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案

时间:2024-05-08 18:37:4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观察物体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1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一、分析试卷

  二、重难点再次分析。

  学生听完后自由提问,然后校对试卷。

  课题足球场内的声音第1课时(总第66课时)

  学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2、鼓励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

  导学策略

  观察、比较、思考、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看过足球赛吗?你知道足球场上的声音是怎么变化的吗?

  二、展开:

  出示足球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变化图。

  (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少时间?

  (2)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音量是如何变化的?

  (3)上半场什么时间足球场内的声音变得非常在?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4)在半场休息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如何?

  (5)描述下半场足球场内音量变化的情况以及比赛的情形。

  (6)比赛结束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变得如何?

  三、试一试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产生时涨落的现象。

  看书上第82页的.图观察某港口0时到12时的水深情况。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多少?

  2、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多少?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增加?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减少?

  5、还有什么时刻水的深度与A点表示的尝试相同?

  6、说一说这个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是如何变化的。

  三、练一练

  看书本第82页。

  看图找出表示爸爸和我洗澡时热水器中水的变化的相对应的图,然后说一说为什么另外几幅图表示错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伴你成长》第41页。

观察物体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科书第13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四第1-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几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并能画出所看到的形状,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发展。

  2、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对比、交流、判断,知道同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知道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组合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从观察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

  评价任务:

  1、能画出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正确连一连。

  2、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教学准备:课件;师:若干正方体;学生:同桌各准备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人手一张方格图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PPT2:

  师:看到这几个图片,你想起了什么?我们在二年级学习观察物体时,强调观察物体时应该注意什么?

  2、出示PPT3:

  师:根据这个情景图,你能说一说我们在观察立体图形时一般从几个方向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

  总结:观察立体图形时一般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观察时眼睛要平视物体。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组合图形。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1、提问(PPT3):图中同学们观察的是什么图形?每个人从自己的视角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2、小结:观察的是立体图形,但看到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是平面图形。

  提问:你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吗?

  3、观察、交流

  把两个正方体横摆拼搭在一起,放在讲桌上,请一名学生用合适的观察方法观察这个组合体,说说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学生用自己的学具观察验证说的是否正确。

  师:你能否将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画出来呢?学生动手画一画。

  交流检查画的是否正确。

  4、学习例1

  (1)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PPT4出示摆放要求,学生按要求动手摆一摆,课件出示准确摆法,再检查。

  PPT5出示观察要求,学生按要求依次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然后将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画出来。

  巡视学生画的是否正确,对有困难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

  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的画法,全班集体订正。

  (2)辨认:PPT6出示例1图

  提问:这些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请你帮小华判断一下,然后连一连。

  学生汇报连线。

  (3)判断:大家都清楚了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这个组合体分别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你们看一看,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呢?(不同)我能不能说: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都不相同。

  学生思考后交流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三、练习巩固:

  1、观察与辨认

  PPT7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图,你能画出小强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吗?学生画一画,然后汇报连线。

  2、辨认与思考

  PPT8出示例1组合图和做一做组合图。

  提问:这两个组合图形形状相同吗?(不同形状)

  请大家观察你们所画的不同方向观察后的形状,对比一下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从左面看呢?从上面看呢?

  学生回答后,课件依次出示观察到的形状,学生对比发现,并完成填空。

  根据填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后总结: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练习四第一题:说一说、连一连。

  先根据立体图形描述组合体。在辨认观察到的形状并连线。

  练习四第2题。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动手搭一搭,说一说,再连一连。

  练习四第3题。动手摆一摆,观察后再画一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教案3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页的例1和例2以及课后做一做。

  观察物体(三)是在二年级观察物体(一)和四年级观察物体(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空间观念的又一次提升,也为第三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应放手于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并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以锻炼,空间观念得以发展。

  (二)核心能力

  在拼摆小正方体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验证的过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积累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学习重点

  根据从一个方位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拼摆出多种不同位置关系和形状的立体图形。

  (五)学习难点

  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观察物体(三)》名师教学课件、小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课前复习

  (1)右边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2)有两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这两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例题做准备,同时认识到同一个物体,观察角度不一样,观察到的图形也不一样】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出示课前复习(2)

  有两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这两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图形?

