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品)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认识不快乐的表情。
2、尝试表达不快乐的情绪。
3、学习抒发排解不快乐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流泪表情的图卡。
2、图画纸、杂志纸、彩笔。
3、录音机、音乐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流泪表情图卡,请幼儿说说遇到什么事会流眼泪,老师协助幼儿记录内容。
2、根据内容,请幼儿说说自己或别人不快乐时应该怎么办,老师协助幼儿记录大家的提议,让幼儿知道凡事都有解决方法。
3、请幼儿说说最近不快乐的事情,并把不快乐的样子画下来。
4、老师整理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观察不快乐时各人的表情,例如有哭的`,有嘴角向下弯的。
5、老师可让幼儿把不快乐的事画在杂志纸上,搓成纸球扔掉。
6、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手拉手跳舞。
四、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跳舞后的心情。
五、活动评价。
能说出自己不快乐的原因。
六、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知道排解不快乐情绪时不要伤害别人,也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快乐的情绪。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朗诵儿歌《铃儿在说话》。
2. 要求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活动材料
门铃、电话、闹铃、车铃、风铃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各种各样的铃声。
教师向幼儿出示各种小铃铛,请幼儿观察,并摇一摇、敲一敲,听一听它门发出的不同声音。
2.教师:各种各样的铃声有什么用处?它能提醒我们做哪些事?
3.欣赏儿歌《铃儿在说话》。
边出示各种铃铛图片边朗诵儿歌。然后请幼儿模仿铃铛发出的声音,最后请幼儿说一说还听过哪些铃声?
4.根据儿歌内容提问,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句子来回答,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
5.以整体跟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儿歌。
6.教师与幼儿表演儿歌。
7.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使幼儿感知图形和颜色的合成和分解
活动准备:
卡片,图片,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t:小朋友今天陈老师想带你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你们想去吗?我们一起开火车去吧。(幼儿闭上眼,口中念“咔嚓、咔嚓”开火车的声音。教师边出示范例图——《图形宝宝的家》)
二、 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一):通过实物图片让幼儿感知其两个特征——形状和颜色
t:呜,火车到了,我们第一站是图形宝宝的家,夷!图形宝宝的家好奇怪啊,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吧。这里很多空房子到底是什麽颜色的`图形宝宝住的呢?在各个房间的旁边都有颜色和图形的指示标志。(幼儿自由回答)
t;哎!看了这麽久,怎麽都不见图形宝宝呢?他们去那呢?
二):通过引导幼儿将图形宝宝送到图表中相应的位置——形色对应
t:哦!原来图形宝宝都藏在你们的凳子底下,现在请你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吧!(请幼儿分别把图形宝宝送到图表中,然后教师与幼儿一同检查有哪个宝宝住错了房)
(三):通过变换图表中图形卡和颜色卡的位置,让幼儿再次练习形色对应
(请幼儿闭上眼睛)t:图形宝宝都出去玩了,我们跟它们做个游戏好吗?
(教师把颜色卡和图形卡换位置)t:好啦,它们都回来啦,有谁能把这些图形宝宝送到他们的房间里。(请几位幼儿送宝宝回家)
三、 游戏——整理衣柜。
用衣服卡演示,练习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形色对应
t:好啦,我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家,现在也该去参观数学王国的下一站〈服装店〉,请上车。(幼儿闭上眼睛口中念“咔嚓、咔嚓”,教师把背景图换成服装店)
t:呜,我们到了服装店 ,为什麽店里的衣服这麽乱。谁来帮忙收拾一下?
(请几名幼儿把衣服和裤子按颜色和形状对应放好,然后教师与幼儿一同检查)
四、 操作练习
1、引导幼儿理解“ ”放在方格里的含义,学习按符号“ ”的指示完成任务。
t:绿人学校要组织去春游,所以绿人老师来到服装店,想给小绿人们买一套衣服,谁来告诉绿人老师这是什麽样的衣服和裤子?
2、小组操作:
t:绿人老师已经选好衣服,现在服装店把衣服送到学校,你们能帮绿人老师把衣服分给每个小绿人吗?并且在给每个小绿人穿好衣服后,都要用笔做好记录。
[page_break]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结束:
(放音乐让幼儿回到座位上挑两组幼儿所做的进行评价)
中班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1、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进一步萌发探索生活中空气压力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2、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重点】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材料与环境创设】
玻璃瓶、纸片、玻璃弹珠、水
【活动流程】直接导入——实验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提问: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力量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从小实验中找找答案。
二、实验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气能形成压力
1、材料介绍:
设疑:猜一猜纸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吗?
1、验证:
(1)教师演示:
重点步骤讲解:水倒满玻璃杯、用手轻压纸片、慢慢翻转
(2)幼儿操作
指导:两人一组完成实验
能否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提醒幼儿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3、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重点提问:杯子倒过来水没有流出来,是谁在帮忙?
(2)为个别实验失败幼儿纠错:
重点指导:为什么水不加满,杯子倒过来水会落下来。
小结:杯子里的空气和外面大气压相互抵消。
(3)小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形成一股力量,我们叫它空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二)第二次操作:空气压力大
1、设疑:
装满水的玻璃瓶里如果再放入弹珠,纸片会掉下来吗?
2、幼儿操作:
要求:数一数,放几颗弹珠
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实验要点
2、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放了玻璃弹珠后,纸片掉下来了吗?
你放了几颗?
小结:原来空气的压力能够托起玻璃杯里那么多、那么重的弹珠,空气的压力很大。
三、活动延伸: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实物操作:粘勾、汽水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空气压力的存在,我们再去找一找。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雕塑作品,初步感受雕塑作品的美和表达的基本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对家人间亲密情感的理解。
3.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我的家》幼儿用书第24页。
2.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用书第24页,引导幼儿欣赏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
摩尔的作品《家庭》。
2.向幼儿提问:
你在图中看见了什么?(自由回答。)
雕塑中共有几个人?(3个人。)
雕塑中的人是什么关系?(一家人。)
猜猜他们在做什么?(自由回答。)
你知道这个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吗?(青铜。)
3.请3位幼儿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
4.幼儿3人一组,进行“抱一抱”游戏。老师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每组幼儿扮演家人拥抱。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分享感受。
活动评价
学习欣赏雕塑品。
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建议
老师可以带幼儿去欣赏不同的雕塑品,培养他们对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初步理解和审美能力。
活动反思
《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这样一个活动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趣,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艺术表达,体验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中班的教案01-08
[经典]中班教案01-09
中班教案03-01
【精选】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精选]07-28
中班教案[经典]10-08
中班教案(经典)10-06
中班教案【经典】10-06
中班教案【精选】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