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3-01-02 11:30:27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5篇)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考虑到锦江小学校园及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的学校周围的一些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二)学习新知

  1.认识1千米。

  师:如果我们要量从大庆到哈尔滨的距离,用毫米、厘米、分米、米这4个长度单位合不合适?

  师:你感觉1千米应该有多长?

  2.感受1千米。

  师:1000个1米有多长?你来猜测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1千米)

  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长,你想不想亲自到室外去验证一下?我们一会儿到外面去验证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长。

  去室外体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步要匀,路线要直。

  (2)数步数时可以用手指帮助计数。

  (3)靠路边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学习汇报单

  你们走了多少步?你们感觉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长时间呢?你觉得1千米怎么样?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测一下,从一点到另一点你走的路大约有多长

  回到教室里,说一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4.单位间的换算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阶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写一篇数学日记———《感受1千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 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长。

  2. 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 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测试走10米大约要多少步,100米大约要多少步,并记录。

  2、学生绕操场走1000米测试需要的时间,并记录;记录自己从家里都学校大约要走多长时间。

  3、拍摄乘车行驶1000米的录象。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千米的实际长度,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使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观念,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2、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本课是系统学习长度单位在小学阶段的结束,学生能在已有知识对米的认识上,通过学习,找到米与千米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汇报课前实践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如走、跑、看等),经历想象、推测等思维过程,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通过录象、照片,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比较长的长度引出千米。接着,再次展示录象中1000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直接感受1千米。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距离大约是1千米,怎么估计或是计算的,从而在学习4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新的千米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在旧知的回顾中找到新理知识的连结点。

  3、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图片出示,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单位间的换算。

  4、综合运用。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知识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换算的方法,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3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能运用。全单元分4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

  【设计理念】

  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回顾梳理

  1、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3、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4、教师进行小结,并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进行练习。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

  3、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

  三、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

  2、 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 )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 )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细心算一算

  7厘米+8厘米=( )厘米 30厘米+6厘米=( )厘米

  100厘米 – 40厘米=( )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3、知识运用:

  (1)抢答题:(出示练习)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黑板长约4( ) 我们的身高约130( )

  旗杆高15( ) 橡皮擦长3( )

  小红的手臂长约40( ) 床长2( )

  爸爸的鞋子长25( ) 我们的房子高3( )

  4、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设计意图】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三、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到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 )作单位,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 )作单位。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4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助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为了让学生掌握计量单位间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写出“想”的思路,使学生在计算时有所依据。例1是见解长度单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设计了针对例1、例2的强化练习(试一试)。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知识的关系,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度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平时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当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学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单单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认识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我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时,就是让学生

  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认识1千米。结果学生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相当差。特别是联系生活实例时,学生就错误百出。使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克服。

  在这次教学时,结合上一次教学中的不足,我对教学过程进行新的设计,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在学校附近测量出1千米的长度,教学中,在学生想象1千米之后,带学生去实地目测一下1千米的长度,这样,学生想象的1千米和实际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观念。从之后的练习中,也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1千米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当然,用目测的方法来感知1千米的长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有时间让学生去走一走的话,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一定更加准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让学生课后去走一走,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与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学任务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学难点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及时间的掌控存在许多不足,在巩固练习时没能适当展开,没有把这节课的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5

  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上,但这里的经验,不单指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的直接经验;也包括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中或从老师、教材及其它媒体中获得的已有间接经验。教学中,不单应当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需要的直接经验;更应强调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建立联系,学习数学。在学习“千米”这一长度单位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对“米”的感性认识,现在就是要通过实践预设生成“千米”与米的联系。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米有多长,我把学生带到运动场上,借助体育锻炼来帮学生链接“千米”与“米”。我们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我把学生5人一组进行接力赛跑。在跑的过程中每个接力的都必须把前一位跑的米数加起来,等5个人跑完,我让学生汇报他们跑的成绩,每个小组都跑了1000米。“像这么远的距离就是1千米”,我乘机告诉学生。最后我问:“1000米要跑几圈?想一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学习有了挑战性,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给学生自主生成1千米的概念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千米的经验,我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物、场景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把1千米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很好地联系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动态生成过程。如:如果一个人的两臂伸开长度约1米的话,那要多少人这样两手张开拉在一起才是1千米?

