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1-03-29 15:15:29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教案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大班教案十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丰富幼儿对鸟类大家庭的认识。

  2.激发幼儿为鸟儿安个家,培养幼儿爱护鸟类、保护鸟类的情感。

  3.综合运用捏、搓、拉长、团圆、连接等技能,表现出鸟儿的特征,并能与同伴合作为鸟儿设计制作它们的家。

  活动准备:

  1.幼儿参观过动物园,观察过各种鸟,对鸟有一定的了解。

  2.多媒体课件: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3.泥、工具、泥板。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观看多媒体课件,丰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

  (1)师:看,我们的好朋友——鸟来做客啦!

  (2)通过“鸟的成长”、“鸟中之最”“林中益鸟”“鸟的家”几个问题来丰富幼儿对鸟类大家庭的认识。

  (3)观看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的画面,了解环境破坏给鸟儿带来的危害,激发幼儿爱护鸟类、保护鸟类的情感。

  2.幼儿积极参与“我给鸟儿安个家”的活动。

  (1)师: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要爱护鸟,为鸟儿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来给鸟儿安个家。

  (2)幼儿自由组合,共同进行设计制作。

  (3)引导幼儿协商分工合作,有的幼儿制作各种小鸟,表现出鸟儿的特征;其他幼儿合作设计制作大树、小鸟的家等。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能综合运用捏、搓、拉长、团圆、连接等技能。

  (5)幼儿相互介绍为小鸟设计的家,体验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幼儿动员爸爸、妈妈等家人能加入到“我给小鸟安个家”活动中,一起动手制作,并能将制作好的”家”放置到大自然中去。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2。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3。在想象与创编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舒缓的音乐、半成品范例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幼共同欣赏。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教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阿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项链、长头发、衣服、乳房……)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2。教师:“闭上眼睛,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上的阿姨。

  小结:听着舒缓的音乐把我们的心情变得很宁静,身体也很放松,感觉很舒服。

  三、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

  1。感受线条。

  (1)“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样画这幅作品的,先来看一看他的构线。

  提问:“这些线条看起来怎么样?”(柔软、圆滑的曲线)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线条,“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条线,肢体动作表示圆滑的曲线。”

  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当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松松的,身心都很放松。

  2。感受色彩。

  (1)教师:“看完了构线,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涂色。”

  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看到红色和黄色,你想到了什么?”(花园、草地、沙漠……)“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2)幼儿相互讨论:“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里睡着了,她做了许多的梦,梦见自己睡在沙漠里,火红的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她还梦到了自己睡在绿色的草地上,那儿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你觉得阿姨会梦见些什么呢?(在阳台的月光下、在篝火的旁边……)为什么?”幼儿讨论后请个幼回答。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四、启发幼儿作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也来试试看,把阿姨梦到的东西用一些线条勾画出来,然后在用蜡笔给它涂上漂亮的色彩。”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猜猜别人画的是什么,并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作画意图。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进一步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用她优美的音乐结合轻柔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梦》的轻松、舒适的感觉,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作品带来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画自己的梦地时候,通过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去画自己的梦,作品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亲近自然,产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2、练习目测数群,尝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8以内的数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目测简单数群。

  物质准备:学具:标有5、6、7、8点子卡片的布条若干,点子排列有规律;标有5、6、7、8朵花的纸袋若干,花朵排列有规律。场地:带幼儿到园内落叶较多的大树下。

  【活动过程】

  1、练习按点子数捡落叶。

  (1)师:“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落了一地,好美啊。我们来玩一个捡落叶的游戏吧。(出示带点子卡片的布条)请小朋废看清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就捡几片叶子,再用布条把叶子捆成一捆。”

  (2)幼儿自选点卡,目测卡片上的数群,听音乐捡落叶。

  2、检查点卡和树叶的匹配情况。

  讨论:你们怎么知道卡片上有几个点子的?你发现怎么数速度最快?(重点学习“接数”的方法,即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

  3、再次练习按接着数的方法捡落叶。

  鼓励幼儿多次取不同卡片,捡、捆扎树叶,比一比谁捡得又对又快。

  4、给落叶装袋。

  (1)出示4只贴花纸袋,请幼儿给纸袋编号。

  (2)请幼儿将刚才捆扎的树叶,放入与其对应数字的纸袋中。

  活动延伸:请孩子们把落叶带回教室,放在区角继续练习数数,也可进行手工粘贴等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画片的幽默与诙谐,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

  2、尝试看动画与同伴合作为角色动态创编语言。

  3、大胆想象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

  (1)动物王国系列图片展版。

  (2)小小影视角(供幼儿自由欣赏动画片)。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对动画情节有一定的了解。

