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和绘画能力
2.掌握欣赏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重点:了解色块与线条所表现的性格
难点:能通过观察进行绘画表现色彩或线条的性格
教具:图片、范例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把性格转换为色块和点线,
其实是最直接的事:
干脆利落的折线——表示果断;
轻松柔软的曲线——联系着温和;
形如爆发的色块——象征着暴烈┄┄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能发现一些什么性格?
一、板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画廊看看哪儿的画家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性格的?
出示图片
你觉得这些图片都有些什么性格?
如果让你来联想你会怎样来表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三、范例
你又有新的启迪了吗?
作业选择:
1.可以先设想出某一种性格,然后努力用色块、点线表现出来。
2.也可先画出各种点线、色块,然后讨论一下它们各自向什么性格。
3.教学随笔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
课题:
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学具:
课本、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
(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 夏:
乳钉纹爵
商朝的青铜器:
1、兽面纹方鼎。
2、四羊方尊
3、青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 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
1、虎噬鹿青铜器座
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
铜奔马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三、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反思
本课是节欣赏评述课,在学习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这课时,正好是让学生感受我中华民族古代优秀艺术文化的契机,虽然条件有限,不能带学生亲临博物馆参观,但我还是认真做了课件让学生通过现代教育资源来了解我们祖国古代青铜艺术,让学生视觉上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祖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的贡献,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一节美术欣赏课,应该让学生课前头脑中有一定印象,我让学生课前首先预习美术课本,但课上效果不好,原来就凭课本上几张图片学生们还不是很了解其中的意义,应该在课前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继彩陶艺术之后,兴起的又一种具有悠久历史。通过本课的'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了学生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导入: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拍照吗?你们的照片都放在什么地方?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相框?
老师的照片也喜欢放在相框里,同学们请看,出示自己制作的相框。老师的相框和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这么个性的相框?今天我们就一起《自制小相框》。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1、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课件出示相框图片。仔细观察相框的制作材料,形状,色彩。
2、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了解向日葵,梅花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收集花卉资料时对花的骨式瓣形给予关注并要求学生画出瓣形、骨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本课通过富有趣味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置换图形这种设计方法,保持花的基本骨式,而花瓣被其他形置换产生新图形,这图形不是花,但使人联想到花,它富予花的图形以新的意义。这种奇思妙想的练习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中还指出两种思考途径,及置换图形可以从相似形和非相似形方面考虑,相似形易于置换,而非相似形通过简化、夸张,也能达到好的效果。
教学重点: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协调图案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置换图形的练习。
教学目标:
●增强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了解一些图案的'取材途径,较好的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了解形的置换方法,能选择合适的形进行形的置换练习,能较好地运用度镂印或其他图案制作技法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
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学习资源:
网络资源:多媒体电脑、anthorware等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激光教鞭、课本等。
文字图片资源:《家庭花卉装饰》、《家居新典范》、《艺术世界》、《花卉基础图案》、《意念的创造》、《创意图形》。
自然资源:从自然界中收集花卉。
教学流程:
●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1.前后单元知识联系:向日葵,凡高喜爱,因为它遵守太阳的轨迹;梅花,关山月喜爱,因为它坚韧,挺拔。你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花,以及这种花的象征意义。
2.展示课题:同学们举了许多形态各异的花,这些千姿百态的花儿组成了一个大花圃,今天我们就到花圃中来看一看。
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ⅰ。 一花一世界
1.展示图片:考一考你的眼力。
提问:花的海洋万紫千红,花的世界五彩缤纷,可禅曰:“一花一世界”这是什么意思呢?
2.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课题,等我们欣赏图片再告诉大家。
3.展示图片:与学生共同分析。
①鲜艳轻盈之美
②朴实之美
③平淡之中见韵致
④生机盎然
提问: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找一个最恰当的字),主要有哪两个方面?(找两个最准确的词)
4.展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家居生活中的花儿。
提问:生活中的花儿都是静悄悄的,你认为花儿有生命吗?
5.展示图片:月季绽放
6.总结:花儿和同学们一样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它是有生命的、有精神的,它用美丽点缀了我们的生活。爱护一朵小花就是呵护一个生命。如果说一个生命就是一个世界,那么便有了一花一世界之说。很多的艺术家就是通过花的世界来展示自己的世界。
7.展示图片:
凡高《向日葵》
金斯堡《箴言》
百野武《花火》
同是向日葵,不同的艺术家表现的心情却不一样,寓情于景。
提问:百野武在这幅画中用了什么手段来处理?
