什么?
师:别看这只是一只小小的瓶子,里面藏着许多秘密,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二、 探索实验,表格记录
1、 有趣的瓶子会喷水。
1) 玩瓶子,发现瓶盖秘密。
师:玩一玩那里的瓶子,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吗?
师:瓶子有什么秘密?(瓶盖有孔)(当我们捏瓶子时,瓶孔会喷水)
2) 小结:瓶盖有孔,用力捏时会有水喷出。
2、 用力可以喷得远。
1) 有孔的瓶子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玩有孔的瓶子,请你一边玩一边观察喷出的`水是怎么样的,跟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师:(游戏中)随机指导。
师:刚才发现了什么了吗?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有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喷得远,为什么?跟捏的力气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感受各种各样的鱼的美丽形态。
2.能撕出各种图形来装饰小鱼,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鱼的美丽形态
活动难点:
能撕出各种图形来装饰小鱼。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一块;各色彩纸;各种各样的小鱼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幼儿欣赏。
2.师:小朋友,你觉得这些鱼漂亮吗?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
二、我来撕一撕
1.师:你最喜欢的那条鱼是什么形状的,它身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撕一撕自己觉得最漂亮的那条鱼。
三、幼儿进行撕贴
教师投放材料,幼儿进行撕贴。
四、作品展示
1.教师将海洋背景图片贴在黑板上。
2.幼儿将自己撕贴好的鱼随意贴在背景图上。
3.师:给你们自己撕贴出来的小鱼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观看各种各样图片的小鱼时都惊叹“:哇!好漂亮啊!”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氛围一下子就上来了。在第二环节个别幼儿上来撕自己的鱼,导致后面幼儿都照着上来幼儿的方法撕出很多同样的鱼。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2.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2.挂图:《昆虫大集合》。
3.独角仙相关参考资料。
4.观察记录表。
5.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2.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3.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
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色彩、结构,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的想象并进行创作,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针筒的基本玩法,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大胆探索针筒的不同玩法,对玩针筒感兴趣。
2、引导幼儿在比较、记录的活动中知道针筒装的`水越多,那么完成任务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则相反。
3、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竞赛活动,并在竞赛中自觉遵守规则,能正确记录实验的结果,并能用语言来进行讲述。
材料设计:
1、一次性的针筒若干,要求进行严格的消毒、爆晒,并把针尖去掉,保证幼儿活动的绝对安全。
2、小碗若干只、抹布。
3、设计一本本小型的实验记录本、铅笔。
玩法提示:
1、幼儿熟悉针筒的正确玩法,告诉幼儿拔针筒的力度要小一点,收水的时候要慢一些。
2、一只小碗装上半碗水,鼓励幼儿利用针筒帮助水进行“搬家”到另外一只小碗。引导幼儿要小心进行活动,不把水洒的到处都是。并在搬家的过程中探索怎样才能帮助水搬家搬得快?
3、幼儿与同伴进行运水比赛,并记录实验结果,知道“次数越少”,搬家的速度就“越快”。
重点指导:
1、活动中一定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到卫生间装水时只要装上大半碗就可以了。
2、鼓励幼儿在竞赛活动中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组两盒彩笔、两只空盆,幼儿活动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果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 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 记记花生的颗数。
——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幼儿活动材料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 交流分享。
——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品尝自己剥的花生。
活动建议
1. 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录,并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记录结果。
2. 可在区域活动中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活动反思:
导入新课时,我选入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百胖子,学生兴趣高涨,热情第齐答出了谜底。通过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从这个谜语中思考花生的特点,潜移默化第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回答出谜底以后,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交代这节作文课的目的和要求,这节作文课以记叙剥花生活动为目的,要求学生通过剥花生的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团结协作和准确表达能力。学会记叙活动类作文。