  (2)幼儿有为动画片配音的经验。

  3、材料准备:

  (1)制作后的《猫和老鼠》动画碟片、(节选动画片的一个片段,分割成多个画面重复播放)

  (2)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动画制作输入多台电脑)。

  (3)角色道具。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段激发配音欲望

  1、语言导入。

  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白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动画片段。

  2、引入活动主题。

  师: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小嘴都在“咕噜、咕噜”的,是在给动画片配音对吗?都想试试吗?那就找几个小伙伴打开电脑,看着画面一起试吧。

  二、分组尝试配音

  1、幼儿分组初步尝试创编角色语言。

  2、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创意。

  三、分节探究

  1、组织幼儿分节看动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为同一情景创编多种表述语言。

  师:刚才老师听到很多精彩的角色对白,谁愿意看着画面将你想到的对白展示一下?

  2、评价幼儿语言表述情况并引导幼儿动脑解决配音中出现的问题。

  (1) 什么时候开始说角色语言最好?

  (2)怎样解决画面换了,角色语言还没说完的问题?(让幼儿了解配音与画面要同步)

  (3)怎样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听到“我”的精彩配音?(鼓励幼儿大胆说,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4)有的小朋友一个人为多个角色配音好辛苦,怎么办?(启发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

  四、分角色配音

  1、幼儿自由组合并协商分配角色。

  2、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同步配音。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鼓励幼儿在配音时融入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五、配音展示并表演

  1、 部分小组进行配音展示

  师:刚才我听到几个小组都创编出了精彩的段子,愿意展示给大家听听吗?那一组愿意先来试试?

  2、欣赏教师配音。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简单装扮后模仿角色动作。

  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及配音练习。

  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供幼儿欣赏。

  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拼搭大炮和枪。

  2、把拼搭好的大炮和枪与长城组合。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与幼儿一起讨论战争时候使用的大炮和枪的样子。

  2、材料准备:雪花片、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你们知道或者见过的大炮和枪是什么样子的?

  幼:很长、圆的、枪有长的也有短的。

  小结:教师展示战争时期使用的大炮和枪的图片,并做小结。

  二、幼儿游戏,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进行指导。

  1、注意观察建构过程中有构思新颖、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向大家展示,让大家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建构水平。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拼搭的大炮和枪如何与长城进行组合。

  师:你们搭的大炮和枪要怎么放到长城上面去的呢?

  小结:放在舵口和枪口,并固定住。

  三、评价欣赏作品。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观察幼儿的作品,然后进行讨论,肯定有创意的作品,提出不足之处。

  2、讨论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不足,下次要如何改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长城的第四次活动了而且我们全班都到音体室建构,他们已经知道了“长城”的结构特征。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有的说是它像一条蛇,有的说它是一座城堡……接着出示建构材料然后让他们拼并且引导个别幼儿。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2、 学习儿歌《开火车》,掌握儿歌的内容。

  3、 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活动准备:

  火车运行视频、火车拼图图片、东南西北四个城市图片(布置于教室内)、自制火车头

  活动过程:

  1、 观看火车运行视频。

  2、 教师提问:“火车是怎样叫的?” 、“火车开起来怎样?” 、“你看到的火车是怎样的?”(教师演示火车的拼图)、“火车会开去哪里?”老师也开来一列火车,看看开去哪些地方?

  3、 (出示儿歌挂图)教师念儿歌一遍,提问:“这列火车是怎样的?”(小板凳,四条腿,一张 一张接起来 ,排成一列小火 车) “怎样开?”(呜呜呜呜向前开)“开到哪里去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 )“去北京,往哪儿开?”“去广州,往哪儿开?”“去上海,往哪儿开?”“去重庆,往哪儿开?”

  4、 教师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5、 幼儿跟老师学念儿歌。

  6、 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7、 游戏“和爸妈一起去旅行”。

  开 火 车

  小 板 凳 , 四 条 腿,

  一 张 一 张 接 起 来 ,

  排 成 一 列 小 火 车 ,

  呜 呜 呜 呜 向 前 开 。

  去 北 京 , 往 北 开 ,

  去 广 州 , 往 南 开 ,

  去 上 海 , 往 东 开 ,

  去 重 庆 , 往 西 开 ,

  四 通 八 达 开 得 快 。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来源:

  “不到长城非好汉!” 朱彬琦带来的长城留念照片留有这行字,而这行字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为什么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长城那么长,是谁造的?”“长城是怎么造起来的?”“烽火台上面为什么要有小洞洞?”孩子们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主动发起的、强烈的求知与探索的信号,所以我们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延续孩子的兴趣点生成了主题分支——长城,以支持孩子们这一探究的需要。

