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
2.能运用猜谜识字方法,复习巩固生字和识字方法
3.通过猜猜说说,认读词语,练习说话。
4.认识本单元26—36课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又要一起来做游戏了。
2.出示课题
(1)师板书:识字游戏7
(2)齐读
3.那么今天有哪些识字游戏呢?让我们一个一个玩一玩。
二、开展游戏,寓学于乐
游戏一:“眼明手快”(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1.学生回忆复习声母和单韵母及整体朗读音节。
1.学生复习老师纠正。
2.小组比拼。
3.读正确的同学为自己添一颗星。
游戏二“手脚并用”(拼音娃娃要参加体育活动,请你把他们带到活动场地上去)。
1.师:经过上一关的拼音练习,学生也得到了热身,现在我们进入下一轮的游戏。
2、学生自己拼读出音节。
3,然后连一连。
4、试着表演—下所朗读的体育活动。
5.拼读正确的同学可以给自己添上一颗星。
游戏三:“争分夺秒”(火车过山洞。比一比谁的'火车先过山洞。)
1.教师示范
2.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拼读火车上车厢上的音节。
3.连词成句。
4.学生进行游戏。
5.拼读出句子小组可添上一颗星。
游戏四:“走迷宫”(看看图,猜猜这是什么字)。
1.学生看图,猜字谜。
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游戏五:“演艺竞技场”(猜猜说说)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2.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猜字谜。
3.学生利用多种形式来猜谜语。
4.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游戏六:“大嘴青蛙”(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1.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
2.填星,自己评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体会文中充满童趣的生动描写,摹仿课文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通过讨论课文有关内容,观看多媒体演示了解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的技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体会文章充满童趣的描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技法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过程:
1、导入:在去年6月6日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松鹰图》以880万元的高价成交,中国画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魅力驱使人们花这么多的钱去买一幅画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去看一下中国的另一位著名画家丰子恺小时候是怎样学画画的,也去领略一下我们中国画的神奇魅力。
2、整体感知:朗读整篇课文,试着用简洁的话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不作具体要求,能大致讲出课文内容即可)
3、自主探究:体会课文充满童趣的生动描写。
A、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了小时候描竹影、学画画的事。课文中的这些描写生动、活泼,富有童趣,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他细研读课文,勾画出你自己喜爱的句子,然后在课堂上跟大家交流一上,并说说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比如:语言好在哪里,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等。(答案不强求一致,理之有理即可)
4、拓展延伸:摹仿课文大家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让大家共同分享。(准备3分钟左右,然后举手发言,)
5、过渡转入:中国画的技法特点
看来,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而丰子恺的童年乐趣之一就是画画,那么接下来丰子恺的一幅中国画并比较一下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有什么特点:(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丰子恺的一幅竹画和一幅油画)
6、联系课文有关内容结合多媒体演示,大家讨论一下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有什么特点,然后,叫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较难,教师视需要进行适当提示、点拔)。然后明确:
(明确: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两部分,中国画的关键在内容而不在形式,注重写意,西洋画注重写实,中国画强调神韵,西洋画强调神似,所以西洋画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中国画要更精深一些。现在大家明白中国画中的竹子为什么多是墨竹了吗?因为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用墨笔就够了。)
板书:
中国画:强调神似意境深远,情趣高雅
西洋画:强调形似客观再现,趣味平谈
6、大屏幕再次显示,让学生欣赏,以加深他们对中国画的了解。
7、质疑大挑战:课文今天就学到这里,关于文章,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了,有的话提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8、总结:今天我们品味了画家丰子恺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也初步了解我们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其实,丰子恺也正是这们从一个画画的爱好者一步一步而成为画家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从此拥有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善于创造得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让生活随时变成学习的课堂,让我们平凡的生活变的更加多姿多彩,更希望未来的艺术家就在我们这里诞生……
9、作业:①、收集有关丰子恺的材料,课后交流
②、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不限字数)
语文教案 篇3
要求
1.培养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2.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积累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2.积累成语。
3.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一 语海畅游
1.我会连。
(1)读读词语,理解意思。
(2)独立连线。
(3)投影,集体订正。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练习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1)读句子,自己练习加标点符号。
(2)和同桌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加。
(3)投影,集体读一读。
圆圆摇摇头说:“明年,我该上小学啦!”
