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知淀粉遇碘会变成蓝。
3、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慢羊羊村长头饰、馒头、土豆、白菜、胡萝卜、香蕉、梨、标有字母A与B的奶粉,棉签、图卡、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碘伏1、(师)慢羊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叫碘伏。"提问:我们来看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闻闻它的气味。
2、(师)慢羊羊:"碘伏有消毒的功能,打针的时候经常用到,细菌看见它就跑,最近我发现它除了能消毒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来看看桌子上的食物,从中随便选一个馒头,看看它加入碘伏会发生什么现象"。
(师)慢羊羊:"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带领幼儿认识图卡。"
(二)幼儿操作
1、让幼儿试一试,将碘伏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三)问题解决——运用1让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帮警长辨别A与B瓶中谁是假奶粉。
2、让幼儿自由选择A与B的奶粉,用碘伏的方法试一试,哪瓶合格哪瓶不合格。
(四)结束游戏让幼儿回去做一份食物淀粉大抽查。
活动反思:
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碘酒的秘密,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纸圈魔术的秘密,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感受魔术带来的乐趣,并激发再次探究的欲望。
设计思路:
幼儿对一些神奇的事总是充满了好奇,就像是魔术表演,总能引起幼儿的阵阵惊叹声,也总能引发幼儿的共鸣。我设计的本次活动是以魔术为载体,让幼儿体验魔术的乐趣,引发幼儿对魔术材料的观察和对事物细微变化的敏感度。活动通过教师的示范、幼儿尝试、讨论、观看多媒体等方式,让幼儿大胆表达魔术中的细微变化,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纸圈、纸条、剪刀、PPT、纸兔子
活动重点:学会纸圈魔术
活动难点:发现纸圈魔术的秘密
活动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都看过魔术表演吗?在哪里看的?是谁表演的?
2、今天姚老师也要来表演魔术,想看吗?
二、纸圈魔术
1、观看魔术,比较异同。
a、教师表演魔术并提问。
——猜猜看结果会是怎样的.?
b、幼儿尝试。
——怎么会变成一个大圈的?你们来变变看。
c、比较发现异同并讨论。
——你发现的纸圈秘密是什么?
2、幼儿再次尝试。
a、 观看PPT。
b、 幼儿变魔术。
3、观看新魔术,大胆尝试。
a、观看魔术,发现纸圈的秘密。
——你发现了纸圈的秘密是什么?
b、个别幼儿尝试。
c、集体尝试变魔术。
三、设疑延伸
1、教师表演更高级的魔术。
价值分析:
通过谈话将幼儿吸引到今天的主题中。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在不断的尝试操作中逐渐发现纸圈魔术的秘密。
通过观看兔子魔术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初步认识常用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用来泡茶治病强身健体。
感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神奇。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植物材料准备:中草药图片重点:在植物中对中草药进行分类过程情境表演“医院”。
活动过程:
——教师饰“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药所以幼儿饰“医生”开了一贴中草药“川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们知道医生给我开的是什么?
感知了解
——多亏医生给我开了中草药治好了我的病。今天还来了许多中草药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办法也去认识认识它们吗?
讨论讲述
——谁能告诉大家你认识哪些中草药朋友?(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儿讨论,讲述)——还有一些中草药我还不认识,它们又是谁?(教师出示幼儿没有讲到的,如金银花、天麻等)。
——原来,灵芝、人参、川贝、金银花等等这些神奇的中草药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补身体,用处真不小!
——这些中草药朋友还能泡成茶水,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哦。
——你们在家里有没有看到过这些中草药茶?
——这是用什么中草药泡出来的,喝了有什么功效?
