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14 12:37:48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课时:1

  (3)学科:美术

  (4)学生准备:场景道具、画纸、各个小组的评价表、水彩笔、或者各色彩色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

  二、教学课题《蚂蚁搬家》

  三、『教学分析:』

  1、蚂蚁搬家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认为,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师生一起愉快地、相互参与体验乐趣的过程。这个故事体现了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淡化双基意识,着眼于情感的陶冶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的方式采用小组或集体合作为宜。

  2、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以故事为前提,创设好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昆虫外形特征的描绘,激发探究兴趣,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蚂蚁搬家的情景。学习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其中包括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及动态的表现。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参与的喜悦,树

  立集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重点:运用绘画形式,通过集体创作,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教学难点』

  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以及蚂蚁搬家过程的拟人化的想象。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探究学习的过程为:创设情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小结内化五大教学环节实施教学。

  1、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听歌曲,从学生熟悉的'儿歌《小蚂蚁》入手提出问题:谁能听出歌曲里面唱的是谁?它长得什么样子?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并出示蚂蚁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先画一画,自己见过的蚂蚁,初步认识结构特征,相互讨论一下蚂蚁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首先想象有着夸张动态的蚂蚁形象,接着探究出蚂蚁为什么要搬家的?然后把家搬到哪里去?并能想象总结出蚂蚁搬运食物常用的方式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课堂结束,我通过“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我力求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及精美图片的欣赏,以及现场演示搬运物品的表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语言描绘活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师生互动,展开讨论学习,并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小组2人合作表现,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动脑去想。在学生的观察、讨论、想象中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六、『教具准备』

  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

  为小组准备:画纸、各个小组的评价表、水彩笔等。

  小组查阅、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儿歌《小蚂蚁》导入:

  (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蚂蚁的生活环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百度搜索】:儿歌《小蚂蚁》

  1、师问:刚才这首儿歌里唱的是谁?

  生:回答、、、(小蚂蚁)

  师问:平时我们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同学们想想···老师找同学起来大体描述一下蚂蚁的外貌。

  生:思考。并找学生描述。(学生描述:头圆圆的,全身黑黑的。头上有一对触角,六对足,还有一个大肚子)

  2、图片欣赏

  【百度搜索】:平时见过的小蚂蚁图片

  (目的:让学生通过欣赏真实的蚂蚁图片,加上教师的简单讲解,进一步加深印象,知道了蚂蚁的大体结构。)

  【百度搜索】:小蚂蚁身体结构图片

  (目的:再次让学生清楚明白蚂蚁的身体结构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又大又重的物体,自己力气小,搬不动,需要有人帮助。而在细小的昆虫世界,这样的事情也会经常发生,蚂蚁就是这样的群体。

  他们喜欢在地下筑巢,他们成群居住在一个巢穴里。别看蚂蚁身体那么小,只要发现一点吃的食物,蚂蚁们就会立刻返回蚁巢,一边走一边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在路上留下记号,等回到窝里,就用他们头上的触角和其它的蚂蚁交流。

  4、动脑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蚂蚁们要成群结对地搬家呢?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对,就是天要下雨了,蚂蚁们才匆匆忙忙的搬家。蚂蚁是怎么搬家的?你能做做蚂蚁搬东西的动作吗?

  课件展示蚂蚁搬东西的动作,师一边讲解一边模仿。师一边讲解一边模仿。同位之间也相互模仿蚂蚁的样子搬运东西。给别人的感觉东西要很沉很沉的。师:你们看,他们好像搬得好辛苦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想一想······生:大家一起搬。

  师:对了,3个人一起搬或者抬或者拉、推等等,力量大了,就能更快的把很沉的东西搬走。人多力量大呀。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蚂蚁搬家

  (二)、欣赏蚂蚁

  1、再次欣赏真实蚂蚁图片。师讲解蚂蚁的结构: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有三对足。

  【百度搜索】:小蚂蚁的身体结构图片

  (目的:认识蚂蚁的外型特征,学习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的方法。)

  2、知道了蚂蚁的身体结构,怎样表现会把蚂蚁画的更可爱?

  【百度搜索】:再次欣赏图片1:真实蚂蚁搬运东西

  【百度搜索】:欣赏图片2:卡通蚂蚁搬运东西

  (真实蚂蚁、卡通的蚂蚁)对比一下,哪种方法表现的蚂蚁更可爱?师略作分析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出:

  卡通的表现手法更可爱。

  (三)、画蚂蚁。

  1、教师示范画蚂蚁:

  头是圆形的,胸也是一个椭圆形,腹部也是一个长长的圆形。(教师当场演示,学生认真看)

  2、蚂蚁搬运食物用的工具、姿势:

  【百度搜索】:

  图片一小蚂蚁自己扛着、拖着

  图片二多人合力搬运

  图片三:雨中的小蚂蚁

  图片四:小蚂蚁搬虫虫

  3、蚂蚁爱吃的食物:(图片展示)

