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07 17:10:0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数学教案

苏教版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回顾策略

  1、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三、应用策略

  1、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3、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42+18)×3=180(本)

  (56—8)÷3=16(米)

  45幅61幅86幅

  思考题

  (200—1)×5=995(米)

  教学反思:

  在复习课内容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并且没有进行分组对比,从而导致题型过于多和乱,必须把题型更加有整体性与系统性,而在共同体中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自始至终我一直灌输的太多,使那些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这样就失去复习课的查漏补缺的目的和真正意义,经过大家的研讨课我也有了对复习课的重新认识,比如1。复习课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的网。教师要对学生整理知识进行必要指导,让学生感觉整理的知识是有系统的,不能简单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不是“整理”,要从知识的“面”的角度整理,整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苏教版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理解单位1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联系实际说出具体情境中的分数的意义。

  2、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知道每个分数都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策: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学生思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12枝粉笔、6本练习本;学生四人一组,每小组准备材料:一块饼干,一张正方形纸,一分米长的纸条,10根小棒。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关于分数的知识,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一些,你了解多少关于分数的知识,能举例说一说吗?

  二、合作探索,理解意义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1)谈话: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一些学具,请你选择一种学具,表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并说说你表示的分数的含义。

  (2)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1)提问:你利用学具表示了哪一个分数?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呢?集体交流,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如下:

  把一块饼干平均分成2份表示1份1/2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3份3/4

  把一分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2份2/5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表示1份1/2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表示3份3/4

  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表示2份2/3

  ------

  (2)点拨、引导:刚才我们把一块饼干、一张纸、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同样我们也把一些小棒放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单位1。(教师边讲边板书,使学生对单位1加深印象。)

  (3)设疑启思:刚才通过操作,我们得到了许多分数,这些分数含义虽然各不相同,但本质是否相同呢?为什么?

  (4)归纳小结:这些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3、深化理解,概括意义

  (1)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来概括一下分数的意义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分数的意义并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3)想一想:这里的单位1是指什么呢?(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追问: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举例说明,教师适时点拨,加深理解1的含义)

  小结:这里的单位1表示的整体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4)提问:用分数表示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强调:平均分)

  三、自学课本,认识分数单位

  1、过渡:请同学们想一想,自然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追问:那么分数的计数单位又是多少呢?

  3、自学:请自学课本第36页有关内容,在书上找答案。

  4、试一试:在小组里说说例1中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反馈:指名说出例1中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教师板书。

  6、思考:分数单位在书写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7、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因此分数单位在书写时,分子都是1。

  四、巧妙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练一练。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请几位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完成练习六第1题。

  学生先自己读分数,把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所含单位的个数说给同桌听。

  3、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涂色,然后交流涂色的方法,追问:这里的3个2/3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组织交流:相同之处是都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不同之处是单位1不同,因此每一份所表示的桃的个数也不一样,其中的2份表示的数量也不一样。

  小结:这里的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多少与整体的`数量的多少密切有关。

  4、完成练习六第3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同桌之间说说后两题中分数的意义。

  追问:你是怎样确定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5、完成练习六第4题。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用带有箭头的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在这样的直线上,也可以找出点来表示分数。如果要用一个点表示1/2,怎么办?谁来介绍一下?如果要表示1/4和3/4,又该怎么办?

  (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这一题,然后投影个别学生的书,共同评议。

  6、完成练习六第5题。

  (1)学生各自在书上的括号里填上答案,然后交流,说说在填写这两个分数时是怎样想的。

  (2)提问:这里有12枝粉笔,让学生取出其中的1/4,再取出剩下的1/3。

  (3)出示6本练习本,告诉学生这些本子占总数的1/4,让学生说出本子的总数。如果这些本子占总数的2/5呢?3/4呢?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苏教版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1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使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例题教学,探索新知

  1、出示例2。

  在1个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8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大盒里装了多少个球:每个小盒呢?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道题和我们昨天学习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根据回答概括:昨天是倍数关系,而这题是相差关系。

  “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这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到什么?

  3、探索假设的过程。

  (1)出示相应的假设过程图。

  提问:你怎么想的?(假设都是小盒)

  那还能装80个球吗?为什么?

