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教案设计

时间:2023-02-22 08:14:35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分数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数教案设计

分数教案设计1

  设计说明

  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生成。

  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设计充分利用情境图,通过课件先出示“云梦森林公园”的情境图,让学生欣赏、观察,并引导学生“三言两语”说“环保”,使他们知道环保要从小事做起。接着出示地貌情况对比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一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迁移探究,掌握规律。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就是迁移。因此运用迁移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设计在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先自己独立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然后得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即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充分利用了学生丰富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自我建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云梦森林公园风景优美,那里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下面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的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统计表)

  生:乔木林占,灌木林占,草地占。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你会列式吗?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是什么?

  (2)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不相同,怎样算比较简便?(通分后再计算)

  (4)尝试计算。

  方法一+-

  =+-

  =-

  =-

  =

  方法二+-

  =+-

  =

  =

  提问: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5)上面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说明理由。

  (6)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形式计算,等号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7)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学习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下面是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的对比表格。

  地貌类型

  储存为地下水

  地表水

  其他

  森林

  裸露地面

  (1)学生看懂表格内容后提问:森林里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储存的水分别是多少?把谁看作单位“1”?以哪种形式储存的水多一些?

  (2)提出问题。

  裸露地面降水量的转化情况:地表水,其他,那么裸露地面储存为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3)小组讨论后尝试解决。

  方法一1--

  =--

  =-

  =

  方法二1-

  =1-

  =1-

  =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后汇报。

分数教案设计2

  一、复习

  1、口算分数乘法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分数乘法怎样计算的?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口算几道题:

  (出示)4/71/3 203/4 3/816 2/33/2

  2、(复习倒数)其中当计算完2/33/2时提问:

  看到这个答案,你想说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什么数(互为倒数))

  说得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出示) 3/8 4 1 2/9

  3、把100千克的一桶油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100千克的( )/( ),求100千克的1/2,列式为___。

  把24千克的一袋面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4千克的 ( )/( ),求24千克的1/3,列式为:_____。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今天,潘老师就要带着大家用这些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教学第一种算法

  例1: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4/52)

  怎样计算呢?

  (1)4/5表示什么意思?(是把1升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边说边出示图)

  从图中你能看出每份是多少米?(板书:2/5升)

  那么2/5升是怎样算出的呢?

  4个1/5平均分成2份,可以用4/5的分子除以2,而分母不变,就得到结果是2/5。(板书算式)

  (2)补充例证

  如果现在把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怎样列式?(板书)。现在是把几个1/5平均分4份,每份是多少?这里的.1是怎样得来的?分母怎样?

  (3)观察比较

  提问:(1)这两道除法算式都是什么数除以什么数?(分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4)通过刚才这两道题的计算,你们有没有发现,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边说边指示)。

  2、教学第二种算法

  (1)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把4/5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

  (2)问:从这个算式可以看出,一个分数除以整数还可以怎样计算

  通过这两种交流,使学生知道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是多样的,又能初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思路。

  (3)让学生做试一试的题(自主选择计算方法)

  计算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你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4)你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种方法吗?

  教师板书: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除以整数的倒数

  (5)你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有什么重要的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教师用红笔标注。

  三、巩固练习

  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套星级赛题,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一星题:

  1、课本56页的练一练第1题

  做此题的目的使学生明确当遇到分子能整除时比较简便。

  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

  二星题:

  2、这里还有6道题,哪些同学愿意到前面来解答的?

  练一练第2、3题

  让学生能根据题目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做好以后进行集体讲解和订正

  三星题:

  3、老师这里还有一组辨析题,请你们看看这几道题正确吗?错在哪里?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8/94=8/91/4=2/9 2/73=2/73=6/7

  8/94=8/91/4=2/9 3/73=3/71/3=1/7

  师:因此,我们同学在计算时,首先要看清题目,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要细心。

  四星题:

  4、练习十一第2题

  本题的题目关键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五星题:

  1、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 a等于多少

  问:你能用具体的数来检验这个结果吗?

  2、( )/( )3=5/18 7/( )=( )/24

  四、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分数教案设计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58例4和练习十一T9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力求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2 4 10 6

  9 4 2 1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学生汇报口算结果.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 =)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 得多少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板书: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板书:=

  3,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读题,列式.

  学生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猜想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甲0)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3,讨论练习十一第11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 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4.讨论练习十一第12题: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各自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判断,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十一T9,13,14

  学生练习.