——我们来选择一些适合家里人喝的中草药。
释疑延伸
——这么有趣的中草药,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幼儿提问,讨论解决)——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什么人最早发现中草药?中草药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医生的介绍吧!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4
冷暖我知道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天气冷暖情况,自己增减衣物。
2、了解让身体变暖和的方法,照顾自己。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热豆浆一杯。
2、手偶一个。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手偶表演引出活动。
1、幼儿观看老师进行的手偶表演:天凉了,一个小朋友对自己说:“到户外活动一会就会暖和的`。”于是这个小朋友在户外跳绳,踢毽子,不一会感到有点热了,将外套脱下,拿出手帕擦擦汗。休息一会说:“赶快穿上衣服吧,当心受凉。”最后他开开心心的去好朋友家做客。
2、教师:刚才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到户外活动?感到热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感到凉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二、天气变了,提醒幼儿要随时增减衣服。
1、教师: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的天气和夏天比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我们感到冷,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可以戴手套,围围巾等。)
3、教师:天气凉了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变暖和呢
三、请幼儿到户外活动后进教室谈谈感受。
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教师提出户外活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去户外户外活动有什么感觉?
3、教师:如果感觉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请幼儿喝热豆浆,感受天气冷了喝豆浆也会变暖和。
教师:喝了热豆浆有什么感觉?
五、结合幼儿用书,总结热和冷时该怎么办。
1、教师:看第10页的图,操场上的小朋友在干吗?活动后身体有什么感觉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感觉热了小朋友该怎么做的?
3、教师:看第11页的图,小朋友感觉怎么样了?可以怎样做就变暖和了。
师生共同总结:感觉冷和热时应该做防御和调节措施。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科学小实验活动,能大胆动手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感知磁铁吸铁的现象,知道磁铁能吸铁。
3、能大胆的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篮子里有铁钉、棉花、积木、塑料玩具、气球、剪刀、橡皮泥等,磁铁单独放。
2、实物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疑引入
1、师:“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小鸡豆豆,它告诉老师它有一个神奇的功能,不用胶水就可以跑到黑板上不掉下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2、学生讨论、思考。(原来豆豆身上有一个奇特的.黑色的小东西,它的名字就叫磁铁)
3、“为什么有了磁铁就不会掉下来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磁铁的奥秘吧!”
二、提出假设,猜测结果。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桌子上的磁铁。
2、认识桌面上的材料。
3、教师提出假设:磁铁能把篮子的东西都吸起来吗?
4、幼儿猜测结果,并说明原因。
三、 动手实验,验证结果。
1、幼儿动手实验,验证假设。
提问:(1)请用磁铁碰一碰每样东西,看看刚才的猜测对不对。(2)你发现了什么?
(3)哪些东西吸起来了?哪些东西没吸起来?
2、教师引导学生验证
(1)教师出示实物卡片,请学生判断,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小结磁铁的作用 。(磁铁能吸铁)
四、扩展认识经验。
1、教师出示实物卡片,幼儿判断这些实物能被磁铁吸起来吗?
2、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磁铁。
3、游戏:考考你。
(1)一天,奶奶正在缝扣子,不小心把针掉在地上了,怎么找也找不到,请你想一个又快又好的办法帮奶奶找到针。
(2)妈妈去买不锈钢的餐具,又怕买到铁的,怎么办呢?请帮妈妈想办法。
五、活动延伸(游戏:磁铁)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知镜子对着太阳会出现光斑,产生探索的兴趣。
2、积极主动探索光斑的形成与变化,乐于交流探索成果。
3、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本活动应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从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胶水、画好图案的纸,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沿线剪图形。
活动过程:
一、镜子的用处
教师出示镜子,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事情呢?
