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辅助材料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海洋球、纸、积木。
2、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的方式导入活动:
咦,这个礼包里装着什么?我们来猜一猜吧。通过让彩球从幼儿身上滚落,让幼儿感受球容易滚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设想小球站起来的方法
1.师:小球玩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小球会在滚,)提示:还是把小球放在你们手里吧。
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站稳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抓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大腿夹住、胳肢窝夹住等
游戏:“小球粘住了”
儿歌:一二三,三二一。小球和小手粘起来(和小脚粘起来、和大腿粘起来等)
2、出示纸和小积木
能不能想办法就用纸和积木让小球站稳?
鼓励幼儿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
1.幼儿每人自选纸或积木进行尝试,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帮助幼儿整理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3、展示,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
1. 说教材:
幼儿的世界总是五彩斑斓的,他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并会为此去想象和尝试。“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喜欢的'玩具之一,他们乐意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去探索、感知球的各种玩法,在平时的活动中,他们玩过用皮球拍和投篮、用羊角球跳和滚,在海洋球室做翻滚、抛球等各种动作、在教室玩过夹弹子的游戏。这些都为孩子们积累了对球的的一些特征的认识。比如会滚、会弹等,结合孩子的这些生活经验,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并把本次活动定位为科学领域。通过为孩子们创设了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探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动目标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这导向作用,根据本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目标:1、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3.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探索让小球站起来的方法。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实践的能力。
4. 教法学法:
突破重点: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小球有一定的认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突破难点: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知指导。纲要纲要中指出:方法手段要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5.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要和活动主题的能力、兴趣、需要相适应。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6. 活动过程
一、游戏的方式导入活动:
咦,这个礼包里装着什么?我们来猜一猜吧。通过让彩球从幼儿身上滚落,让幼儿感受球容易滚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游戏的方式导入活动:
咦,这个礼包里装着什么?我们来猜一猜吧。通过让彩球从幼儿身上滚落,让幼儿感受球容易滚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设想小球站起来的方法
1.师:小球玩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小球会在滚,)提示:还是把小球放在你们手里吧。
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站稳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抓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大腿夹住、胳肢窝夹住等
游戏:“小球粘住了”
儿歌:一二三,三二一。小球和小手粘起来(和小脚粘起来、和大腿粘起来等)
2、出示纸和小积木
能不能想办法就用纸和积木让小球站稳?
鼓励幼儿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
1.幼儿每人自选纸或积木进行尝试,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帮助幼儿整理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3、展示,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树在孩子眼里只是些实物,许多幼儿不知道怎样了解树的年龄,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让中班孩子对树年轮有正确认识,了解树年轮的特征、用途,激发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对树木年轮产生兴趣。
2.了解年轮作用及形成。
3.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树一段(分切成20小片)、松树枝若干。
2.投影仪。
3.年轮生成的课件、《祝你生日快乐》和《小松树》的课件。
4.每个幼儿一个小袋,内有一颗小松树,一支彩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欣赏课件歌曲:《小松树》
2.出示实物松树
怎样知道松树活了多少岁?
二、幼儿探索
(一)探索观察树干外部特征
1.每人发放一段树干。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树干长什么模样?”
树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闻一闻,树干是什么味道?
和小朋友交换树干,再观察。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年轮的特征
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教师把一段年轮清晰的树干放到投影以上)
1.这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2.它叫什么名字?
年轮有什么作用?
年轮怎样数?
3.年轮是怎样形成的?
①出示泡沫:树干是由细胞构成的,就像泡沫,每一个豆豆就是一个细胞,他们挤在一起,就形成了树干。
②教师粘贴不同颜色的`泡沫豆豆:“春天来了,天暖和了,细胞们分裂的多,颜色就浅,长得宽:冬天来了,天冷了,营养少细胞们就分裂的少,颜色就深,长得也窄。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就形成了年轮。
③观看年轮生成的课件。
(三)了解树木的作用,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
树长大了,有什么用处?
