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与评述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了解认识各少数民族美术的特点和价值。
2、技能目标:理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态度和多元化的审美心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与评述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了解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的特点和价值,理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
教学难点:蕴涵于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中思想情感及深刻内涵。
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我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的文字、图片或实物、美术课本等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教学: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今天我们要在六个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学生自己筹备的中国的民间美术馆
一、新课内容
二、播放课件,教学知识要点
1、欣赏要点: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祝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民间美术的作者即是劳动群众,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因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间美术品大多有着强烈的情调,造型夸张,色调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味。民间美术由于民俗传统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
2、讲述民居特点:
(1)壮族的木楼:半栏房以一开间为楼房,楼上住人,楼下放牛羊、农具等,另一间为平房,平房多为三开间。这是当今壮族住房的主要形式。
(2)傣族的竹楼: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3)蒙古族的蒙古包:蒙古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3、民族服饰: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藏族: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壮族: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朝鲜族: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服饰不仅花样较多,而且非常优美,富有特色。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的更亮,绿的更翠。
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这样粗犷奔放。
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
4、讲述少数民族乐器:马头琴(蒙古族)、冬不拉(哈萨克族)、葫芦丝(傣族)、芦笙(苗族)
5、讲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
三、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由于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所以,民间美术作品质朴纯真地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和随心所欲的个性,随意性的艺术风采是其艺术特点。
四、作业安排:
1、每个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寻找一张关于少数民族的美术作品的图片。
2、画一张关于少数民族物品的素描作业。
【《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教案】相关文章:
一幅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绚丽画卷-《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评介04-27
《少数民族》教案03-30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05-02
略论少数民族文化对儒学的影响05-01
宝藏的作文10-0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报告之一04-27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04-26
春的绚丽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