镜子宝宝还有一样神奇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教师将镜子对着阳光,将反射的光照在墙面或者幼儿的身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教师告知幼儿这是镜子反射的光,叫光斑。光斑随镜子晃动而晃动。
三、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大小与其照射角度有关)
1、幼儿自由尝试将镜子对着太阳,产生光斑。
2、幼儿感知镜子的光斑可以变大变小。
3、教师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
四、自制图案制造不同形状的光斑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小组的图案是什么。
2、幼儿操作,剪下来验证,将图形粘贴在镜子上,看看光斑是什么样子。
3、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活动反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的内容就是源于幼儿对光斑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使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
本次活动采用了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实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当我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光斑时,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主动探索、大胆尝试、乐于交流,表现出较强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满足,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活动若在室外进行,并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探索的时间,幼儿可能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如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幼儿不仅能用改变光源位置、在镜上贴物等方法来改变光斑的形状,而且还发现了多个光斑重叠,其光斑的亮点会发生变化的现象,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幼儿未能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能力弱的幼儿只能按部就班地按教师的方法操作,这说明能力弱的幼儿对光斑的产生和变化还是不太了解。
其次,可及时渗透安全教育。在探索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同伴脸上,强烈的光线刺激了孩子的眼睛,这是很危险的事。当时,我应该抓住这一事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电焊工要戴护眼罩、滑雪运动员要戴雪地镜,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懂得强光对视力的影响,从而学会自我保护。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小实验,发现盐可以帮助毛线将冰块吊起来的秘密。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及探究精神。
3、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冰块(数量充足,呈方形,大小均匀)、毛线若干(剪成30厘米长)、盐。
2、放冰块的托盘,小勺、小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冰块,引出问题。
1、请小朋友摸摸冰块,回忆冰能融化成水,水能结成冰的特性。
2、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冰块吊起来?
部分幼儿:用毛线将冰块绑起来,然后就吊起来了。
3、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用毛线把冰块绑起来,就能把它吊起来呢?
二、小实验:神奇吊冰。
1、引题:老师给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2、师演示:将毛线放在冰块上,然后洒上盐,用手压一会儿,就把冰块吊起来了。
3、老师是怎么把冰块吊起来的,是谁帮的忙呢?
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对了,是盐在帮忙,因为盐可以降低冰的温度,使融化了的冰还能再结成冰,,所以我们用毛线把冰块吊起来了。
三、幼儿探索操作。
1、提醒幼儿毛线放在冰块上后再洒盐,可以用手压一下。
2、对于失败的幼儿,帮助他们寻找原因,然后再尝试实验。
3、对成功的幼儿提出更高要求,尝试用一根毛线吊起尽可能多的冰块。
4、简单小结。
四、比赛:吊冰小能手。
小朋友都很能干,我们来比赛一下,用一根毛线,有哪些方法来吊冰?请你试一试,看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多?
幼儿操作后,将各种方法用图示法记录在大图表里。如:
(1)用一根毛线两头各吊一块冰。
(2)从冰块的正面、侧面来吊。
(3)用盐将冰块与冰块先粘在一起,再把它吊起来。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提供各种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在材料的投放上,增加糖、面粉等和盐放在一起,贴上标签,让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探索,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
【活动反思】
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幼儿很感兴趣,但唯一的不足是整个游戏过程较短暂,使得能力弱的'幼儿并没有实现目标的认知,在经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把游戏过程再部署的更细致些,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完成目标的认知。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了解指纹能够识别别人的身份。
2、在活动中启发幼儿提问,激发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动画片、指纹图片、警服一套、探索材料(放大镜、印泥、纸、透明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
在“蓝帽和淘气”的动画片里,有一天,蓝猫被外星人抓走了,外星人变成了假蓝猫来骗淘气。你们猜,淘气是用什么分清真假蓝猫的呢?请看动画片(幼儿观看)。是什么办法呢?(用指纹分辨)
二、探索指纹。
1、那么,指纹在哪里呢?(指肚上)
2、我们的指纹是什么样子的呢?