  【百度搜索】:(水果、饼干、馒头渣渣、米饭粒、鸡腿等等。)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在欣赏我国古代花瓶出色的传统艺术基础上,借助一些特定的方法设计创作平面工艺的花瓶,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在教学中,要求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感受花瓶的造型特点,掌握其对称形的插剪方法,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美化。

  学情分析

  二级的学生对于美术绘画的能力比较低,因此,本课提供了利用纸模来画外形的方法,让学生较容易画出外形轮廓,体验成功的快乐。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的:通过学习,欣赏花瓶的艺术美,了解花瓶的工艺知识,学会剪、画花瓶,并用简单的图案来美化装饰花瓶。

  2、 能力目的:掌握花瓶对称的造型方法,能顺利地设计一个造型好看的花瓶,能进行美化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目的:感受中国古代陶艺文化的精彩,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造型设计方法,能用合适的图案装饰花瓶。

  教学难点:如何用图案装饰花瓶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教师教具准备:自制花瓶,范画。彩色笔、剪刀等。

  学生准备:白卡纸、彩色笔等。

  2、激情导入:通过问题启发,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3、新知解惑:认识花瓶的形状和装饰。这一阶段要通过直观的.看、听、画来掌握知识,为后面学习扩展作好准备。

  4、探究学习:让学生试着画,因难度不大,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自信心会增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创作中。

  5、设计制作: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图案装饰在花瓶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确定不同的要求。)

  6、展示交流:创设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感受参与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比较、欣想象的学习方法。

  2、运用点、线、色块绘出精致的花纹图案动物的花衣裳和丰富的色彩。

  教学重点:

  1、能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动物的花纹;

  2、对比色、邻近色的运用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独特的花纹图案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过程:

  一、 一看、猜一猜、说一说

  1、一看:出示动物局部,注意观察动物的花纹和色彩美。

  2、猜一猜:这些纹样属于哪种动物的花衣裳?猜出动物的名称。

  3、说一说:动物的花衣裳有什么作用?

  二、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

  1、看一看:动物身上的花衣裳有哪些花纹图案?色彩是怎样搭配的?

  2、议一议:为什么有些什么动物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这么相似,有的还会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3、想一想:我最喜欢什么动物?我会用什么花纹和色彩去表现它的花衣裳?

  三、玩一玩、画一画、评一评

  1、玩一玩:创设动物界时装表演的'情景,激发想象创作。

  2、画一画:先画出喜爱的小动物的外形,再给它添上合适的花纹、色彩。

  3、评一评:自评和他评。

  四、教学评价

  1、可从知识技能方面设计:

  我学会了辨别( );

  我能观察发现( );

  我能画出( )种花纹;

  2、可从学习过程设计:

  我能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啊( );

  我能自己查找资料,知道( ) ;

  3、情感、态度方面设计:

  我喜欢( );

  我学会关注大自然的( )。

  教学反思:本课从另一角度(动物保护色)启发学生的想像创作思路,培养他们科学与艺术地进行观察与表现的方法,学会用环境色装饰动物的身体,启发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用立体纸盒装饰制作笔筒的方法。学习浅显的装饰美化知识,将作品做得精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通过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从“做做玩玩”与“做了可用”中,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用品、美化生活的情趣,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笔筒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搁笔用品,在我国使用广泛。选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只美观实用的笔筒,可以使学生懂得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可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此课的学习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书中的图例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构思,引导学生知道可以使用各种材料来制作笔筒。笔筒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启发学生研究如何使自己做的笔筒好看(有特色)而实用(不易碰倒)。

  教材中选用了一只明代的青花瓷笔筒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笔筒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只青花瓷笔筒具有明代笔筒的特色:大口直身,可以放置许多大小不等的笔和画卷等。此图供学生欣赏时用。

  书中的学习建议第二条提示了学生在评价时应该找同学的优点,互相学习。

  2.重点、难点。

  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根据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想象造型。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各种身边容易找到的包装物、彩笔等

  (教师)课件(有关笔筒的资料)、笔筒成品两个、供学生使用的彩色卡纸若干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把笔,问学生:把笔放哪儿?

  (2)教师出示范例,引入课题:《我做的笔筒》。

  2.欣赏感受。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古代的笔筒,了解笔筒文化。

  (2)讨论:笔筒的制作材料有哪些?(提示:木、竹、瓷等。)

  3.讨论研究。

  (1)小组讨论:好的笔筒是怎样的?(板书:美观、实用。)

  (2)小组研究分析:教材中的笔筒有哪些优缺点?(造型多样,装饰的手法多样,但使用纸杯制作笔筒时应该考虑稳定性。)

  4.技法交流。

  (1)纸笔筒的造型有几种?(出示几种外形不同的笔筒范例欣赏。)

  (2)讨论:如果是用其他材料加工,应该注意些什么?(适当介绍一些装饰的方法。)

  (3)看看自己所带的材料,想想制作什么样的笔筒比较好,怎样装饰好看。

  5.操作体验。

  (1)提出要求: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一只美观实用的笔筒。

  (2)学生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剪刀)。

  6.展示评议。

  将笔放入笔筒,请学生互相说说同学做的笔筒有什么优点。

  7.总结下课。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活动情况并请学生收拾清洁教室。

  (2)请学生课后继续利用各种废弃物加工制作成各种美观实用的物品。

美术教案 篇5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3.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1.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课题).