ⅱ。 置换图形
1、老师:就是在形相似的情况下“偷梁换柱”。
2、展示图片
①剪刀、回形、易拉罐的图形置换。
②小号的图形置换。
③树的图形置换。
④喇叭花的置换图形(除了将形置换成具体的某个形外,还可以置换成抽象的几何形)。
3、实物投影:蚊香
提问:由蚊香你想到什么?
●明确强化,实践探究。
课堂练习:做一朵四瓣花的置换图形。
●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学生自评作业并进行课堂总结。通过实物投影仪,请两三位同学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谈谈设计意图,并将经自我评价形成的肯定意见在下列评价项目中以“√”的形式呈现。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培养审美情趣
2.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想象画技巧
重点:
掌握观察的方法
难点:
掌握想象画技巧
教具:
范画、录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梦想自己长大后会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
你能说一说吗?
许多伟大的成就,
源于儿时的梦想,
美丽的梦,
给人力量。
二、出示课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录象,大家想看看吗?
出示录象
那位同学有和这个同学一样的梦想?谁能说一说,
想象自己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三、出示范画
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画的对未来的梦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在表现梦想的那一部分最吸引你?
四、画出你的梦想吧,照亮你努力的方向。
你想不想也来画一画?
作业选择:
1.畅谈自己美好的理想: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
2.用你喜欢的绘画工具和掌握的画法来创作。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
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
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年6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年4月8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
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
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巨匠童心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上一节我们学到了哪些绘画方法呢?
二、发现并解决问题
1.在绘画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2.在学生中发现做的比较好的来讲述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
三、突破趣味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的有趣味呢?
1.脸部五官:正面和侧面组合,侧面和侧面组合,特殊的脸组合。
2.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有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
3.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辅
五、作业展示
1.各组推荐优秀的作品并粘贴于黑板。
2.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六、结束语
像卢梭这样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却成长为知名画家的事例不少,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也可以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将来在你们当中也可以出现大画家。
七、课后反思
《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增强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休验成功的快乐,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排笔、,调色盘,小水杯、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认识画家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2.赏析作品
学生欣赏后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
(作家所要表达的是欢快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一种心态。)
3.提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师归纳后提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调颜色;
②能利用颜色画一幅有层次的画。
二、探究思考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认识雕塑艺术造型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
技能: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感受雕塑的作品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雕塑作品的观察、研究、评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雕塑作品的特点,欣赏体会雕塑作品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时代中外雕塑作品的内涵,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美,并用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影视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启发引导: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节目。播放奥运会放飞和平鸽的视频资料。
二、走近并认识雕塑
1、这段舞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舞蹈中的哪一个动作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学着做出来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美丽的瞬间留下来,让它成为永恒?
学生交流体会:这段舞蹈表现了放飞和平鸽,祈求和平的情景。可以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让它们成为永恒。(为欣赏雕塑做好铺垫)板书部分课题:美
2、我们来看一看用雕塑定格的《放飞和平鸽》。 3、课件出示雕塑作品《舞》。雕塑《放飞和平鸽》美吗?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雕塑之美》。补充课题:雕塑之美
5、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卢舍那大佛》:位于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外,高达17.14米,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200厘米,长354厘米。
《人首翼牛》: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象征睿智和健壮。生欣赏雕塑艺术,思考雕塑与其他艺术的不同,并根据欣赏所得各抒己见。师适时归纳雕塑定义
三、讲授新课:
1、雕塑的分类:雕塑按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形式。(出示实例)
A、圆雕,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B、浮雕是在一个平面上突起的形象,它介于绘画和圆雕之间,不完全立体。形象突出的比较厉害,我们叫他高浮雕;只突出表面一点点,就叫浅浮雕。板书:表现方法:圆雕、浮雕
现在同学们一定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圆雕和浮雕了,对不对?浮雕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你知道雕塑和绘画有什么区别吗?(出示雕塑和绘画实物)
(材料上:绘画使用的是颜料和画笔等,雕塑使用的材料是石头、木、泥土、凿子等;另外绘画是平面的二维的、雕塑是立体的、三维的。)
2、通过观赏和比较,你能告诉我什么是雕塑了吗?雕塑定义
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加深印象好不好?
