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案15篇【通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制定计划,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能够用二维记录表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
2.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
3.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上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等。
教学重点、难点:
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其中引入部分和活动1用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实施过程: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花钟图和多媒体课件,看有什么发现。
2.指导学生认识钟面内的各种花在1到12时不同时间内分别开放,钟面外的花在12到24时之间开放。认识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利用花钟来判断时间。
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了花钟以后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出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一、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实施过程:
1.以四人为一组。用30分钟时间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是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的,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
二、对 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
2.能够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
3.在研究时能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实施过程:
1.这项活动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下课后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中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就要给予表扬。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等方法进行。
4.鼓励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能作出有一定根据的想像,没有昼夜变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实施过程:
在组织活动时对学生的回答可不加任何限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多做鼓励性评价,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此拓展活动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昼夜变化会对生物带来影响。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拓展知识
猫的瞳孔变化
猫的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光线强弱的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
生物节律
生命现象中的节律变化,叫做生物节律。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至几月、几年。广泛存在的节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林奈的花钟
林奈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每天开花都有一定时间,他选择了一些植物,按它们开花的先后时间顺序,种在自己的花园里,要想知道几点钟了,只要去看看什么花在开放就行了,真是有趣极了。人们把林奈的这个别出心裁的创造叫“花钟”。花钟的开放时间是这样的。
蛇床花:黎明3点左右开放;
牵牛花:黎明4点左右开放;
野蔷薇:黎明5点左右开放;
龙葵花:清晨6点左右开放;
芍药花:清晨7点左右开放;
莲花: 上午8点左右开放;
半枝花:上午10点左右开放;
马齿苋花:中午12点左右开放;
万寿菊:下午3点左右开放;
紫茉莉:下午5点左右开放;
烟草花:下午6点左右开放;
剪秋罗花:晚上7点左右开放;
夜来香花:晚上8点左右开放;
昙花: 晚上9点左右开放。
科学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木块,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玩具(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怎么才能过河?
二、 认识沉与浮现象。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泡沫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泡沫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浮”。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 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活动反思:从这个环节上看,孩子对沉与浮的现象,能具体地表述出来,也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但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 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面上,如果会沉下去,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四、教师评价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活动反思:从记录的结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记录出沉浮的现象,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借此机会,我进行随机教育,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但在幼儿使用记录卡的.方面上看,由于记录卡设计不太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完全看不出是沉还是浮;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在中线以上表示沉,中线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轻松地解决结果不分明的问题。)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鱼缸、玩具,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玻璃珠、记录纸,蚂蚁、苹果树图片等材料,启发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能开动脑筋,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沉浮现象。在记录的环节中,合理选择粘贴纸的记录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还能进行简单的评价。基本实现目标。
二、教师的教
