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3-07-04 09:42:11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优选15篇

小学美术教案1

  一课时淅沥的小雨

  教学目标: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有关雨的录象带。录音机、磁带《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

  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六、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淅沥的小雨。

  2、教师评析淅沥的小雨。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七、课后延伸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淅沥的小雨

  来源:中师教育

小学美术教案2

  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对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觉。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解决方法:运用谜语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目标: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

  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课 鱼儿游游)

  三、新授。

  1. 多媒体显示海景动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 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 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 (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 (2)多媒体显示“讨论一下”: 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 ① 指答

  ② 多媒体显示: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 ③ 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4.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多媒体显示“小小观察家”:

  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六、轻松舞蹈。 教师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学生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

小学美术教案3

  总目标:

  1、通过艺术实践展示学习成果。

  2、检验和评价学习效果。

  具体目标:

  1、通过《新星擂台》和《新年音乐会》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

  3、引进评价机制,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师生与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本学期的音乐课学习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做信息反馈和自我评估。

  教学准备:

  1、创设“擂台赛”和“艺术表演”舞台及其道具。

  2、有关影视、音响、CD唱片、计算机、大屏幕、照相机等。

  教学内容:

  《新星擂台》、《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检测与评价本学期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效果。

  2、反馈与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作为调控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3、为学生展示其艺术才能,参与音乐艺术实践,创设空间和舞台,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组织才能。

  课时安排:两课时。

  设计课题:《设计布置舞台》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设计: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实验教材下册《校园艺术节》这一活动内容,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为学校第二届文化艺术节设计舞台背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探索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新型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微机室、体现舞台艺术的影视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体会和了解舞台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2.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以组为单位,设计构思如何布置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与会场。

  3.通过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特定环境设计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舞台艺术美感的设计和构思。

  教学难点: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舞台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放映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片段,调节学生的心情。(实施手段: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屏幕广播功能)

  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一台成功的晚会除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你?

  学生回答:喜欢。灯光、道具、音响、服装……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大家说的这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舞台美术".(师放映幻灯片,认识舞台美术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舞台美术是除了表演人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化妆、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布景。这些内容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演出的设计者可谓是幕后英雄,大家愿不愿意当这个幕后英雄?

  生:愿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的设计。(出示课题──设计布置舞台)一台成功的晚会离不开舞台设计,可见舞台美术的重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边欣赏,边体会其意义和艺术美感,思考舞台设计与表演内容的关系。(任务一)

  2.教师利用屏幕广播,伴着背景音乐,通过课件放映几个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晚会画面。引导学生讨论舞台背景的布置与表演内容的关系。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教师放映表现结婚场面的舞台背景画面,让学生谈一谈此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内容和感受)。

  生:结婚、热闹、气氛热烈、以暖色为主……

  师:我们现在把背景改变成为蓝色为主的图像,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不像结婚,像逼婚,凄凉、惨淡……

  师:因此可以看出舞台背景的布置必须与节目的气氛和谐统一、呼应。

  二、讨论舞台设计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是否愿意参与设计、布置一台晚会的舞台呢?(任务二)

  生:愿意。

  师:下周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了,如果聘请你当导演,你认为舞台的设计应体现什么特点?

  生: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体现学校特色,符合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

  师:同学们总结得都非常好,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他学校同学设计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利用电脑设计的,色彩搭配得很好,但构图太满。

  师:同学们可以吸收他们的优点,注意构图忌满、忌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这节课就运用微机来为学校第二届艺术节设计一个舞台背景,舞台背景需要根据节目的不同随时变换不同的背景,结合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哪个软件最适合完成这个任务?

