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3 11:43:4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汇总[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操作活动,体验操作学习的乐趣。

  2、能按照要求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总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原来的总数,部分数大总数小)。

  3、探索3的组成,理解分解与组成的含义,认识分合符号"∧"∨"。

  活动重点:

  探索3的组成,理解分解与组成的含义

  活动难点:

  能按照要求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记录的经验,会写数字。

  2、每人4颗豆子,3颗花生,2个杯子,分合号"∧"∨":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分豆豆,初步感知3的分解和组成。

  (1)教师请幼儿拿3颗分别放到2个盘子里,要求把自己所有不同的方法都记录在纸上。

  (2)请1-2位幼儿边看自己的记录,边表达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引导幼几认识分合号(开口表示分开的意思,并上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并在一起的尖头填而总数,分开的两头填写部分数),并提问:你们一共分了几次?3颗豆子分成了几和几?

  (3)请其他幼儿提出不同的看法。

  (4)请全体幼儿对照黑板检查自己的记录,看看结果是否一样,提问: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哪种、记录最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

  :大家的.记录方法都可以,但用数字和分合号的记录最清楚。

  2、分花生,初步感知和发现3的分解与组成的规律。

  (1)请幼儿猜测3颗花生放到2个盘子里,会有哪几种分法?

  (2)幼儿操作验证白己的猜测,并记录操作结果。

  (3)请幼儿边看记录边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的表述结果,直接到幼儿提不出不同的分法。

  (4)提问:如果把3颗糖分给两位小朋友吃,会有哪儿种分法?

  (5)幼儿表述自己的猜测,教师记录。

  3、观察比较黑板上的记录结果,说说自己的发现。

  (1)师幼共同逐一找出相同的记录,引导幼儿发现3次记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引导幼儿记录结果(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进行记录),发现分解与组成的规律:3分成两份,一共有2种分法,一部分越来越多,另一部分就越来越少,而且总是多1或少1。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总数与部分数,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3表示3颗豆子、3颗花生、3颗糖,3是总数;3颗豆子、3颗花生、3颗糖可以分成2颗和1颗,2和1是部分数。部分数1、2和总数3比,你发现了什么?部分数1、2合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总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原来的总数,

  4、到活动区尝试分3样其他东西,同时探索2、4的分解与组成。

  活动延伸:

  结合课堂内容带孩子们到种植角进行种豆豆活动,每个小朋友拿3颗黄豆种子,分别种在两个坑里,看看谁种得又快又准确。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初步学着按图形的形状进行匹配。

  2、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及口语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honey 、danfer 、billy各一只。

  2、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honey。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对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要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来祝贺,你们想知道我请了谁吗?)

  二、认识图形及进行图形匹配。

  出示danfer 、billy

  1、幼儿逐一认识,然后观察他们嘴巴的形状。

  2、出示各种形状让幼儿认识。

  (小动物说他们要吃和他们嘴巴形状一样的饼干)。

  请幼儿说一说三角形的饼干给谁吃,圆形饼干给谁吃,正方形的饼干给谁吃。

  三、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要给小动物吃和他们嘴巴一样的饼干,边喂边说:“honey,给你吃圆饼干等。”

  四、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honey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小动物的肚子喂得饱饱的,所以honey也要奖励小朋友,看她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出示三种形状的饼干)

  活动结束:

  幼儿要说出:我要吃什么形状的饼干,说对才能吃。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极为普通的科学活动,把介绍蚯蚓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没有花哨的准备和内容,也未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其中,但这节普通的课却运用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把蚯蚓的各部分特征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直观而又全面的接受知识,同时,取得了用图片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本节课中,又利用了因特网,随时解决幼儿所提出的、想知道的各类问题,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解决了教师对知识了解不全面,从而面对幼儿提问时束手无措的情况。

  教学目标:

  1、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知道蚯蚓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充分感受因特网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事先听过《小蚯蚓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细细长长像条虫,没手没脚会劳动;天天躲在泥土中,钻来钻去把土松。猜猜这是什么?(点击谜底)

  二、蚯蚓的特征。

  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蚯蚓的各部分特征。

  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细长,圆圆的、光滑、柔软;全身由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嘴长在身体最前面。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脚,是靠身体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动的。

