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

时间:2022-12-13 14:57:13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通用15篇)

  初中化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

  教师准备:1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

  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B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会问题,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AgNO3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酚酞、CuSO4溶液、试管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魔术激趣

  甲:(展示A、B象呢?

  甲:[AB液体(AgNO3溶液)。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花开花落知多少”。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

  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化学

  密切相关。

  (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

  二、动画展示

  教师课前制作由不同图片组成的动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生欣赏动画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关系?

  三、讨论交流

  学生欣赏动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四、探究活动

  1、阅读教科书、研究插图

  2、小组竞赛

  (1)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2)列举生活、生产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3)展示带来的相关资料和实物。

  五、图片展示

  1、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被污染的海滩。

  2、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3、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4、资料“绿色化学”。

  揭开了化学学习的序幕,既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又寓意着“化学探----猜测----设计----实践----结论----反思”,同时暗喻了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

  课堂内容选取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显示了化学另一面,很自然地向学生呼唤出“绿色化学”。

  这种教学处理对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在化学第一课学习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袋”,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新的学习评价实践和新的教育评价观的具体体现,这种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初中化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教学重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一、[板书]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C(s)+H2O(g)CO(g)+H2(g)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初中化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分子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4、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探究目标:

  1、探究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出问题:

  1、如何选择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依据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气?

  3、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收集满?

  收集资料:

  1、回顾一下,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一种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动手制取氧气吧?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和结论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口,观察现象。

  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试管口,观察现象。

  3、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或瓷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试管口,观察现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依据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一瓶氧气。

  1、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广口瓶内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2、收集氧气。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时(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气是色的气体

  判断一瓶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实验时,填加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底部必须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地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

  分析归纳: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或沸石)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

  交流与反思: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反应物,状态,条件,收集方法。

  知识应用:

  1、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原因是。

  探究课题:氧气的性质

  探究目标:

  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1、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3、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收集资料:

  1、抢救病人的时候要用到氧气,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2、家里生炉子时,用扇子煽,炉火越扇越旺,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做出假设: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初中化学教案 篇6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初中化学教案 篇7

  课题1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五,实验准备

  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

  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2,【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

  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阅读P3相关内容,讨论】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

  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实验8-1】

  【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

  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合金的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3,【课堂小结,作业】

  八,【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 篇8

  一、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性质决定用途

  二、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3.合金的优点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教学准备

  药品: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

  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

  仪器:砂纸、火柴、试管(若干)、坩埚钳、。

  五,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新授课】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①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时,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清洗)。

  2Mg+O2==2MgO2Al+3O2=2Al2O3

  ②铁铜在常温下很难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2Cu+O22CuOFe+2O2Fe3O4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③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

  【演示实验Mg、Zn、Fe、Cu和稀HCl混合】

  2、金属+酸→盐+H2↑

  Mg+H2SO4=MgSO4+H2↑反应最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Zn+H2SO4=ZnSO4+H2↑反应剧烈,但比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要慢

  Fe+2HCl=FeCl2+H2↑反应较慢

  ★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2价的铁,不生成+3价的铁。Cu不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及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P11】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2Al+3FeSO4=Al2(SO4)3+3Fe

  初中化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和冶炼方法等。

  二、新课教学

  1.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订书钉、铝箔、铜丝电线、不锈钢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火箭、坦克、轮船等)。

  [分析]常见的材料很少有纯金属,多数为金属的合金,即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代开始使用金属材料的吗?想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吗?

  [小结]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使用→钛的利用

  我国从商代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战国时期会炼钢,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钢和铝合金材料,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之一。

  2.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第2页的两幅图。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

  (3)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实验安全: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导热。

  (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铁锤锤一下(验证金属的延展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思考、讨论、总结:

  (1)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纯净的铁和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

  (2)金属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3)金属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有轻金属和重金属之分,如铝为轻金属,而铜为重金属。

  (4)金属具有导热性。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不尽相同。

  师:金属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生: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

  师: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入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最好少用铝,多用铁,因为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

  (5)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尽相同。

  (6)金属具有延展性。

  讨论: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

  (展示细铁丝、铜丝、铝箔等)

  师: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生:延展性。

  师:对!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制造。

  [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3)制造飞机或机械底座对金属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

  (4)炊具加热时有没有熔化?说明炊具的熔点怎样?