3、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来看清指纹?(放大镜、指纹盖印等)
4、来,我们一起来观察指纹,在观察的时候,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先告诉我。
(幼儿探索,教师记录。)
5、刚才有些小朋友发现了一些问题,老师已经把它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三、“警察”出现,请幼儿“破案”
警察:“小朋友们,昨天,小明家的东西被偷了,经过我们的侦察,在现场发现了小偷的指纹,我们还从公安局的档案里掉出了一些可疑人员的指纹,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帮我从这些指纹里找出和在现场一模一样的指纹。这样,我们就能找出小偷了。”
(幼儿找出指纹,并用笔圈出)。
小朋友找的是几号指纹呢?我们把找出来的结果交给警察叔叔,让他们去做进一步调查吧。
教师问:警察叔叔,小偷留下的指纹,你是怎么看见的呢。
“警察”:这些指纹,就这样是看不见的,但我们有精密的仪器可以看见并取下来。小朋友用手摸到的桌子、椅子、钢琴,都会留下指纹。
教师:指纹真神奇,关于指纹的秘密还有很多呢,小朋友回去还可以问问爸爸妈妈,还可以上网,找找资料,去发现更多的秘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越来越渴望探索他们身体的奥秘,在平时的活动中许多孩子无意发现他们手指上的线条,他们惊喜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手指上有一条条的线。”但对于这个问题却只停留在发现的阶段,如何将孩子的兴趣点提升出来,引导他们更进一步的探索?这对孩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设计了次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通过课件更直观的了解指纹的常见类型;最后幼儿通过想象创作指纹画等一系列过程充分调动多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探究的愿望,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与能力。
首选,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片吸引孩子主动地参与活动,把比较抽象的指纹概念转变为幼儿容易接受的有益经验。然后通过幼儿自己观察指纹和观察同伴的指纹,以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等问题,从而让幼儿发现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说出指纹像龙卷风、山、彩虹、头晕、小河、棒棒糖等。接着简单介绍了指纹的用途,这环节为什么没有作详细的介绍?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对于大班上期的孩子来说太难,容量太多,所以只是作个提升让幼儿简单了解一下,激发幼儿课后再去探索的欲望;最后让幼儿在欣赏完指纹画后进行大胆想象创作,从而又一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孩子们通过灵巧的小手创意出一副副美工作品,成功感得到了大大的满足。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最后为什么没有讲评呢?对于大班上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只有15—20分钟,一节课下来已经持续了30分。如果再让幼儿安静下来,规规矩矩的坐在位置上一幅画一幅画的讲评,有些难为孩子,而且是徒劳无功的。所以我把讲评作为延伸活动,利用欣赏活动课时间再进行集中讲评。这些就是我对这节活动课的反思,现请老师们多提宝贵的意见。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
2、锻炼幼儿用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3、使幼儿学会简单的使用方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和提高生活技能。
活动准备
1、白糖、味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蒜泥等调料分类放好。
2、黄瓜、西红柿、豆腐皮、葱、胡萝卜、火腿、白萝卜等切好分盘。
3、筷子、透明口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先请小朋友参观一下宝贝厨房的调料大世界。
带领幼儿进入宝贝厨房参观已准备的各种调料,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感知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味道,
注意参观时的秩序和卫生。
二、幼儿参观探究各种调料的名称和特点及用途
1、提问: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是哪些调料?
(白糖、鸡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
2、请幼儿说出是如何知道这些调料的
引导幼儿分别从嗅觉和味觉、视觉的感受说出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
(例如糖甜、盐和酱油咸、味精鲜美、醋酸、油香等。)
3、教师总结各种调料的味道和作用:
人们使用调料是为了做菜时使菜的味道更好吃。
醋可以用来www.chinajiaoan.cn杀菌消毒;盐可以加水稀释用于伤口或皮肤消毒;
如果有烧伤和烫伤可以用酱油涂抹,减轻伤痛;
涂抹香油可以减轻婴幼儿口疮等痛苦。
三、利用调料制作简单的凉菜。
1、出示一盘调好的菜,请幼儿品尝并说出菜中用到的'调料。
2、出示各种切好的菜类
请幼儿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这些菜的吃法,调制凉菜。
3、教师:今天,我们用这些调料和蔬菜自己来做凉拌菜好吗?