1.创设游戏情境。教师以“小蚂蚁出来玩,肚子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想爬过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过河的办法”的情境引入活动,形象生动的道具演示,吸引了幼儿参与探索的兴趣,围绕问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石头和木头,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帮蚂蚁过河吗?”,展开思考。游戏情境的创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调动起幼儿参与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材料投放。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中能充分考虑活动中幼儿的观察,精心准备鱼缸作为活动情境中的“小河”,让幼儿直观清楚地观察到石头、木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同时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探索的材料分组摆放在不同的操作区,改变以往教师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投放形式,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拥挤、混乱的现象,有利于幼儿专注观察一种材料;另外还为幼儿准备了贴贴纸作为记录的材料,在每个操作区投放记录单,便于幼儿操作后,直接记录操作的结果,解决幼儿独立完整完成自己的记录单存在的困难。
3.善于观察启发。能灵活驾驭课堂,善于观察幼儿在操作中的表现,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我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操作展示,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让孩子知道,沉浮没有绝对的定义。
4.评价鼓励结合。最后环节教师能对所有操作材料在水中的现象再次进行进行一个总结,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经验,提升认识,再次利用记录单将材料的沉浮现象一一呈现,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奖励一个大拇指,并出示图片“大拇指”贴在幼儿操作正确的位置上,鼓励幼儿,这也是一种适合小班幼儿特点的评价方式。
三、幼儿的学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发现,学习简单的记录方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词汇“沉下去”“浮起来”。
四、活动中的不足
1. 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2.最后老师的小结不够到位。当所有的记录表都在黑板上时,师应作出总结,把精髓的部分加以强调:原来石头、金属类、玻璃类的物品比较重,容易沉下去。而泡沫、木头、比较轻的物品,所以容易浮起来。
3.记录卡设计不够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中线以上表示浮,中线一下的表示沉,可以避免贴满的情况发生。
科学课教案3
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 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C. 把细铜丝在圆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的总长度,算出丝铜丝的直径,把这些数据填入下表。
细铜丝的直径
线圈长度 线圈圈数 铜丝直径
让学生将投影片上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抄在作业本上,准备写实验报告用。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检查一下桌上的器材是否齐全。
生:齐全
师:对你使用的刻度尺进行一下检查。
A. 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若零刻度线在刻度尺的端
点,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B. 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
师:现在我们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边,测量三次,然
后求其平均值填入表内。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在黑板上画表一、请三个实验小组将他们测得的数据填在表一中。
[板书2]表一
实验小组 第1次测量结果 第2次测量结果 第3次测量结果 平均值
第×小组
第×小组
第×小组
教师巡视,看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师:现在我们看一下第×小组,第×小组,第×小组的测量结果。看来三个小组的测量结果都比较好,并且注意了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和正确记录所测数据。如果哪个小组测得数据与黑板上的数据差异较大,请课后再重新测量,重新记录测量结果,不要随意涂改实验数据。
师:现在我们来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教师拿起一段细铜丝让学生观察。
师:我们看到铜丝很细,我们用刻度尺直接去测量它的直径很难测得准确。在测量长度或宽度很小的物体时,常常采用积累的办法。我们要测量这段粗细均匀的铜丝的直径,可以把它一圈挨一圈地密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就能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直径了,同学们想想为什么要将铜丝密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怎样才能做到密绕。
生:如果不密绕中间有空隙,我们测出的铜丝的直径就不准确了。要想密绕就要把铜丝捋直,中间不能打折。
师:你如何测算出铜丝的直径?
生:用刻度尺量出密绕铜丝的长度,除以圈数就可以求出铜丝的直径。
教师演示将细铜丝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告诉学生不要将铜线绕在削过的铅笔之处。
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在黑板上画表二。
[板书3]表二
实验小组 线圈长度 线圈数 铜丝直径
第×小组
第×小组
第×小组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错误读数和不认真测量的作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并请第×小组,第×小组,第×小组的同将测得结果填在黑板表二中。实验数据若有错误,可以让这组同学讲一下如何测量的,教师帮助他们查出测量错误的原因。
师:刚才我们学习测量物理课本的边长和细铜丝的直径,同学都做得很认真,完成得也较好。现在我们学习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五分硬币的直径,同学们有什么测量方法?
学生讨论并提出测量方法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方法加以归纳,对错误的测量方法讲明为什么是错误的
教师提出一种测量方法如图3-1,将测量方法图画在幻灯片上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或某同学提出图3-1的测量方法,教师可以说我们把某同学的测量方法打在投影屏幕上。
教师讲解测量方法。
如图3-1所示,将硬币靠在直尺的刻度线上,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夹住硬币,并保持两个三角板都有一个直角边靠在直尺的刻度线上,记下两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处直尺的刻度。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就等于硬币的直径。我们可以在直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将表三画在黑板上
[板书4]表三:五分硬币的直径
第×小组 第×小组 第×小组
2.39厘米 2.40厘米 2.41厘米
师在:三个小组记录的数据虽不完全相同,但都正确的。
因为我们使用的毫米刻度尺到毫米刻度都是准确的。这三组数据中的最后一位9、0、1都是估读值。尤其应该提出表扬的是第×小组的同学,尽管刻度尺上指示正好与2.4厘米对齐,但他们仍在估读数上写上0,这种记录方法是正确的,说明2和4两位数是准确的,0是估读的。2、4、0三个数字都是有效的。只记2.4厘米,就会被认为2是准确数,4是估读值。所以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三组同学记录的结果不同,为什么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我们使用的刻度尺不够准确,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出现了误差。同学们不妨将你们自己的刻度尺对齐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有些刻度尺的刻度不完全一样。
学生动手比较,发现些刻度尺的刻线不够精确。
师:同学们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五分硬币的直径?