  生: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师:是的.。前面我们学习了文本框、图文框、剪贴画、艺术字、幻灯片背景的设置、自定义动画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设计舞台背景。现在老师把艺术节的节目单从网上传输给同学们,同学们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自己的素材库,使用Powerpoint进行艺术节舞台背景的构思和设计,你们可以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大胆创新,制作出各种艺术效果。

  (实施手段:1.教师利用电子教室文件传输功能,将节目单发送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思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学生分小组进行舞台背景的设计,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可以发送短信息,也可以直接语言交流。

  3.教师利用屏幕巡视学生的设计过程,并进行个别辅导,随时进行反馈纠正)

  三、总结与整理

  师:现在,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将作品发送到网络中,选出一个代表讲述设计思路。(任务三)

  (实施手段:教师利用视频转播,使学生作品实现共享,各小组学生代表通过操纵鼠标讲解自己的作品)

  师:通过刚才各小组长的介绍,现在我们进行小组间互评。

  (学生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作品,聘优秀的小组成员为学校艺术节的美工和导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舞台背景,大家在活动中既提高了微机的操作水平,巩固了Powerpoint的操作技巧,又掌握了舞台背景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设计水平,效果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课堂上设计思路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到报告厅去现场演示同学的设计作品。

  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班级进行环境设计、节日海报的设计等。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三)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学法指导: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2、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3、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冰川与晚霞》

  2、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展出示学习目标。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1、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1、提问:如何绘制《冰川与晚霞》?

  2、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展示教师作品

  2、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1、组织学生讨论

  2、归纳小结

  3、欣赏电视中的作品评析作品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第二节

  一、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变化?(放映录像)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明度推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粘贴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3、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

  (出示电视问题)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电视出示文字)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电视演示"心"分解图。)色彩逐渐变深变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

  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请看作业要求(出示电视画面)

  七、学生绘画开始

  展示作业,讲评

  教学反思:学生在调色技法上掌握不够。不是太干就是太稀讲课时应也要侧重讲一讲。

小学美术教案6

  亮丽的城市景观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词语,如“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能书写、能掌握词义。

  2、能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能整体感知文意,简单地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景观花卉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一些不同的城市景观所采用的花卉装饰图片

  生活在城市中,一些起到装饰作用的花卉随处可见,有的绚烂夺目,有的娴静优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花卉的装饰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说明花卉装饰的文章《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二、学习新课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思考:说明文首先要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设想: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城市景观花卉的作用

  (2)城市景观花卉的'分类(气候、形态)

  (3)城市景观花卉的材料

  (4~7)城市景观花卉的设计原则(实用角度;布置的环境特点;欣赏的角度)

  (8)总结

  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重点研读4~7段

  1、请同学散读4~7段

  思考:(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设想:(1)、实用角度:布置庆典场所,色彩鲜艳,用期不长;

  布置展览馆、阅览室,淡雅朴素,花期持久

  布置陵园,常青,简素

  (2)、环境特点: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相适宜

  (3)、欣赏角度:花类,色彩绚丽,温暖、热情

  叶类,青翠舒展、宁静、清爽

  果类,鲜艳可爱,丰收的喜悦

  二、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第三课时

  1、介绍初中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词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2、思考:在4~7段中,作者是否用到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个例子,并试着说说它的作用。(小组讨论)

  例:第5节,为了更好地说明布设展览馆要求时,作者列举了“山石盆景、蕙兰和富贵竹”,具体地说明了布设展览馆要求时花期长,淡雅的花卉。

  请同学朗读语段,更好地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请同学个别发言

  第四课时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小结: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重点研读4~7段

  4、请同学散读4~7段

  思考:(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5、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总结:通过这篇说明文,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包括概括每段段意,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和标点,以及能够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并了解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作业:

  1、抄写词语并解释: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选择一个社会活动,并自己给它配适合的花卉,并且作一定的文字说明,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花卉的原因。

小学美术教案7

  课题:

  第八课:十二生肖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2、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

  教具学具:

  彩纸、彩泥、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二)新授

  1、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2、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众不同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可用彩泥或彩纸制作你喜欢的生肖

  四、展示学生作品。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一下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肖和出生年代,用拼贴彩纸的方法制作一件生肖作品赠给他们,以示对长辈的关心。

小学美术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折纸动物是一节集折、剪、撕、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折纸动物用两条纸条分别折压后粘拼出动物的形态,并通过剪、贴和添画进一步突出动物的形象特点。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3课 折纸动物

