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水中漩涡现象产生的原因。
2 通过尝试实验,激发探究自然现象的乐趣,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成就感。
3 了解旋转速度快慢与漩涡的关系。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筷子、玻璃杯、颜料每人一份。 2水盆、瓶子、水等。 3有色水一杯、葱一根。 4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结合经验,猜想图片中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请仔细看图,说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现象?你觉得怎样才能产生这种漩涡现象呢?
2、交待实验材料,请幼儿自由实验,产生图片中的现象。
教师:刚才你们都想了许多办法。现在这里有玻璃杯、筷子和颜料,请你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制造出图片中的现象呢?
幼儿自由实验,教师注意注意观察。
3、分享实验结果。
教师:你刚才制造出图片中的现象了吗?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4、请幼儿看图片中的实验步骤,了解实验方法。
教师:现在我们来揭开秘密。看看图片中的漩涡现象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5、请幼儿按照图片中的'方法再次进行实验。
教师:现在请你按照图片中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看看有没有这种漩涡现象呢?
6、鼓励幼儿用各种材料制造漩涡现象。
教师:你制造出漩涡了吗?你是怎样制造的呢?
幼儿用各种材料制造水中漩涡现象。
这里还有一些材料,请你再来尝试一下,想办法制造出漩涡现象。
集体交流,分享
教师:你是怎样制造出水里漩涡的?
虽然我们每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但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在实验中我们都要将水怎样,漩涡就会产生?
小百科:漩涡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差异的地方就有形成漩涡的可能,指水流遇低洼处或不同温度和速度的水流相撞所形成的螺旋形涡旋,也比喻气体、烟雾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流向,还比喻某种使人不能自脱的境地,有另一种意思指酒窝。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
怎样站得稳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怎样使纸板站得稳的实验,感知不同物体重心的位置不同,激发参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培养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
圆形纸板、方形纸板、不规则三角形纸板、多边形纸板、图书、粗细不同的棍子、牙膏盒、小花片等。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纸板的形状。
探究的问题。
(1)用棍子把不同的东西稳稳顶起来的位置一样吗?
①顶在方形和圆形纸板的中间,能顶起来。
②顶在三角形和多边形物体的.不同位置,能顶起来。
(2)用粗细不同的棍子顶相同纸板,在上面放花片,看谁的花片放得多?
①粗的棍子顶得多而且稳。
②细的棍子顶得少还不稳。
记录实验结果。
你能让纸板小动物站起来吗?
(1)用铁夹子夹住纸板小动物,就可以立起来。
(2)用橡皮泥包住纸板小动物的下面,小动物就站起来了。
(3)把纸板小动物插在泡沫上。
六、拓展思路1.提供积木、易拉罐、瓶子等能搭高的实物,让幼儿比一比,同类物品谁搭得高,说一说为什么。
2.让幼儿利用积木、易拉罐等材料进行搭高楼比赛。在竞赛活动中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只有将重物放在下面,底面搭得大,才能搭得高,而且不容易倒。
科学教案 篇3
有益的学习经验:
初步认识水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和无嗅。学会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
准备:
玻璃杯,清水,牛奶,硬币等。
活动与指导:
1、嗅觉游戏。教师把装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幼儿面前,请幼儿来闻一闻,判断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2、味觉游戏。教师请幼儿尝一尝,说说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3、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仔细来观察。”
(1)教师拿出两个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牛奶。
(2)教师把两枚硬币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请幼儿观察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看不见,而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能够看见?
(3)教师总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放在里面的东西我们都能够看见。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知道蜘蛛吐丝结网的特征。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有颜色的胶带、尼龙绳或橡皮筋、碎纸。
2、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
1、蜘蛛为什么会吐丝结网?
2、蜘蛛网有什么功能?
3、除了蜘蛛之外,还有什么动物会吐丝呢?
二、展示挂图,并结合幼儿用书,和幼儿交流科学:好忙好忙的蜘蛛的.内容。
1、把幼儿分成数组,邀请各组幼儿为蜘蛛先生结蜘蛛网
2、说说蜘蛛是怎样结网的?想要结哪一种网呢?