学生议论,提出方法。
师:还可以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硬币的边缘做一个记号,让硬币的边缘沿直线滚动,记住滚动了几圈,用刻度尺测出这段线段的长度,算出一圈的长度L,然后利用数学公式:L=2πR,可以求出硬币的直径,这是测量长度的一种特殊的方法。
我们有时需要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段曲线的长度,往往需要且一些特殊的方法去测量。我们相信同学们是会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开动脑筋,想出好办法的、
3.本课小结
师:我们今天的实验课让同学们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并能正确的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同学们都认真实验,认真记录数据,实验完成得很好,我们希望以后的实验课也能像这节课一样完成得好。
师:现在我们请同学们请点一下实验桌上的仪器,看是否齐全,有无损坏,检查完以后将仪器整理好放在实验桌上。
学生整理实验仪器,教师再将实验目的、器材、实验步骤的投影片打在屏幕上。
师:整理好仪器后请同学们看投影,我们刚上课时让同学们将实验的目的、器材、实验步骤写在作业本上,现在我们在实验目的前面填上几项,然后再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完成我们的实验报告。
[板书5]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用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人: 同组人:
实验日期:
学生练习写实验报告。
4.布置作业
(1) 完成本节的实验报告。
(2) 完成课本上第11页的小实验,用自制的卷尺测身高。
(3) 将课本上要求测的作业本的长、宽和物理课本的宽,课下自己测出后填在课本的表格中。
(4) 阅读课本上第9页的阅读材料。
(5) 完成课本上第11页习题中的1、2、3、4题。
教学说明
1.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的第一个学生实验课,学生初进物理实验室做实验,往往抱有极大的兴趣,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想摸摸看看,这种积极性是好的,要加以爱护,但是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在实验室内打打闹闹不要乱拆乱动仪器设备,使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纪律,爱护仪器与工具的好习惯。在实验态度上,应该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验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勤于思考,手脑并用,自己设法去解决问题,在记录数据时,要实事求是,不得随意涂改实验数据。这些要求若能认真去做。在培养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方面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教材中要注分别测出作业本的长、宽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而没有提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只安排了学生测物理课本的长,测三次求平均值,其他三项测量留在课下让学生完成。
3. 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加强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实验的错误以及实验不认真的现象。并注意鼓励那些认真实验,勤于动脑提出问题的同学,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4. 对细铜丝和硬币直径的测量,作为趣味实验,要求学生先提出测量方法,教师分析、归纳、讲解,然后测量,只测一次
科学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频率的对比,探究加强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准确地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及运动前后每分钟吸入空气、泵送血液的数量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3.亲历模拟心脏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过程,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原理。
4.尝试对运动时心跳、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做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测试运动前后心跳、呼吸频率的记录表、水槽、血液循环器官的挂图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师: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揭示课题)
二、运动起来会怎样
1.我们每个同学经常在运动,运动前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2、我们都能感受到运动时心跳、呼吸会加快,但1分钟内会加快多少次你知道吗?怎样做就可以知道了?
(1)怎么测心跳的次数?心脏位置在哪里?教师出示心脏位置图。仔细观察图,再摸摸自己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之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心脏的大小和本人的拳头相当。
(2)怎样算呼吸一次?怎么测?
(3)1分钟时间怎么看?(出示课件钟表)
测心跳,可以测脉搏的跳动。测呼吸只要将手捂在鼻子下,感觉热气一次就算呼吸一次。1分钟时间就看秒针从哪里开始,再回到那里,教师出示课件闹钟。
3.学生设计后分组活动:(要求:四人小组中两人测心跳数,两人测呼吸数)
(1)测试并记录平静时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把数据填写在表格上。
(2)原地跳动1分钟后,测试并记录每分钟心跳和呼吸次数。
休息时和运动(1分钟)后呼吸、心跳次数比较
姓名:班级:实验时间:年月日
状态项目呼吸心跳
休息时次次
运动后次次
增加次数次次
(3)汇报、交流。
休息时和运动(1分钟)后呼吸、心跳次数比较(学生汇报时用)
状态项目呼吸心跳
休息时次次
运动后次次
增加次数次次
让学生自己比较数据,说明什么?对不合理的数据作出。
三、为什么心跳会加快
1.模拟活动:心脏肌肉的力量。
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运动后心跳、呼吸会加快?