  在研究前期,教师与孩子一起作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搜集大量的关于长城的主题资料,通过各种途径:记录问题,收集资料,观看录象,交流分享等积累主题经验,但如何整合这些零星的经验,让孩子们引发新一轮的思考与探究,让教师发现幼儿的内在需要与个别差异?让长城再现!让幼儿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运用整合已有经验;让幼儿在自发的建构中寻找合作伙伴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用多元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在深入探究建构作品的阶段,幼儿在对已有问题通过回忆逐步清晰之后,通过有目的的自由结伴进行小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建构完善理想中的长城。

  活动目标:

  运用已有经验对自己搭建的长城进一步完善,并合作进行适当调整,体验建构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幼儿问题版面、资料收集版面、搭建长城场地。

  二、各种建构材料及工具:大小、材质不同的积木;废旧纸盒;大型纸张;剪刀及粘贴材料。

  活动过程:

  一、 话长城——交流分享已有成果。

  1、 说说已搭建完成长城的特点。

  (可针对搭建的对象与真实长城的匹配程度、搭建的材料选择和方法等)

  2、回忆已搭建完成长城需要改进的地方,讨论改进方法。

  (可针对建构技巧方面、合作方法方面、细节刻画方面等)。

  二、 造长城——深入探究建构作品。

  1、根据已有问题协商自由分组。

  2、 分组合作对长城进行调整完善。

  三、 品长城——欣赏评价改进作品。

  (可针对发现问题的解决效果、发现新一轮的争议等)

  长城长反思:

  建构前:

  在第一次建构中幼儿充分体验了建构的乐趣,运用各种已有经验追求着长城的“形似”,在建构之后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也大多停留在对于外型的改善上,幼儿们直观的追求看的到的结果,是符合年龄特点的,但作为教师更关注的是探究气质的培养——促进幼儿探究行为的变化。所以在二次建构的第一环节教师预设了一个话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经验回忆的同时,还有重点的提升了幼儿在一次建构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同伴学习,女孩杨心婷在与同伴苏振宇建构烽火台的过程中,通过对同伴的观察与模仿,自己掌握了搭建中跨越的经验,而同伴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对于我班幼儿个性鲜明、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个普遍的缺失点,教师期望通过这次提升不仅是对内向女孩杨心婷的挑战,也是对众幼儿的启发。

  建构中:

  在之后建构的活动中,幼儿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烽火台的改造与城墙的改造,而教师的观察重点是:幼儿对纸制砖块堆砌而成的烽火台的改造;原因在于:

  一、一次建构中碰到问题的两名幼儿能否继续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在一次建构中两名幼儿以感知到烽火台的不坚固,她们用了加粗的方法想使之牢固,但是没有起到作用,在二次建构中幼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施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到:两名幼儿继续完成自己的烽火台,她们将原来并不牢固的烽火台推倒重来重新搭建,在这时刻教师进行了耐心的等待没有干预,教师认为在建构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索,通过观察两名幼儿能够进行商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再次建构,解决自己所想研究的问题;在重建烽火台的过程中,她们将烽火台上方原本较小较软的跨越板替换成了较大较硬的,一方面解决了建构中有关跨越宽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重建的过程中砖块堆放的整齐程度也有所改进,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烽火台牢固的问题也随之解决了,烽火台比原先更加逼真与稳固。

  在整个建构过程中幼儿充分运用了现成的建构材料,但对于废旧材料的运用不足,当现成材料全都使用完毕,可在之后的活动中引导开发废旧材料,学会用辅助材料装饰建筑物。

  建构后:

  在二次建构之后的分享交流中,教师主要捕捉的.是两点:

  一、满足幼儿成功的体验,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改造长城中的成功之处;

  二、挖掘幼儿的冲突点,让幼儿有机会进行碰撞、质疑,引发幼儿新一轮的思考,帮助幼儿进行解决方法的思考。

  在整个分享环节中,教师的主导性比较强,原因在于

  一、作为本学期的新插班教师与本班幼儿在处在磨合期;

  二、第二次建构幼儿的经验积累还不够,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前期的扶一把:幼儿探究习惯、方法的培养与积累,才能在后期放的开:更自主更开放的探究。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鞋子的特征和用途。

  2、用各种角度对鞋子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鞋子若干双。

  2、脚的头饰一个。

  3、映有表格的白纸、标记若干、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头带脚的头饰出现,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脚”询问幼儿“我的朋友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用?”