  (2)出示相应的假设过程图。

  提问:还可以怎么想?(假设都是大盒)

  假设以后就全是什么盒子了?

  现在一共能装多少个球?为什么?

  (3)解决问题。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在作业纸上解答。

  出示两份不同的解法,让学生在座位上介绍解题过程。

  追问:①这儿的“8”什么意思?为什么要-8?

  ②这儿的“40”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40?

  4、回顾反思。

  提问:在解决这道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假设)通过假设,就可以把两种不同的盒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盒子。

  但要注意的是,假设以后什么发生了变化?(装球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所以计算时要用80-8或80+40。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

  1、做“练一练”第1、2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交流核对。

  2、练习十一第1、2题。

  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

  3、练习十一第5题。

  先填空,再解答。

  4、练习十一第7题。

  先完成下面的填空,再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有什么不同。

  四、课堂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3、4、6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苏教版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3.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二、导入新课

  利用反义词来导入今天研究的课题。今天研究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三、进行新课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

  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每

  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独立观察,思考。

  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写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乘积(路程)一定。

  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当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

  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

  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

  4.反比例意义

  引导小结:都有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0-61页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画出相关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方法。“实际测量”是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实际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

  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的内容中,先学习在地面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再用卷尺或测绳分段测量出相应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内容中,介绍了得到步长的方法以及用步测的方法测定一段距离;目测重在介绍目测的方法。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会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⑵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空间观念。

  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卷尺、标杆、50米跑道。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⑴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实际测量。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⑵了解测量工具。

  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测量工具;预设:卷尺、测量仪、标杆等。

  ⑶明确学习内容。

  测量地面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

  二、了解测量知识,为实践活动作准备。

  ⑴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

  理解测定直线的意义:如果不先测定直线就去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分段测量时容易偏离两点间的连线,从而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

  理解测定直线的方法: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连线分成若干小段,以便于工具测量;

  观察教材上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怎样在A、B两点间测定直线的?(2根以上的标杆成一线时)

  掌握测定直线的步骤:测定直线;分段量出;记录计算。

  ⑵学习步测的方法。

  理解步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在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要求不十分精确是,可以用步测。

  掌握步测的方法:用步数×每一步的距离。

  理解步测的关键:确定平均步长。

  掌握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形成一般测定平均步长的过程,量出一段距离(50米),反复走几次,记录数据,计算步长。

  理解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测定平均步长;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

  ⑶学习目测的方法。

  观察黑板,说说黑板的长和宽,交流得到黑板的长和宽的思考过程。预设:一米一米数出;比较得到;等等。

  目测较短距离:人书本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等等;

  理解目测较长距离的方法:先量出一段距离(50米),每隔10米插上标杆,观察、理解;用目测发方法测定教学楼的长度。

  三、实践活动。

  ⑴测定直线。

  ⑵确定平均步长。

  ⑶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

  ⑷目测教学楼的长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10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0页例11,“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根据信息填空:

  (1)男生有31人,女生有2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红花的朵数与黄花朵数的比是3:2。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前两节所学的比在生活的运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及例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红色与黄色方格比这句话?(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

  ①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③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并不只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使每一部分都一样多,而是在平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一题就是把30按3:2进行分配。

  学生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生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方法一:3+2=530÷5×330÷5×2

  方法二:30×3/530×2/5

  2、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你理解的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如何进行检验?自己检验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比简后是不是等于3:2)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4、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按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5、归纳(讨论)。

  (1)比较例题与试一试题目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教师指出: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课题)

  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按怎样的比进行分配?

  2、练一练第3题。

  独立填表,完成后集体核对。

  3、练习十第1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3题。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引探究,由表及里

  教学例1,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123456……路程(千米)80160240320400480……

  在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有关系吗?行驶的时间是怎样随着路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探究第3个问题时,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引导学生写出几组路程和时间对应的比,并要求学生求出比值。)

  2.引导学生交流并聚焦以下内容: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总是一定的,也就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板书关系式)。

  3.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给予具体说明: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咸正比例(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4.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表中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的来源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从实际经验中概括得出;二是在原有的初级概念基础上通过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而获得。正比例概念的形成属于前者,因此例1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表格,让学生通过对表中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本环节先让学生观察例题中的表格,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接着用三个引探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发现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最后,聚焦、明晰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经历正比例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自主探究,尝试归纳