  师:请问这两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只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同学们很难确定究竟摆的什么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观察物体”,即怎样通过看到的图形,还原图形本来的样子。(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出示例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图形。

  ①理解题意,初步想象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得到了哪些关键信息?

  引导小结:四个一样的小正方体、从正面看、看到的形状。

  师: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吗?

  ②操作实践、验证

  师:请你把刚才想象到的立体图形,用我们的学具(四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把它摆出来。

  学生动手摆。

  师:请同学们验证一下,你的摆法正确吗?

  ③交流、展示

  师:观察你摆的立体图形和你同桌摆的立体图形,它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自的摆法。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摆法。

  师: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用老师的教具,把你和同桌研究出来的摆法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生说出其中一个正方体要被其他三个中的任何一个从前面看遮挡住)

  师:有没有和他们的摆法不一样?

  (上台展示各种摆法,让生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④总结方法

  师:刚才我们摆了那么多图形(ppt出示各种摆放方法),其实这些图形摆法之间是有联系的,共有四个小正方体,但是我们从正面只能看到三个,所以其中一个要被其他三个中的任何一个从前面看遮挡住,即共有三列,其中任意一列上有两个,另外两列上分别有一个,而这三列可以在同一排上,也可在两排或三排上,只需要移动前后位置即可。

  【设计意图: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动手活动,而动手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理有据的,所以本模块先安排了想象,然后操作,最后验证。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让自己的思维外显化,最后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

  (2)应用提升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但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你还能摆出来这个图形吗?

  ①想象、推理

  师:你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吗?

  师:描述一下你的想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预设:放在后面被遮挡住或放在前面遮挡住已有的一个都行。

  ②验证、总结

  师:验证一下你的想法吧!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

  师:刚才我们根据正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几何体,你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小结:正面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最后,我们发现虽然摆法很多,但是有规律可循。所以,只看一个面并不能确定组合的几何体究竟是什么样子,还需要从更多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设计意图:本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巩固例题,同时让学生从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空间想象,并在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承上启下(从两个方向观察几何体)

  师:同样的五个小正方体,从正面观察到的图形不变,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是,你还会摆吗?

  方法1:先摆出符合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的几何体,再看这些几何体哪些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方法2:先摆出符合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的几何体,再看这些几何体哪些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例1,同时为例2的学习做准备。】

  (4)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①理解题意

  出示例2,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我们刚才学习的例1有什么不同?

  (告诉了一个几何体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但是不知道是几个小正方体)

  师:请独自思考你准备怎样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②小组合作,交流想法,动手实践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你们各自的想法,并一起动手实践,检验一下你们的摆法是否正确。

  ③全班展示,交流经验

  师:谁来介绍你们小组的摆法?(展示摆法)并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摆的?

  预设1:先根据前面看到的图形摆出两列,再根据左边的图形摆出两排,再根据上面看到的图形进行调整。

  预设2:先根据左面看到的图形摆出两排,再根据前边的图形摆出两列,再根据上面看到的图形进行调整。

  预设3:先根据上面看到的图形摆出三个,再通过前面和左面调整每个位置上正方体的个数。

  预设4:先想象再调整。

  ④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他们摆出的图形都一样吗?(一样)

  师:通过摆拼,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总结: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拼;也可以先想象出物体的形状,整体摆拼,再根据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进行调整。一般,由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物体的形状。

  【设计意图: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体会摆法的确定性和还原原来物体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巩固练习

  (1)第2页的做一做

  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2)①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用5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②如果再从上面看到的是,你能确定这5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摆的吗?摆摆看。

  4.课堂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一般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学会了还原图形的方法。

  (三)课时作业

  1.用6个小正方体摆图形,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你能确定这6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摆的吗?( )(填“能”或“不能”)

  答案:不能。

  解析:配套例1的练习,培养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考查目标1】

  2.自己画出一个物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同桌摆拼;然后同桌画出一个物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自己摆拼。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配套例2的练习,可以先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进行摆拼,再根据另外两个方向看的进行调整;也可以借助想象先尝试摆出一个图形,再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进行调整。【考查目标2】

  (3)下面两个几何体都是由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A.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几何体的前面看到的?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B.至少在①中增加( )个正方体,能保证从右面看到的是。

  答案:A.②,① B.2

  解析:综合应用,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不同思路分析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考查目标1、2】

观察物体教案4

  一、游戏引导,情境导入课题。

  上新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识别方向,看我们班谁的反应快而且指的方向准确。同学们以自己为中心,听口令用手指出你的方位。

  师:正面正面在哪里?侧面侧面在哪里?后面后面在哪里?