  三、蚯蚓的用途。

  用多媒体课件了解蚯蚓各种不同的作用。

  四、游戏“蚯蚓爱吃什么”

  请幼儿根据蚯蚓的爱好有鼠标挑选蚯蚓爱吃的食物。

  五、延伸活动。

  用因特网查找关于蚯蚓的资料。

  1、师:你们想知道蚯蚓的哪些事情呢?(教师记录)

  2、师生共同上网查找资料。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科学教案 篇4

  科学意图:

  在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知识,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增强活动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幼儿抓住磁场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去研究理解。

  材料准备:

  一个小盘子,一个塑料袋;一张手工纸,一些铁屑;一根条形磁铁。

  实验操作:

  1.将磁铁放入塑料袋中,接着在沙堆里搅拌,然后拿出塑料袋放到小盘子里,取出磁铁,铁屑就会掉下来,多次以后就能取得很多铁屑。

  2.将磁铁放到手工纸上,在周围均匀地撒上收集到的铁屑,轻轻敲打手工纸,由于磁场的作用,纸上就会出现磁力线的图案了。

  指导要点:

  教育幼儿不要将磁铁接近手机和手表、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以免损坏这些电子产品。

  活动反思:

  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区分麦制品食物与其他农作物制作的食物。

  3.体验用肢体语言演绎小麦生长过程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难点:能利用各种感官区分麦制品食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小麦的各部分名称。

  物质准备

  课件;音乐;米饭、花卷、贴饼子、豆腐四种食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开火车》引入。在音乐声中,教师做开火车的动作入场:小朋友们好,我是“探索号”列车的列车长,今天想邀请小朋友们乘坐我们的列车开往麦田,探索小麦的一生,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二、基本部分: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上周李老师带着小朋友们观察了咱们一起种植的小麦,发现在屋里种的和在外面种的生长速度不一样,小朋友们也说了很多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那我们现在到达了麦田农场,你们想看一看小麦是怎样生长的吗?

  (二)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1.看一看:播放视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说一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小麦是怎样生长的?经过了哪些过程?

  3.演一演:肢体演绎《我是一粒小麦种》。

  (1)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

  (2)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模拟种子生长过程。

  (三)了解小麦的用途。

  1.提问:农民伯伯收下麦子后都去哪了呢?

  2.带领幼儿认识面粉和面食。

  3.了解部分麦秆工艺品。

  (四)能够区分麦制品食物。

  1.猜想:教师出示食堂制作的米饭、花卷、窝头、豆腐四种食物,请幼儿猜一猜谁是由小麦制成的,并用投票的方式每个幼儿将四种食物贴到对应的农作物(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旁。

  2.验证: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区分这些食物(看、闻、摸、尝)。

  3.游戏:农民伯伯找小麦。

  (1)老师带上头饰当农民伯伯,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头饰当馒头、面条、饼干、豆腐、腐竹、大米粥、爆米花等食物。农民伯伯说:“我辛勤劳作的小麦被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他们都变样了,哪些是我种植的小麦呀?”幼儿说:“我是xx,我是您种植的小麦。”

  (2)请幼儿带上头饰当农民伯伯,找一找哪些是自己辛苦种植的小麦。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平时吃的'这些食物是由不同的农作物制成的,小朋友们还学会了用各种方法来区分麦制品食物和其他农作物制作的食物,那今天的午饭和晚饭,孙老师要考考你们,会让你们说一说饭菜里有没有今天学习的这四种农作物。

  三、结束部分:

  (一)懂得爱惜粮食。

  复习学过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勤,更加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留下任务。

  小朋友们,前段时间我们也种下了小麦种子,通过你们的照顾已经长得很高了,那接下来我们要一起验证一下,小麦的的生长过程是不是和我们今天学习的一样,我们把它的生长过程,各个时期的状态记录下来。等到成熟的季节我们可以一起收割,做出我们想制作的食物和手工。

  (三)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的探索旅程就到这里啦,“探索号”要返程了,请小朋友们跟好哦!

  活动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中,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12-17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02-22

(精选)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精选)07-30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经典)科学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