  教后反思:

分数教案设计4

  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

  (二)导入

  (2)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

  (三)教学实施

  1.学习教材第65 页的例1 。

  (1)如果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又该得到几块呢?1÷3=0.3(块)

  (2)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通过练习,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3得不到一个有限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3)指名让学生把思路告诉大家。

  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一份就是块。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 3 =块)

  (4)如果取了其中的两份,就是拿了多少块?(块)怎样看出来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为下面的操作打下基础。

  2.观察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

  3.学习例2 。

  ( 1 )如果把3 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板书:3 ÷ 4)( 2 )3 ÷ 4 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把3 块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 块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3 个饼共得到12个, 平均分给4 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饼。

  方法二:可以把3 块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块饼,所以每人分得块。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 3 )加深理解。(课件演示)

  老师:块饼表示什么意思:

  ①把3块饼一块一块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块,分了3次,共分得了3个块,就是块。

  ②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就是块。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3 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 4 )巩固理解

  ① 如果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块? 2÷3=(块)

  ②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块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块吗?(生说数理)

  ③从刚才的研究分析,你能直接计算7÷9的结果吗?()

  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l )观察讨论。

  请学生观察1÷3 = (块)3÷4 =(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课件出示表格)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 2 )思考。

  在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 3 )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老师:如果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老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a÷b = (b≠0)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5.巩固练习:

  (1)口答:

  ①7÷13= =( )÷( ) ( )÷24= 9÷9= 0.5÷3= n÷m=(m≠0)

  ②1米的等于3米的( )

  ③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 ( ),每段长( )米。

  解释0.5÷3= 是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出来的,但这种分数形式平时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

  (2)明辨是非

  ①一堆苹果分成10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 )

  ②1米的与3米的一样长。( )

  ③一根木料平均锯成3段,平均每锯一次的`时间是所用的总时间的。( )

  ④把45个作业本平均分给1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45本的 。()(3)动脑筋想一想

  ①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②小明用45分钟走了3千米,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千米?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分数的产生时,平均分的过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用分数来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蕴涵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都没有明确提出来,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假分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1.直观演示是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前提:由于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已经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熟悉,所以本节课教学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时并没有让学生操作,而是计算机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理解1张饼的就是张。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多少张饼,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充分操作,体验两种分法的含义,重点在如何理解3张饼的就是张。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继续让学生操作,丰富对2张饼的就是张饼的理解。学生操作经验的积累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本节课围绕两种分法精心设计了具有思考性的、合乎逻辑的问题串,“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只有把知识放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学生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比如学生在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练习时对0.5÷3=,部分学生会觉着的=表示方法是不行的,教师解释:这种分数形式平时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形式。

分数教案设计5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 ;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 ,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 和 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教案设计6

  学习内容:

  教材第69页例1、例2,以及70页“做一做”。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2.我能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学习重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掌握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思考:(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哪些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真分数____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或分子和分数________,假分数____1。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

  (1)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真分数:( );

  假分数:( )。

  (2)完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做在书上)

分数教案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解答简单分数除法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 x=5 34 x=6 3x=910

  5x=1011 12 x=89 23 x=67

  2.口答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⑴某数的35 是36。

  ⑵全厂人数的58 是210人。

  ⑶完成了300个,刚好是计划的14 。

  ⑷一个数的3倍是1225 。

  3.解答: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35 。 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生练习,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把谁看作单位"1"?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黑板,同学们开联欢会布置会场,用的红气球占总数的49 ,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

  师:指名读题,谁能找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题中"总数的49 "这个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边画图边理解

  师:请同学们看图说说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观察图示,你发现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师:你是根据什么列出等量关系的?(同桌讨论)

  师:在这个等量关系中,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

  师:未知的可以设为X,根据等量关系我们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同学们自己能解答吗?(指名板演,其他自练,并提醒学生做完要检验。)

  师:做完的同学把书打开72页,对照例题检查自己做对了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师:同学们是用把原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的方法检验的',其实还可以根据题意进行检验,我们可以计算28是不是占X的 49 ,如果是就说明你的方程不但列对了,而且解对了。如果不是就说明有错误出现,好及时改正。

  师:回顾例题的学习过程,你认为解题关键是什么?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不但能学懂知识,还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师: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不光能解决有关联欢会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十、一假期,老师上街买了一套衣服,裤子75元,是上衣价钱的23 ,"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求出一件上衣多少钱吗?(能)

  指名板演,其他自练。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四、全课

  师: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五、作业

  教学后记:

  找准单位"1"的量,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分数问题的关键,教学例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单位,写出数量关系,让他们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掌握还不错。