教师出示心脏跳动有关知识,见书P77,可以以课件形式出现
读后提问:读了这段话后,你知道了什么?
你知道心跳是怎么回事?(板书:心脏在收缩和舒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血液循环模拟器,指名演示血液循环模拟器的收缩和舒张,并请学生模仿,体验心脏的力量。
2、心脏跳动是干什么?
猜一猜心脏舒张时血液怎么流的?心脏收缩的时候血液又怎么流?
师给各组一盆水,分组做血液循环的模拟实验。
教师用课件演示心脏收缩、舒张与血液循环关系(板书:血液在全身循环)
3.血液不停地在体内循环有什么意义呢?
阅读教材资料P77,说说血液循环有什么作用。教师借助课件说明。(板书:输送氧气、营养,排出废物)
4.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数据来计算平静时和运动时肺吸收的空气和心脏泵送到全身的血液量。
平静时和运动时吸进的空气量、泵送的血液量比较姓名:班级:实验时间:年月日1分钟呼吸次数吸进的空气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
(毫升)(毫升)
平静时运动时
增加
注:按每次呼吸吸进500毫升空气.每次心跳泵送70毫升血液计算。
5.汇报、交流。
平静时和运动时吸进的空气量、泵送的血液量比较1分钟呼吸次数吸进的空气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
(毫升)(毫升)
平静时
运动时
增加
6、讨论:
(1)运动时吸进的空气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现在你认为运动时人的呼吸和心跳为什么要加快?
(学生回答后,出示:因为人运动时能量需求增加,那么氧气和营养物质也需要增加,运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就要加快流动
才能满足身体各处的需要。所以运动后人的呼吸和心跳就要加快。)
(2)呼吸加快,心跳加剧了,血液流动快了,能量消耗大了,这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出示训练有素运动员运动时吸进的空气量、泵送的血液量
训练有素运动员平静时吸进的空气量、泵送的血液量
1分钟呼吸次数吸进的空气量心跳泵送的血液量(毫升)(毫升)
平静时1070004036000
得出:运动时吸进的空气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这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加强呼吸肌和心肌的力量。(板书:运动能使新陈代谢加快,呼吸肌、心肌力量加强。)
四、: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运动与健康
心脏跳动
心脏在收缩和舒张
血液在全身循环
输送氧气、营养,排出废物
作用: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呼吸肌、心肌力量。
课后反思
运动对于健康的意义,学生认识不少,如果不上这节课,他们也能说出:“可以增强体质”“少生病”“延缓衰老”,等等。但这是他们从书本上或者别人的口中得到的,自己很少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或者说很少有意识地去体验。这节课就是要学生通过一个个有结构的活动去体验,去感受运动对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好处。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运动与健康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课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的有结构的活动主要有三个:第一是通过亲身的运动测算出运动1分钟后人的呼吸和心跳比平静时多了多少次。使学生知道自己激烈运动1分钟后呼吸和心跳会增加很多。第二是让学生通过心脏模拟器心跳情形感受到心脏收缩的力量;第三是通过做血液循环实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心脏收缩、舒张时血液流动地情况。
由于一课时安排三个活动,且知识含量多,因此,如何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我试教了一个班级,结果拖课6分钟,且是草草收场。怎么办?根据试教情况,本着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能精简就精简的原则,我对原有的教案作了五处修改:
第一,精简了“引入”。原来的引入是通过讲述一个人把一只兔子和鸽子从小在笼子里喂养,长大后,他把兔子和鸽子放出来,结果兔子跑不了多远就死了,鸽子飞了几圈后也死掉了,让学生听候谈谈自己的想法。意在引导学生得出缺乏运动就失去健康的结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想法是多方面的,这样就要费时。为此,我改用“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让学生谈谈看法,学生一般较快地说出能增强体质,延续生命等话语,教师就能顺势揭示课题,省时快捷。
第二是将原来专项教学心脏位置的的内容安排在测试心跳环节中,这样教学自然又省时,不是为教心脏而教心脏,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
第三是精简了实验表格。按教材要求本节课学生需填写两份表格,一份是记录运动前后呼吸、心跳次数的,另一份根据运动前后心跳、呼吸加快次数计算出心脏多泵送了多少血液和肺部多呼吸了多少空气。在填写第二份表格时学生需将第一份表格数据抄在第二份表格上再计算,费时,且易搞浑学生。因此,我在第二次教学时就直接出示第二份表格,反正第二份表格中包含了第一份表格的内容。
第四是原来在测试心跳和呼吸次数时是让学生自己看着课件上的钟表数次数的,但学生完成人次参差不齐,教师就得等,浪费了时间。第二次教学时老师喊:准备——“瞿”,结束喊:“到”,同时结束。学生起跳都在原地站立跳,也省去了学生走来走去花费的时间。
第五是为节省学生翻书时间,我将树上的有关知识语句直接用课件投视出来。
第六是为节省时间,考虑本课教学以学生体验为主特点,每个问题一般提问不超3人次。