4、幼儿分四组进行活动。
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调料和蔬菜到桌子旁,在注意卫生方法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将各种菜加入调料用筷子进行搅拌,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幼儿味道搭配合理,甜和辣的冲突,
每一个菜有其突出的特点,四组小朋友的菜尽量不重复。搅拌完毕之后幼儿试尝,
然后根据不足进行补充加料。如淡的加盐,咸的加点鸡精或醋等。
教师提醒幼儿不要将调料撒到外边,如果有用抹布随时清理。
5、请幼儿将调好的菜装盘,为菜起名并做简单介绍。
介绍的语言形式为:我们的菜名是(什么)?用的主料是(什么)调料。
西红柿拌白糖、凉拌豆腐皮、黄瓜火腿、糖醋萝卜丝等。
四、相互品尝,活动结束。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0
设计意图: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幼儿在单位时间内充分运动,饶有兴趣的挑战自我,在与同伴的相互学习、模仿中提高自身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气球”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物体,能促进幼儿大肌肉、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等运动能力的提升。活动中带有挑战性的指令与任务,能激发幼儿反复运动、反复探索的愿望,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各部位玩气球,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探索气球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气球,四个篮子,《小鸡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热身操。
二、与“蛋蛋”做游戏
1.产生兴趣
做完热身操,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拿蛋(气球)
2.用手玩“蛋”
师:你能用手把蛋垫上去,不让它掉下来吗?看谁垫的最多?
3.讨论创意玩法
师:除了手,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连续地把蛋垫上去?
4.尝试用身体各部位玩蛋
师:请你们都来试试用身体各部位玩蛋,要想办法不让蛋掉下来。
5.交流分享
请幼儿来说说他是用身体的什么部位玩蛋的并示范。
6.两人玩“蛋”
教师减少气球(蛋宝宝要休息),让幼儿探索两个人如何玩一个蛋,然后请幼儿来说说他们各自的玩蛋方法并示范。
7.集体玩“蛋”
所有幼儿的蛋宝宝休息,探索集体玩一个蛋是如何玩。
8.双腿夹“蛋”比赛
休息的`蛋被狼发现,让幼儿分成两队用腿夹蛋的方式将蛋救回,然后幼儿集体跟着教师悄悄逃离。
三、放松活动
师:现在请幼儿帮我们的母鸡孵蛋。
让幼儿坐下安静的孵蛋,尝试坐在气球上,孵不出蛋,然后再尝试躺在气球上还是孵不出蛋,让幼儿进行多种尝试去孵蛋利用气球做放松练习。最后带着幼儿回教室孵蛋离场。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1
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纸球、沙包、矿泉水瓶、药瓶、塑料袋、报纸、松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扔东西的游戏。"(2)游戏要求:每次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尝试,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实践要求:幼儿每次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2)选择你认为落地速度快的物体(3)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
3、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知道物体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那是因为地球具有吸引力。而且还发现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
4、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5、延伸活动:观看人在太空的录象尝试改变两张纸下落的速度活动反思对《神奇的力》教学活动的反思: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怎样让幼儿去理解吸引力呢?我选择了游戏活动——扔东西,通过游戏的层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设计的活动延伸实验:如何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意欲将正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活动(区域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孩子的积极思考引发孩子再次实践探索的兴趣,从而萌发幼儿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在实施中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多了一份观察和思考,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思路。在预设活动中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使用记录表,但考虑幼儿缺乏基本的经验而选择了让幼儿自己选取实践中他认为落地速度比较快的物体,可结果和我意料恰恰相反,除了报纸和塑料袋都被孩子选择了,所以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将快慢的相对性及时的引进教学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也实现了自己教学活动穿新鞋走老路的突破。我觉得在实施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材料考虑还不够细致周到,还可以丰富一些材料:如各种糖纸、包装纸、羽毛、雪花片、手绢、纸杯、吸管、橡皮泥、气球等
2、在孩子游戏时很多孩子都会第一时间把他的发现告诉我,可是在集体交流中一些幼儿就不是很积极主动,对于这种现象我想有孩子个性的原因,也有我们平时的锻炼引导原因。因为集体活动的弊端之一就是不能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所以以后我可以尝试设一个同伴交流的环节,让他们相互交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流,分组选择代表进行发言,这样既鼓励了幼儿的交流又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3、虽然在活动中我努力的要求自己做支持者和引导者,相对以往的教学活动我说的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孩子的实验、孩子的总结,但在总结的时候我还是出现了急于替代的现象。回想以往自己的教学活动,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尝试,虽然每次实施中都会自问"为什么就没有人家上海老师的那份从容和自信",但是每次也能在实施中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也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我想观摩教学活动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成长的引路人,它能让我们不断的成熟,所以我们要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