  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产生爱数学的情感,突出数学本质,强调活动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与整合,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和交流等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在学生生成千米概念的活动中,有实际动手测量1千米的实践活动,也有想象1千米有多长的思维活动等等。在建立千米的.概念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在这节课中,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既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既有直观的也有抽象的,重要的是学生真真确确感受到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6

  学科:三年级数学 教师:王朝英

  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加深了学生对1千米长度概念的理解。

  对于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估计学生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学生说一说。然后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了解到:测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步测、看车上的路程表,等等。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说一说、量一量、走一走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建立起数感,感知、体验“千米”的含义,为以后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xx年9月14日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7

  《千米的认识》教学计划及反思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

  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4.师:如果要测量小圩到大圩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二.课题提出,新课学习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小圩到大圩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1.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2.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设计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乡镇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 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8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

  三.千米的应用

  (一)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小圩到大圩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二)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一)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二)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xx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二)72页3、4。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助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为了让学生掌握计量单位间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写出“想”的思路,使学生在计算时有所依据。例1是见解长度单位

  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设计了针对例1、例2的强化练习(试一试)。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知识的关系,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度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平时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当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学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单单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认识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我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时,就是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认识1千米。结果学生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相当差。特别是联系生活实例时,学生就错误百出。使这节课的教学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克服。

  在这次教学时,结合上一次教学中的不足,我对教学过程进行新的设计,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在学校附近测量出1千米的长度,教学中,在学生想象1千米之后,带学生去实地目测一下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9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能力目标: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作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

  教学难点:

  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具准备:

  每人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学习。

  (一)出示主题图: 这是一条线段,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线段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说一说。

  (二)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这条线段长多少厘米?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三)你会画一条线段吗?

  1.让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画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3.评判学生所画的线段,让学生说说谁画的好,好在哪?是怎样画的?

  4.能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学生试画,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5.小结:画线段时,要注意从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就可以了。

  二、巩固练习

  量一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线段的理解个别学生还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对于当线段斜着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判断,也就是学生对于线段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在练习课上教师要加强训练与指导。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0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掌握已有知识“米和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

  单位有哪几个?

  生: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

  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汇报时要汇报你测量了物体哪一部

  分的长度,长度是多少?

  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

  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点评: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 新课。

  1、认识毫米。

  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

  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

  生:观察。

  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学生讨论。

  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

  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

  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用直尺来验证一下,看1分硬币的厚度是不是1毫米。

  生:用直尺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

  师: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比一比。

  师:前几天在我们沪嘉乡下的那场雨平均降雨量是4毫米,我们用不用穿雨鞋呢?

  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毫米比厘米还要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教师点评:

  在学生原有对厘米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建立表象,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分米。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米尺,10厘米有多长?10厘米也叫做1分米,用dm表示。

  生:观察米尺,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谁能说说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10厘米。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cm)

  师: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用尺子验证一下。

  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验证。

  师:你来大胆的猜想一下,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进行猜想。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观察米尺,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记号?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学生进行验证,汇报验证结果。

  师:板书——1米=10分米(dm)

  师: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长度约是几分米?