活动开始前,学生观察活动中的物品——花生的外形。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形容。学生们仔细观察后各抒己见,从颜色、形状、大小、外壳的纹理等特点入手,准确、生动地说出了花生的外形。为写作文时积累了丰富的词句。
活动开始时,活动第一个环节——双手剥花生。我先提出活动要求,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双手剥花生入手,注意双手的配合,看清晰两只手是怎样剥花生壳的?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常做这类活动,感觉很熟悉、轻松、气氛活跃,许多学生仔细地观察了剥花生过程中同学们的方法,神态、动作等。当我请同学上台演示时,台上的同学语言组织得很好,每一个动作分解得很到位。而台下的同学听得认真,并积极参与到补充讨论中来,学生只见互相补充,将双手剥花生的过程更加准确、生动地叙述出来,我也在黑板上将重点的动词摘录出来,为学生写作文积累材料。
活动第二个环节——单手剥花生,我提出要求后,重点强调剥花生的过程只能利用一只手。学生和第一个环节对比,马上发现了两个环节的不同之处,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学生剥花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之间互相借鉴,气氛热烈,在展示环节中,台上、台下讨论更加热烈,学生总结出的词句更加丰富,又许多学生甚至能通过活动联想到现实生活,抒发自己的意见。
活动第三个环节——不用手剥花生,同样是先提出活动要求,学生开始感到新奇,不用手课怎样剥呢?学生之间先自己想办法试验,也又写学生观察别人,总结经验后再试,各种各样的方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学生们各显神通,都想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给别人观看,学生们边展示边准确、生动的讲述,当然,别的同学也不断地提示和补充。学生们的兴趣特别浓厚。当时还有很多同学联系生活谈了自己的感受。
通过三个环节,使简单的活动更加层次清晰、有条理,学生记叙时也更能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边总结概括作文内容,气氛轻松、自然。学生自己参加了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学生之间互评互议、总结概括,学生觉得这堂作文课又内容写,想写,也写得好。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2、培养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放大镜。
2、幼儿用书。
3、教学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胖娃娃和小老鼠》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开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体会放大镜的作用。
教师提问:小老鼠给了胖娃娃什么?
引导幼儿看图回答。(一箱图画书)教师提问:胖娃娃看到书后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做了什么?
引导幼儿看图回答。(书太小,胖娃娃看不清。小老鼠抬来放大镜。)教师提问:最后怎样了?
引导幼儿看图回答。(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胖娃娃也能看清楚小老鼠的图画书了。)
3、通过亲自尝试使用放大镜,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教师出示放大镜,并介绍放大镜的拿法和使用方法。
请幼儿自己通过放大镜看一看身边的事物,并谈谈看后的感受。
教师提问:小朋友,用放大镜除了把书放大还可以把汁么放大?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放大镜可以放大小的东西)教师提问:故事中胖娃娃为什么用放大镜?
引导幼儿知道胖娃娃是因为书太小,看不见书上的内容。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让放大镜帮我们看什么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如叶脉、昆虫等,让幼儿知道可以用放大镜去看我们平时用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探索各种方法来榨取果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3、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工具:小勺、碗、塑料小刀、筷子等。
2、橙子若干。
3、中号透明塑料量杯;大号塑料量杯一个。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你们喝过果汁吗?好喝吗?你知道果汁是怎样来的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所看到的工具,并初步设想自己会怎样来运用这些工具来榨取果汁。
3、幼儿自由分组开始榨果汁。
(1)教师指导幼儿能够运用工具榨取果汁。
(2)鼓励幼儿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榨取果汁。
(3)提醒幼儿将榨出的`果汁放入量杯中。鼓励幼儿能够榨出更多的果汁。
4、讨论: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来榨果汁最方便,哪种方法榨出来的果汁最多。
5、品尝自己榨的果汁,享受劳动的乐趣。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感到对于一些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大胆尝试,从操作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只靠教师的传授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
设计意图:
让幼儿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并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事物变化,有效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引导幼儿用说说、画画等方式感知事物的变化.
3、培养幼儿关心周围事物,乐于探索的兴趣。
重点:说说事物的变化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系列观察活动
2、教师自编故事《神奇的礼物》
3、画册范例、幼儿操作工具。教师用具(冰块、烧杯、酒精灯)
一、活动过程:故事引题
1、教师讲故事《神奇的礼物》
师: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等一会请你们说说到底发生了哪些奇怪的事?
2、引导幼儿讨论、理解蝴蝶的生成过程:卵——幼虫——蛹——蝶.