  学生曾经学习过折纸,认识基本的折纸图示,折纸动物所以一般都能通过自己识图来制作。学生通过对一些动物身体比例的了解、把握,折出不同的动物形象,教材上的范图也能给学生一定的启示。折纸动物如将马儿的脖子加长,身子缩短就变成长颈鹿的基形等等。所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形体比例的特点折出动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折叠粘拼出动物的大形后,动物的嘴、耳可用剪的方法,动物身上的花纹、皮毛既可画又可以撕贴,可以不受动物本身的花纹、色彩的束缚,自由地选择色彩、添画花纹。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挂历纸、包装纸上的色彩和花纹来完成作业。

  本课制作方法简单,难度不大,但留给学生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却很大。

  二、教学目标

  掌握折纸动物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学会把握动物的比例及外形特点。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三、教学设计

  本课折纸动物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发现探究问题的讨论,再到寻求解决的方法,创造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不断地交流、寻找规律,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为了便于学生讨论和活动的'开展,可将课桌摆成四个圆圈,学生分四组围坐在周围。课前应制作CAI,它既能将各种动物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又能直观地分析动物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学生创作成功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激趣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指导实践——创新探索——交流评论——游戏活动

  激趣导入这一过程中,教师快速折出不同的动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看书上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叠方法,试折出马儿。接着再寻找规律:折动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头、脖子、身子、四足的长度、宽度的大致比例关系。

  在观察分析这_阶段,利用展示不同的动物形象,师生共同分析它们身体的比例特征。随着学生的总结,将动物图片用阴影的形式把各部分大的形体比例概括出来。接着欣赏教材中通过剪、撕、贴、画几种方法装饰出来的动物,了解多种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实践。

  接着学生巧妙地利用各种纸张的花纹、色彩,将喜欢的动物折出来,并把问题提出来,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评价环节中各组学生把做好的动物摆在桌上,大家自由地走动交流、评价。

  游戏活动时,每组把前一节课做的小树摆出来,还可以做些小草、石头等,再把动物放进去,玩一玩“森林王国”的游戏。教学中还应注意渗透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作业要求:

  每位学生先折出一匹马,再运用这种折叠方法自己折出一个动物形象,并且完成其中一个的添画装饰。

  四、教学建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学习折叠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折出不同的动物为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以添画装饰和游戏为主要内容。

  注意不要选过于软的纸,以免折出的动物立不起来。

小学美术教案9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能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中国龙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

  课件、计算机、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有什么好吗?

  [播放动画片]

  2、你们喜欢龙吗?谁能说说你第一次见到龙时的感受?龙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为造型威武,身材强健深得大家喜欢。下面我们就带着崇敬的心情感受一下中国龙。[板书课题]

  二、认识中国龙形象:

  1、孩子们,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出现于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6400年,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课件出示龙形象出现的时间]

  2、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让我们来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龙演变的三个时期]

  3、虽然经过时间的.磨砺,龙的造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找找吗?

  [课件出示寻找龙与其它动物的相似之处]

  4、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并没有龙这样的神奇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大家想看看中国龙到底有哪几种动态吗?

  [课件出示龙的动态]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龙形象: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龙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来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龙的形象呢?

  四、感受身边和艺术中的中国龙形象:

  1、在今天,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龙的精神无处不在,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来,让我们瞧瞧吧。

  [课件出示龙与艺术的图片]

  2、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关龙的形象图片,那么龙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出示龙的主要组成部分]

  3、龙是一种内在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龙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各种不同的龙的图片]

  4、龙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大家想不想看看小朋友是如何表现中国龙的呢?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画]

  五、表现中国龙形象

  1、看了这些小朋友的画,大家是不是也心动了吧!小花猫看我们学习得这么认真,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作业提示]

  2、你们小组想表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龙?小组里商量一下。

  3、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4、我们小组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它表现出来吧。

  5、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放音乐。

  A、辅导不能表现龙特点的小组。

  B、辅导画面单调的小组。

  六、展示中国龙、体会龙精神。

  在小组里说说你喜欢哪一条中国龙,为什么?

