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案

时间:2022-10-13 16:23:07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书所见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书所见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书所见教案

夜书所见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能正确背诵、默写《舟夜书的见》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中描绘的美丽景色。

  2.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要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舟夜书所见》这首古诗。

  (三)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见。

  2.解诗题。

  (1)逐字理解。

  舟:船。书: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2)请学生补上诗的抒情主人公,再说说题目的意思。

  作者查慎行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四)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散作”的“散”读作“sàn”,不要读作“sǎn”。

  3.指导学生学习诗中的生字。

  “孤”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

  “萤”字是上中下结构,下部分是“虫”,不要写成“火”。

  4.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

  5.解词连句知大意。

  (1)指名读第一句。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见——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萤——萤火虫。

  (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漆黑的夜无,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洒面上。

  (4)指名读第2句。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散——散开。

  作——变作,变成。

  (6)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一陈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五)展开想象,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2.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从中体会到诗人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象是: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孤灯闪烁的美妙景象及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3.让学生讨论:在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教师小结。

  在这首诗中,诗人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景象变化,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巧妙地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把他所见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不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充分表达了诗人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停顿。

  (六)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

  (七)作业: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静

  孤光一点萤。

  景美

  微微风簇浪,

  动

  散作满河星

夜书所见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夜书所见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品“挑”)(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2.齐背诗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

  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

  夜书所见听:寒声秋风思乡、孤独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案】相关文章:

国庆所见所闻作文03-31

所见所想作文(通用57篇)08-24

所见所闻日记(精选16篇)01-22

所见所闻作文高一04-12

清明节的所见所闻日记(精选5篇)04-01

关于运动会所见所闻的作文(精选21篇)11-15

夜小学作文10-11

清明节所见所闻所感的日记(通用46篇)04-06

清明节踏青所见所闻所想日记(通用29篇)04-06

心上的夜_600字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