  出示例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如下表,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速度(千米/时)406080100120……时间(时)3020151210……

  1.出示供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当速度变化时,时间是否也随着变化?这种变化与例1中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不同?速度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特点: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速度变化,时间也随着变化;例2中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缩小;速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它们的乘积一定,可以表示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板书关系式)。

  3.在发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正比例的意义,尝试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引出反比例概念(板书“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从生活原型中逐步抽象,从已有概念中衍生,从数学概念的学习中迁移等,都是建构数学概念的有效方法。有了学习正比例的基础,反比例意义的学习应更加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本环节除了让学生发现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还让学生仿照正比例的意义,尝试归纳反比例的意义。这样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经历反比例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对比探究,把握本质规律

  1.将例1、例2教学时探究发现的内容用多媒体呈现出来,揭示正比例、反比例的内涵本质。

  多媒体呈现:

  例1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例2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探究活动。

  (1)让学生仿照例1完成教材第62页“试一试”(题略),仿照例2完成教材第65页“试一试”(题略)。

  (2)引导学生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进行对比探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例1中路程和时间相依互变,速度不变,例2中速度和时间相依互变,路程不变,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学生从变中看到不变;例1中速度是不变量,例2中路程是不变量,同样都有不变量,例1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而例2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学生从不变中看到变。变与不变关键要抓住本质——“比值一定”还是“积一定”。对比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把握概念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正比例、反比例概念的认知结构。]

  (3)引导学生尝试用字母表达式对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进行抽象概括。

  启发学生思考:①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怎样表示?②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正比例y/x=k(一定)”,“反比例x×y=k(一定)”。

  [概念符号化在概念教学中很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之一是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学生概念形成的主要过程为:感知具体对象阶段、尝试建立表象阶段、抽象本质属性阶段、符号表征阶段、概念运用阶段。在符号表征阶段,学生尝试用语言或符号对同类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本阶段教学是概念符号表征阶段,在这个阶段之前,学生对正比例、反比例的本质属性及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开始尝试用符号对正比例、反比例进行概括。“y/x=k(一定)”,“x×y=k(一定)”,是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抽象表达,是揭示正比例、反比例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3.组织对比性练习。

  (1)成正比例、反比例的对比练习。笔记本的单价、购买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表1

  数量/本2030405060……总价/元3045607590……

  表2

  单价/元1。52456……数量/本4030151210……

  在表1中,相关联的量是和,随着变化,是一定的。因此,数量和总价成关系。!

  在表2中,相关联的量是和,随着变化,是一定的。因此,单价和数量成关系。

  [将获得的新概念推广到其他的同类对象中去,是概念运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概念的过程。表1是成正比例的量,表2是成反比例的量,这种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认识,对正比例或反比例中两种量变化趋势和规律的把握。]

  (2)成比例与不成比例的对比练习。

  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哪些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①圆的直径和周长。

  ②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③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这一类型题比较抽象,学生只有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正确地作出判断。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能力。此题型在新授课上还只是让学生初步接触,重点训练还要放在练习课。]

  (3)从生活中寻找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实例,进行对比练习。

  [举例练习是概念巩固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让学生独立找生活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实例,可能有一定难度,我们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此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苏教版数学教案6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9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

  课本第19页例12和“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教学例12。

  (1)挂图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2)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3、小结:你能说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4、你能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解释为什么1升=1000毫升呢?

  三、巩固深化

  1、出示练一练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班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练习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班内交流。

  出示练习四第10-12题。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出示练习四第13题。

  学生读题,思考:两个容器各能盛水多少毫升是求什么?也就是两个长方体的什么?独立完成,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14题。

苏教版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11。5÷5=2。3(元)12。6÷6=2。1(元)

苏教版数学教案8

  5以内的加减法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

  有5个同学浇花,走掉2人后,还剩下3人。

  2、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 – 2 =3的含义,要学

  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5 – 2 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3、试一试。多数学生会列出算式3 –2 =1,也有可

  能一些学生会列出算式3 – 1 =2。只要解释符合图意,就应该肯定。

  三、知识应用

  1、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

  式,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

  出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3、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还要根据班级实

  际,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习与检测

苏教版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70页一7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投影器、长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自从我校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以来,同学们做了很多精美的小制作。这是××同学制作的,大家认识它吗?