分数教案设计8

  【教学内容

  数学书P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

  (游戏)要求:一定发生的就立正,不发生的就坐着不动

  (1) 太阳从东方升起

  (2) 明天要上学

  (3) 地球绕着太阳转

  (4) 明天会下雨

  明天会不会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举例:做游戏时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始,二个人每个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学例1

  同学在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 ?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一共有2种情况,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 你怎么想到是

  追问:2表示什么, 1呢

  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2、同步体验。

  拿出一个口袋。

  (1)谈话:这里面原来有一些球,现在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肯定有疑问)

  (2)打开袋子(一红一蓝)问:有答案了吗 你怎么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情况,摸到红球是1种情况,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为什么

  (5)疑问: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 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三、迁移和提升。

  自学例2,并集体讲解

  “试一试”

  “练一练”

  四、实践与应用。

  1、”非常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如果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个人砸了一个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语文中的数学问题。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十拿九稳、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3、练习十八1-2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分数教案设计9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连除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单位1的练习。

  (1)黑羊的只数是白羊只数的2/3。

  (2)一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4。

  (3)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20%。

  2.解答教科书第51页的复习题。

  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航模组有多少人?

  二、新课

  1.教学例4。

  (1)指名读题,并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指名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教师:这道题里有几个数量?需要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引导学生出题里有三个数量,需要有三条线段表示。)

  教师:先根据哪个条件来画线段,表示哪个组的人数?(根据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可以画出表示美术组和生物组人数的线段。)

  教师:根据这个条件确定谁为单位1?先画哪个组的人数?(美术组人数为单位1,先画美术组人数。)

  教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的人数后提问:再画哪个组的人数?怎样画?(把表示美术组人数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再画一条与其中1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现在该画表示哪个组人数的线段?根据哪个条件来画?怎样画?(启发学生说出把表示生物组人数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画出与这样的4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航模组的人数。)

  教师:还有什么已知条件没画出来?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谁能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通过以上一系列提问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想一想,美术组的人数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出美术组人数的是生物组的人数,也就是:美术组的人数=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生物组的人数还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生物组人数的是航模组的人数,也就是:生物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知道吗?(8人。)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找出这道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美术组人数的是生物组的人数,而生物组人数的是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等于8。)教师边说边在上面等式上注明。如:

  教师: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该设哪个量为x?(设美术组有x人。)

  教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做完后教师再问,我们知道了航模组有8人和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能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因为生物组人数=8,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生物组人数=(8)人。)

  教师:我们知道了生物组的人数和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能不能求出美术组的人数?

  教师:8=?是例4的算术解法,也是为什么我们把例4这样的题目作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理由。大家求出美术组的人数跟刚才用方程解法求出的得数是否一样。

  2.做教科书第51页做一做的题目。

  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教师在黑板上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指名分析。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2.做练习十三的第2题。

  教师先让学生审题,教师问:这道题前面学习的和做过的题目有什么区别?(前面题目中。两个数量之间都是几分之几的关系,这题中有停车场里有36辆小汽车,是大汽数量的4倍。)教师:大家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后画线段图。教师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的线段图。

  教师让学生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由以前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复合成的。)

  教师:遇到这样的应用题,分析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说出要弄清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找出题目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确定设哪个量为c,并列出方程或直接用连除算式解答。)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3题。

分数教案设计10

  教学目标

  1.理解单位“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受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引入

  1.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分数

  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2. 练习十三第3题。

  3. 动手操作

  老师提供了三样材料:正方形纸片一张、画有一分米长的.线段的纸条一个、6个三角形。我们动手给它们平均分,看看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配合讲解,实物展示。

  ① 动手折一折,涂上阴影并标出分数。

  你得到了什么分数?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② 在线段上标出分数。

  “一分米长的线段”同①(顺势学习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

  1.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2.(紧接着上面两个操作)6个三角形,你能给它平均分成几份?又得到了什么分数?动手试试看。

  你还能给6个三角形怎样平均分,又找到了什么分数?大家动手再试试看。

  3.刚才我们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做第74页上面的两道题和练一练的第二题。(注意辨析)

  4.不管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说成把_平均分。刚才的分数都把谁看作了单位“1”?

  生活中,你还想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

  5.老师这里有一个分数-,你猜猜看,老师把谁看作了单位“1”,也就是把_平均分成了2份,取这样的1份?

  你能说得与别人不同吗?能说得更有新意吗?

  6.谁来说说 表示什么?〖根据板书,揭示意义。〗

  7.让某一小组站出来2名学生,老师也站进去,问:2名学生占我们3人的几分之几?你能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吗?