雕塑的最大特点就是立体。犹如绘画中的线条和色彩一样,形体是雕塑的基本语言。
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雕塑之美
四、雕塑之美的欣赏:
不同的雕塑,蕴含着不同的美感,下面这些雕塑在哪些方面给我们以强烈
的美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A、造型的写实美: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古代西方雕塑: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西方古代雕塑
提问:看到这请大家欣赏这个雕塑。请仔细观察这个雕塑的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雕塑的哪些地方让你有这种感受?再看一看他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人体比例准确吗?胡须,衣服、肌肉的质感强不强?你觉得怎么样?总结:是的,这件雕塑作品太写实了。像真的一样。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的是基督教里伟大的领袖和先知摩西。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在欧洲雕塑史上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把他称之为神。米开朗基罗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件作品,据说他曾经拿着木棒敲打《摩西》的膝盖让他开口和他说话。由此可见,欣赏这样的雕塑我们得到的一种震撼人心的写实美。板书:写实美
B、表情美:
西方古代雕塑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写实美,那么中国古代雕塑又有着怎样的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击鼓说唱俑》,同学们,这是我们中国非常著名的古代雕塑《击鼓说唱俑》,表现的是一个说书艺人正在说书。请同学们观察他的头,他的脸,他的胳膊、他的腿,请你说一说他和西方古代雕塑《摩西》的区别?现在我们不看他的外形,你猜一猜他说书说得怎么样?是精彩还是平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他的表情和动作。你能用恰当词语形容一下他的表情和动作吗?这件陶俑用夸张的手法,把这个说书艺人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简直太逼真了,是不是?但它的写实和西方雕塑的写实是一样的吗?他注重的是人物的形体比例、质感吗?他注重表现他的什么?神韵,对不对?现在你们觉得他那儿美?
板书:表情美
提问:通过对中西方古代雕塑的欣赏,你们觉得中西方古代雕塑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西方:强调人体比例、质感中国:神韵
总结:所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我们必须用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像欣赏中国写意画那样,来欣“以形写神”的写意美。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
C、壮观的美:
中国古代的雕塑,都是“以形写神”的吗?有没有像西方古代的雕塑那样强调质感写实性强的呢?
多媒体展现《秦始皇兵马俑》
介绍秦始皇兵马俑:占地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兵马俑大约8000件,件件逼真,个个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它再现了2000多年前帝国大军的威势。想象一下,陶俑刚完成时那刀枪林立、全副武装的庞大阵营会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你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生,谈感想,师适时总结:《秦始皇兵马俑》规模之宏大,古今独一,它不仅有着写实美,更有着无与伦比的壮观没
板书:壮观美D、抽象的美:
雕塑除了写实美、表情美、壮观美,还有没有其它的美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一个雕塑《红动中国》
《红动中国》,这件作品和刚才那几件雕塑一样吗?你能一下子看出这件雕塑是什么吗?
这件作品不是直接再现自然界中的具体形象,而是用点、线、面、体等造型要素塑造艺术形象。这样的雕塑是什么风格的雕塑?我们欣赏的习惯总是一看就要问这是什么,其实雕塑的作用就是引起、激活你心里的一些感受。抽象雕塑不让我们一下子看出他的表现内容,给了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雕塑本身加上我们的想象,就能产生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美感,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感受。那么你们说一说,你看到这个雕塑联想到了什么?你觉得他像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生畅言,师适时总结板书:抽象美
无论是石雕、泥塑、木雕还是铜塑,雕塑都离不开材料,材料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美感,所以雕塑还有它本身固有的
E、材料的美:
除此之外,不同的色彩运用,又给雕塑增加了F、色彩的美;
雕塑装饰了我们的环境,同时环境又反作用于雕塑,成了雕塑的一部分,使之更加完美,因此,雕塑又有了独特的G、环境和谐美;
雕塑虽是静止的,但它已静示动,寓动于静,故而它有H、动感美幽默的美;
雕塑大胆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它的I、幽默的美
自主欣赏,评价雕塑
课件出示雕塑《人首翼牛》、《红蓝黑》小组讨论,结合我们刚才的发现认与认识,来观察雕塑作品,说一说作品给你怎样的美感。
(材质、造型、风格、年代、文化背景、主题环境等方面展开评述)生欣赏并自主评述,师适时给予引导。
五、艺术实践:
参照欣赏雕塑的建议,对书中第一页的《着衣母婴卧像》进行赏析,写一篇赏析小短文,相、互交流。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8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二、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2、 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 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四、 学习材料
图画纸、水粉工具材料或彩笔等。
五、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两位高矮、胖瘦不同的同学。提问:他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生观察后回答)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列举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对比。
3、明确对比概念: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叫对比。
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二)讲授新课
1、看课本中的“小资料”。
2、分析课本图片中都有哪些对比色?(生: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3、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程序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师演示课件。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制作团扇,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自评、互评。
3、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感受电脑美术所带来的方便又独特的创作方法。