林林诚心诚意地说:“那我一定托人把龙眼捎给你。”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积累诚实守信的成语。
(1)读词语。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表里如一: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 孜孜不倦:非常勤奋,不知疲倦。
坚韧不拔: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荡。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 业精于勤:只有勤奋,学业才能精进。
(3)抄写成语。
三 阅读平台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默读短文,回答问题。
(2)朗读短文,把读正确、读通顺。
(3)带着问题,再读短文。
(4)组织讨论。
①周处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他死呢?
②后来,他经过深思明白了什么,又是怎样去做的?
1.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自己。
一 能说会道
1.读题目: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
2.明确要求。
(1)说说不同年龄段的自己。
(2)注意观察照片,说说现在和小时候的你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说说十年后你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3.分小组交流。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二 笔下生辉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认真观察照片或镜子中的你,重点观察外貌、姿态和表情。
(2)按顺序描述自己。
(3)展开想象:十年后的你又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
2.选择其中一个年龄段的你,写下来。
3.读读自己的习作,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例文:
照 片
我有一张骑在马上的照片。那是去年国庆节时,我们一家人去康西草原玩儿时照的。
照片上的我穿着白色的夹克,深蓝色的裤子,骑在一匹高大的棕色的马上,正兴高采烈地欣赏着美丽的`大草原。你看,我多神气呀!照片上,草原绿绿的,一望无际,在我的周围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骑马人。当时照相的人很多,我摆好了姿势,等了好长时间,才算照了这张照片。看着照片,草原上欢乐的景象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喜欢康西大草原,也十分喜欢我的这张照片。你看,照片上的我是不是很帅?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二、教学思路
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三、教学重点
1.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四、教学难点
1.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并分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我们课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第45页)
(2)、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3)、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4)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六、作业
1、背诵《论语》十则
2、课外收集其他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格言警句。
[创意说明]
此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分类式学习笔记”。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这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点,现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论语学而》
广东 胡寿栋
问:
《论语·学而》篇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我总觉得没有什么关联,后两句跟学习更无关系。如何整体理解这三句话呢?
答:
初看这三句话确是没有关系。但反复研读,就能发现这位祖师爷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是何等的刻骨铭心。
先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他在告知弟子学习方法的同时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面上是说与朋友交往的态度,其实,还是讲了学习的问题。古代求学方式有自学与从师而学,在从师方面,有请固定的老师指导,也有游学从师。元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记载:"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元且如此,何况先秦。游既是求学,也有探讨,彼此通过交谈,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与道理。孔子对朋友的到来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到非常的快乐,故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既然如此好学,其才学肯定渊博,但也不能居高自傲。须知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率领一批弟子周游齐、卫、宋、陈、蔡、楚等国,终不见用。这里他告诫弟子,当人家不了解你的时候却不怨恨,才是君子的风范。所以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关于个人修养问题。由此观之,从学习方法,谈到学习态度,再到学习的成果,这三句话的联系是多么严密。
其次,此文遣词造句也很讲究。"说"(悦)与"乐"似乎是同义词,但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说"是心里感到喜悦、高兴,可见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要从内心感到高兴,要很愉快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而"乐"是快乐、欢喜之意,有形之于色的意思,对待朋友的到来应现出欢乐的表情以示欢迎。孔子在遣用此二字时,可谓是恰如其分,颇具匠心。
三句都使用了反问句式,表明了孔子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是坚定不移的,强调弟子们要实现它的意义。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关键词句准确地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将从网上下载的一篇“北京中学生将‘飞’火星”的新闻报道播放给学生阅读,以此导入对新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课文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给学生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反映人类首次登月过程的录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印象。
教师通过“文件传输”将课文内容传输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在阅读中获取课文信息,提取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点批注,并用自己的话对课文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三、课文教读
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功能,提出讨论题。例如:①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②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③宇航员登上月球做了哪几件事?④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⑤登月有什么意义?⑥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⑦文中的数字有什么作用?⑧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由发言。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讨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供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