反思
第一、我觉得这种新形式的听课活动,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听棵模式,老师能带着期待的情感,积极的思想去听课。
第二、7节教学展示活动的选材都于生活,体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都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再次实践操作的好素材。
第三、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刚开始整合课程的时候我们的观摩活动象拼盘,什么都有就叫综合活动,而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老师的教学重点,又能深刻的领悟到学科融合的恰倒好处:肖老师生活与语言的融合,姚老师艺术与健康的融合,王老师科学与语言、数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学的融合,刘老师科学与语言的融合、雪莲老师艺术与数学、语言的融合,李老师科学与生活、语言的融合。
第四、教学活动的准备简单而有实效性。在我们以往的观摩活动中也曾出现过很多的形式性材料、花哨性。而本次活动的材料投放是值得我们大家借鉴的。材料并不是越新奇越好,重要的是要有实效性和操作性。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电是怎样传输到家里的。
2.知道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难重点:
了解电是怎样传输到家里的。
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大电池若干节、电线3若干根(大约1尺5)、小灯泡若干个、各种型号的电池、手电筒一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需要用电呢?”(电视机、录音机、灯棍、消毒柜、空调等)。
2.“这么多东西都需要用电,你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国家在很多地方建有发电站,有用火力发电的火力发电站,用水力发电的水力发电站。还有用风力发电的风力发电站。这些发电站发好电后,电工叔叔通过长长的电线把电传到工厂、医院、商店、幼儿园和小朋友的家里等所有地方,照亮城市,照亮千家万户。
师:“电工叔叔的本领大吗?”(大)“你们长大了想不想也当一名电工?”(想)
二、基本部分:
小实验:灯泡亮了
1.教师出示手电筒:
提问:(1)这是什么?(手电筒)
(2)它有什么用?(照亮路)
(3)在没有电的地方我们可以用手电照亮路,你们知道手电是靠什么发光的吗?(电池)
2.教师出示电池:
提问:
(1)这是什么?为什么叫它电池?(因为它里面储存着电)
(2)它里面储存的电量比较少,可供一些小电器使用,(如:手电筒、电动玩具)
(3)还有什么东西用电池?(电动剃须刀录音机手机遥控板电子表等不同型号的电池可给不同的电器供电。)
(4)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电线、小灯泡,小朋友想想并动手操作,看怎样可以用电线把电池里的电传输给小灯泡,使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小朋友,通过这个小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小朋友都明白了电池有“+”、“—”标记,“+”叫正极,“—”叫负极,电流从正极通过小灯泡和电线流入负极,负极通过电池再流入正极,电流不断循环流动,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4.幼儿两两合作探索操作:用两节电池怎样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小灯泡又有什么变化?
小结:电量越大,小灯泡越亮。有的小朋友说:“我想让小灯泡更亮,,就用5节6节电池连接,这样可以吗?这样是不可以的,每个用电器,它的用电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他的用电范围,就会损坏电器。
5.教师提问:“小朋友学会了电工叔叔的本领,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你们真棒!那你们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安全用电吗?”
三、结束部分:
讨论:日常生活中怎样安全用电?
1.不用湿手、湿抹布触摸灯头、开关、插座和电器。
2.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插销。
3.不要在高压线附近玩耍,不要爬电杆。
4.不要在电线附近放风筝。
延伸活动:
提供手电筒、电动玩具,供幼儿操作,探索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
反思:
在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电》中,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电的来之不易,要知道节约用电,并知道电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的意识。
活动过程中,第一环节,我通过提问,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生活中的电视机、空调、微波炉、洗衣机等等都需要用到电,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电,并了解了电是从发电厂传输过来的。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因此,在第二环节,通过小实验“小灯泡亮了”,充分调动起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在亲身感受、体验和发现中提高能力,达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电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了电流是不断循环流动的。第三个环节,通过讨论,得出了几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并适时的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兴致很高,探索欲望很强,每一位幼儿都能积极动手去探索,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效果很好。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放大镜、硬币、手电筒、三棱镜、泡泡液等。
2、多媒体课件(一):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多媒体课件(二):医用的胃透镜、x光、激光、汽车的反光镜、潜艇的潜望镜、南极考察用的冰透镜、照相机、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1、设置场景。(拉上多媒体教室的窗帘使室内变暗)
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自由回答)
(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那么,谁能说说自己都见过哪些光吗?