在精简的同时,为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运动能增强人体机能的教学目的,我增加了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血液运送氧气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全身各处的废物随血液排出体外的flash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从第二节的教学过程看,在测试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次数时,由于学生节外生枝,虽然测试的动作过程清楚,但讲述环节还是不够清晰。
为节省时间,对个别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没有及时予以,一定程度上伤失了学生的积极性。
科学课教案5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能从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教材分析:
《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20xx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
(3—5分钟)
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
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
讲授新课
(15—18分钟)
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3)分组观察。
3、活动:介绍水果。
指定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完成目标一)
1、认真听要求,知道如何运用多种感官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正确描述自己的水果。
3、评价他人描述的是否正确。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游戏练习
(10—12分钟)
1、游戏:猜水果。
(1)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出问题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直到正确猜出水果名称。
(2)学生游戏。
可以多玩几次。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课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2、反思与总结。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哪些“器官代表”参与了观察和回答问题。
(完成目标二)
1、能够提出问题。
2、学生能够描述水果特征。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总结
(3—5分钟)
1、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2、拓展活动:分享水果。
注意提醒学生文明分享。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完成目标二)
1、学生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
2、学生能够分享水果,并提出问题。
(评价目标二)
作业设计
(1—2分钟)
1、学生向家长描述樱桃、橙子、火龙果三种水果的特征。
2、学生描述水果的特征,家长猜。
正确描述水果特征。
板书设计
观察水果
科学课教案6
活动目标:
会根据线索从起点走到终点
重点难点:
按着路线捡香蕉走到终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玩过简单的走迷宫游戏
物质准备:教学大书,认知游戏《小猴收香蕉》,宝宝用手,彩色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大书,请宝宝观察画面,引导宝宝说说画面上有什么。
--可用手依次指着路上的香蕉,帮助宝宝感知香蕉摆成的路线。
--提醒宝宝不要去捡苹果。
二、引导宝宝在宝宝用书上帮助小猴子将路上的香蕉都捡起来。
--如宝宝用手去捡苹果,可提示小猴只捡香蕉。
--如宝宝要捡苹果,可让他按苹果的`路线走走,看看能否走得通。
--提醒宝宝要在路线依次捡香蕉,不要随意跳到别的路上去。
三、可让宝宝拿出笔,将捡到的香蕉一个一个连起来。
科学课教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的过冬方式。
2、通过游戏模仿动物的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动物过冬幻灯片、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对,现在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吗?
二、探讨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教师:小朋友的办法都很好,那你们知道动物们是怎样过冬吗?
(请个别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小动物们是这样过冬的吗?我们来听听故事《动物过冬》。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里说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放出相应的动物过冬幻灯片。)
(1)故事里说到了小蚂蚁,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小蚂蚁在天气还没变冷的时候就找了许多准备过冬的食物在窝里储藏起来过冬。)小蚂蚁为什么要在天气还没变冷的时候就找到 许多准备过冬的食物在窝里储藏起来过冬?(因为冬天天气冷,不容易找到食物。)象小蚂蚁这样在天气还没变冷的时候就找到许多食物过冬的就是储食过冬。还有谁也是像小蚂蚁一样储食过冬的?
故事里还说到了谁?是怎样过冬的?
(2)燕子是怎样过冬的?(燕子飞到南方去过冬。)它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呢?象燕子这样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去过冬的就是就是迁徒过冬。还有谁是迁徙过冬的?
(3)青蛙是怎样过冬的?(青蛙是冬眠过冬的。)象青蛙这样整个冬天都躲在洞里睡觉,不吃也不动的就是冬眠。还有谁也是冬眠过冬的?