(神奇的故事情节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观察:冰块的变化
1、出示冰块问:这是什么?用什么办法使它快点溶化?
2、观察冰块变化过程。(教师点燃酒精灯,把冰块放在烧杯里,置于酒精灯上面)。
师:冰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一下子就变成水了吗?
(先讨论再实验,让幼儿有充分说的.机会,并带着问题去发现,探索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幼儿讨论:还有什么也会变。
1、师:除了冰块会变化,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能发生变化?
2、设疑讨论
(铅笔会变吗?河流会变吗?鸡蛋会变吗?可能有一部分幼儿会说不会变化,通过以上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感知,有的物体变化很快,有的变化不明显,很慢,需要小朋友的细致观察。)
四、制作“变变变”画册
1、出示折叠式连环画书,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示范制作(先将纸折叠再画)
3、幼儿构思、制作
如:鸡蛋——母鸡孵蛋——小鸡破壳——小鸡——母鸡
卵——幼虫——蛹——蝴蝶
婴儿——儿童——成人——老人
4、分组进行交流、探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9
设计意图:风车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但很多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引发思考。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内容需要,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做做、玩玩风车中初步认识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认识风车,初步了解风车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尝试制作简易风车。
3、通过实验操作,知道风车的转动速度和风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快乐的风车》
2、小纸盒、冰棒棍、胶水、剪刀、彩色水粉颜料等制作玩具风车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1、教师:老师认识一个快乐朋友,只要有风的时候,它就会开心地跳起舞来,它是谁呢?
2、教师呈现【图片欣赏】,为幼儿展示不同的风车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它在什么情况下会转动?你玩过风车吗?
3、教师小结:风车是依靠风的运动来转动的,有风的时候风车就会开心地“跳起舞来”。
(二)瞧一瞧:风车的作用
1、教师:刚才大家见到的都是玩具风车,你们知道真正的大风车长什么样子吗?
2、教师呈现【荷兰风车】,展示真实的农场风车图片。
教师:想一想,大风车有什么作用?
(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猜想,教师对此进行肯定)
3、教师分别呈现【发电】和【提水】,播放“风车”,使其转动产生动画。
教师:瞧,风车转动起来后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田野呢?
4、教师:当大风车转动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帮助人们发电和提水。
(三)做风车
1、教师播放【制作风车】,为幼儿呈现如何制作简易风车。
2、配合教师亲自演示(可以采用其他风车制作方法),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制作玩具风车。
(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
(四)玩一玩
1、做好风车后到户外跑一跑,比比谁做的风车转的快。
2、教师:风车的转动和风的大小以及跑的速度有关系,跑的快,风就会大点,风车就会转的快一点,跑的慢,风就会小点,风车酒会转的慢一点。
活动延伸:与孩子一起观看风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动画,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
活动设计背景
气象知识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只知道晴天、雨天。而小动物们如何预报天气却让幼儿比较陌生,这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遥远。本活动就是让幼儿亲自用动作,用语言来感知特殊气象预报员的表现。同时又让幼儿也能亲近大自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
2.培养他们注意观察不同的天气里一些动物的变化。
3.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小动物在雨天、晴天之前表现各有不同。让幼儿只能掌握其中的一种表现。由此让幼儿对动物产生探究的兴趣和爱怜之心。
活动准备
一些动物图片,如蚂蚁、乌龟、蜘蛛或卡通造型等。晴、雨表牌。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兔子采蘑菇》创设活动情境。
2.揭示活动主题。认识特殊的气象预报员,了解他们在不同天气里的变化。
①说说故事里都有谁知道天快下雨了?谁又知道天晴了?