  生:学生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

  师:估算一下你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同桌用尺子量进行验证。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1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我在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方案时,尽可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本节数学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教学中不同层次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整体性的发展原则,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具体体现在: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中,我运用新课程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恰当的教学情境。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的理念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做,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获取知识,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

  生活的道外区的变化,感到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美好,无形中达到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而把自己定位在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使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利用现有教材,体现新课标

  教学时,我大胆改变了教材中单一的、抽象的、脱离学生实际状况的内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引入新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采取情境化、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教材中的课后的实践活动提到课前进行,学生可以凭借各自的经历与体验逐步形成千米的计量观念。把书后单一、抽象的单位换算线段图,改编成学生所熟悉的6路公共汽车行车路线图,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同时了解了从哈东站到哈站的实际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教师能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

  同时,在教学中学生的评价上还存在着不足。比如说:在学生的实践测量活动中,有些小组的测量方法重复、测量的方法不够丰富;还要更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

  对这节课如果重新设计,我只想改动一处地方,就是在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时,在原有的“用尺测量出1000米”、“先测量出100米,再推测1000米”“看脉路表”“询问法”然后感受所用的时间这种做法的基础上,增加数步法和回头观看的方法,增强学生对1000米的

  长度的感受。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2

  一、复习

  指定一学生量小绳,量出4厘米,6厘米、10厘米;量得最长一段是多少厘米?这条小绳量了没有?要知道这条绳子有多长?还要接着量。用厘米尺量小绳量的次数多,很慢,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快量出为条绳子的长度呢?揭示“认识米,用米量”。

  二、新授

  1、初步认识米尺。

  2、教学例4。

  (1)拿出米尺,把两臂伸平放到米尺上,量一量看一看到1米的什么地方?

  (2)借助自己的身体,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3、做课本14页,做一做。

  4、教学例5。

  (1)出示折尺,把折尺拉直和米尺比一比,问这把折尺正好多长?

  (2)看折尺上的刻度,一共有多少厘米?说明1米=100厘米。

  5、教学例6。

  (1)出示卷尺,认识卷尺,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量两地间的距离,在量的时候,一定要把尺子放平拉直,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

  (2)量教室的长度。

  三、练习:做练习三的第4——7题。

  板书设计:

  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从新贾桥沿方塔街走到华联,再到娱乐中心,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常熟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常熟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评: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请看屏幕:从万丰商厦到丹凤银楼、方塔商场、新华书店、华联、商业大楼再过十字路口到娱乐中心,约1千米。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万丰商厦一一丹凤银楼一一方塔商场—一新华书店一一华联一一商业大楼一一十字路口——娱乐中心

  小结:1千米=1000米

  [评: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quot;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评: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

  三、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常熟到苏州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评: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72页3、4。

  3.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评:再现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场面,进行新知识综合训练,以景激情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

  [评:创设设计秋游最佳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徐老师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乡土实际,教"书"育人。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融洽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务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4页,《认识米 用米量》的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米尺量会用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实际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尺、10厘米长的纸条、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厘米)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量黑板的长?

  请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黑板的长。(学生用厘米量黑板的长,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提问: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很麻烦)

  师讲述: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黑板的长很麻烦。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能很快地量出黑板的`长,想不想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

  二、实践操作,认识米。

  1.建立表象。

  (1)(出示米尺)大家看,这个宝贝就叫做米尺,它的长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就方便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

  提问:在米尺上你还能不能找出其它的10厘米?

  (2)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看看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高?

  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3)学生动手操作

  ⑴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卷尺或盒尺,找出1米的长度。

  ①同桌两人合作量一量,从地面到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是1米,并比划出来,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①量一量,双手张开多大是1米?把这个长度记在你的头脑里。

  ①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长约是1米。(门的宽……)

  2.认识厘米和米的关系。

  (1)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请你用手比划出来。

  (2)分组实验。

  (课前让学生准备10厘米长的纸条若干条、不同长度的厘米尺作为测量工具。)

  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有一条1米长的绳子,你们能测量出它有多少厘米长吗?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工具去测量。

  (3)指名汇报。

  提问:从刚才大家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1米=100厘米)

  (4)验证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米尺,引导学生通过数米尺上的刻度验证刚才实验的结果。