2、了解光的种类。
幼儿各自说说自己见过的光。
老师讲解: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发出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灯光、激光、X光、荧光棒发出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探索光的特性。
老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帘拉上,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还可以在有太阳时,在窗玻璃上贴上一块中间剪有洞的黑纸,让幼儿观察太阳光是怎样射进来的。
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太阳光是直着射进来的。
老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实验(二):(拉开窗帘)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
老师:小朋友边玩边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师引导幼儿发现:小镜子会反光;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老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筷子折了;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老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三个特性。
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
4、讨论光的用途。
老师: 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给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一):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二)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学考察、照相等。老师结合课件一一介绍光的这些用途。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 帮助找东西等。)
5、游戏。
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三棱镜反射太阳光,让幼儿观看光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还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重点)
2.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根据药方简单配药、泡药、尝药。(难点)
3.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2.物质准备:视频"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药""走进大药房";课件"常见的中草药""老中医互动"等;幼儿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见的中草药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莲子心、陈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鹿茸救母"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产生对中药的兴趣
1.教师引出故事视频,幼儿观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导幼儿回忆"鹿茸救母"的故事,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亲的病?
小结:青阳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药把母亲的病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二、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认识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
1.请幼儿运用看、捏、闻、尝等方法观察中草药,引导幼儿说出中草药的名称及外形、味道等特征。
2.结合课件"常见的`中草药"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讲述菊花、枸杞、胖大海等中草药的简单特征。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中草药?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味道?
小结:中草药中有红有绿;有的捏上去软软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闻起来还有清香味呢。
3.出示课件"这些药材哪里来",感受普通的植物经过加工能变成中草药的神奇性。提问:你发现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的植物的花、果实等,经过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药,真神奇。
三、和"老中医"互动,知道中草药的保健、治病作用,并根据药方尝试配药、泡药、尝药,感受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猜想并咨询"老中医",结合课件介绍枸杞、胖大海等常见中草药的作用。
2.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治病的经历,并猜想中草药搭配治病的作用,观看"药材搭配图",知道药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小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配几副中药,就可以治好病,中草药真神奇。
3.出示"老中医的药方",引导幼儿看懂药方,尝试配药、泡药。
要求:根据药方准确配药;泡药时,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细观察中草药在水里的变化。
4.幼儿观察、品尝,相互交流中草药在水中的变化,了解中草药的保健作用。
小结:有的中草药可以泡,是保健药,但有些中草药是不能随便泡的,更不能乱吃。
四、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奇特的中草药,感受中草药的神奇,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1.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中草药的奇特之处。
2.引导幼儿说出人参、蜈蚣、蝉衣等几种中草药在外形、毒性、蜕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结:中草药不仅有植物药、动物药,还有一些石头矿物也是珍贵的中草药,因为植物药最多,所以中药也叫中草药。
五、视频演示"走进大药房",进一步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1.观看视频"走进大药房",了解存药、抓药、配药、包药、熬药等情节,萌发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2.简单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活动评析:
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也是幼儿从小感受中华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好教材。幼儿在生活中接触过中草药,如喝过枸杞熬的粥、菊花茶、嗓子疼时喝过胖大海等;生病时,家长也经常带幼儿看中医,吃过中药,幼儿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纲要》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本活动能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学习特点,运用视频,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引导幼儿感知观察、探索体验,从感兴趣的中草药入手,了解中草药的神奇,并通过视频拓展幼儿不常见的中草药,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感知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的。
2、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懂得人与动物都不能离开空气。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纸 纸卷筒 盆 泡泡液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魔术形式引入主题
师:魔术表演
老师把一张纸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动作,可以轻轻跑,可以随意摆动胳膊,纸不落地。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每人一张纸,让幼儿把纸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动作,不能让纸落地。
让幼儿说一说谁的手掌吸住了纸,是怎么做到的?