  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正面、侧面、后面。同学们找得可真好,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试着从这些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以游戏作为全课的开始,既缓解了上课开始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又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游戏活动也恰到好处地为新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初步感悟到方位的初步知识,为下面的上课做了基础性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谈话:“课件出示玩具熊猫图”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小熊猫。)

  同学们,下面是四个小朋友从不同方向观察熊猫,那你们能说说下面这些图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举手回答

  师逐一出示答案

  师追问: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小熊猫的。

  师问: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到熊猫,要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

  生1:可以把小熊猫转一转。

  生2:也可以我们围着小熊猫转一圈。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所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全面、有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让学生知道要让每个人都能全面的观察熊猫。就要换位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三、知识运用

  (一)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谈话:这时,开来了一辆大货车,同学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大货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学生观看大货车图)这四个同学分别看到大货车的哪一面?同桌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二)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4题。

  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学生填写序号,并说明理由。

  (三)填一填(课件出示动物们观看房子图)

  小猪盖了一间特别漂亮又坚固的房子,邀请了它的好朋友小狗、小猴、小猫和小鸟来看看它的新家。那同学们能说说这些动物看到的是哪一面吗?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结:小猴看到的是正面,小鸟看到的是上面,小狗看到的是左侧面,小猫看到的是右侧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四、课堂小结

  站在不贩位置观察物体,看到手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要想清楚、全面地观察物体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左侧面

  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右侧面

  后面

观察物体教案5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4.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5.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2.出示教材第2页例2

  (1)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2)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4)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5)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1、2、3、4、5、6、7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板书:

  观察物体

  先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余下的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根据从一个面看到的`图形还原出的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观察物体教案6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题以及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正确辨认从前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等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换位观察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同时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给学生分组、多媒体课件(附图片)、玩具猴一个、玩具企鹅一个、紫砂壶每组一把、学生各自带来的茶杯、洒水壶和玩具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看图竞猜,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动物照片,你们要仔细观察,猜一猜拍照的人是站在动物的哪一面拍摄的?前面?后面?左侧面?还是右侧面?一起大声说出来!

  2、教师放映课件中的照片,学生齐说(说左右侧面时可能会说错)。

  3、引出课题:小朋友,刚才啊有些照片你们说对了拍照人的位置,有些呢没说对。想要全部说对呢,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一下观察的方法呢?有兴趣吗?等到认真学完了新课,你就可以又对又快地说出拍照人的位置了。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经验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又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而可爱的动物照片能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探究的欲望,当然更有强烈的求证欲望。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为接下来的教学组织起了引出课题和激发学习欲望的作用]

  二、细心观察,分组探究。

  过渡:有些小朋友也许对动物不太熟悉,所以说不准,那么老师先带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周围比较熟悉的`环境吧!

  1、教室环境,分辨前后。

  (1)师:小朋友,我们的教室真漂亮,老师很喜欢。(放教室的两幅照片)

  提问:这两张照片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呀?(同桌交流后指名说说)哪一张照片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指名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另一张照片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后面)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2)小结:我们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这两张照片,一张是站在前面拍的(板书:前),另一张是站在后面拍的(板书:后)。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的两张不同的照片,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2、校园门口,分辨里外。

  (1)师:小朋友,你们每天从校门口进进出出,仔细观察过那里吗?老师也拍了两张照片(放两张照片),这两张,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说)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板书:里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结:看来大家都是细心观察的高手啊,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做个细心观察的有心人!