  为什么同样是2名学生,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三、巩固拓展

  1. 说出下面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我国人口数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①想:把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份,_表示这样的_份。

  ②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2. 分一分

  ① 动手分一分:有10根小棒,取出它的。怎么取?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② 智力大冲浪:老师口袋里有一些小棒,拿出它的正好是4根,口袋里原来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图略)

  ③ 为什么不平均分的也能用分数表示呢?

  ④ (板书=)我们继续探究这个等式,还可以揭开其它的数学奥秘呢。期待课后大家有精彩的发现!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认识了单位“1”;知道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母分子表示的意义。)

分数教案设计11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四课时

  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4,做一做1~3,练习一8~13。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

  (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1、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千米/分的。

  (2)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a、提取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速度:乌贼的速度是910千米/分

  时间:30分钟

  所求问题: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的。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问题1: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9~13

分数教案设计1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2、巩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2、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3、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填写1、2后,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4/5、1/5)(4/12、8/12)(3/6、3/6)(3/7、4/7)

  重点说说写出涂色部分后空白部分你是怎样思考的?

  2、先让学生独立填填后,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比较是怎样思考的?

  1/4=1/42/8〈2/3

  重点说说2/8和2/3是怎样比较的?

  3、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4、举例说说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互化的方法,然后独立解决第5题。

  5、先独立完成第6题,然后说说比较方法。

  6、先独立完成第7题,然后说说思考方法。

  三、实践活动:观察年历,独立完成,交流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哪些问题?

  四、作业:实践活动出数学报,并说说各栏目所占幅约占这张报纸的几分之几

分数教案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在动手操作及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计算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西瓜图片,方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答下面各题。

  (1)4/9里面有()个1/9。

  (2)5/6是5个()/6。

  (3)7/8里面有7个()/()。

  (4)2个1/9是()。

  2.说说分数的具体含义。3/52/94/4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

  师: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哥哥吃了2块,妹妹吃1块。

  你能提出什?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分吃西瓜的情境。(挂图)

  1、学习例1:

  (1)师: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2)师:哥哥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2/8)

  师:妹妹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1/8)

  (3)师:看到黑板上的2/8、1/8,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哥哥吃得比妹妹多些;

  生2:2/8比1/8大;

  生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生4: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5: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4)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

  列式:2/8+1/8和2/8-1/8=的结果是多少?

  根据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开展探究。

  学生操作交流,形象感知,获得正确印象。老师巡视。

  师:这个同学不知道答案到底是3/8还是3/16?怎?办呢?

  (5)交流反馈。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①.哥哥吃掉2份,就是它的2/8,妹妹吃掉1份,就是1/8,合起来是3份,所以是3/8。

  ②.2块是2/8,1块是1/8,一共是3块,所以是2/8+1/8=3/8。

  (6)老师总结算理,先让学生自己来说,然后老师引导,是表达清楚、完整。“2个1/8加1个1/8是3个1/8就是3/8”。(板书3/8)

  (7)巩固3/5+1/5=4/9+3/9=2/5+3/5=

  师: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又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同分母分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8)讨论2/8-1/8的结果

  ①.2块是2/8,1块是1/8,2块比1块多1块,所以是2/8-1/8=1/8

  ②.“2个1/8减1个1/8是1个1/8就是1/8”。(板书1/8)

  ③.4/7-3/7=8/9-6/9=6/6-5/6=

  师: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又发现了什??谁能仿照加法说说同分母分数减法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2、自主学习例2。

  完成课本第99页的填空。

  3、引导归纳分数加减法特征。

  (1)分母相同。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进行加减运算。

  (2)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是分子相加减。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习二十三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再计算,订正时,说一说?幅图的意思和计算过程,最后一个不做。

  2、练习二十三第2题。

  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1—4/7”的不做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仔细认真,注意检查。

  六、思考题:有几种填法?

  ()/5+()/5=4/5()/9-()/9=1/9

  七、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3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2/8+1/8=2/8-1/8=

  分母相同时,分母不变,只是分子相加减。

分数教案设计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若干份一份或者几份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教案设计1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得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圆、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找分数

  出示40的圆形图,画出阴影,提问:你可以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得面积吗?

  6/9和2/3表示有什么样的关系?

  折一折

  说一说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

  归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尝试练习

  学生独立尝试填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让学生说说是运用了分数的什么性质?

  练一练

  涂一涂,填一填。完成第1、2题。

  学生填写完要说说想法,重点说说分母由3变成了18要乘6,所以分子2也要乘6。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

  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除法教案设计05-27

分数的意义教案设计10-04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10-01

分数除法的教案设计10-01

分数教案设计20篇06-12

分数教案设计(15篇)02-22

《分数乘整数》教案设计12-17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设计10-02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设计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