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教案

时间:2023-05-08 22:03:53 诗婕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的教案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的教案范文(精选10篇)

  美术的教案 1

  活动设计背景

  拿出各种颜色,看老师的钱包漂亮吗?(漂亮)爸爸妈妈有吗?(有)你想拥有吗?(想)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折漂亮的钱包。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幼儿用彩纸、按步骤折钱包

  活动准备

  长方形的彩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小朋友你想有一个漂亮的钱包吗?(想)

  拿一张彩纸问:这张纸漂亮吗?(漂亮)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那今天我们用长方形的彩纸折一个漂亮精致的钱包,好吗?(好)

  2.折纸过程

  首先把彩纸发给小朋友

  取一张长方形的纸,从中间对折,变成两个一样的长方形。

  再从长方形的中间折叠。

  将纸面翻转过来,背面朝上,将下边向上折。

  将上边下折。

  将左右两边向中间对折。

  翻过来看看,一个精致的钱包就做好了。

  3.总结:做每一个步骤都要辅导孩子,多演示几遍。

  教学反思

  1.孩子的眼和手的协调能力很差

  2.要积极调动孩子懂得互动能力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3.如果再上这一节课的话,自己多演示几遍,活动一下手指,再让孩子折叠。让孩子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

  美术的教案 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独立地画出各种各样的鱼,大胆添画背景。

  2、学习用钢钉刮蜡作画,感受钢钉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封面、鱼在水里游、黑色、小图片鱼等)

  2、录音机、磁带(鱼游)

  3、幼儿已在画纸上用各色油画棒涂好一层底色,用黑色作幕布。

  活动过程:

  1、随音乐作鱼游动作入场。(教师扮演鱼妈妈,幼儿扮演鱼宝宝)

  师:宝宝们,跟着妈妈到大海里去游泳吧!(听着音乐入场)

  累了,休息一会儿吧!

  看,海里有些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言)

  除了这些,海里还有些什么呀?

  鱼儿们在海里玩得正开心(鲨鱼音乐)不好,谁来了?

  在这危险的时候,乌贼不慌不忙地喷墨,把周围的海水都染黑了,大鲨鱼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游走了。

  2、鱼儿们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来找一找。

  (幼儿说,教师按鼠标)

  3、示范。

  小朋友看(幼儿用纸)黑黑的`水里还躲着许多的鱼,它们躲在哪儿呢,请小朋友动手找一找,怎么找呢?

  (出示钢钉)这是钢钉,我先想好在这儿画一条热带鱼,用钢钉在这儿刮蜡作画。比一比谁找得鱼和别人的鱼不一样,鱼找到后,可以添画上背景。

  4、幼儿作画。

  5、讲评。根据幼儿作画的内容及时给予肯定。

  6、鱼妈妈带领鱼宝宝们游到别处去玩。

  美术的教案 3

  活动目标:

  观察菊花的颜色的和姿态,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菊花。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认识菊花的经验,知道菊花的大体形状。

  物质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纸张

  活动过程

  1、出示菊花ppt,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交流菊花的特征。

  ①引导幼儿从花、茎、叶几部分观察菊花的特征。

  提问: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菊花和其他的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如:花朵的颜色有很多种,花开在顶端,叶子边缘有锯齿,花有黄、白、紫等颜色。形状多样:有的花象个球,有的花瓣象一条条萝卜丝,有的象妈妈的卷头发,有大有小,有直有弯,有宽有窄。)

  小结:菊花有不一样的品种,每个品种的形状颜色是不一样的`。

  2、示范作画,激发作画的兴趣,引导幼儿构图。

  教师边示范作画边引导幼儿构思菊花的画法:圆圆的是花蕊,长长的椭圆形是花瓣,围着花蕊长满花瓣。

  花下面还有什么?(茎)用咖啡色画茎。(还有叶子)用深绿色或浅绿色画叶子。

  小结:菊花颜色有很多种,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菊花的花瓣很多,有的是细长的,有的是重叠的。可以画一画形状不一样的菊花。

  3、幼儿自主作画,对个别幼儿加以指导,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①引导幼儿有顺序地画:花蕊——花瓣——花茎——叶子。

  ②在写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用色,重点是画出菊花的基本特征。

  美术的教案 4

  活动目标:

  1、用画、剪、贴制作团扇和折扇。

  2、知道名称和用途。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PPT图片、扇子展览、卡纸、装饰材料、扇柄、彩笔、蜡笔、双面胶、胶水等。

  活动重难点:

  自己设计装饰扇面。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幻灯片,是什么季节?

  开空调、开风扇、吃冷饮、扇扇子……

  播放各种扇子的图片。

  二、基本部分

  欣赏各种各样的扇子,说一说扇子的名称和用途。

  看看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图案,幼儿讨论。

  (蒲草做的扇子、丝绢做的扇子、羽毛做的扇子、纸做的'扇子、竹子做的扇子、塑料做的扇子等)

  这是什么扇子?(出示工艺装饰扇)它是用来扇风的吗?

  欣赏装饰好的工艺扇。

  试一试装饰漂亮的扇子?

  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相互展示自己的扇子,说说自己是怎么设计的,美在哪里?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中,比较注重孩子的自主发挥。本活动就是想通过幼儿亲手设计制作扇子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输中国扇文化,并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美术的教案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不同动态的小鸟。

  2、鼓励幼儿大胆用各种颜色装饰小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不同动态的小鸟。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用各种颜色装饰小鸟。

  活动准备:

  画有树林的背景图、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出示一只哭泣的小鸟)呜——呜——看,小鸟怎么了?它为什么哭呀?