  3、观察玩具,分辨左右。

  (1)介绍企鹅

  师:从小到大,老师相信你们家里一定有很多玩具吧?肯定比老师多!你有没有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过这些陪伴你长大的好朋友呢?(出示玩具货架图片)今天老师从陆文娟小朋友家请来了一位玩具朋友——企鹅妹妹。(出示玩具)瞧!谁想上来轻轻地摸一摸,看一看,然后告诉大家企鹅妹妹长什么样啊?

  指名代表上台完成刚才的要求,教师给予肯定,适当引导。

  提问:为什么老师称她为“企鹅妹妹”呢?(扎了蝴蝶结)

  追问:你能介绍一下她可爱的样子吗?

  师:现在她觉得累了,让她坐下来,好吗?你们欢迎吗?(挑选中间一组,让企鹅“坐”在桌子中央,注意朝向)

  (2)观察企鹅

  师:先请坐在企鹅妹妹这四个方位的小朋友帮她拍几张照片(教师做出拍照的样子喊“1、2、3,喀嚓”指导方法,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拍照),闭上眼睛想一想拍到的样子再睁开眼睛看一看,并且记在脑子里。老师也拍好了(出示四张照片)。

  [设计意图: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提问:你们有没有拍到这些照片呢?谁拍到了1号照片?你坐在她的哪一面?(板书:前)

  追问:2号照片呢?3号呢?4号呢?(依次板书:后、左、右)

  提问:你们发现哪几张照片比较好认啊?3号和4号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一样?(对面的学生进行交流)

  追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分辨出哪张是左侧面拍的,哪张是右侧面拍的呢?(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并肯定观察方法)

  小结:你们说的都是好办法!如果是站在她的左侧拍照,拍到的是左边的脸,嘴巴朝着左边;而站在右边拍照的话,拍到的是右脸,嘴巴朝着右边。现在请你们换一下位置,再观察一下,坐在新的位置上拍的照片还和刚才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位置换了,观察的角度也变了,所以照片不一样。)

  (3)分组观察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玩具、茶杯、洒水壶等等,放在桌子中间,互相说一说,你从自己坐的位置看到了什么?坐在对面的小朋友互相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巡视,指导各组的观察情况。

  选取其中一组进行全班性的观察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三、观察比赛,火眼金睛。

  1、观察小猴。

  (1)出示观察小猴的画面,提问:你看到四位小朋友在给谁拍照?(小

  猴)他们分别站在小猴的哪一面为它拍照?(同桌交流后指名说说,用玩具猴子辅助,重点引导说出小玉站在小猴的左面、小云站在小猴的右面)

  (2)师:不过,他们拍的四张照片不小心打乱了,你能帮小红、小芳、小云和小玉找一找吗?怎么连线?(学生P94书上连线)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你们是怎样找到四位小朋友的照片的?和小伙伴说说判断的理由。怎么连线呢?

  (4)集体校对,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以上问题的想法。

  (5)小结:正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所以观察到的样子和拍到的照片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有了上面给企鹅“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2、观察汽车

  (1)(出示图片)师:小兰、小亮和小刚正在观察这辆汽车呢,他们站的位置一样吗?(不一样)那他们看到的会一样吗?(不一样)请大家先想一想再打开书本P95连一连。

  (2)教师巡视,指导练习。

  (3)提问:你能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三位小朋友分别看到哪幅图吗?你的判断方法是什么呢?

  (4)总结:在我们观察的时候,要看清楚物品的一些特点,才能判断正确。

  3、观察茶壶

  (1)师:接着瞧,这组小朋友又在看什么呢?(紫砂壶)老师这里也有一把,这是壶嘴,这是壶把!这幅图上,四位小朋友分别能看到右边的哪幅图呢?先和你的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2)师巡视指点,再指名回答,作出选择。

  (3)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小结:从不同的位置看茶壶,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4、小结。

  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和孙悟空一样明亮的火眼金睛,都有一颗细心观察的心,学得非常棒!那么,现在再来欣赏那几张动物照片,你能说出拍照人的位置了吗?(放照片,齐说位置)

  四、反思总结,联系生活。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并总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找身边别的东西观察一下,换个角度看,你发现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拥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后

  里外

  左右

观察物体教案7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题,第41到42页“想想做做”第1到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教学准备:

  挂图,正方体教具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出示教学挂图

  先数数

  再摆摆

  后画画

  比一比问:从正面看这3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都是什么样的?从侧面和上面呢?