由幼儿自主有秩序地回答,师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小结:它们就是我们认识的特殊的气象预报员,有了它们,就会让我们能早早知道明天的天气。
②用肢体表示不同的天气,如雨天,晴天。
让幼儿自主表示雨天或晴天的动作,教师选择表达最恰当的一种,让大家统一动作。
3.游戏操作巩固,我说你来做。
①小耳朵仔细听,我说你来做。老师说说这些动物预报员的表现,小朋友就快来表示它预报什么样的天气。及时鼓励表现棒的幼儿。
②选一两名幼儿带领大家再说一说或做一做动物气象预报员的表现,进行师生互动继续做巩固练习。
4拓展活动
①小朋友们的表现太精彩了。不过还有几位动物伙伴也着急着要给我们预报天气呢。猜一猜它们是谁?师或动作或语言或唱一唱来表达,青蛙,鱼儿,公鸡。
②师:说一说它们的`不同表现,让幼儿猜猜预报的什么天气?
③小结,这几位预报员不光能预报晴天,还能预报雨天。
④今天是什么天气呀?动作表示,视天气情况而定。好,想知道这些预报员现在的活动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室外去看看它们的活动好吗?或猜一猜他们雨天应该干什么,好吗?
教学反思
敢于面对失误,才有真正进步
科学课怎么上,历来是仁着见仁,智者见智。我不是仁者,更算不上智者。但我努力让一节课效果最大化,让幼儿有所收获,让其习惯有所形成。
本节课是中班科学《特殊的气象预报员》。通过对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天气里的特殊的活动变化,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
首先,我以故事《小兔子采蘑菇》导入活动情境。其次,以问答介绍形式让幼儿充分了解认识特殊的气象预报员。再就是用“我说你来做”的游戏进行活动巩固。最后就以补充再介绍青蛙等其他的气象预报员进行拓展活动。
我从本课的设计到上完这节课后,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对科学课的驾驭能力不够规范;课堂上语言表达不够精准,流畅。例如,用故事导入活动情境这一环节,我只注重了教师自身单一的讲述,没有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其中的角色参与进来,失去了应有的形象生动效果。而在揭示活动主题时,又是以呆板生硬的问答介绍式进行,完全忽略了幼儿以趣味为先导的要求。还有,自己在幼教领域时间还是短暂。课堂用语表达不够准确,规范,精炼。甚至出现词不达意的错误。因此,在游戏操作这一环节闹出不少失误。
所以,要认真充分地备好课,;虚心向各位前辈、经验丰富者多请教才是硬道理。最重要的是规范地垂炼课堂用语,力争流畅,高效。只有这样一节成功课,高效课就会诞生。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
教材分析:
夏天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飞出来了,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虫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生物,有趣的昆虫会引发孩子无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用昆虫作为教学活动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中班科学活动《昆虫的家》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下册《有趣的昆虫》主题中的一个活动,主要通过昆虫搬新家让幼儿找出各个昆虫家所在的位置,从而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儿获得一些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目标:
1、利用昆虫排队、昆虫回家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数词表示昆虫在楼层中的位置。
2、通过昆虫搬新家,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3、培养幼儿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重点: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会用序数词表示。
活动难点: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昆虫,知道各种昆虫的名称。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带有门牌号标签的各种昆虫图片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3、纸制多层平面楼房4幢(1幢2层2间,2幢5层2间,3幢3层3间,4幢4层3间)。
活动过程
一、昆虫排队,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昆虫飞到草地上,说说昆虫飞来的先后次序,数数有几只昆虫?
2、观察排成横排的昆虫。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昆虫排在第几?
3、将这组昆虫交换位置,继续判断它们的位置。(视情运用)
二、昆虫回家,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出示5层单间楼房,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
2、小昆虫要回家了,它们分别住在几层楼?
三、昆虫新村,感知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
1、蜻蜓的家在哪里?
2、出示4幢楼房,昆虫新村里造了很多新房子,数数有几幢?每幢各有几层几间?
3、蜻蜓回家,出示蜻蜓家的门牌号,分析、讲解图卡上的几个数字各表示什么?帮蜻蜓找家。
4、蚕宝宝也要住到昆虫新村来了?蚕宝宝住哪里?请个别幼儿帮蚕宝宝找家,一起检验是否找对?
四、昆虫搬新家,幼儿操作练习。
1、昆虫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昆虫们找家。
2、全体幼儿操作,帮昆虫们找家。
3、幼儿交流自己帮哪个昆虫找家了,它住哪里?