(4)狮子是怎样过冬的?(换上厚厚的毛过冬。)狮子换上了浓密的毛,它就不怕冷了,就像小朋友们穿上厚厚的棉袄一样,可暖和了,还有什么动物也是像狮子一样换上浓密的毛过冬的?
3、知识拓展。
教师:小动物们除了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迁徙过冬、换毛过冬,你还有怎样过冬的呢?
(还有产卵过冬的`,像螳螂、蝗虫就是秋季时产卵,让孵在树枝上、草丛中、泥土里过冬,等春天来临时,它们的幼虫就会爬出来。)
只要小朋友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过冬方式。
三、游戏“动物过冬”
教师:小动物过冬的办法真多真有趣!现在我们就来做“动物过冬”的游戏吧!
1、交待游戏规则。
教师:这里有很多小动物,有燕子、狮子…你喜欢谁,你就戴上谁?再?想想它是怎样过冬的,如果你是冬眠过冬的,你就钻到这个洞里睡好,不能动。如果你是储食过冬的,你就把粮食搬进这个洞里储存起来,这里有很多粮食,一袋一袋的,搬的时候要一个一个钻进去,不能挤,搬好了就躲在洞里不出来了。如果是换毛过冬的,你就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换上这个厚厚的毛茸茸的的衣服。如果是迁徙过冬的,你就要飞到南方去。
2、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这里来,拿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看清楚你扮演的是什么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检查游戏结果,活动结束。
教师逐个问:里面住着谁呀?你们是怎样过冬的?
四、小结。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表演得很好,请小朋友们出来,把头饰摘下来,放到老师这里来,跟陈老师回教室里去。
科学课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知薯片桶、易拉罐、纸杯、塑料杯等物体,知道形状不同滚球路线也不同。
2.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薯片桶、纸筒、纸杯、塑料杯、八宝粥筒、斜坡、球门等若干。
2.彩线绳、双面胶、橡皮泥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将其分类。
2.出示薯片桶、塑料杯等不同的材料,初次探索它们滚动的路线。
3.教师出示斜坡,球门,让幼儿观察各种材料的滚动路线。
教师小结:有的物体能滚进球门,有的滚不进去,不同的`物体滚动的路线不同,两头一样粗的能直线滚动,而一头粗一头细的则会拐弯。
二、再次探索,发现不同的滚动方向。
1.提问: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它是向哪边拐弯的呢?
2.幼儿再次探索,关注物体向哪个方向拐弯。
小结: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总是朝向细的一端拐弯,这种滚动路线叫弧线滚动。
三、三次探索,尝试让物体的弧线滚动变为直线滚动。
1.提问:小朋友怎样让纸杯、塑料杯不拐弯,直接就回家呢?
2.出示彩线绳、双面胶等材料,请幼儿利用各种辅助材料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
3.展示幼儿成功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讨论,分享探索经验。
小结:只有让物体两端变得一样粗细才能滚进球门。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平时在家,你们还看到哪些会滚动的东西?那他们的滚动路线一样吗?请你们回去后把他们也找出来玩一玩,试一试,然后把他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和给大家一起分享。
科学课教案9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幼儿对冲剂类药物放入水中后会发生溶解现象产生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这一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为了使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水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设计的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知道水具有溶解性,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提高温度、改变形状、搅拌)加快物体在水中的溶解。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掌握几种常用的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动脑探索,初步学习多人合作3、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观察过物体的溶解,对物体的溶解感兴趣。
物质准备:幼儿一组一份记录表、透明杯子若干、绿豆、冰糖、醋、盐适量,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出示实验材料,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请你们走到你们小组的实验桌前看一看、闻一闻、偿一偿、摸一摸,看看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幼儿活动,教师指导)它们分别是:绿豆、醋、冰糖和盐。
(自评: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感知实验材料,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直接出示实验材料,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继而引发了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激起了幼儿浓厚的活动兴趣。)基本部分: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初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1.引导幼儿围绕“把这些实验材料放到水中会怎么样?谁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这个问题进行猜想和记录。
师:老师准备这四样实验材料,是想让小朋友们用它们来做个实验。我们要把这四样实验材料分别放在这四个杯子中,看一看,谁还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请小朋友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发放表格)
2.对幼儿的猜想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初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我发现每个小组猜想的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谁猜错了?
