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4 13:43:13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本设计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教案《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2)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桥、高架桥、立交桥、铁路公路两用桥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设计评析】

  大班幼儿已有较强烈的寻求问题答案的意愿,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原有的经验会受到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要寻找合适的媒介物来成为连接幼儿原有水平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桥梁。在该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借助了蛋壳这样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利用蛋壳凸面受力和拱桥桥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点,让幼儿把在蛋壳受力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自然地迁移到拱桥上去,从而弄清拱桥受力大的原因操作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操作活动中,大胆尝试,逐步深入,体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得结果的快乐。

  教育活动应重视活动本身对孩子的现实意义。在孩子发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并用思辨性的语言去启发孩子,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兴趣。如在幼儿建造拱桥的实验中,老师问:“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实用性的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因为本次活动是老师预设的,所以在活动中,老师不能被预设的东西所束缚,应启发幼儿生成各种问题,并用灵活的策略给予回应,使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有机融合,让预设的目标更突出、鲜明,使活动更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感受物体的弹性。

  2、引导幼儿用弹性材料制作简单的弹性玩具,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力。

  3、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活动资源:

  1、蹦床、羊角球、气球、皮球、弹簧秤、皮筋、海绵、袜子等弹性物品。

  2、操作材料:各种型号的弹簧、白纸、胶带、剪刀、小动物玩具、饮料瓶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弹性——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弹性。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玩一玩,待会儿来介绍给大家。

  幼儿操作:播放轻音乐,幼儿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分享:说说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请部分幼儿把玩到的玩具介绍给大家)。

  归纳:像气球、皮球、牛皮筋、弹簧这些物品,我们一用力,它们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长,还有的会凹进去一些,我们不用力了,它们又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二、通过录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生活环境中物体的弹性——请幼儿讨论生活中看到过的弹性物品。

  提问:小朋友,除了刚才我们玩过的这些弹性物品,生活中你们还看到过哪些弹性物品呢?(请幼儿讨论交流)如自动伞、打气筒、床垫、袜子、弹性纤维、皮肤、头发等。

  幼儿观看录像。

  归纳:弹性物品可有用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地方用到它了。

  三、幼儿利用物体的弹性制作简单的弹性玩具。

  1、提出要求:今天小朋友们玩了许多弹性玩具,也认识了许多生活中的弹性物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有弹性的小玩具呢?

  2、核心问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饮料瓶、小动物和弹簧,请大家开动脑筋,用弹簧让小动物和饮料瓶跳起来,好吗?(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请幼儿交流自制的玩具的玩法,互相欣赏。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光随处可见,幼儿随时可以找影子,因此设计本活动,意在达到两个目的:引导幼儿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促进探索精神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通过各种探索影子的活动,使幼儿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准备电灯、手电筒、幻灯机、投影仪等。活动在晴天的户外场地上进行。

  [活动过程]

  1、在户外找影子:如树影、房影、人影等。让幼儿在阳光下和阴暗处分别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影子,对比了解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则没影子。说说怎样才能产生影子。

  2、想一想,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过影子?(在灯光、火光、月光、手电光照射下有影子);请幼儿分别在灯光、火光、手电光照射下观察影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画影子:早晨中午、下午站在同一地点,两人一组互相帮忙,把地上的影子画下来。比一比,自己与他人的.影子是否相同?在三个不同时期,自己的三个影子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影子为什么会变?

  4、教师和幼儿一块玩踩影子游戏,使幼儿明白影子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5、出示幻灯机、投影仪,教师和幼儿一块表演手影游戏,让幼儿观察影子随着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6、议一议:人利用光与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什么产品?(幻灯机、电影机、摄像机等)

  7、我们利用影子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夏天乘凉、踩影子游戏、进行手影和皮影活动)

  8、通过活动形成对影子的科学认识,培养幼儿不怕黑夜的勇敢精神,并喜欢影子的活动。

  [活动延伸]

  在科学活动区内继续投放手电筒、投影仪等,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玩踩影子的游戏。

  [效果评析]

  为了让幼儿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亲身实践去发现问题,找出其中关系。

  另外,在活动中我们并不过分关注幼儿掌握过多的知识,而是注重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下一次探索的。

