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09 12:15:57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用简笔画的方法画蝴蝶,并能画出它的不同形态。

  2、 发挥想象力添画合适的背景。

  3、 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4、 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蝴蝶的方法,难点蝴蝶的不同形态

  活动准备

  画笔 画纸 蝴蝶动画和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 看动画让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观察它的动态和活动情景

  教师:你看到了几种蝴蝶?

  说一说你所看到的蝴蝶是什么色的?

  它们的形态是这样的?

  小结蝴蝶的种类很多有着不同的色彩,它们在花丛中飞舞,姿态千变万化

  确实招人喜爱。

  二 出示示范画请小朋友欣赏

  教师:这些画和你看到的动画蝴蝶又什么不一样的?

  三 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通过看动画和欣赏,大胆的画出自己的蝴蝶。

  2、引导幼儿能够添加自己喜欢的背景。

  四 展评 漂亮的蝴蝶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画的?你的蝴蝶在干什么?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一个画展,让幼儿早自由活动的时候继续欣赏

  探讨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多的“蝴蝶画”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我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究 思考,虽然对蝴蝶的基本形状不同动态都能基本掌握,但作画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原因是我的示范画左右了幼儿独立思考,造成了幼儿的画 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没有创意。另外,虽然说大班幼儿能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但蝴蝶的`形态比较多它的造型很难把握,因此仅在课堂上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蝴蝶的结构特征、动态绘画、添加背景难度有点大。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从形式语言入手(色彩、图形等),初步感受“星空”的美。

  2、尝试用图形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3、通过感知对比色、图形联想,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赏星座图。

  2、PPT、音乐钢琴曲《星空》。

  3、4大张画纸(星夜)、颜料盘8个(红、黄、蓝、绿、黑)、圆点刷子16个(每组1大2中1小)、水彩笔16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观察过晚上的天空吗?晚上的天空有些什么?(PPT1)

  二、欣赏:

  1、(PPT2)西班牙有个大画家——米罗爷爷。他的爸爸是个天文学家,喜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星,米罗爷爷受他爸爸的影响也很喜欢看星星,还很喜欢画星星。

  2、看,这就是米罗爷爷的`画,美吗?

  你认为它美在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月亮、星星、一个个黑黑的圆点)黑黑的圆点表示什么呢?(一闪一闪的星星)有首歌曲《小星星》,我们来唱一唱。你还看到了什么?(线条)

  师指小人,你觉得这像什么?(娃娃)他的表情是怎样的?(惊讶、开心)

  3、除了线条、图形,你还看到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色彩)

  4、(PPT4)米罗老爷爷为什么喜欢这几种颜色呢?(出示颜色标记)颜色和颜色之间藏着一个小秘密:对比色。(红——绿、黄——蓝、黑——白)老师身上有对比色吗?你们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对比色?对比色放在一起,会使颜色的对比更明显,黄的更黄,蓝的更蓝。

  5、鲜艳的对比色、有趣的图形、跳跃的线条,米罗爷爷用这些向大家讲述了一个美妙的故事。告诉你们哦,米罗爷爷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图形表示,然后再通过想象加上一些颜色和线条,就把它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了,而且他的画中常常出现米字型。

  6、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取名字,你会取个什么名字呢?

  7、如果让你画星星的话,你会把一颗颗星星连画成什么样子呢?

  三、创作:

  1、今天我们四个小朋友合作画《星空》。请看步骤图:

  四人合作:海绵圆点刷印大小黑圆点 水彩笔连线 棉签添画及涂色。

  2、幼儿4人合作画,提醒幼儿涂色时注意画面的干净,可用纸巾吸颜料。

  3、展示,欣赏同伴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儿充分想象,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认真欣赏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并恰当地加以评价

  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成人也不必大惊小怪、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该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询问幼儿的画法并作出具体的评价。事

  后,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成人过多的关心与干涉只能使幼儿失去创作的源动力,扼杀了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

  在美术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美术教育并不是教幼儿什么惊人之作,而是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1、了解名片的结构,尝试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制作一张自己的名片。

  2、能大胆介绍自己制作的名片,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名片的图片、幼儿制作材料(水笔,各种彩纸周围用造型剪刀剪出名片边缘形状)。

  指导要点:

  一、激发兴趣

  1、如果你想让别人认识你,你有什么好办法? (幼儿自主交流:可以自我介绍。……)

  2、、你们看到过名片吗?什么是名片呢?名片有什么用吗?出示名片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二、讨论交流

  1、请幼儿欣赏各种名片,你看到过的名片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名片上都有什么东西?名片上有些必须有的东西:如名字、电话号码,图片等等。

  2、讨论:制作一枚名片需要注意些什么?