幼:试一试。
师:好,那我们就要来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了。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们的记录表后面,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画出来。(观察完后,请幼儿讲自己看到的现象。)
(自评:本环节通过发放表格,请幼儿评选出一位小小记录员来进行记录,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得好,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通过各自猜想的不同,激起幼儿用实验来验证的想法,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幼儿观察完现象之后,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试验中看到的现象,既培养了幼儿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其他幼儿倾听能力。)
3.针对幼儿提出的异议,请个别幼儿再次实验,充分理解溶解的概念。
师:做完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想讲四个中的哪一个实验结果?你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是不是一样?(有异议的小朋友单独做试验,使幼儿意见达成统一)教师小结:今天通过做试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绿豆放进水中,沉下去了;醋放进水中,使水改变了颜色;冰糖放进水中,经过充分搅拌后最后看不见了。醋、冰糖、盐利用各种小工具能不能取出来?
幼:不能。
师:对,而且它们还改变了水的颜色和味道。这种现象有个词表示,叫做“溶解”。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在水中溶解呢?
师:刚才小朋友还说了很多物质,那这些物质能不能溶解在水中,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小朋友知道,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会有不同,那我们现在再猜一猜,回家后做做实验,明天告诉大家好不好?
(自评:这一环节,通过让有异议的幼儿再次做试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的概念。幼儿猜想生活中可能会溶解的物质,最终将课堂带进了幼儿的实际生活,知识探索与实际相联系,具有生活性。)
4.怎样加快溶解?
(1)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水的溶解,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以冰糖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猜想怎样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幼:幼儿猜想,并交流猜想结果
(2)师:请小朋友自己寻找解决办法,看看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加快溶解?并运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记录好实验结果(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自评:在本环节中,将知识的难度提高一点,幼儿积极主动地实验,认真地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热情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也顺应了幼儿的天性,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得好,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活动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课的开始,运用课件创设富有激情的情境:一个小朋友,早上要喝一杯加冰糖的牛奶去上学,可是冰糖溶解慢,眼看快迟到了,你们听“滴答滴答”,时间在流逝,小朋友已经很着急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创设这样的情境的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励学生自行探究知识。
二、讨论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指导
首先我运用课件向学生介绍提供的实验电器材,然后让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怎样使冰糖加快溶解。最后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的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分组进行对比实验。
以上,我针对学生现有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以讨论的形式落实研究计划,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开始探究活动,注重思维参与
各组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加快冰糖溶解的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通过加快冰糖溶解方法的探究,使学生有足够多的经验认识加快溶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学生汇报收获、问题和感受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心得、互相评价的过程。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尊重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和交流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四、整合三种方法,并运用于实验
小组按规则进行肥皂溶解的快的比赛。只要有一组完成实验,就结束实验,各组上交器材。然后让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总结溶解更快的方法。这是一个科学知识整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赛,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并能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五、拓展探究内容,引导学用结合
我首先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孩子们课后进行食盐溶的快的实验比赛。并让孩子们课后去思考:溶解加快了,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哪些不利的方面?如果有不利的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减慢溶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同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并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让课堂的结束,成为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起点。并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小百科:溶解,广义上说,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科学课教案10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提高幼儿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
使幼儿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及危害,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1、《夏天的雷雨》磁带、录音机。
2、课件《雷电的产生》、《大树下避雨》、《田野里踩水》、《看电视》。
活动过程:
听音乐《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注意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引出主题。
组织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话:雷电是什么样子的?雷电都是什么时候出现?并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借助课件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雷电的产生及危害。
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得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启发幼儿谈一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夏天到了,大自然充满了夏的气息,孩子们非常愿意亲近她,也都是她的孩子,他们喜欢大自然中的.一切,置身于大自然他们快乐无比。但孩子们对大自然里的自然现象却不是很了解。现在正是雷雨比较多的时节,为了提高孩子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了解雷电现象形成的奥秘,以及它带来的危害。所以我结合季节特点设计了这个活动。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
科学课教案11
光科学
活动目标:
1、能逐页细致地观察画面,理解放事资料,感受小猫的机智勇敢。
2、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明白狮子上当的原因。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乐于与同伴一齐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欢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小猫和狮子吗你觉得是小猫大还是狮子大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只小猫却说是自我大,狮子小,并且狮子最终也同意了这个观点,这是怎样回事呢看了书,你就明白啦!