  活动准备

  1、事先搜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和图片。

  2、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若干。

  3、花盆、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说说植物是怎么来的?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

  三、幼儿进行小实验:植物无根和有根实验。请幼儿看看实验中哪种植物没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儿做种植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孩子的发现:植物是种子种出来的。不同植物的种子长得不一样:

  黄豆的种子是圆圆的、黄色的;

  红豆的种子是圆圆的、红色的;

  芝麻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

  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绿色的;

  向日葵的'种子是尖尖的、圆圆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

  向日葵的种子可以吃。鸡冠花的种子很小。

  实验中,两种植物都有水时,无根的植物过两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没有死;没有水时,无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过了几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泥沙、空气、阳光、种子。接着孩子又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为什么植物会越长越多?是先长根呢?长叶子呢?先长茎呢?为什么是先长根?为什么有些植物没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谁把种子放在泥土里的?为什么泥土里会长出植物来?

  六、请幼儿把各种植物的种子记录下来,并能对号入座。

  活动延伸:鼓励用各种各样的种子拼出漂亮的图案。

  环境创设:

  1、举办种子图案展。

  2、在种植角种几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儿观察。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树叶书签》是大班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的一个探究实验的科学活动。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制作树叶书签,感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探索、思考的欲望。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符合幼儿爱动手、爱摆弄的.年龄特点,提供幼儿亲自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创设环节,请幼儿互相交流在探究中的发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树叶书签的方法。

  2、亲自尝试动手制作书签,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一份各种形状的树叶(已在碱水中煮过)、桌上铺上干布

  (2)每人一个镊子、一个投入碱水的烧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论幼儿见过的各种树叶。

  2、设置悬念,怎样把树叶保存下来。

  二、讨论制作树叶书签的方法。

  1、探讨树叶的选择。

  2、探讨制作的方法。

  3、教师操作演示,幼儿仔细观察操作过程。

  三、幼儿动手制作书签。

  1、提出要求。

  2、幼儿操作。

  四、展示交流,感知各种树叶的叶脉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感知雷和闪电现象,对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视频 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见过闪电和打雷吗?

  (播放打雷和闪电的视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觉)。

  二、出示图片,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1、教师:为什么会打雷和闪电?

  小结介绍:雷雨常尝会在夏季发生。因为夏天空气急剧上冲,使得云朵里带有许多的电。当云和云碰撞时,就会发生打雷和闪电的现象。

  2、请幼儿想一想,在刚刚观看的视频里,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打雷?

  小结: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告诉幼儿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传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

  三、观看图片,交流保护自己的方法。

  1、师生共同讨论:雷雨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2、看图说说:下雨打雷了,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这样做安全吗?

  ⑴雷雨时,在家里的小朋友关上电视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雷雨时,要把家中的电源切断,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电器。因为电线受雷击后,很容易把强大的电流传到电器上,使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发生爆炸或烧起来,造成危险。

  ⑵雷雨时,不能在哪里躲雨?为什么?

  教师小结: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积水,还不能在大树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压线附件走动。因为水、木、铁都会导电。

  ⑶雷电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

  教师小结:雷电会击中人或动物,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现在人们在高楼上装有避雷针,使雷电不会击中高楼。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用处。

  2、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用品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入小学的自豪感和当小学生的愿望。

  教学准备:

  1、各种上学所需的学习用品。

  2、活动前请幼儿向上小学的哥哥姐姐了解上学需要哪些学习用品,并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3、《科学》下p.30~3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小猪乐乐要上小学了,书包里要准备哪些学习用品呢?谁能告诉它。

  2、幼儿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讨论回答。

  3、这些学习用品都是干什么用的呢?什么时候需要它来帮忙?

  二、文具分类。

  你知道这些学习用品应该怎样合理地装在书包里吗?引导幼儿将铅笔、橡皮、转笔刀等零碎的文具装在铅笔喝里,将书、本等直接放在书包内。

  三、看画册《学习的好帮手》

  1、这些学习用品你会使用吗?

  2、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对学习有帮助的用品?