(1)把有颜色的胶带或纸胶带粘贴在地板上,用线条建构成一个想象中的蜘蛛网。
(2)用尼龙绳建构一张挂在墙面上的蜘蛛网。
(3)用橡皮筋串围成蜘蛛网,或用一条橡皮筋勾出蜘蛛网。
(4)用碎片构成蜘蛛网。
三、请幼儿说说合作过程中有趣的事情。
四、活动评价
1、能说出蜘蛛网的形态构造。
2、能合作完成蜘蛛网的布置。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全力保护它。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本活动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先让幼儿通过“做朋友”,观察发现它们尾巴的不同,在互相讲解中激活幼儿兴致,在“捉迷藏”中进一步巩固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则本活动的重点顺利通过。再则,活动的难点“尾巴的用途”又在多媒体课件所设置的情境中得到解决。
针对我班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我先让能力弱的幼儿在来园活动中先接触了一下内容,相信这样在活动中,幼儿的发挥会均衡些。
目的要求:
1、认识一些动物的尾巴,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习词:平衡、观赏。
2、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发展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操作想象力。
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各种动物尾巴不同的样子;难点是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图片挂件若干。
2、背景图一幅,动物图片和象征物若干。
3、多媒设备及课件。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说说讲讲动物,观赏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
1、师:“今天,有好多小动物到我班来作客,这些小动物是谁
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让我们跟它们做做好朋友吧!”
2、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地讲解各种动物,教师指导幼儿比较它
们尾巴的不同。
3、集中幼儿讲解尾巴的不同。
师:“你同谁做好朋友,它的尾巴怎样的`。”
二、幼儿独立操作。
师:“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来和你们做朋友,可它们把尾巴忘带了,我们帮它们装上尾巴吧!”。幼儿操作,并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奖五角星。
集中讲一讲幼儿的操作。
三、玩“捉迷藏”游戏,认识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目的1)
1、师:“现在还有一些小动物要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找找它们是谁。”
2、幼儿找出小动物:猴子、牛、燕、袋鼠、松鼠、鱼、孔雀。
3、认识这些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师:“这些小动物真粗心,身体藏好了,尾巴却露在外面,我们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象什么?”幼儿讲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四、初步了解尾巴的用途。(目的1)
(一)听录音,了解
1、幼儿自由讲。
师:“尾巴有粗有细,各不相同,那它们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解。
2、听录音。
3、再次讲解。学习词
(1)“平衡”(不摔跤,很平稳)。教师做不同动作让幼儿猜,再请幼儿做不同的动作,进一步理解;学习词
(2)“观赏”(让别人观看,得到他人的赞扬)。
(二)看电脑,了解:设置情境“换尾巴”。
1、看电脑。师:“换尾巴后,发生了奇怪的事,你们猜是怎么回事。”
2、幼儿互相猜测,再讲解。
3、听电脑告诉大家,再讲解。
4、集体给小动物换回尾巴。
五、动物舞会。
师:“今天,你们做了这么多好事,高兴不高兴,我们一起来扮演喜欢的小动物,参加它们的舞会吧!”
幼儿找喜欢的动物挂上,集体跳舞。
在音乐中跳舞,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也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所以在创编儿歌时,小朋友也能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来进行创编。但也由于我是一个刚转岗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语言不够儿童化,上课的语言艺术也还有待加强。
科学教案 篇6
学生分析:对模拟声音活动感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感官发现周围各种声音。
2、能比较形象地模拟周围一些物体发出的声音。
3、能用科学的方式描述自己找到的声音。
4、能提出一个以上自己想要研究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感官发现并模拟周围的.声音,并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能提出一个以上自己想要研究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老师先提个问题,别紧张,很简单。平时在学校里,你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下课的呢?(生:听铃声)
师:好。你听(师跺脚),这是——(跺脚的声音)。
再听(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拍手的声音)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声音绝不止这几种。有一位学者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倾听声音。(板书课题:倾听声音)
二、 猜声音。看谁听得清,猜得准。
播放课件:
1、播放第一种声音,指名猜。
2、播放第二种声音,指名猜。
3、播放第三种声音,指名猜。
4、后两个一起播放,看谁都能猜出来。
同学们猜的都很正确,可见同学们平时都很用心地倾听声音。
三、 寻找声音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一盘磁带(迪斯科音乐)
2、各种玩具:皮球、鸡毛、气球、圈各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初步感受身体会动。
1、师:今天,顾老师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好,每个小朋友选一样你喜欢的玩具去玩吧!(幼儿玩,师鼓励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创造“一物多玩”)
3、提问:谁来说说,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幼儿示范、说,师引出如手动起来了等)
二、探索身体更多会动的部位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手、脚、嘴巴会动起来,那想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呢?(幼儿想一下)
2、好,听着音乐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放音乐,幼儿动起来)
3、提问:开心吗?那谁来说说看,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也动起来了?(幼儿说,大家一起跟着做)
三、游戏:动起来。感受身体动了的快乐
1、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位都能够动起来的。
2、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吧!(师带幼儿一起做)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师,让她们的身体也动起来吧!(高潮,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02-22
科学教案12-17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范文10-15
科学教案模板02-22
冬天科学教案02-14
幼师科学教案02-19
火科学教案10-25
学生科学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