1、明确看图的顺序。
2、逐页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资料。
三、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资料。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活动总结反思:
本节活动主题是镜子,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有关镜子成像的原理,而是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作为情景、以孩子们对放大镜及哈哈镜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载体,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探索、发现有关平面镜的成像问题。孩子们十分感兴趣,整个活动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进取的思考与探索,整个活动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科学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难点:寻找鞋底的秘密,特别是形状:两头大中间向里凹,但两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一张白纸。
2 、欢快的音乐一段。
3、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便于活动。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幼儿猜测,引导幼儿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
2、教师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
1、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鞋子的特别之处。(着重从鞋子的外型、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观察) 3、师: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也一模一样。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4、教师提供白纸,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秘密(幼儿可脱下鞋子来看,也可在白纸上踩上一对脚印再观察):如,两只鞋底(或鞋印)的花纹是一样的,鞋底(或鞋印)的形状是两头大中间向里边凹,但它的朝向是相反的。
5、教师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叫它一双鞋。
(三)鞋子配对
1、(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师: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一下,好吗?可是怎样的两只鞋子才算一双呢?
2、师: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一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一双一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
3、幼儿分散收拾,将找到的两只鞋子摆放在身边,并自由说说为什么要将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
4、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呢?(重点引导幼儿从鞋子的大小、颜色和款式来讲述)
5、师:把两只长得一样的鞋子并在一起反过来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形状和花纹)
6、幼儿观察得出:两只鞋底的花纹是一模一样的,形状也都是两头大中间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师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一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样的两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 8、幼儿相互检查、验证,并把找对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四)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
1、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双一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一双一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活动反思:
我发现,虽然刚入园时孩子对家人的依赖较强,自理能力和常规知识懂得较少,但他们同时又是聪明的和善于学习的。只要老师勤于指导、巧妙构思和设计一些教育环节,就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科学课教案13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课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身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妙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
子宫和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视频仪、录音机、磁带、碟子,幼儿每人一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想一想
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婴幼儿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
幼儿议论并按自身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视频仪,了解婴幼儿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
——看一看
1、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婴幼儿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小婴幼儿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婴幼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婴幼儿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婴幼儿。婴幼儿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婴幼儿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婴幼儿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协助下婴幼儿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看碟子,观察婴幼儿在妈妈体内长大的实况过程:
——议一议
讨论:"婴幼儿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婴幼儿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
教师小结。
(四)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
——做一做
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标明婴幼儿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五)听音乐扮演婴幼儿的生长、出生过程:
——跳一跳
最后师生共跳《猜拳舞曲》结束。
活动反思
在备课时看到这个内容,我有点吃惊。没想到在大班就涉及到一些关于孕育生命的知识。在这个活动中,要让幼儿知道宝宝是在妈妈子宫里孕育出来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让幼儿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萌发幼儿对于母亲的爱。
活动之前,由于自己经验与学识的不足,我上网查阅了一些有关知识,在充实自己之后再上这个活动心里就有个底了。活动开始是以提问的形式来导入主题的。在通过幼儿一系列的回答中引出了妈妈是如何孕育宝宝这个问题。当提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听着还挺有条理的,现在回想起来回答的很有条理的幼儿都有一个弟弟或还未出生的妹妹。当问到他们“你们知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的回答都特别的奇特,而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没有给予肯定或是否定。因此有些幼儿就反问我道:“老师,你说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啊?”于是我出示了课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幼儿对于时间的概念不是特别的清楚,当我说到“宝宝在妈妈子宫里要生活10个月”的时候,他们就问道“那要多久?”“时间很长吗?”。而我通过课件来解释,让他们理解妈妈孕育自己的艰辛,让他们爱妈妈,关心妈妈,知道妈妈的伟大。很多幼儿听了之后都纷纷讨论要如何爱自己的妈妈,我是怎么去关心妈妈的。听着他们的讨论声,我知道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已经出来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最后我们在歌声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在歌声中结束整个活动。
科学课教案1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的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 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科学课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课教案04-25
科学课教案01-20
科学课程的教案02-25
科学课教案04-26
科学课教案[精选]07-11
科学课教案(优选)07-11
科学课空气的教案02-21
中班科学课教案02-13
科学课教案(精选15篇)02-03
科学课程的教案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