  3、教育幼儿爱惜学习用品,安全使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学习5的形成,知道4、5两数多1少1的关系,理解5的.实际意义。

  2. 能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4、5两数的多少。

  3. 通过故事、游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背景图和课件(画面内容:草地、城堡、森林等),5张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小矮人卡片,4张蘑菇卡片,数字卡片4、5。

  2. 教室一角布置成草地,草地上摆放着花形卡片,卡片数量与幼儿数量相等,卡片上画有数量为4或5的实物或圆点,草地上摆放着4棵大树,上面分别标有数字2-5.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场景导入

  师:今天有一些小矮人要进行城堡探秘的活动,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二、基本部分

  2. 教师演示活动卡片

  (1)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草地上来了几个小矮人?

  现在又来了1个小矮人,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个小矮人?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4添1是5

  (2)教师:请小朋友观察这5个小矮人的服饰颜色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知道5里面有5个1。

  (3)教师演示活动卡片,演示小矮人采蘑菇

  教师:谁能比较一下小矮人和蘑菇的数量

  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知道4比5少1,5比4多1。

  (4)出示数字卡片“5”请幼儿认读,并指导5个小矮人和5个蘑菇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3. “采花”游戏

  玩法:幼儿随音乐在草地上采花(花形卡片)没人采一朵,数数自己卡片上的实物(点子)的数量,如:教师分别出示卡片4、5,请幼儿举起相应数量的花形卡片。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让4个实物(点子)变成5个,5个实物(点子)变成6个。

  三、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小结并整理物品,收拾环境。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污水净化的过程,掌握多层过滤方法。

  2.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

  3.萌发幼儿养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水污染的视频。

  2.毛巾、海绵、纱布、饮料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给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是什么:“用手抓不起,用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水有什么用?我们生活中离得开水吗?

  二、了解水体污染的情况。

  1.老师播放一段水被污染的视频。

  2.水为什么会这么脏?看了这么脏的水你有什么感觉?

  三、尝试净化水。

  1.瞧!这就是从河里打来的水,多脏啊!你有办法能让脏水变干净吗?

  2.教师介绍桌上物品,鼓励幼儿运用物品大胆尝试。

  3.请幼儿分享操作结果:

  ⑴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很快就流进瓶子里了。纱布上有些脏东西,但水还是脏的。

  ⑵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水慢慢地流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比之前的要干净一点。

  ⑶我把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毛巾变脏了,水变干净了一点。

  4.教师小结:

  ⑴纱布上的空隙比较大,脏水一下子都流过去了。

  ⑵海绵上的空隙比较小,能把脏东西抓住,水就变得干净一点。

  ⑶毛巾上有许多毛毛,就像很多的小手,能把水里的脏东西粘住,所以水就变得干净了。

  5.引导幼儿再次操作:逐步增加毛巾的块数,来回过滤瓶子里的水,试一试水有什么变化。

  6.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⑴先叠了两块毛巾再倒脏水,比较之前的只用一块毛巾,水变干净一点了。

  ⑵放三块毛巾后把瓶子里的水重新倒进新瓶子里,水更干净一点。

  ⑶接着放四块毛巾再把瓶子里的`水倒一遍,发现水变清了。

  ⑷放5块毛巾时,把瓶子里的水再倒进去,水变得很干净、清澈了。

  7.教师小结:

  毛巾里的毛毛一遍一遍的把脏水里脏东西粘住,没有脏东西的水就变得越来越干净、清澈了。

  四、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我们人类很需要水,缺少水的人会很难受,严重的还会晕倒,甚至死亡。水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准备:

  实体青蛙一只 蝌蚪若干只 找好的小区鱼池内有很多蝌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绘画记录现在蝌蚪的样子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见的`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把它现在的样子记住然后我们把小蝌蚪放养在小区的鱼池里下周我们在去看蝌蚪有没有变化好吗

  1、小朋友画蝌蚪。

  2、一起去观察小区的小鱼池内的蝌蚪。

  (四)、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一周后小蝌蚪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延伸:每隔一周会安排一次去小鱼池观察蝌蚪的变化并且记录。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牵牛花_大班科学教案07-06

大班科学教案:学吹泡泡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间的空隙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01-22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1-22

大班汽车科学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