  三、幼儿制作

  1、根据老师所出示的不同名片,以及自己收集的名片,幼儿尝试制作。

  2、幼儿制作绘画名片,教师观察并巡回进行指导。

  3、引导幼儿大胆创新地制作不同的.名片。

  四、分享交流

  1、幼儿介绍自己的名片,观察作品中是否有名片必须有的要素。

  2、分享成功的快乐。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作品的着色特点,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2、尝试运用点彩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素描纸、水粉笔(小号)、水粉色、调色盘、洗笔桶;彩砂纸、油画棒。

  【活动提问】

  1、画家在这幅作品中画了什么?

  2、画中的物体是怎么画出来的?

  3、这幅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感知画面中物体的轮廓是直接用色彩表达的。

  2、画面中的色彩效果是用各种纯色的小点混合形成的。

  难点:用大小均衡的色点有规律地排列出所描绘物体的轮廓,并且表达出物体之间的区别,对幼儿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创作过程中,教师既要提醒幼儿注意色点的排列顺序,又要提醒他们注意各物体的色调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对比色的运用。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

  引导重点:在没有轮廓线的情况下分辨出画面表达的内容。

  ①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哪些内容?(有树,有太阳,有花,有草地……)

  ②你觉得这是一幅表现什么的画?(这是一幅风景画,这是一幅画太阳下山的画。)

  教师提示:这是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落日的风景》。

  (2)引导幼儿感知作品创作的技法。

  引导重点:观察作品的笔触和组合排列规律,感受点彩画的绘画风格。

  ①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画上面有好多小点点,是用点画出来的。)

  ②这幅画远看和近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近处看有点模糊,远处看清楚;在近处看到的是小方点点,在远处看是画。)

  教师提示:近看全是用点组成的,没有线条和大的色块,远看可以见到完整、具体的形象,这样的画就叫做点彩画。

  ③点彩画和平时混合颜色画的画效果有什么不同?谁的色彩更强烈,更醒目?(点彩画的色彩更强烈,也更好看。)

  ④这些彩色的点是怎么排列的?(一上一下,一个挨着一个排队画的;小点点是有规律排列的。)

  教师提示:逐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太阳、树、土地等内容各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如太阳光的点是向四周发散的,树的点是按生长方向排列的,并且示范杂乱的笔触会产生什么效果,使幼儿理解无规律的笔触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3)讨论。

  ①画面中运用最多的是哪种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黄色最多,给人温暖、阳光、漂亮的感觉。)

  ②画中的“树”是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的?太阳呢?草地呢?(树有绿色、红色、桔色、蓝色,太阳是用黄色画的,还有点儿粉色和蓝色,黄色有深有浅;草地是用绿色、红色、黄色、桔色、蓝色、粉色画的。)

  ③画家为什么不像我们用一种颜色来画呢?(这样用很多颜色来画才漂亮。)

  教师提示:多种颜色一起使用来画一个物体,可以使这个物体的色彩更加丰富,不同的物体用不同的色调来表达,可以使画面中的内容更清楚和富有变化。

  2、创作。

  ①创作引导,主要让幼儿体验点彩的绘画方式。

  教师:点彩画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画法,你也学着用“点彩”的方法画一幅属于你自己的画吧!

  询问个别幼儿,帮助其建立自己的想法。

  ②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提醒幼儿用有规律的点构成画面,注意色彩的丰富与变化,不用线条和大面积的色块。强调不同物体之间要用不同色调来加以区别。

  3、作品评价。

  ①欣赏色点排列有序、轮廓清晰的作品。

  ②欣赏色彩既丰富又有变化的作品。

  ③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作品?原因是什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落日的风景》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和快乐。”本教材的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利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波哥和卷尾妞的婚礼”这样一个故事,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活动中服饰设计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学习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的方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陶冶美的情操。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参加婚礼的穿着礼仪,掌握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方法。

  2、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并能搭配相应的饰品。

  3、感受装饰的美感,体验婚礼的喜庆及帮助别人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积极大胆的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动画片:“小猪的婚礼”,动画截图PPT音乐:杜鹃圆舞曲。

  2、幼儿创作材料:各种小猪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染料。

  3、活动前欣赏各种服饰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喜糖,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参加婚礼时的情景,知道受邀参加聚会要打扮,这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吃喜糖?

  (2)你参加过婚礼吗?参加过谁的婚礼?婚礼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3)新娘子穿什么衣服?新郎呢?客人是怎么打扮的?那你是怎么打扮的?为什么参加婚礼要打扮?