教师用“广播教学”播放幻灯演示课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分析。
四、课堂练习
教师应用电子教室的“电子抢答”功能,发布课堂练习题。例如: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答案是“可望而不可即”)。
学生可以进行抢答,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发表的答案将显示在题目的下面,而其他学生不能再进行回答。一题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新一轮抢答。
五、自主探究
教师提供北京天文馆、月球和登等网站的`网址,让学生自主登陆网站,浏览有关内容。
应用“虚拟光驱”功能,教师提供光盘《小天使少儿科教系列——科技篇》中的录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看。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进行监控,以保证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随时进行引导。
六、课后作业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发布作业课后题目,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例如: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作文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面和美术编辑,统一以电子文本格式上交,供教师进行批阅。如时间允许,教师可选择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让所有同学在自己的电脑中进行阅读欣赏和进行修改。
语文教案 篇6
【说教材】
《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了解民俗,更让我们多了一份细腻的情感体验。在本单元中,本文是一篇略读课,语言典雅、蕴藉,但又很平易,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
⑵ 通过解读语句,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布置课前预习,搜集以思乡为主题的文章。
⑵ 探究──小组交流的方式。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乡愁这一中国文学史的特殊文化现象,感受中国古朴淳厚的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
本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具有淳厚、优美的意蕴,因此我把知识与能力的第一个目标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课标对阅读技能方面的要求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有体味了文章的意蕴,以情促读,以读激情,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心读、用情读。知识与技能的第二个目标是“通过解读语句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本文的人物善良、亲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本文的情境,氤氲着淳朴厚道的人情之美;语言真挚、平易、典雅、蕴藉,可谓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关于过程方法目标,只有预习课文,浅知课文大意,疏通不理解的生字词,收集和了解思乡文章,才能在学习时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中提到,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说重难点】
我将本课重点定为:朗读理解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本课又是一篇诗化的散文,需要学生朗读感知。本课的难点是解读语句,深入理解内涵。八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与体会,难以理解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对文字的理解又往往浮于表面,因此我把这个定为难点。近年来中招现代文阅读试题突出对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语言。这也是学好语文的立足点。
【说学法】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儿童的视角写故乡的风俗人情,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但学生的品析仅仅是浅层的感知,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举例示范,边读边品,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比如:课文最后一段“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学生如果读不好就不能理解这是作者在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让他们读出其中的失落无奈和无法排解的惆怅,这样就能通过这个句子理解本文的主旨所在。
【说教法】
学生的朗读能力普遍不高,本文意蕴丰富,而笔调素淡,不用心朗读体味,其中情味是品味不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细读、反复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读出情感,读出意味。在品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做示范,这个示范要细、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在他们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比如,在品味语言时教师举例:“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我的品析:“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对喝春酒的急切与热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同时这句话和后面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体现了乡邻们的淳朴与盛情,短短的几句话,馋嘴的、可爱的“我”跃然纸上,形神毕肖,而淳朴的乡情正像“我”这个形象的背景气氛,氤氲开来。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材简说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课文生动有趣,层次清楚,第二、三自然段是讲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第五到第七自然段讲风娃娃想为人们帮忙,结果却帮了倒忙。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以后,让学生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4老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带生字的句子,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5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6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吸、极、表”三个字。 “吸、极”二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要重点指导右边“及”字的写法。笔顺:及。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捺”,要舒展而对称。第二笔“横折折撇”不容易写好,要作示范。 “表”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下面不要写成“衣”。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猜对了吗2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听录音朗读,注意以上的重点词句。 4自由选择一部分朗读,并展示给大家听。 5说说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板书在黑板上。 6你能帮风娃娃回答课文最后的问题吗?