  二、交流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必选:前置学习)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突出“游”的方法)

  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

  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课件展示图片)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图片)

  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d、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

  2.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一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播放音乐和游太空录像)

  (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

  (1)课件展示多幅学生作品。

  (2)说说这些同学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

  三、创作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外国的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

  安全提示:乘坐飞机时要关闭通讯工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还有我们古人留下许多的梦想。(莫高窟图片展示)

  二、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时期的飞天壁画。(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

  2.展示欣赏:飞天壁画

  3.总结飞天人物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片展示)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探究绘制

   1.初步感受:

  教师长带表演

  2.认识绘制:

  教师示范画

  3.学生创作:

  要求:画飞天人物,用线条表现出人物的轻盈感。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安全提示:马路上不能打闹。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放国歌,引入课题

  二:引导记忆

  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

  三:课件欣赏

  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

  四:作画步骤

  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下课。

美术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原色。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2. 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 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 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 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xx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xx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xx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同一方向的曲线(绕圈)

  2、巩固学习正确涂色的方法,一手扶纸、一手握笔。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彩带(人手一份)、水彩笔 、 幼儿美术用纸

  活动过程:

  一、让彩带跳舞,激发幼儿兴趣

  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的舞动。 (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以绕圈为主。)

  3、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还能怎样舞动?上下、左右、转圈舞动……)

  二、观察曲线,引导幼儿思考

  1、提问:“跳舞的彩带像什么?”(小虫,蛇,水……)

  “它是怎样动的呢? 请小朋友用食指画一下它是怎样动的,好吗?”

  2、请幼儿到教室前面画下“跳舞的彩带”的样子。

  三、幼儿作画

  1、出示小蜗牛:“看,有一只小蜗牛要回家。可是他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谁能告诉他家在哪?”

  “啊,小朋友真棒!可是小蜗牛还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家。我们把回家的路给小蜗牛画下来,好吗?”(提出要求:要沿着黄颜色的虚线慢慢的、像刚才画彩带一样,一圈一圈的.从小房子画到小蜗牛那里)

  2、请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幼儿握笔姿势、保持桌面、身上的干净整洁。

  四、点评作品,结束活动

  1、结合绘画,点评幼儿作品。表扬画得好的幼儿、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2、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画送到娃娃家小蜗牛那里。

美术教案 篇10

  一、 教材内容:

  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人教版)

  二、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间的游戏练习应用线条简练描绘物体的能力,并应用于绘画中。

  教学难点 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解决方法: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三、 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还做好了课前预习。但是,大多数学生应用手绘线条刻画事物的能力不高。学习本课比较吃力,应重点辅导。

  四、 设计理念:

  通过游戏、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方法,解决本课问题。并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五、 教学目标 :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罗丹语)。

  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初步了解绘画过程抓住事物特征绘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能力渗透点: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六、 教具准备:

  生活日用品(数件)、磁性白板、手绘线条图片(数件)

  七、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

  八、 课时安排:

  2课时

  九、 教学过程 :

  1、手绘线条图片欣赏导入。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手绘线条图片画。)

  老师:谁知道我画的都是什么东西?

  (学生争先回答并认真欣赏,产生浓厚兴趣。)

  2、师生初步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老师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东西,他们都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初步意识事物因作用不同而产生的外形的差异。)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学生:我也想画出这么美的画,可是我能行吗?(及类似的话)

  老师:当然能行!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但发现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的'画笔描绘下来。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又快又好地画出我们看见的东西好吗?

  学生(齐声):好。

  3、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方法。

  老师: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谁说一下我们该如何描绘一件物品呢?

  (学生开始分小组边议论边发言,各抒己见。)

  (接下来,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与全体学生共同进行探讨总结。)

  (各小组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完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方法。)

  (最后,老师将探讨结果板书到黑板。)

  学生看作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4、老师总结本科教学内容。

  老师: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方面。

  (老师边总结边板书,并给与一定的补充。进行小结。)

  5、内传递本科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我们先来画这几样东西,看看谁画的好。

  (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学生分组开始写生,老师组织、协调。

  (学生分组开始写生。)

  课堂内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学生分组出示优秀作品,自我评析,共同欣赏。)

  (老师组织、协调并进行总结。)

  十、板书设计 :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1、 手绘线条图像的特点:形象鲜明、绘制快速、用具简单、表达 多样、易于掌握

  2、 用具: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等)

  纸(各种类型纸张均可)

  橡皮(可不用)

  3、 注意事项:线条力求简洁概括。

  抓住绘画对象的特征。

  选择最合适的描绘视角。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9-29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2-18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12-16

美术教案12-14

美术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