  (教师要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小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2、出示动画截图PPT,讨论服装打扮的要素。

  (1)出示主人公波哥和卷尾妞,提问:他们是谁?要干什么?谁会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会忙些什么?

  (2)出示PPT动画截图,提问:他们是怎么打扮的?边看边与幼儿一同讨论小猪们服装的款式、花纹、色彩和饰品,并与幼儿一同尝试命名。

  (3)出示一群光溜溜的猪,讨论打扮他们的方法。

  ①通过提问“你想怎样打扮小猪?”引导幼儿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

  ②提问“搭配什么样的饰品会更漂亮?”引导幼儿为猪宝宝搭配相应的饰品,如: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等。

  3、介绍材料,引导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介绍材料,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给小猪装扮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2)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作画。

  ①花纹的数量、布局、色彩搭配。

  ②装饰小猪的性别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

  ③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欣赏幼儿的作品,互相讲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重点讲述:“你是怎样装扮小猪的?”“你最喜欢谁装扮的小猪,为什么?”引导幼儿从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的装饰方法及饰品搭配上来进行评价交流。

  (2)结合动画与幼儿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幼儿欣赏更多的装饰方法,拓展经验。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绘画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感受小猪结婚的'快乐。

  七、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活动准备:

  1.纸杯、剪刀人手一份。

  2.各种菊花图片

  重难点:幼儿能够将菊花的花瓣剪均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菊花。

  1.教师:刚才,顾老师带你们去看了菊花。那你们来说说刚才我们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说看?(如果有小孩说到其他种类的菊花老师可以说:“菊花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特别来欣赏其中的一种就是我们图片上的这种。说说它有什麽特点。”)

  幼:弯弯、卷卷的、…

  2.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观察的真仔细,菊花身上的很多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原来菊花的花瓣是细细长长的,像妈妈的卷发一样,发梢还是卷卷的,弯弯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纸杯变菊花的`过程。

  1.出示纸杯菊花并提问:老师这里也有一朵菊花,老师还带来了三种工具,有我们平时喝水用的纸杯、剪刀和铅笔。我们要用这三种工具来变菊花,请你们想一想怎样来变菊花?

  幼:用剪刀剪?

  师:剪什么?剪成什么样子的?我来剪一下。(教师示范剪粗一点的花瓣,提醒:要慢慢剪,如果觉得不够长的话,可以把剪刀往里伸一点,再剪一刀,小眼睛一定要看好)

  师:这样子可以了吗?你们觉得行吗?

  幼:不行。

  师:哪里不行?

  幼:太粗了。

  师:那我再来剪一下。我把它剪的细一点。这样子行不行?可不可以通过?师小结:原来不光要剪的细细的,还要剪的均匀一点,粗细差不多。出示剪好的菊花:我按照小朋友的意见把它剪成了粗细均匀的花瓣。

  2.请幼儿讨论花瓣变卷的办法。

  师:那还有一样工具我们没有用到?铅笔怎么用?

  幼:卷花瓣。

  师:原来我们的铅笔有这么神奇的作用,等一下我们就可以请它来帮忙。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播放PPT)。

  1.交代要求:现在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来制作菊花,首先要剪花瓣,把花瓣剪均匀了然后再来卷花瓣。在你们的桌子上每人都有一份制作菊花的材料,老师还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菊园,等一下每组小朋友负责装扮一个菊园,这是1号菊园由第一组小朋友负责。2号菊园轻轻地搬起小椅子,安静地回到座位上去制作菊花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教师注意不要盯着个别小朋友,要注意整体。)

  四、作品展示,活动评价。

  师:我们的菊园都布置好了,每个菊园都很漂亮。

  1.这朵怒放盛开的菊花很好看,它的花瓣是往外卷的。

  2.如果有的孩子没有用铅笔卷用了手指卷老师可以说: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卷花瓣的时候没有用铅笔而是用的自己的小手指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3.这多含苞待放的菊花它的花瓣是往里卷的还没完全盛开,想不想让它盛开,老师这里有个办法。

  五、延伸活动

  不同的方法还可以变出不同的菊花,老师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菊花。看!这些菊花好不好看?它们也是用纸杯变的,只是用的纸杯的大小不一样,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剪,剪成了不同的花瓣,等我们回到教室以后我们再来探索。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了让幼儿了解剪纸的艺术美,发扬了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剪纸》。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锻炼幼儿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剪纸对称的特点。初步尝试剪纸,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乐趣,提高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喜爱。

  3、体验剪出作品的成功与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窗花成品。

  2、剪刀、彩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 欣赏、讨论。

  1、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我们中国民间艺术给大家,我手里的这个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看到过吗?