  生:长方形框架。

  师:如果这个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略

  师:老师如果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拉,将拉成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能猜出它的面积吗?

  生1: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

  生2:它的面积比6平方分米小。

  师:到底哪个答案正确?相信你们学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会茅塞顿开。

  [评析: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由于四条边的长度不变,所以不少学生认为其面积也不变。这是学生认知中的误区,教者以此为契机,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不但温习旧知,还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动手操作,推导公式

  师:(投影出示)这是画有两个不同图形的方格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可从中发现什么?

  生1: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生2: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生3: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师:这几位同学回答得很好!综合他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生: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评析: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及它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相关条件,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为新知学习扫除障碍,做好铺垫。]

  师:刚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没有方格(把画有方格的投影片移开),我们能知道它的面积吗?

  生:(思考片刻)能,我们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就行了。

  师: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应该以什么为前提呢?

  生:转化前后的面积应保持不变。

  师:好!请你们拿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操作,看哪个小组研究得认真,完成得快!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动手操作,争先恐后地到台上演示、发言。教师将学生演示的学具粘贴到黑板,并做适当的'板书。)

  生1:我们组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图1),通量过比较,我们发现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图2),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公式的。

  生3:我们4:组认为,还可以沿着这条高剪下,转化成长方形的(图3),从而找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生4:我们小组拼成的图形跟前面三个小组不一样,我们拼成的图形是正方形。

  师:你们小组拼成的图形怎么是正方形呢?请到台上说说看。

  生5:我们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相等,所以通过割补后就成了正方形(图4),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样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太妙了!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生6:我们小组在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时,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把这两千三角形拼起来,就成了一个长方形(图5),这样同样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你们真聪明,从不同角度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但想得深,学得透,而且还注意探索新方法,新思路,真了不起!

  师: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呢?

  生1: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f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生2:S=a×h可以写成S=a。h或S=ah。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评析:学生有疑之后,教者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教师寥寥数语,点拨适度,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有序展开教学。]

  三、巩固深化,发展智能

  师:回答得很好!刚才我们对图形进行剪、移、拼,时找到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现在你们想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师:(投影出示)请大家做两道题。

  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2.判断题。(请各组先讨论,再判断。)

  ①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②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分米,高是4分米,面积是28分米。

  ③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米,高是2分米,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师:刚才你们猜这个平行四边形(指导人新课时的框架)的面积时,出现了两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正确呢?

  生:比6平方分米小。

  师:请你说说理由!

  生:通过比较,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比长方形的宽短,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6平方分米小。

  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吗?

  生:(通过几秒深思)点头默许。

  师: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除了面积变小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1:形状变了。

  生2:面积和形状变了,但周长不变。

  师:你能说说原因吗?

  生:因为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条边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探索、学习,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变了,而我们刚才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为什么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相等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愿意帮她?

  生:我们刚才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也相等。而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高变了,所以面积也就变了。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棒,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予祝贺!

  [评析: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与导入新课时的疑点联系起来,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既巩固所学内容,又深化新知,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

苏教版数学教案10

  一、感知规律,认识周期:

  1、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媒体出示:棒棒糖图、广播操比赛图、鲜花队1、鲜花队2)

  T:你能找到图中的规律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T:生活中常常用到这样的规律,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出示例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里《出示课题:找规律》

  T:你发现了图中的规律了吗?

  2、理解规律明确周期

  T: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一盆蓝的,一盆红的……)

  T:总是这样排列下去吗?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两盆花看作一组。然后接着一盆蓝的,一盆红的为第二组……以后的每一组都跟第一组是完全一样的!

  T:彩灯呢,你准备把它们怎样分组?(红、紫、绿,红紫绿、红紫绿……)以每3盏灯为一组,后面都是这样排列吗?