  小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二.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问:题里要求我们做几件事情?

  指名回答题中两个问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集体交流。

  3.做第3题

  。全班交流。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三副图形分别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

  学生摆摆。用12个小正方体摆出与例题同样的3个物体。

  看一看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3个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

  展示学生画的结果。

  各自默读题目。

  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同桌互相检查物体摆的对不对。

  明确要求,学生连线,再回答问题。

  先独立拼,再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讨论各有几种拼法?

观察物体教案8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猴子爬上树张望墙里桃子的情境,这一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

  启发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实际动手画一画,画出草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将体会到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这正是运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通过试一试练习,

  第1题:将电灯和杆子的上端看做两点,过这两点画线。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告诉他们影子的长短与杆离路灯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一点要到初中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才能学习到。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再次体会到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2题: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将逐步缩小。可以画出客车在不同的位置时司机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看不到建筑物B了,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当车继续向A行驶时一直到过了建筑物A,所观察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的变化。

  第3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应给予指导。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尽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即使有些解释不了,也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逐渐变大。学生只要从大小上说明即可,对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一步观察。实际上,只有当球在电灯的正下方时,影子才是圆形,当偏离时,会形成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做一做。由此可以看出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之间的联系。但对形状变化的说明不作基本要求。

  (2)可以从影子长度的变化去观察,走向路灯时影子会变短。

  观察物体:“搭一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 “搭一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 大立方体(教师用), 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

  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创设“比赛”情景一 开展比赛,激发学生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习兴趣。

  (规则,无遮挡)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 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

  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 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

  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创设生与生交流环境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 再到师与生交流环境

  录纸项目一 。 最终实现交流互动。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6)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充分体现学生个性,

  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

  (7)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

  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

  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观察物体教案9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以下的收获:

  1、学会观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如: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要与观察者的眼睛一样高,最好把眼睛稍微眯起来,这样,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3、学生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画正确。

  总之,《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只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感知,就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观察物体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 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 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观察物体教案11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

  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自研自探:

  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对,因为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

  2、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3、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二、合作探究:

  1、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2、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三、展示交流:

  1、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生生之间的交流。

  2、再指名每小组的学生代表全班交流。

  四、质疑精讲:

  1、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说明: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2、构建空间想象力

  (1)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再次出示一个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说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2、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3、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4、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观察物体教案12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熊猫玩具、汽车玩具、小黑板、动物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0)播放多种动物叫声的音乐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同时问:“低估是怎样猜出来的?”

  (11)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请同学们猜是什么动物。

  (12)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熊猫玩具放在桌上,小组同学在各自的位置观察熊猫的形状。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学生画看到的熊猫形状。

  (3)展示图画。请小组长把本小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大家画的熊猫形状都不一样?

  (13)请同学们交换位置再观察,再画一画所见到熊猫的形状。

  三、应用拓展

  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汽车形状。教师同是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四、评价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放许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许多数学的知识,因此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后面

  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

  第二、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

  第三、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观察物体的结果。

  第四、注意建立物体与视图间的联系。

观察物体教案13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二年级学习时,以观察简单的实物为主,而本册教材是以观察较为抽象的立体图形为主,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4.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二年级上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主要内容】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后续学习的主要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7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搭一搭

  初步学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2

  9.20-9.21

  练习三

  进一步学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2

  9.22

  练习课

  查漏补缺

  1

  9.25

  单元测试

  1

  9.29

  测试情况

  反馈

  1

  9.30

  合计

  6-7

观察物体教案14

  本单元以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为观察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通过物体与其三视图的相互转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套教材里“观察物体”从二年级(上册)起陆续安排。

  二年级(上册)

  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指出各个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三年级(上册)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3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初步进行物体与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间的相互转换。

  三年级(下册)

  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简单描述看到的形状。比较几个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或上视图)。

