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乡愁四韵教案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愁四韵教案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乡愁四韵教案优秀说课稿 篇1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六年级、七年级的现代诗歌单元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解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读、想、品、悟(即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凭借诗歌的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再通过对诗中语言的分析品味,来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情感),也有了一些诗歌创作的体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同学们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有了一定积累,对情感的理解也有了提升,原先只是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的学习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要真正全面透彻地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那就必须学会鉴赏,懂得什么是诗歌的美,怎样才能让诗歌绽放她的美,这样,他们的诗歌创作水平也会随之上个台阶。因此,设计了这样一个由“解读——鉴赏——创作”的阶梯性走向的教学环节。因为,这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使他们有了新的提高,而且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文学创作水平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及了解体现诗歌特色的“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情感:在朗读、想象和品味中熏陶学生情感,从而体会、感悟诗人内心的思乡爱国之情;在理解诗歌、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创作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已有的学习诗歌的方法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情感。
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
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三美”并以此来鉴赏诗歌。
2、再选一个意象,进行诗歌创作,为“乡愁”再添一韵。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旧知识;运用已有知识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帮助学生在分析体验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新旧知识的交融中提升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学习诗歌;在诵读、想象、品味、感悟中学会鉴赏诗歌;在模仿的基础上创作诗歌。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关于作者与作品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回忆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谈谈作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二 、运用读、想、品、悟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
1、散读(参考学习建议中的节奏,并运用朗读的重音、语调。)
个别学生范读——配乐(其余同学可以闭上眼睛展开合理想象)
2、乡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诗人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抒发这种情感的?
3、诗人借助这些意象分别想表达乡愁的什么特点?
4、诗人为何选择这些意象?他又是如何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浓浓乡愁的的呢?我们能不能根据诗人由这些意象所展开的联想再结合我们刚才闭上眼睛所想象到的画面,来说说你的理解。
三 、引导学生从诗的形式、语言、意境等角度去感受诗歌的美。
1、在意境中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2、在结构中感受诗歌的建筑美。
3、在语言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四 、体会感悟,拓展延伸
1、欣赏罗大佑为《乡愁四韵》谱写的旋律。
2、创作练笔:给乡愁添上一韵。
3、作品交流。
五、 课堂小结 渲染激情
1、谈收获
六 、作业
1、反复吟诵《乡愁四韵》
2、在余光中和席慕容的'同名诗作《乡愁》中,任选一首,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赏析。
《乡愁四韵》说课
由于学生在六年级、七年级的现代诗歌单元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解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读、想、品、悟(即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凭借诗歌的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再通过对诗中语言的分析品味,来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情感),也有了一些诗歌创作的体验。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同学们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有了一定积累,对情感的理解也有了提升。显然,原先只是用来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真正全面透彻地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那就必须教会他们如何鉴赏,只有懂得了什么是诗歌的美,才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它,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才会深远而透彻,并且还懂得如何让诗歌绽放她的美,这样,他们的诗歌创作水平也将会随之提高。
因此,本着“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的新课程理念,我给本节课设计了这样一个由“解读——鉴赏——创作”的阶梯性走向的教学环节,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在体验感悟中习得了新的知识,并当堂进行了实践——诗歌创作,这样一节课,课堂教学环节比较清晰,新旧知识的衔接、过度也很自然,学生也在体验感悟中获得了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和提高。因为,在这这节课上,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使学生有了新的提高,而且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以及文学创作水平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乡愁四韵教案优秀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对教材的理解
《乡愁》是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式,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二)目标的设定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设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创作小诗。
思想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诗歌的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
诗人对祖国、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说教法
1、创设情景导入。
运用多媒体手段,用彭帮桢的歌曲《月之故乡》和李白的《静夜思》,结合画面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点出主题——思乡之情。
2、诵读法。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教学中,教师采用配乐朗读,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体会诗的情感基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然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最后配乐朗读。
3、讨论、归纳法。
对诗歌的线索,诗歌的.形象,诗歌的主题,采用讨论法以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4、写作训练法。
本诗中的四个形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体会诗与散文的不同。并在赏析的基础上自己创作小诗。
5、迁移训练法。
补充冰心的小诗,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三、说学法
1、了解作家及创作的背景。因为诗人身处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几十年,才有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学生要了解这一点才能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学会鉴赏诗歌的主要方法。通过读,再是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品味——悟情。
3、整体感知,把握诗的形象,并能概括诗歌的主题。
4、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练、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并学会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诗歌。
5、利用已学知识,学会写小诗,把心中所想、所感用诗的语言写下来。
6、通过迁移训练,扩大学生阅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播放彭帮桢的歌曲《月之故乡》,配以画面1
2、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配以画面
3、点出共同的主题思乡之情
(二)讲解余光中《乡愁》
1、指导诵读,整体感知诗歌蕴含的情感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情感基调、诗歌节奏、朗读重音;(画面3)
(2)学生自由朗读
(3)男、女同学间读;(画面4)
2、赏析诗歌.
(1)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画面5)
鉴赏诗歌的方法诵读—品味—悟情.
(2)师生讨论a贯穿该诗的线索是什么(画面5)
b诗歌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画面6)
(3)学生练习a用散文的语言叙述诗歌四个小节所描绘的四个画面;
b抽学生朗读改写后的散文片段;
(4)小节诗歌内容;(画面8)
(5)讲解归纳诗歌主题;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画面9)
(三)迁移训练指导创作小诗.
1、鉴赏冰心小诗;
画面10
画面11:
画面12:
画面13:
2、练习学写小诗.(画面14)
要求要有具体形象.
要抒发自己的感情.
【乡愁四韵教案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乡愁》教案04-25
乡愁优秀作文03-02
乡愁优秀作文03-02
乡愁的优秀作文范文04-26
那份乡愁优秀作文04-25
《乡愁四韵》读后感04-25
乡愁啊乡愁04-28
对韵歌教案01-22
乡愁优秀作文(精选31篇)12-07
乡愁的作文优秀(15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