4、集体,校对纠错。
五、延伸游戏:排队
学昆虫飞出室外玩排队游戏。
设计意图
利用昆虫排队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学习从左往右数,说出昆虫排在第几个。运用昆虫回家提示幼儿从下往上数,引导幼儿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请幼儿运用序数词表示它们在序列中的位置。
通过昆虫搬新家,在帮昆虫找到新家的过程中巩固对序列的认知。
4幢房子难度不一,运用两个昆虫例子帮昆虫找家,重点让幼儿分清几幢几层几室,这是难点,允许幼儿学习过程中出错。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幼儿自主交流,让操作快的幼儿先相互交流。
集体交流,检验幼儿操作结果,巩固学习。
游戏延伸,将学习运用到日常活动中。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的精神、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1、对电线的作用及安全性能有一定的了解。
2、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3、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等。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
二、幼儿初步观察,引导观察想象
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3”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3、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用电线来变魔术吧!
三、幼儿进一步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
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电线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活动中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教师让幼儿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等方式来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但是我觉得在活动前还应让幼儿再丰富一些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3
教材分析:
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对场地上的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睁着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小最小的动物。户外草地上、花丛中小朋友被那些飞舞的小虫所吸引着,《指南》的学习告诉我们,中班的孩子有亲近大自然,有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与意识。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运用多种手段设计这一活动,也是非常有趣的。
活动目标:
1、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3、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准备:活动课件
活动重难点:
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活动流程
一、小蚂蚁过生日了,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1、出示海报:请你们来猜猜海报上写了些什么?
2、教师念海报:小蚂蚁明天要过生日了,请所有的昆虫朋友都来参加。
3、教师提问:小蚂蚁要过生日了,他想邀请哪些朋友来参加呢,谁会来呢?
二、昆虫朋友都来了,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故事(开始至蜈蚣和蜘蛛只能回去了)
2、提问1:哪些好朋友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了?
提问2: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蜈蚣和蜘蛛回去?小蚂蚁是怎么说的'呢?(小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虫)
3、出示蚕宝宝,教师提问
(1)、蚕宝宝来了,它能参加生日会吗?为什么?
(2)、到底小蚂蚁有没有让蚕宝宝参加生日会了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4、教师边操作图片并继续讲故事,请幼儿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1)蚕宝宝有没有参加生日会呢,为什么?(出示蚕宝宝变成蚕蛾的过程)
5、请你说一说:小蚂蚁请的昆虫客人哪些地方和小蚂蚁长的一样呢?(都有六条腿)
6、教师以儿歌总结昆虫特征:小蚂蚁,过生日。昆虫朋友来参加。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要数错了。
三、小蚂蚁送蛋糕,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小蚂蚁今天真高兴,它还准备了香喷喷的蛋糕请大家吃。可是还有许多昆虫朋友也要来参加生日会,小蚂蚁来不及送蛋糕,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1、介绍玩法:(电脑上出现参加生日会的小客人)如果你觉得这位客人是昆虫朋友,能送蛋糕给它,就请你拍三下手,如果你觉得这位客人不是昆虫朋友,不能送蛋糕给它,就请拍一下手。
2、请你边找边说说,为什么蛋糕要请这个昆虫吃呢?
四、活动结束,祝小蚂蚁生日快乐。
我们一起来和昆虫朋友们一起来送一首《生日歌》给小蚂蚁,祝它生日快乐吧!
设计意图
出示了海报,让幼儿猜一猜,吸引了幼儿的目光,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并出示昆虫图片的形式,加深幼儿对昆虫的了解
运用图片,使孩子们了解了蚕宝宝变成蚕蛾的有趣过程,也知道蚕宝宝是不是昆虫。
利用儿歌总结了昆虫的特征,这样幼儿知道了昆虫的特征,也是使他们对昆虫产生了兴趣。
列举动物,让幼儿说一说是不是昆虫,并让他们说出为什么,更加深了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附:故事《小蚂蚁的生日会》
明天小蚂蚁要过生日了,它想请昆虫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会。
第二天下午,大树下热闹极了,蜜蜂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瓢虫也来了。小蚂蚁热情地招待他们。这时,蜈蚣和蜘蛛也来了。小蚂蚁礼貌地对它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下次来玩吧!”蜈蚣说:“我们也是昆虫,为什么不能进来?”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你们不是昆虫!”蜈蚣和蜘蛛只能回去了。一条蚕宝宝一扭一扭地过来了。小蚂蚁说:“对不起,你的脚太多了,也不是昆虫呀!”“在一旁的蚂蚁妈妈赶紧说:“孩子,你错了!蚕宝宝长大会变成一只蚕蛾,那时它就有头、胸、腹,还有六只脚和翅膀,它也是昆虫呀!”