  本单元教材安排一道例题和一次“想想做做”,都是观察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一道思考题里观察的物体要复杂得多。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观察了由3个相同的正方体摆的物体,初步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描述物体各个面的形状,这些都是继续教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

  从3个小正方体的拼摆至4个小正方体的拼摆,数量上仅多了1个小正方体,但拼摆时的变化却多得多。各种拼摆组成的物体形状各不相同,它们的视图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如果学生理解这一点,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物体时数学思考的水平都能得到一次发展。例题出示三个都是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由大卡通引导学生先从正面看这三个物体,比比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再从侧面和上面看,也分别比比形状,这些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教学要求。

  用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不只例题中的三个,还有许多。因此,“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继续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并且画一画。这些要求既与例题自然衔接,又比例题适当提高。摆一摆让学生整体感知物体的特征,先摆再看便于学生理解物体某个方向的形状。例题和各道“想想做做”都有先摆一摆的要求,教学时要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摆的物质条件,绝不能图省事以看教材里的实物图代替看摆出的实物。把看到的图形画出来,是表达观察、思考结果的一种方式。对学生画图的要求不宜过高,能画出草图并基本正确就可以了。

  “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依据视图摆出物体,其中第(1)题的摆法各只有一种,第(2)、(3)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要鼓励学生摆出既符合视图要求,形状又不相同的各个物体。引导他们经历“研究视图的结构——想一想应该怎样搭——动手拼搭——验证搭成的物体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既能发展空间观念,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在进行第(2)、(3)题的拼摆时,可以分步进行。如先拿2个或3个正方体放成一排,再把其余的正方体放到适当的位置上去,想想有几种放法并检查摆出的各个物体的视图是否符合题意。第5题是第6题的铺垫,每个楼房模型都只要4个正方体就能搭出。学生在搭的时候,会自觉体会其中某个正方体被遮着,不容易看到甚至看不到,能理解那个看不到的正方体事实存在,也是空间观念的反映。第6题左边物体中的各个小正方体都能清楚地看到;中间物体中的个别小正方体不容易看到;右边物体中有个别小正方体被遮着,不能直接看到。说出三个物体各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难度不同,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数、怎样想的。

  思考题是从前、后、左、右分别观察由6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供教学选用。要注意的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观察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观察物体教案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观念。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镜子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听故事: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课件1:)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里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喊叫,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不是月亮掉到了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2、照镜子:

  每位同学都带来了一面小镜子,这节课我们也来玩玩它,拿出镜子照一照,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自己笑着的脸、我后面的同学、前面的老师、桌子上的书本、教室前面的黑板……)

  3、这是怎么回事?

  镜子里真的还有一个你吗?有两个老师?有两个……?

  (当然不是,镜子里的是所照物体的一个“像”。)

  4、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象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呢?

  人们把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照镜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A、教师提供一面较大的穿衣镜,请一位同学到前台表演照镜子(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如:举右手、抬左腿、前后左右地走动等)

  B、观察或想象这位同学镜子中的像,你有什么发现吗?

  2、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像的大小和同学的大小怎样?当同学走近镜子或远离镜子时,他的像又怎么样?)

  (你可以到镜子前实际照一照,发现规律;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物体(书、笔等)在镜子前做实验;还可以同组同学做“照镜子”表演。)

  2、交流汇报:(课件2:)

  形成镜像特点:(1)像与物体左、右方向相反。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体会)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体会)

  (4)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

  3、板书课题:镜面对称

  三、应用、拓展:(P71)

  1、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把它圈出来。(P71第5题)(课件3:)

  2、看镜子写数字。(课件4:)

  3、看镜子写时间。(课件5:)

  方式:每个同学都有写好数字的'卡片、一块带有时针、分针的手表,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检验: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的方法,拿一面镜子对着数字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吗?

  (如:湖面的倒影、练功房中的镜子、带膜的玻璃、抛光的金属面、做操时的领操员、体育老师做示范……)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地方?

  (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镜面对称的现象;知道了镜面对称的一些特点;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多留心,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奇妙的数学现象。)

【观察物体教案】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的教案03-09

《观察物体》教案03-30

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02-06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01-14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模板05-26

《观察物体》反思09-20

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15篇02-07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5篇)01-28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