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盐类的水解》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盐类的水解》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 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 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 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讲述] 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板书]
一、 盐类的水解
1鼻考钊跛嵫蔚乃解
[讨论]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 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讨论]分析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 + H2O HCO3- + OH-(主要)
第二步:HCO3- + H2O H2CO3 + 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板书] 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讨论] 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讨论]以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 由于NaCl电离出的Na+和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总结]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能 弱碱阳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 无 无 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具体内容由学生填)
[巩固练习]
1迸卸舷铝醒稳芤旱乃峒钚裕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 (2)NH4NO3 (3)Na2SO4 (4)CuSO4
2痹贜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c(Na+)=2c(CO3-) B.c(H+)>c(OH-)
C.c(CO3-)>c(HCO3-) D.c(HCO3-)>c(OH-)
【化学《盐类的水解》教案】相关文章:
盐类的水解化学教案01-08
化学《盐类的水解》教案(通用9篇)10-23
盐类的水解基础练习02-17
盐类水解教学反思(通用11篇)10-27
酒店热水解决方案08-15
化学的教案12-11
关于化学与材料的化学教案08-26
化学教案《化学键》08-26
化学教学教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