2、借助电脑美术软件的多种功能,对素材进行加工、组合,从而创作出符合自己想法的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体验卡通形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教学难点: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卡通作品
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二、新授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达芬奇2.0软件,选择要创作的形式,如贺卡。
2、打开文件夹里的贺卡作品,并选择具体的内容后保存。
3、选择需要的图案。注意不能直接选择“打开”,一般要运用“打开外部文件”的命令。
4、把选择的图案安排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然后选择字体,输入所需的文字内容。 5、用美化文字的功能美化字体。
三、学生尝试
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将卡通图案美化和处理,并保存。
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和文字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上传作品
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课时:2课时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各种石膏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后小结:
目标达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各种石膏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说明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将上节课没有完成的画完成。
二、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总结一下本课的作业,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表扬鼓励绘画认真的学生,指出其中的优点及不足。
教后小结:
目标达成:
第2课明与暗
课型:造型
表现课时: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
2、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教学重点
是否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出现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
教学难点
能否用铅笔表现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关键能否用铅笔表现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铅笔、橡皮、板纸、课本。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将带来的工具材料放好,端坐,集中注意力听讲。
二、导入新课
(一)观察、提问导入
教师拿出一张白纸,对向光线的方向,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白纸上,有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学生回答。
教师将白纸卷曲,教师:?现在呢??学生回答。
(二)导入课题教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明与暗的知识。?
板书课题:明与暗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提问教师:?接着看,我把纸从中间进行折叠纸的明暗是不是更明显了??学生回答。
教师将一张纸揉皱,教师:?现在纸上的明暗怎样了??学生回答。
(二)观察课本教师:?纸上的明暗变得丰富起来了。很好,打开课本第2页,刚才我就演示了,明暗的产生,你在自己看一下。?学生观察。教师:?看课本第2页,上方的文字‘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色调。如果我们用笔把这种明暗色调表现出来,就能画出具有立体感的物体。’把‘立体感’划出来。?学生活动。
(三)认识物体上的明暗色调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页,知识窗里,用球体举例,物体在光下产生的明暗色调:受光面是亮面;背光面是暗面;它俩交界处为明暗交界;影子是投影;反光是物体接触面折射到暗面后,暗面的被折射地方稍微亮一点的部分;灰面,亮面到暗面的`部分。
(板书)知识窗的内容一定得记牢,下节课上课后我要抽查。?学生观察。
(四)找一找教师:?你自己找一找课本上圆柱体、正方体、多面体上的这些部分,一定要仔细观察,根据我刚才讲解的,把每一样都要找到。开始吧。?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辅导。
四、板书设计明暗色调:
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投影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观察白纸在光的照射下,自身形状变化,产生的明暗色调的变化,一起观察了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出现的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投影,每一部分老师也进行了讲解,这就是美术的专业素描中涉及到的知识,本学期有一些专业知识和名词,一定要认真学习,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作业要求
找一找圆柱体、正方体、球体上的明暗色调。
教后小结:
目标达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本节课在上节课我们一起通过观察白纸在光的照射下,自身形状变化,产生
的明暗色调的变化,并学习了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出现的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投影,每一部分老师也进行了讲解,自己找了圆柱体、正方体、球体上的明暗色调基础上,分析课本上的范画,学习了三大面、五调子,并用铅笔画立方体或圆柱体,表现出物体的明与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将带来的工具材料放好,端坐,集中注意力听讲。
二、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谁想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有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出现的明暗调子,你记住了吗??(点名回答)学生回答。
(二)导入课题教师:?上节课我们还找了立方体、圆柱体的明暗色调。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用铅笔画立方体或圆柱体,表现出物体的明与暗。好不好??学生回答。
板书课题:明与暗
三、讲授新课
(一)欣赏学习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页,看课本下面的部分,课本上举例立方体的明暗色调表现,先找一找上面的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投影。?学生找一找。教师:?都找到了吗?一个也不准少,哪一个你找不到,举起手来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学生活动。教师:?是不是上面都表现出来了??学生回答。教师:?课本上表现的立方体,你看它是立体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很好,像第2页上的白纸,有了明暗变化,才会表现出立体感。所以我们在表现的时候,一定要把五个调子和投影都表现出来,不然就表现不出立体感了,注意,一个也不能少。记住了吗??学生回答。
(二)讲解三大面、五调子教师:?请同学们将我板书的内容,记在课本第3页,知识窗的上面空白部分。
1、三大面:亮面、暗面、灰面,也称‘黑、白、灰’;
2、五调子:亮色调、中间色调(灰调)、明暗交界、暗调、反光。(边板书边讲解)记下来了吗?这些知识一定要了解,还要记住,下节课上课,我先抽查记得情况。课下组长要检查每一个组员的背诵情况。?