  3.用米量

  师创设故事情景:明明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有一个星期天,明明去看望奶奶。他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家的窗帘已经破旧了,他想:平时奶奶多疼我啊,我也应该孝敬奶奶。于是,明明决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窗帘布。他就自己先量出了窗户的长和宽,再把这个尺寸告诉布店的老板,老板帮明明选了一块又实惠又好看的布。明明把这块布送给奶奶,奶奶用它做了美丽的窗帘布。大家直夸明明是个聪明孝顺的好孩子。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千米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和走100米要几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用手势表示长度。

  2、填空:2米 =( )分米 60厘米 =( )分米

  300厘米 =( )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

  ②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

  ③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4、[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①请同学们找到首都的位置,再找到我们省会的位置,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课件演示闪动的铁路]这段长1651( ),你知道填什么长度单位?还能用以前学过的单位名称吗?

  计量较远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板书:千米)所以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为1651千米。

  ②让我们再去欣赏北国冰城的景象吧![课件同时出现哈尔滨冰雕图片]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这个单位由学生说)。

  ③你还想到美丽的春城去参观世博会吗?[课件出现世博会图片]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这个单位也由学生说)。

  5、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揭示课题)。

  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千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千米的应用。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建立“千米”观念:

  我们现在知道“千米 ”这个长度单位大吗?(大!)

  刚才我们从地图上认识了“千米”,那现实生活中,1千米到有多长呢?

  上课前老师带领你们在操场上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根据这道公式,

  a、出示画面讨论一下问题:

  ①用等号相连,说明他们的`长度怎么样?

  ②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③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⑤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样表示?

  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长?

  提出问题:谁能用身边的例子说说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如果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就是200米,那么来回走几次就是1000米?(5次)

  你们都已记下自己走100米路的时间,照这样计算,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找一找,从学校出发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的路呢?(从学校到……)你还知道哪段路程也是1千米左右?(学校操场200米一圈,跑5圈是1千米左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B、出示几组常规画面,强化“千米”概念。

  ①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

  ②自行车1小时可行15千米。

  ③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40千米,小学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

  ④火车1小时可行驶80千米。

  ⑤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2、学会米与千米的换算:

  (1)、例1教学:2千米 =( )米 2千米500米 =( )米

  ①想:你会推算上面两题吗?尝试做一做,再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②反馈:(指名回答)2千米 =20xx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2千米是2个1000米,就是20xx米;

  2千米500米 =2500米,因为2千米是20xx米,加上500米,就是2500米。

  ③练习:3千米 =( )米 8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 )米

  3千米25米 =( )米

  做后,把方法说给同桌听。

  (2)、例2教学:4000米 =( )千米 4350米 =( )千米( )米

  ①你再来试着做一做,再与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②反馈:4000米 =4千米,因为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 =4千米350米,因为4350米可以分为4000米与350米,4000米是

  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③练习:6000米 =( )千米

  2400米 =( )千米( )米 全体同学自由说推算过程。

  7005米 =( )千米( )米

  (3)、自学课本P84-85。

  三、练习巩固:[课件出示]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智慧宫去闯一闯,只有动脑筋,开了金银锁,你

  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准备好了吗?

  (1) 银锁题:

  1、练一练2,填数轴。

  2、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 ) 数学课本厚( )

  学校操场长250( ) 成人3小时行15( )。

  3、在 里填上“>”、“<”或“=”。

  20xx米Ο3千米 5千米20米Ο5020米

  4100米Ο4千米 8千米Ο8006米

  (2)、金锁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

  ③跑道长400千米。 (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

  2、把下面的速度与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T3

  3、改错题:

  小明的日记

  20xx年4月19日 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丛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叮叮,叮叮问:“小明,上那里去?”我说:“去江心屿放风筝。” 叮叮说:“石坦巷离江心屿很近,才3米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现在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你现在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01-02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15篇01-02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合集15篇)01-02

认识米的教案设计(汇编15篇)01-02

千米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3篇)06-14

《认识米 用米量》的教案12-16

米的认识教学反思01-05

幼儿认识米的教案08-26

认识千米 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