  T:彩旗呢?你会把它们分组吗?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图片摆一摆,或在自备本上画一画,想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反馈:你是怎么分组的?生板演。

  (每4面一组,后面都一样,2红2黄,2红2黄……)

  2面一组合适吗?为什么?(后面的都要跟第一组一样,如果2面红旗为一组,后面就应该都是2面红旗,2面红旗了)

  T:像这样的排列,后面的每一组都跟第一组的排列完全一样,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组称为一个周期。可以简单地说成是以什么为一组。谁来说说看?花:(以每2盆花为一组,以每三盏彩灯为一组,以每四面彩旗为一组),后面的每一组都跟第一组是完全一样的。

  T:看来,这些有趣的规律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准它们的周期。

  3、专项训练会找周期

  T:用你的`方法找周期

  (1)△○□△○□△○□△○□……

  (2)○○○△△○○○△△○○○△△……

  (3)△□○○△□○○△□○○……

  二、优化方法解决问题:

  1、T:以每2盆花为一组,你能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尝试解决后反馈):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A:列举策略(蓝红、蓝红、……)(单双数即奇偶数规律)

  B:画图策略(字母、数字等一个一个画)

  C:计算策略《15÷2=7(组)……1(盆)》

  T:你明白算式的意思吗?(要想知道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以每2盆花为一组,一共摆了7组,余下的一盆是每组的第一盆,就是蓝花。)谁再来说说每个数各表示什么?

  2、T: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你喜欢哪种方法?就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找出第15、17盏彩灯分别是什么颜色?

  (给同桌出题,但要规定最后一盏灯的颜色)

  交流:红灯起立……

  3、T:再来看看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4、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5、发现余数领会含义

  出示△○□△○□(画一画)

  T:首先要怎样?(找周期)想好了吗?和同桌交流一下,再看看你们有没有找对。(出示三个一圈的椭圆)

  (1)接着画出两组△○□△○□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是_________

  (2)接着画出两组多一个△○□△○□_________最后一个是_________

  (3)接着画出两组多两个△○□△○□_________最后一个是_________

  T: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刚好画完几组,最后一个应该是每一组的最后一个,如果多画一个,最后一个应该是每一组的第一个,如果多画两个,最后一个应该是每一组的第二个,如果……

  T:同学们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用大家发现的规律来解决新的问题吧!

  三、寓练于乐巩固知识:

  1、算一算:

  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1)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2)▲●●▲▲●●▲▲●●

  排列在第19个的是(),第200个是()。

  (3)小红正在按2绿、1黄、1蓝、1红的顺序穿一串珠,第18颗和80颗会是什么颜色呢?

  (4)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

  ○○○△△○○○△△○○○△△……()

  △□○○△□○○△□○○……()

  2、玩一玩:

  伸出左手,以大拇指为1,食指为2,中指为3,无名指为4,小指为5。快速说出:第6个,第10个,第100个,第101个,并将大拇指送给自己。

  3、猜一猜:请你猜猜我是谁?

  我排在第20个呢。

  (1)_________

  (2)_________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你有什么收获?

  2、数一数游戏

  3、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规律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我国民间的十二生肖也很值得大家去研究,课后,同学之间、家人之间、朋友之间不妨互相问一问!

  板书设计:

  找规律

  找准周期

  板贴15÷2=7(组)……1(盆)画图

  17÷3=5(组)……2(盏)列举

  21÷4=5(组)……1(面)计算

苏教版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比较、概括、类比迁移的数学思维能力,初步的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积里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难点:

  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出示书上的挂图,交流预习作业

  (1)获得哪些信息?

  (2)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0.28×0.28=

  2.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掌握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5分钟)

  1.自主学习导学单:(时间10分钟)

  探讨0.28×0.28=

  (1)学生尝试练习。

  出现什么问题?(不够四位)怎么解决呢?在小组内讨论,找出方法。

  (2)展示学生作业,集体交流

  (3)说说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追问:你怎样点上小数点?“0.28×0.28”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

  2.总结方法。

  归纳:计算小数乘小数,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识。(预设12分钟)

  基础题:“练一练”

  1.集体交流,重点指出: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提醒学生积的小数末尾有0时,要先点小数点,然后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简化。

  专项题:练习十二第4题。

  学生直接根据每栏中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得小数位数。

  先示范比较表中第2栏与第1栏的因数,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因数分别等于第1栏的两个因数除以10,所以积应该等于720除以100.