  (5)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说明钨的熔点如何?钨可能还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讨论并总结:

  (1)常温下,汞即水银是液态。

  (2)说明有些金属在打磨后可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使表面的金属光泽失去。

  (3)制造飞机的金属密度小,机械底座的金属密度大。两者为防止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属熔点一般较高。

  (5)钨的熔点很高,同时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师: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师:物质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生讨论回答:

  (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用的时候刀刃容易卷起来;而锤子用铅制,很易变形。

  (2)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理由:①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②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

  (4)水龙头镀铬:①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②不易生锈;③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镀金虽然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

  师: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生:不一定,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投影]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师: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

  板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二、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讨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学生掌握得较好。

  初中化学教案 篇11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

  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

  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 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 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 点: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 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 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 点:∵VH2:VO2=2:1 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 : =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 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初中化学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练习设计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资料:火灾燃烧现场….

  引入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燃烧、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提问: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过的或生活中了解的2~3个燃烧事例及其燃烧现象填写在表4-1中,并与大家交流、讨论。

  讨论:物质燃烧的有哪些共同特征?其反应实质是什么呢?(特征——发光、发热;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小结:通常的燃烧就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来进行一个探究实验。

  演示: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磷,烧杯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后铜片上白磷燃烧起来而红磷和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提问: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分析:红磷和白磷都是可燃物,铜片上白磷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铜片上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没能达到着火点,所以不燃燃烧;热水中白磷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也不燃烧。板书: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若缺少一个就不能燃烧。当发生了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呢?讲解: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一: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原理二: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原理三:移走(隔离)可燃物

  讨论:下列情况下各自灭火的方法及采用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小黑板灭火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吹灭蜡烛森林火灾熄灭天然气灶油锅着火练习

  初中化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⑵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

  ⑶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教学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不同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几种元素是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并将其结果汇报好吗?

  (二)讲授新课:

  一、碳的单质]⑴金刚石: ⑵ 石墨: ⑶C60

  观看科利华软件(

  1)上述三种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

  (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碳的`化学性质:

  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

  (2)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

  2、碳跟氧气的反应 可燃性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 碳不完全燃烧: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观察实验现象,

  (2)共同分析反应原理,

  (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还原性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导出: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木炭具有还原性

  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

  (三) 课堂练习:

  (四)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五) 布置作业:书P109习题1-6

  课后记:本节内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初中化学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标,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初中化学教案 篇15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方法】

  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

  [阅读教材]

  第4页了解元素周期表发展史

  [思考与交流]

  (1)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横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在同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

  (4)为什么我们将稀有气体元素称为0族元素?

  [归纳与整理]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7周期称为长周期。

  [课堂练习1]

  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归纳与整理]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故元素周期表共有16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8个纵行共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

  a、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8、9、10三个纵行

  d、零族:第18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碱金属元素ⅶa称为卤族元素零族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小结知识】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应该能够利用“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这两大关系,能根据原子结构判断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者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它的原子结构。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三短、四长;

  族的结构:七主、七副、零八族。

  [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na:第三周期第ⅰa族

  c:第二周期第ⅳa族

  al:第三周期ⅲa族

  s:第三周期ⅵa族

  [课堂练习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它是_f__元素。

  p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33

  作业:1、整理、归纳本节教学案

  2、完成【课时作业】

【初中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案08-31

初中优秀化学教案01-30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12-30

初中化学教案参考08-26

初中人教版化学教案01-30

初中化学教案通用01-21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02-01

初中化学教案15篇09-02

初中化学教案(15篇)12-07

初中化学教案汇编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