(三)讲解绘画方法教师:?在绘画的时候,首先找出集合体上的明暗交界线,物体上最暗的地方,再来绘画其他色调,一定将五大调、投影都表现出来,缺一不可,还要注意立方体的造型,根据透视规律:边线的近长远短。(板书)下面时间,请同学们打开作业本,请将第一页翻过去,也就是第一页空白,在第二页上绘画第一次作业。?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检查是否每位学生都做好了。教师:?第2课:明与暗的知识都明白了吗?有问题的请举手。?学生活动。教师:?第一次作业是:用铅笔画立方体或圆柱体,表现出物体的明与暗。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开始吧。?
(四)学生绘画,教师巡视辅导。
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有必要的进行全班讲解,肯定优点。
四、板书设计
1、三大面:亮面、暗面、灰面,也称‘黑、白、灰’;
2、五调子:亮色调、中间色调(灰调)、明暗交界、暗调、反光。
(二)注意问题:
1、立方体的造型,边线的近长远短
2、五大调、投影都表现出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分析课本上的范画,学习了三大面、五调子,讲解了绘画时的注意问题,并用铅笔画立方体或圆柱体,表现出物体的明与暗。同学们画得都很认真,继续努力。
六、作业要求
用铅笔画立方体或圆柱体,表现出物体的明与暗。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原始雕刻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地位和其独特的造型语言、艺术手法非洲雕刻艺术和审美趣味。
2.从多角度去欣赏非洲雕刻,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儿童对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非洲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物产环境的一些情况,从而加深对非洲原始雕刻产生的原因的了解,用陶土仿制非洲雕刻。
教学难点:
感受非洲雕刻的独特造型、材质肌理和审美情趣非洲雕刻艺术。教学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非洲雕刻的.图片
二、新授:
(1)讨论、描述课本例图中的非洲原始雕刻作品,非洲雕刻艺术发表各自的感受和见解。
(2)比较一下非洲雕刻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雕刻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可以用黏土仿制课本上的非洲原始雕刻作品。
(4)可以在黏土作品干透后用水粉色着色。
三、指导学生练习:
操作技巧
1.可以临摹非洲雕刻作品,也可以参考它们的造型特点,然后加上自己的意思进行创作。
2.泥工造型可以夸张、变形,不完全和真实的物象一模一样。作品要简炼、概括、生动有趣。
3.泥工作业中要注意控制黏土的水分多少。水分少了,黏土干硬;水分多了,黏土过于湿软,都不适合于造型。
操作步骤
1.学生一起做泥工练习,对泥工作业进一步的感受。
2.先捏制大的形状,再做细部。
3.可适当运用泥工工具。
四、评析学生作品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3
课题:第八课 十二生肖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2、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
教具学具:彩纸、彩泥、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二)新授
1、十二生肖,作为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2、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众不同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可用彩泥或彩纸制作你喜欢的生肖
四、展示学生作品。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一下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肖和出生年代,用拼贴彩纸的方法制作一件生肖作品赠给他们,以示对长辈的关心。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和绘画能力
2.掌握欣赏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重点:培养创新与想象能力
难点:能通过观察进行绘画表现音乐和乐器之间的关系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乘着音乐的翅膀,我们激情飞扬;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奇思妙想。画个想象的`乐器,奏出更奇妙的音响。
二、板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童话世界看看
出示图片
你觉得这些画面美在何处?
如果让你来画一幅图你会怎样来表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三、范例
你又有新的启迪了吗?
作业选择:
1画想象的乐器不需要拘泥于真实,可以多一点大胆的、自由的、幽默的联想。
2用自己喜欢的手法进行绘画。
教学随笔
.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5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了乐趣。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应让学生观察、收集厦门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课多样与统一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8-26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04-2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4-25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5-17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8-26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锦集08-26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06
五年级下册美术向日葵教案范文08-26
2年级美术下册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