  整合题:练习十二的第6、7题

  第7题要求说说列式时所依据的数量关系。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苏教版数学教案12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2课时数的世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回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四则运算;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分析理解题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四则混合运算是按什么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的?出示125÷[(572+78)÷26],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你会算吗?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独立完成。

  二、组织练习

  1、完成P101页第6题剩下3题

  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01页第7题

  读题后说说题意,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说出每步的含义,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指名列式,检查是否符合题意。

  3、完成P101页第9题

  读题后理解要求第一个问题要怎么办?要求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第101页第11题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名提问,教师板演

  根据所题问题分类安排学生解答。

  三、课常作业:

  P101页第8题和第10题课堂总结: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苏教版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

  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买衣服与如何搭配裤或鞋??现在请学生看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并给所买的木偶娃娃配上一顶帽子,要从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中选择??)

  2.提示课题: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樱唇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这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板书: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活动。

  谈话:你有办法知道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试一试。可以用自己小组准备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动手配一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注意了解学生所采用的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你认为一共有几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小结:小明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可以先选木偶娃娃,国为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两种不同的帽子,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1

  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2.有序探究。

  谈话:如果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组织交流。

  提问:你认为用画图的方法找答案有什么好处?(便于操作;便于有条理地思考;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选配方法)

  3.引导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如果有2个木偶娃娃和3顶帽子,你能用画图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吗?动手操作,并交流过程和结果。

  (2)出示教材中的讨论题

  问:联系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过程,你能发现木偶个数和帽子顶数与搭配方法种数的关系?

  (3)小结。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依次说出每条不同的.路线;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有序思考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一共的路线条数与每段路线条数的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要求观察插图,启发思考:这里有一些衬衣、裤子和裙子,你认为可以怎样搭配?

  (2)出示前面两问题,提问:你能解决这里的两个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可以怎样选配,再把思考的过程、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3)出示最后一个问题,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前面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你会列一道加法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吗?

  启发进一步思考:有位同学用3×5这道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认为这个方法对不对?你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吗?

  四、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懂的地方?

苏教版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培养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

  1.口算练习。

  2.6÷2= 0.49÷7= 0.24÷6=

  0.75÷25= 3.9÷3= 4÷50=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选择1-2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试商的方法,重点是商中小数点的位置。

  2、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预设12')

  (一)情境引入教学例10,小明的妈妈去超市购买鸡蛋,鸡蛋每千克4.2元,妈妈用7.98元能买到2千克鸡蛋吗?

  提问:要求妈妈买了多少千克鸡蛋应该用什么方法?7.98÷4.2

  1、自学,学生完成导学单一。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算式,估算结果。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依据是什么?

  (4)独立完成竖式,指名板演。

  2.小组交流。

  说说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7.98和4.2都乘10,也可以把7.98和4.2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转化成79.8÷42

  3.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学生自学中出现的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5')

  1.基本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填数,说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主要根据谁的小数位数来决定的?为什么?。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强调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要商0,商中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对齐。

  2、专项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说说每道题错误的原因,强调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3.应用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说说是怎么想的?渗透“路程÷速度=时间”

  变式:蜗牛25分钟能爬行多少厘米?合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

  1、练习十五第3题。

  交流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回忆复式统计表,说说你对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进行思考。

  3、揭示课题。

  揭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统计表。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5分钟左右)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五第4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这张统计表的表头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其中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

  B.交流从表中获得的'信息。

  2.实践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交流收集到的数据。

  C.小组合作,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D.交流:说说“合计”和“总计”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2)练习十五第6题。

  你一般怎样安排双休日?简单交流。

  A.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B.同桌交流填表。回答书本表下的问题。

  C.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双休日的时间安排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二学习,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作用?

  总结:复式统计表其实就是由几张单式统计表合成的,所以从复式统计表中,不仅可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可以从“合并”和“总计”中看出总体的比较情况。

【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12-30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数学教案简短11-01

《包装》数学教案03-30

关于数学教案03-21

数学教案数轴03-26

圆数学教案03-29

幼儿数学教案01-12

中考数学教案01-08

学生数学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