幼儿:把纸直接放在手掌上,跑起来
2、师:哪个小朋友来试一试,是用什么方法让纸吸在手上的?
幼儿:把纸放在手掌上,转起来、摆动手臂
3、为什么转呀转,跑呀跑……纸就不落地了呢?
幼儿:空气阻力……
4、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幼儿:跑的时候,周围的`空气也动起来了,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
5、克里克里解答:
把纸放在手掌上不动,手上的纸就会掉下来,当我们的手掌挥动起来的时候,空气宝宝也会运动起来,它们使劲的把纸按在手掌上,所以纸就牢牢的吸附在手掌上了。
6、另一老师吹出泡泡,让幼儿手掌吸纸去接泡泡,看谁接的泡泡多?(放音乐)
7、师:刚才我们接的泡泡里面有什么?
幼儿:空气
8、师:泡泡里面的空气是怎样进去的呢?
幼儿:用嘴巴吹进去的
三:出示泡泡液、直筒
(1)师:直筒里面有什么?
幼儿:空气
师:我们怎么感觉直筒里有空气呢?(幼儿伸出手,老师通过直筒吹一吹,让幼儿感受一下。)
(2)让幼儿手里拿一张纸,老师通过直筒,吹一吹,看幼儿手中的纸会有什么变化?(纸会动起来)
四:动手操作(放音乐)
几个小朋友一组围在桌子边,桌子上有一个小盆,里面盛有泡泡液,每个小朋友一个圆筒,用嘴巴去吹泡泡液,吹出泡泡。
师:不能用嘴巴和鼻子吹,看哪个幼儿能变出泡泡?
师:告诉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纸卷筒吹出大大的泡泡的?
幼儿:把纸卷筒的一端蘸到泡泡液以后,把纸卷筒倒过来放在盆里。
幼儿:把纸卷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用手掌去拍另一端。
幼儿:把纸卷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轻轻的向相反的方向甩纸卷筒,会看到一串得泡泡。
师:为什么纸卷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倒过来之后,另一端会出现泡泡?
克里克里解答:纸卷筒的一端蘸上肥皂水,然后再把另一端放进水里,这时纸卷筒向下压,水宝宝们进入纸卷筒内,纸卷筒里的空气宝宝们受到挤压,慢慢上升,然后触动了肥皂膜,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五:老师和幼儿一起用身体来表演:身体压泡泡
我是小小纸卷筒(蹲着转一端),我的肚子装着空气(站起来,两只手拍拍肚子),我是水宝宝,我来啦,我来啦(蹲下,慢慢起立),我是空气宝宝,谁在挤我呀?真讨厌,真讨厌(两手合并,左右摆动)。是我呀,是我呀,我是水宝宝(慢慢蹲下)。
为什么挤我呀?为什么挤我呀?(两手合并,左右摆动,蹲下)嘿嘿,这可是一个秘密,待会你就知道啦,好吧,我还是自己找答案吧!咚——泡泡宝宝出现啦,我是泡泡宝宝,我出生啦(挺挺肚子,两手在肚子前做圆形状,摆动)。哇,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半蹲,转一圈)
六:活动延伸
今天通过做小实验,玩手掌吸纸,直筒压泡泡,了解了空气流动会产生压力,空气受挤压也会产生压力。
让幼儿课外体验把纸卷筒的一端堵上或放在沙子里会怎么样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12-16
大班主题:《神奇的语言》10-30
大班科学教案 生活中的信号12-16
大班数学:《神奇的九方格》教案12-16
大班科学教案:小纸片站起来了12-17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房子里的高科技11-07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12-17
神奇的什么12-22
神奇的桂林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