  七、延伸龙精神。

  我们是龙的传人,就让我们致力于繁荣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昌盛龙的故乡。

小学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捏、贴刻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剪刻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活动背景分析

  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型。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底世界这一堂课通过观赏图片,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1分钟)

  课前播放《鱼儿水中游》的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海底世界里的鱼。

  师:投影上边,有一首儿歌,我们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

  生:齐声朗读:鱼儿鱼儿水中戏,千姿百态形各异;

  五颜六色真美丽,海底世界多奥秘。

  师:对,海底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那么海底里面究竟是怎样的奥秘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在看视频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要仔细观察不同鱼的形状和颜色。〔教师打开视频———播放《海底世界》〕。

  二、情景创设:(2分钟)

  1、师生共同观看《海底世界》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海中的生物、不同鱼的形态和颜色。

  3、这些鱼儿漂亮吗?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剪刻这些美丽的鱼儿好吗?

  不过在剪刻之前,还是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鱼,它究竟是长得什么摸样的?

  三、认识鱼形:(3分钟)

  1、鱼的结构:出示课件:鱼由那几部分组成?同桌之间交流。

  生答:……

  师小结:(鱼一般都是由头、身体、尾巴、还有鳍组成的)。

  2、鱼的形状

  师:在海底的世界里,鱼儿的种类虽然有千百万种之多,但是,我们不管它的种类有多少,今天呢?我们就把它们的形状分成两个简单的类型。(出示课件:对称的鱼形;不对称的鱼形。)

  师:那么,什么是对称的鱼形呢?(出示课件—对称的鱼)

  师:①、讲解对称的鱼:如果我们在这条鱼的中间画上这么一条线,结果我们会发现,这鱼的'上边与下边在形状、大小、方向都相同。

  ②、教具展示:(出示教具—对称的鱼)。

  师:小结:所以我们把象这样的鱼形称为对称的鱼形。

  师:③、(我们再来看另一种鱼形)课件展示

  讲解不对称的鱼形:按一条中心线划分后,鱼形的两边大小、形状不相同,就是不对称的鱼形。

  师:小结:所以我们把这类鱼形,称为不对称的鱼形。

  四、动手实践———捏鱼:(10分钟)

  (1)课件展示学习要求。

  师:下面以个人为单位对鱼的捏法。(学生开始制作)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根据作品给以适当评价。

  师:我们刚才捏的是鱼的形状。现在我们来看看除了鱼类以外的海洋动物和植物怎样捏呢?

  (2)课件展示其他动物和植物:

  ①先分颜色;

  ②捏;

  ③贴;(贴出鱼的眼睛、头部以及鱼身上的花纹———花纹的剪刻方法:先将鱼形对折,剪出一个洞,再小心地将花纹镂空)。

  五、装饰美化:(3分钟)

  1、激励鼓动:

  师:(课件出示范画)同学们,老师还带来了自己制作的作品,并且进行了适当的添加、粘贴。同学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老师很喜欢这一幅,但是这幅海底世界里的动物和植物好像太少了,那么接下来同学们能不能用你的巧手来为海底世界添加你的作品呢?

  生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相信咱们做的会更漂亮,有信心吗?

  2、个人合作:作品制作要求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同学完成得最快、完成得最好看。先完成的三名同学老师有奖励哦。

  六、学生制作(15分钟)

  七、学生作品展示:(4分钟)

  1、每个同学将作业拿到台前展示粘贴。

  2、学生自评作业优胜。

  3、教师讲评,并分发优胜个人的奖品。

  八、课堂小结:(1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想跟大家说点什么?