  教师:这是我们中国的剪纸艺术,我手里拿的是窗花。窗花是我国所特有的民间艺术作品,人们总是在过年时或遇到喜庆的日子的时候剪窗花贴在窗户上。

  2、 这个窗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人看出来它有什么秘密吗?

  教师:原来有的地方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有的地方上面和下面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把左边右边一样的图案叫做左右对称,那么上面下面一样的图案,就叫做上下对称。

  3、 那么对称的图案要怎样才能剪出来呢?谁来说说看?

  二、 教师演示

  1、 演示剪纸步骤

  教师:将纸对折再对折,在三角形的每条边上都画上一个不同的形状,沿着轮廓剪,最后打开,美丽的窗花就完成了。

  三、 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时,要注意幼儿别把中心线剪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提升、鼓励多种对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图案。

  四、 展示欣赏

  把幼儿作品贴在窗上共同欣赏。

  活动延伸:

  1、在手工区提供彩纸和剪刀,鼓励幼儿继续尝试运用不同对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对称图案的美丽窗花。

  2、进一步学习对称剪纸的方法,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活动的学习品尝到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剪纸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评价过程中,取长补短,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对于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有很大的好处。鼓励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让幼儿了解体验中国民间文化的设计与创作,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并进行教育。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2、通过画柳树,学习运用毛笔的中锋、侧峰以及浓墨、淡墨的运用。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柳树图片;《咏柳》语言CD。

  2、水墨画用品:宣纸、毛笔、墨汁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咏柳》,出示柳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特点

  提问:柳树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树杆是在底下分叉成两大枝,每枝上再有分叉,这样的树杆比较粗而且形状比较弯曲。有的树杆是在上部分叉,这样的树杆比较细而直。)枝条看起来怎样?你能数出有几条柳条吗?柳叶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一)教师出示一幅水墨画,引发幼儿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幼儿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请幼儿进行比较。

  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如何正确的使用毛笔。

  (三)教师示范画柳树,帮助幼儿分析柳树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三、幼儿作画

  (一)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毛笔的侧峰,并蘸浓墨画枝干、柳叶;运用毛笔的中锋,蘸淡墨画柳条,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二)播放语音故事《咏柳》,幼儿边听边作画,体验其中的乐趣。

  四、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孩子们知道刺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习性。

  2、用牙签做出刺猬尖尖的刺。

  活动准备

  牙签,木工胶,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导入]

  1、用猜谜语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刺猬。

  我的身上长满尖尖的刺。

  我用身上尖尖的刺攻击别的动物,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刺猬。

  你见过刺猬吗?

  你在哪儿见过刺猬?

  见过它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刺猬的特征和习性。

  刺猬长什么样?

  (它有四条腿,它的腿很短,身体很小。除了脸,肚子,腿和尾巴以外,其他部分都密集的长着像针一样的刺。)

  刺猬在什么时候活动?

  (刺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刺猬经常隐藏在树根下面的窟窿里或是岩石的缝隙里。等到了冬天,它们搭建出圆形的巢用于冬眠,然后第二年的'春天,大约3月左右醒来。)

  刺猬遇见敌人会怎样呢?

  (刺猬首先会跑到离侵害自己的敌人最近的位置,然后立起它们身上的刺开始攻击。刺猬竖起身上的刺可以防御敌人。

  在美国成长的豪猪有比刺猬更厉害的刺,而在非洲成长的一种刺猬背部有长达30cm的刺,遇到敌人攻击时它们立起身上的刺互相挤来挤去,反攻敌人。如果刺猬的刺接触了敌人的身体就会折断然后插进敌人的伤口里。 )

  3、研究制作出刺猬。

  如果要制作出刺猬需要哪些材料?

  利用牙签怎样才能做出刺猬呢?

  4、用活动纸中的牙签装饰出刺猬。

  ① 把牙签剪断。

  ② 用木工胶把剪好的牙签粘在刺猬的身上。

  ③ 不留空隙地粘好牙签。

  ④ 如果想装饰出彩色的刺猬,可以把牙签蘸上颜料再粘在图画上。

  [总结活动]

  1、让孩子们把做好的刺猬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美术大班教案01-30

大班美术教案08-26

大班美术教案12-17

大班 美术教案12-17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10

大班美术教案:织网 大班艺术教案09-09

大班美术教案圆形教案03-15

大班美术教案:水果01-25

大班美术教案鸟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