一起数一数手中的树干,刚才那棵松树的年轮。(40岁)
三、给大树送礼物
知道了树的年龄,我们来给它过生日,做个漂亮的生日礼物。我这有好多的小松树,请小朋友们画上年轮。画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松树是几岁。
(教师给松树复原)
幼儿全部画完,放到松树边的桌子上,并说“生日快乐”。
播放课件《生日快乐》
活动延伸:
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年轮的。
活动反思:
活动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等,使幼儿自主动脑、动手去探究年轮的秘密,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从而能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不足之处:
在口语表达上,平翘舌音有个别幼儿的没咬准。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科学活动:
神气的解放军
活动目标:
1.认识解放军,知道解放军分海、陆、空三大兵种,能区分他们的服饰与武器。
2.知道解放军时刻保卫着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是解放军给我们带来了和平与安全。
3.懂得热爱、崇敬解放军,并学习解放军的勇敢精神,自觉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有三军表演的录像带。
2、录音机、歌曲磁带《学做解放军》。
3、海陆空三军的`大图片各一套(含兵器)。代表性武器图片若干。
4、汉字卡片:海军、陆军、空军、海上、陆地、空中、领海、领土、领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你知道解放军叔叔是干什么的吗?
2、师幼共同小结:解放军在保卫着我们的祖国,让我们过着幸福和平的生活。
(二)通过录像,初步感知海、陆、空三军。
1.看录像:海陆空护旗的镜头(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中剪辑而来)。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三)认识海陆空三大兵种。
1、认识海军
(1)出示海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海军的着装,并出示“海军”字卡。
(2)引导幼儿说说海军在什么地方作战,使用哪些武器。
(3)师小结:海军在海上作战,保卫着我们的领海。
2、以同样的方式认识空军和陆军。
3、比较海陆空三军的服饰和武器。
(四)巩固认识三军。
提供三军的衣服、帽子、武器的小图片,让幼儿按兵种分类。
(五)看录像,让幼儿了解其他兵种。
活动延伸:
播放国庆五十周年的阅兵式录像,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兵种。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玩玩作作中感知水的性质。
2、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3、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启发教学,使幼儿懂得水的用处很大,教育幼儿要节约每一滴水,爱护环境,不要污染水源。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准备:
1、喷水器一台。
2、三大盆清水,瓶子、杯子、胶袋各几只,积木,小船,冰块,白糖、盐,牛奶等。
教学过程:
1、观察小喷泉,引起兴趣。
提问:喷泉里喷出的是什么?水是怎样的?(让幼儿议论一会儿)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讲了自己所知道的水是怎样的,到底水是不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水的秘密。
2、幼儿自己选择实验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引起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性质。
第一组:水的颜色和味道。有白开水、牛奶,让幼儿比比、嗅嗅、尝尝,水有没有颜色、味道?加上糖、盐,又会怎样?
第二组:水的流动。盛水的大盆里有杯子、瓶子等,幼儿用器皿倒水,观察水会怎样?用有洞的胶袋装水会怎样?用手兜水,水又会怎样?
第三组:水的浮力。幼儿可随意拿积木、小船等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出现?为什么?
第四组:冰的融化。让幼儿玩冰块,观察冰块为什么越来越小?冰块熔化成什么了?
3、实验后谈话。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做了实验,你们找到水的'秘密了吗?水是怎样的?
小结:第一组:水是没有颜色的,水是无味的。
第二组:水是会流动的,我们倒水时,水会从一个杯子流动到另一个杯子里,水满了,也会流出来。
第三组:水有一种力,叫浮力,能使一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船就是因为水的浮力才会浮在水面上的。
第四组:当冰遇热的时候会变成水,水放在很冷的地方会结冰。
4、老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水的秘密,可你们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吗?(让幼儿讨论,后提问)
小结:水的用处很大,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人们每天喝水、洗脸、洗衣服、煮饭都需要水;花、草、树木和庄稼的生长需要水;动物也离不开水。
5、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爱护环境,不要污染水源。
6、结束:将玩过的水用来冲厕所和浇花。
教学反思:
活动中始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育原则,每个环节都让幼儿先行探索、理解,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引导。事实证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会”。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水_中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学教案07-19
中班科学教案11-23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中班科学教案08-19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6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3-29
《茶叶》中班科学教案09-30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09-30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