  生答:……

  今天我们学习了不同鱼形的捏贴方法,同学们回去后,还可以将你们捏的鱼做成挂饰。有时间的话,同学们一定要试试看,相信你们一定能制作得很好看。

  课后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节手工制作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这一堂课通过播放录音,观赏图片,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本课时教学重点明确。观察海生物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本课题的内容进行想象、设计。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前教师做了大量的课前谁备。关于海底世界的精彩画面,图片资料,海底世界的情景的创设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活动。捏贴橡皮泥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资料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根据课题内容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地发挥想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活动最后“收尾”部分较精彩。增加很多教学经验,临场应变能力足。我会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课上,有更大的进步。积极参加职前、职后培训,吸取先人的丰富课改经验,试图借鉴这一做法的精髓,使“做”与“教”统一,以便能基本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能独立工作的合格的教师。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汽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儿童对汽车有浓厚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汽车的回忆、观察,从而大胆想象,细心设计,使学生体会思考、设计的乐趣。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学习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外形特点。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

  教学重、难点:

  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老师刚在黑板上设计了一幅山城交通图(空立交桥),你们帮老师看看,还缺少些什么?

  (立交桥上没有汽车)

  2.老师正准备画呢,画什么样的汽车好呢?我们一看?

  (展示汽车图片,识别汽车种类)

  3.这么多汽车,老师都挑花眼了,不知道画什么汽车好了?干脆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汽车好吗?

  (揭示课题:画汽车)

  二、分析研究,探究学习

  1.反问:你们会画汽车吗?

  2.考一考:从汽车的外表看,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

  (车轮、车灯、车厢、驾驶室等)

  3.演示画法:车轮车身装饰

  4.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l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

  l那些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l你喜欢那辆汽车,为什么?

  三、引导学生,拓展创新

  1.我们山城的地形特别,什么样的汽车更能适应有山有水的地形呢?

  2.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3.老师将从同学们画的汽车中选择适当的汽车贴在《山城交通图》中。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画幅过小的问题;

  2.及时展示表现夸张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

  3.及时展示功能创新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设计;

  五、展示、欣赏与

  1.邀请创意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介绍所画汽车的功能;

  2.学生将画的汽车作品剪下来,根据汽车的功能贴在交通图中相应的位置,组成一幅完整的《山城交通图》。

  六、课堂,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帮老师完成了《山城交通图》,而且还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

  2.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

  (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

  3.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

小学美术教案12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工具材料

  五、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媒体运用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三课时

  一、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学用具

  二、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作业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家乡古建筑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考察小结导人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

  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二、引导分析

  1.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2.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

  1.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2.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五、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六、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小学美术教案13

  活动设想:

  本班幼儿已经认识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对听音辨音的系列活动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本次活动是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音符5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通过创设音乐王国情境和各种有趣的听音辨音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大胆地表现自我的能力,体验听音辨音这种音乐活动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动作表征能力。

  2、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分享合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学习音符的兴趣,寻找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认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

  2、情景设置—音乐王国。

  3、教具准备:

挂图一张,高音谱表、人手一个小音符的挂饰、录音机、磁带、地谱(在地板上画五线谱)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随着《哆来咪》音乐欢快地进场,参观音乐王国。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向音乐王国里的小音符问好。1双手在脚踝处,2在小肚腿处,3在膝盖处,4双手叉腰,5双手交叉抱手臂,6双手指肩,7双手抱头,1双手斜上举。

  二、辨别音符不同的位置:

  游戏《朋友在那里》启发幼儿说说音乐王国里有什么?(音符、五线谱等)并找个音符做朋友。

  幼儿根据自己身上挂的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边表演边找到跟自己身上挂一样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认识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1.出示挂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复习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并引导探索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整体认识:

  在音乐王国里有许多会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着高音谱表,高音谱表有几条线?(请小朋友拿出手指数一数)还有什么谱号?(高音谱号)这时候,来了许多音符豆豆,它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1——”,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一线,唱歌的房子又唱起来了:“3——”,(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间,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2——”,(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二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5——”,音符豆豆都滚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们唱啊,跳啊,高兴极了。

  2.老师变换音符的位置,幼儿听琴唱一唱。

  四、听音辨音游戏:

  1、《音符找家》游戏:听琴声辨别是那个音符,跳到这个音符在地谱上的相应位置,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着各种动物唱出这个音符。音符找到家后,听老师所弹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着节奏在地谱上跳一跳。