  三、给鞋子分类。

  1、讨论:鞋子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2、出示表格,请幼儿观察、向幼儿讲解。

  (1)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要求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鞋子进行分类。

  (2)展示幼儿记录的表格,并且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评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能根据鞋子的用途进行分类,活动中气氛活跃。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剪、贴、画各种手段装饰或制作鞋子,让幼儿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态度,锻炼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操作活动,要求

  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使用剪刀,进行剪贴活动。

  3、养成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精神。

  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水彩笔、画纸、蜡笔、皱纹纸等。

  2、鞋底若干、彩纸、皱纹纸编成的麻花辫。

  3、可以装饰的鞋子,如白球鞋、拖鞋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向幼儿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分组制作。

  三、赠送礼物,共同分享快乐。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社会区《太阳超市》,帮助幼儿了解超市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职责。

  2、能够利用区域材料进行大胆创作,并与同伴合作完成。

  3、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能够自主愉快的活动。

  活动准备:

  一、《棋社》(数学领域)

  二、《妙妙绣花板》(益智区)

  三、《转转筒》(数学领域)

  四、《帮鱼找尾巴》(数学领域)

  五、《数的分成》(数学领域)

  六、《面包加工室》(艺术领域)

  七、《包装袋加工室》(艺术领域)

  八、《美术作品加工室》(艺术领域)

  九、《太阳超市》(社会领域)

  十、《神奇编织》(益智区)

  活动过程:

  活动前介绍新增区域材料内容及要求。

  《太阳超市》的操作牌,以及操作要求。

  幼儿听音乐带手环自由选择区域。

  常规要求:不拖椅子、不抢区域、小声交流、相互协作。

  听音乐开展活动。

  教师重点巡视指导:

  一、《太阳超市》活动前告知全体幼儿,超市中几类工作人员的职责。活动中不直接参与,只做引导。

  二、《包装袋加工室》鼓励幼儿大胆装饰超市用的包装袋,感受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区域要求:

  要求幼儿安静的进行区域活动,并爱惜区域材料,活动后能够收拾好区域材料。

  听音乐整理区域材料。

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春天在哪里》这首诗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的,但这首诗歌格式整齐,讲究压韵,读来朗朗上口,颇含诗意。春天在那里?以这个问题引头的诗歌,展开了广阔的画面,也给幼儿提供了无限的想象余地。诗歌以明快的节奏,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格调,与春天的景色融合一体,给幼儿以美好的向上的精神启迪。在教学中老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物质准备,让幼儿在看、听、闻、摸等亲身体验中感受春天,描述春天。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先感知,再创作;先集体学习,再分组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共同学习”。

  教育目标:

  1、学习诗歌《春天在那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觉春天,学习仿编诗《春天在哪里》,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春天图片一幅、诗歌格式图一幅。《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及伴奏带。

  2、录音机、磁带(录有青蛙、春雨、溪水、蜜蜂、鸽子、鸟叫、小鸡、小鸭等声音)

  3、蝌蚪、小鱼、蚕、青蛙、迎春花、桃花、发芽的各种植物等。

  教育过程:

  一、欣赏诗歌《春天在哪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放《春天在哪里》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老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出示挂图,第二遍朗诵诗歌。讨论:诗歌里每一段的头一句是什么?为什么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诗歌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带领幼儿将诗歌念一遍。

  二、听录音仿编诗歌。

  1、出示诗歌格式图,朗诵诗歌。

  2、听录音,感受春天,学习仿编诗歌。

  ⑴幼儿听录音,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

  ⑵根据幼儿叙述的内容与幼儿边讨论边定下这段诗的内容。

  ⑶与幼儿一起朗诵仿编地诗歌。

  ⑷讨论:除了可以听到春天,还可以怎样知道春天来了?

  三、幼儿分组感觉春天,仿编诗歌。

  1、将幼儿分组:一组用眼睛看春天;一组用鼻子闻春天;一组用手摸春天;一组用耳朵听春天。

  2、各组幼儿讨论仿编诗歌。

  3、各组选一至几名幼儿朗诵仿编的诗歌,其他组幼儿学习。

  四、放伴奏带,幼儿表演自己仿编的诗歌。老师用赞赏的态度来激发幼儿的自豪感,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教学提示:《春天在哪里》这首诗内容难度不大,欣赏诗歌的重点可放在诗的形式特点上。仿编诗歌时,为了帮助幼儿把握诗歌的结构,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注意这首诗的格式图,仿照格式改变内容。贴在黑板上的格式图可为这样: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春天在……教师应注意在仿编诗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将个人的诗歌仿编内容纳入一定格式,强调某一种感觉所获得的内容。但不过分强调字数完全统一。

【【推荐】大班教案十篇】相关文章:

【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十篇05-07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三篇05-20

【推荐】大班健康教案范文5篇05-10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4篇02-21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六篇02-12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四篇12-28

体育大班教案10-27

立夏大班教案04-09

大班谷雨教案04-07

谷雨大班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