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1课时
4、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
(2)课前学生自己预习《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教学课题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欣赏、体会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
2、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内容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八到十岁左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也能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三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图片、视频、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课上辅以图片、视频等内容能很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1、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西沙群岛的美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按照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检查初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
“我会认”的10个生字:
饶、屿、崖、威、武、卵、渔、栖、粪、辈
“我会写”的13个生字: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师播放范读视频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课文
1.同学们刚才朗读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什么多?
边交流边板书:海水颜色,珊瑚,海参,大龙虾,鱼,贝壳,海龟,鸟,鸟蛋,鸟粪
2.教师小结:对啊,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上,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物吧!
(五)学习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风景图: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海水的句子。
2.指导朗读:哪位同学能用朗读来表现海水的瑰丽?
读后学生点评。
3.全班齐读。
4.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请同学们看着课件接读。
5.师生合作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
师一边用鼠标点图,一边引读: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学生接读:(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6.指导背诵。
(六)教师小结,结束新课
(七)作业设计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六、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西沙群岛位于祖国的南端,那里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有着独特的特点,对于生长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比较遥远、陌生。故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采用了放关于西沙群岛的音乐、展示西沙群岛的地图等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识记生字。
识字的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然后播放网络上搜索到的生字资料,通过字的发音、书写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组词等方面强化学生识记、书写生字词。
三、整体朗读,感知大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通过在网络中搜索到的视频范读来指导学生的朗读。然后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边欣赏图片边理解课文,使学生们在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去学习和体会,更加深了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相关文章: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02-0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01-17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精选20篇)10-19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设计02-04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5篇02-0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5篇)02-09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02-14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思10-09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