  2、《锤子、剪刀、布》游戏:小朋友自由结伴一起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小朋友唱音符,输的小朋友就在五线谱上跳出这个音符的位置。

  五、听音乐自由表演“哆来咪”结束。

小学美术教案14

  教学内容

  第一课 七彩飞虹

  教学目标

  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画;

  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教学重点

  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过程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目标

  设疑导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

  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学生: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

  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分析理解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混色游戏

  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欣赏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

  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

  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

  自主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

  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

  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

  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

  学生自评和互评。

  总结教学

小学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发现、认识生活中表面凹凸不平,带有纹样的一些物品。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2.学习运用“纸盖物”——干印法,拓印出美丽的印纹画并添画成独特的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3.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创造美的学习活动的快乐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拓印中干印的简单步骤及操作方法。

  感受印纹的肌理,用印纹画添画组合成新的造型。

  教学难点:

  印纹的清晰度,添画造型独特有创意。

  教学准备:

  树叶。白纸。油画棒或蜡笔。

  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打开PPT)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0。下面老师给1分钟时间请同学们看看白板上放的图片,再联系自己书本里的内容。开动脑筋想一想,课本出现的莲藕,树叶都被用来干什么了?

  哪位小朋友回到老师刚才的问题,?莲藕跟树叶都被用来做什么了?

  (总结学生答案。)莲藕直接用来沾颜料印在了纸上。树叶被纸盖着用蜡笔涂出了树叶的图案。

  (转入本课主题。)其实这两张方式都属于一种绘画的技巧——拓印。

  (板书:拓印)

  那什么是拓印呢?拓印其实是一种最普通最古老的纸上的印刷方法。

  二、新课授予

  那么老师要发问了,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用来拓印呢?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跟书本里的树叶,硬币,莲藕等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所以粗糙的东西才可以用来做拓印。

  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粗糙的实物?

  (播放PPT竹篮等图片)

  1.介绍拓印的两种方法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拓印都有哪几种方法。

  (播放视频)

  视频我们看完了,同学们告诉老师视频中介绍了多少种拓印的方法?

  一共是两种拓印方法。其中用手指沾颜料印到纸上的那一种跟书本里用莲藕印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称它为——湿印法。

  (板书:湿印法)

  跟书本中一样是用树叶印出来的叫——干印法。

  (板书:干印法)

  那么由于我们学校里条件有限,小朋友们容易打泼颜料,我们这一节课就主要学习一下干印法。

  2.教师示范一

  下面就要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学一学干印法到底是怎么印出来的。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作业本还有树叶。

  (打开投影仪,准备纸、树叶开始边讲解边示范)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你们的本子,选空白的一页。

  然后,跟着老师,把你们的树叶放到这一页纸的下面。

  接着把纸盖好。我们就可以看到纸的下面透出的树叶的形状。

  都做好这一步了吗?

  (简单巡堂检查)

  接下来,我们用油画棒或者蜡笔,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顺着树叶的形状。开始轻轻的涂抹。注意,涂抹时候笔不要立起来。尽量放倒,与本子持平。

  (简单巡堂检查)

  3.欣赏作品我们来看一下,别人拓印出来的作品。

  (播放PPT展示作品。)

  小朋友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别人拓印出来的不单单是印纹那么简单?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刚才拓印出来树叶的形状添画成更有趣的作品。

  4.教师示范二

  (打开投影仪,继续示范)

  下面同学们先看一看再动手,看看老师把我们刚才的树叶添画成什么了?

  (示范添画——老鼠)

  三、课堂作业

  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对自己拓印出来的树叶进行添改。动作快的同学也可以重新拓印一张,再添画。

  (教师巡堂,指导,并抽取优秀作品点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拓印中干印的简单步骤及方法,同学们可以回家后,运用这个方法,去拓印一些别的表面粗糙的物品,然后添画成有趣的作品。

  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

  下课后请小组长收齐本组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1

小学美术教案12-30

小学美术教案12-16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14

小学美术的教案02-24

【荐】小学美术教案01-02

【精】小学美术教案01-02

【热】小学美术教案01-02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1-02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