(三)实践活动 搜集资料,再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一: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一)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二)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三)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2?研读“做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片断二:四会字教学(自主识字、写字)
(一)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纸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二)选容易的字先写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三)请教难写的字 1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2向老师请教最难写的字,老师范写指导。 3自己练写。
(四)听写生字 同桌互相听写,再检查是否正确。 五、资料袋 风 风指的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现象。风向指风的来向;风速指空气流动的速度。气象服务中常以风力等级来表示风速的大小。风促使干冷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常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风是一种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制造风车,借风力吹动风车来抽水和加工粮食,现在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帆船的行驶也是靠风力的推动。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多,但风也经常给人类带来灾害。暴风、台风、飓风、龙卷风等对人类的.危害都很大。
识字一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本课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读”中的词语,具有积累词汇和巩固生字双重目的,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尽力、尽量;爽快、凉爽、直爽……写字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可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识字写字
识字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突出这个重点。
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应倡导自主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过程中自主识字;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用学到的词语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识字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要在多次复现中巩固。在认读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在学生认识后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反馈、巩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戏、听写、阅读补充的短小儿歌等。
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在学生记住了要求写的十个字后,再指导学生写字。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朗读在本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又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好。朗读的方式要多样,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确,要有层次性。
可先让学生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如,先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再边读边想象,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最后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识字于朗读,以朗读促识字。
可让学生自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以体现自主学习。可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三)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三)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
(五)在写中巩固识字
五、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伟大诗人的敬佩之情。
3、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试着用“先……接着……然后……再……”练习说话。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影资料。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粽子”,出示一个粽子(或图片或实物)。“同学们吃过粽子吗?你知道每年什么时候吃粽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你们不仅能学会包粽子,还能了解吃粽子的来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
2、教师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段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哪段向我们介绍了吃粽子的来历?
(三)学习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哪句话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
(2)读一读第二句话,说一说怎样包粽子。
句式练习:先……接着……然后……再……
(3)请同学们用这些词语试着也说几句话。
提供给学生情境,如:放学后我回到家先……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
(4)先在小组中说说,然后再全班进行汇报。
2、学习课文第三段。
导语:这小小的粽子里面还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1)读一读课文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当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时会说些什么?
(3)想看看当时的情境吗?(播放电影片断)
理解屈原“悲愤”的心情。
(4)说一说“屈原是一位()的诗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当中教师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读出对伟大诗人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一下。
(五)板书设计:
粽子
包来历
先……接着……然后……再……屈原
爱国诗人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旧知。
(二)复习生字。
1、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这些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三)记忆生字。
1、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个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及时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学生自主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点拔,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如以旧代新记忆,加、减部件记忆,编儿歌、猜谜语记忆等。)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忆?
5、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6、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
7、教学课件演示:字宝宝都回到课文中去了,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看看课本中的“田格”字帖,说说希望老师帮你们写好哪个字。
2、通过学生反馈,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
3、通过教学课件,重点指导:“拿和前”的书写。
(1)拿: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格的位置,瘦长不容易写好看。
(2)前:注意左下部分是硬月,不要写成月字。
4、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遇到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做有针对性的个别同学的辅导。)
(五)词语积累。
1、读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你还想从本课中积累哪些词语?
(六)作业。
认真抄写本课的字和词。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通过听确定声音的次数,并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2. 通过摸确定物体的个数,并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能力目标
从发展多元智能出发,培养学生的听着数、摸着数的能力和相互合作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1. 通过听或摸,学会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次数或个数。
2. 在口述表达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 以小组为单位竞赛,数一数学习包(一)中各类图形的个数。
2. 交流反馈。
二、活动1
第一层次
1. 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听听其中有哪些乐器。
2. 再放一遍录音,将听到每种乐器的敲打次数用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3. 交流汇报。
4. 肯定各种记录法,并比较哪几种方法在记录中更加简易。
第二层次
1. 小组合作,在学习包(二)中每人选择一种乐器,吹奏或打击若干下,由其他同学记录。
2. 组内互相检查。
第三层次
1. 小小音乐家。
2 利用手中乐器4人小组合作打一段节奏,其他同学记录。
2. 核对。
三、活动2
1. 看书P9,观察小胖在干什么。
2. 打开学习包(三)小组合作,用手帕遮住眼睛,每人选一样物品,摸一摸数一数它的个数并记录。
(眼镜有几片镜片,袜子里有几个乒乓球,木铲有几个齿,五角星有几个角,绳子有几个结,木盒里有几个弹珠)
3. 交流在摸的过程中的好方法。
(如:在摸打了结的绳子时要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摸,五角星可以一个角一个角地摸)
4. 挑战无极限。
在两个口袋中放入相同的物品(如打有相同结数的绳子)请两位学生一起摸,看谁摸得既快又准,获胜者接受下一轮的挑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7-30
语文教案[精选]08-24
(精选)语文教案09-16
语文教案【经典】04-27
(经典)语文教案03-28
语文乐园教案04-12
语文园地: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