小蚂蚁和许多昆虫朋友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会!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学会做科学小实验,体验操作的乐趣。
二、物质准备:课件、4个水盆、相机、人手一条干毛巾;雪花片、木块、树叶、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铁钉各8份;记录本每2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a、今天的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蚂蚁要出去玩了,它们俩一块儿来到河边。
b、小乌龟说:呀!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们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c、小蚂蚁说:不行,不行,我不会游泳,我一到水里就会给淹死的。
d、小乌龟说:那可怎么办呢?(请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说出蚂蚁在水里会沉下去,需要能浮起来的物品当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东西给你,或许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浮起来。
2、认识沉和浮的标记,并能用身体来表示沉和浮。
师:小乌龟的篮子里出现了2个标记,你觉得哪个标记表示浮起来,哪个标记表示沉下去。(幼儿说一说)
师: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沉和浮吗?
3、出示记录表,课件演示记录步骤。
师:小乌龟送了什么东西给小蚂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说一说)
师:(出现了“?”)请小朋友先想一想,这些物品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能浮起来的物品下面打↑,会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来,再请小朋友们2人一组,一人把小乌龟要送给小蚂蚁的物品轻轻地放进水里,另一个人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幼儿记录结果,找出有异议的瓶子进行重点讲解。
6、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现在雪花片、铁钉和玻璃珠有点不开心了,因为它们也想像木块、泡沫、树叶和瓶子一样,浮在水面上,帮助小蚂蚁在水面上游玩,怎么办呢?
7、幼儿尝试操作,师小结。
师: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
8、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反思:
针对《纲要》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这节课我取材自幼儿身边较熟悉的东西,来进行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探索身边的科学,感知沉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类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树叶、塑料玩具、铁钉、玻璃球、塑料瓶、记录表、笔等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测、动手操作 、大胆尝试、观察、 探索、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会做简单的记录。
我在活动前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动手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环节:探索改变物体的沉浮。我通过小铁钉和玻璃球等也想帮忙作为一个引线,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探索。
自主的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操作记录表,二是这次活动只是我们班级对“沉”“浮”现象探究的一个起点,一盏“沉”“浮”现象的指明灯,还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们将投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接下来的相关探究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子的作用。
2、会用简易的语言表述自个儿的发现。
3、探究石子的作用。
[教学预备]
1、提早让孩子体会、观测和察看石子
2、形形色色的石子
3、图片
4、成品石子例如:石臼、假山、磨轮。[教学过程]
1、展示种种成品石子。
今日,教师给孩子带来了些许好物品,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瞅瞅吧!
2、欣赏种种成品石子
(1)幼儿教师各自推荐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幼儿教师提问:这一些物品是用何物品制成的`?
3、展示石子
(1)昨日我们玩过的石子均有啥外形的?
(2)昨日我们摸过的石子有何感觉?(请每一个孩子均可体会石子的粗劣毛糙、光滑)
(3)石子均有啥色彩的?
幼儿教师汇总:石子的外形是形形色色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色彩亦有许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子有些是粗劣毛糙,有些是光滑的。
4、探讨
幼儿教师:石子均可干啥?5、展示图片——孩子欣赏图片清楚石子的作用
6、展示石子小道
(1)幼儿教师请孩子在小道上走、跳、爬,使孩子体会石子小道。
(2)提问:你踩在小道上有何感觉?7、游戏:“小小建筑师”
请孩子用石子搭物品啥都可施展孩子联想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学期科学活动教案03-10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2-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8-2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03-25
【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17
【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17
【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1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热】03-1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2
中班科学活动纸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