  二、共同讨论交流,了解小鸟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动态。

  1、我们怎么给小鸟建一个舒适的家呢?

  2、小鸟们真喜欢,它们从不同的地方飞回来了。

  看,这只小鸟怎么飞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态小鸟的姿势。

  3、它有哪几个图形组合起来的'?

  三、教师示范,幼儿观察了解不同动态小鸟的画法。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与宣传。

  将幼儿制作的宣传画展示到一楼走廊,并引导幼儿向同伴们讲述自己的宣传画,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美术的教案 6

  课时:

  一课时

  目标:

  1、培养学生默画、记忆画包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包,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

  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学

  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我们生活中的'包,越来越新奇美观了。

  2、回忆一下到商店观赏的各种各样的包,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质地和图案。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2、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画出你看见过的包或你最喜欢的包。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五、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2、 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美术的教案 7

  一、教学重点

  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二、教学难点

  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三、课业类型

  工艺制作

  四、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

  五、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

  (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

  教后记:

  看谁涂得更好看

  分析:

  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本课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劝、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觉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术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练习)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

  五官的粘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不同形象的面积眼范作若干。

  学生:对开的报纸或其他纸一张(开张不可太小,否则作出的面具无法戴),16开纸一张(白芷或彩色纸均可,作五官装饰用),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展示面具,表演面具,揭示课题——《面具》,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教师根据准备好的面具编一个小故事;或准备好一段音乐,挑选几个学生戴上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沿活报剧或舞蹈,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简单些,可让学生戴好面具依次走进教师,以其新奇、好玩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制作欲望。

  (二)介绍制作步骤

  1、制作面具底坯。

  用途对开大小的报纸或挂历纸,按下图所示步骤折出面具的底坯。

  2、想好做成什么样的面具。

  3、通过剪、折、卷等方法,做成五官及其他部件备用。

  4、粘贴。粘贴时要注意:一是五官的位置,特别是眼睛。可线戴在头上做个眼睛部位的.记号,然后再剪个圆洞洞,这样就不会妨碍视线;二是先后顺序,应先主后次。如人物面具,应先贴眼、眉、嘴,再贴胡子、装饰、花纹等。

  (三)教师示范做一个面具,同时学生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做。 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求胜意识,制作出自己喜欢又与众不同的面具来。

  (四)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教师或学生进行讲评。

  1、让一半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另一半人观摩评判,然后呼唤位置评判。

  2、请制作有特色的小朋友到上面来,给大家讲讲他制作的面具叫什么?怎么绘想到制作这种面具的。

  3、请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来,戴上面具,即兴表演一番或说上几句话。

  (五)下课,清洁教室。

  (六)课后小结。

  札记:用废旧购物纸袋做面具最容易找到材料,也容易在上面作剪、贴、切、镂空、拼接。由于材料本身颜色多样,制作出的效果也是较为丰富的。

  美术的教案 9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会撕纸片,用胶棒粘贴。

  2、明白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3、幼儿能很好的完成粘贴等精细动作,以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本事,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本事。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彩纸,胶棒、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背景图。

  3、背景音乐《欢乐的`小鸟》。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帮忙小鸟的愿望。

  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活动室,停在大树图边:“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明白这是谁的家吗”

  “那里原先是小鸟的家,可是为什么大树上头一只小鸟也没有”

  “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悲痛呀!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此刻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忙大树妈妈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方法步骤。

  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到大树上。”教师再次示范一遍。

  教师可增加点难度,让幼儿学习撕各种各样的树叶。

  (三)、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将红、黄、绿色彩纸、胶棒放到小筐里,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彩纸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

  (四)、出示小鸟,送小鸟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好不好”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

  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十分开心,也十分感激你们帮忙了它,它期望我们再帮它一个忙,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爱护小鸟,此刻我们就一起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美术的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把握西瓜的形状特征及颜色元素。

  2.尝试用西瓜的特征和颜色制造性地表现各种事物的形态。

  3.依据作品大胆创编故事。

  活动预备

  1.素描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西瓜。

  2.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

  活动过程

  1.品尝西瓜,导入活动。

  (1)播放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视频,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创作产生爱好。

  (2)欣赏西瓜,感知它的形状特征及颜色。

  (3)吃西瓜,喝西瓜汁,品尝西瓜的'美味。

  2.想象在酷暑的夏日跳进西瓜汁里乘凉。

  (1)老师:夏天,大家都跳进西瓜汁里乘凉,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2)幼儿想象跳进西瓜汁里的情景:

  我变成了一个红红的“水人”了!

  我在凉凉的西瓜汁里游泳,好舒适啊!

  我爬到西瓜皮上,老滑的,我老是掉下来,摔得很疼的!

  我想跳进西瓜汁里乘乘凉,我要把游泳池变成红色的!

  (3)老师依据幼儿的想象与幼儿合作创作作品。

  3.幼儿自主创作,想象跳进西瓜里的世界。

  (1)幼儿创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留意运用西瓜的元素色。

  (2)提示幼儿从多科一角度进行想象,不要雷同。

  4.讲解并描述自己的西瓜历险记。

  供应平台让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作品中的西瓜历险故事。

  【评析】

  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有充分的阅历预备,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孩子通过想象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提高了运用颜色的力量。

【美术的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9-29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美术教案12-16

美术教案12-14

美术教案01-26

美术的教案01-04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