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四节酸、碱、盐的应用教案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食盐、硫酸、烧碱、纯碱、氨水的主要用途和一些常见化肥的作用。
②掌握铵态氮肥的检验。
③将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铵态氮肥的检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利用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碱、盐的知识已了解。
2、教学重点: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3、教学难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4、课型:探究、讨论
5、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常见酸、碱、盐的应用及其的正确使用
【学生交流】根据生活经验,谈谈有关酸、碱、盐的应用。
【教师讲述】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化学工业上常说的“三酸两碱”就是指硫酸、盐酸、硝酸和烧碱、纯碱。
【学生阅读】课本199页~200页了解我国酸、碱、盐的产量。
【学生阅读】课本199页表7-6某些酸、碱、盐的用途。
【学生交流】候德榜及其联合制碱法。
【教师讲述】酸、碱、盐用途广泛,但多数酸、碱有强腐蚀性,许多盐有毒性,所以要注意使用方法。
【演示实验】稀释浓硫酸
【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若把水加到浓硫酸中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
【学生讨论】万一强酸强碱溅到皮肤、眼睛、衣服、桌面上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酸溶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若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碱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万一眼睛溅进酸溶液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不可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要少量的酸(或碱)溶液,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教师讲述】溶液使用的注意事项
【学生交流讨论】亚硝酸钠及重金属盐的毒害
【作业】204页第4题
【板书】常见酸、碱、盐的应用及其的正确使用
【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化学肥料
【学生交流】请说出你所知道的化肥的名称与作用。
【学生讨论】化学肥料如何分类?
【小结】氮肥(含N)磷肥(含P)钾肥(含K)复合肥料
【观察与思考】学生完成201页的内容后交流,进一步巩固对化肥的认识。
【学生交流】化肥的生产
【教师讲述】化肥生产中提到了催化剂,可结合制氧、合成氨作一介绍,其中铁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作用,双氧水制氧也可用氯化铁溶液作催化剂由于是液体催化其效果要比二氧化锰好;以活性铁为成分的催化剂(商品名为预还原氨合成催化剂A110-I-H)在30万吨/年的大型氨厂得到广泛使用
【学生讨论】化肥使用的利与弊
【小结】利:化肥肥分含量高,见效快
· 弊:化肥肥分单一,使用不合理时,土壤结构会遭到破坏;若使用不当,还会因流失而污染江河湖泊。
【活动与探究】氮肥种类很多,经常会用含铵根的氮肥,那么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来检验铵态氮肥?
【实验1】硫酸铵与消石灰在研钵混合研磨
【实验2】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微热
【学生思考】〔实验1〕与〔实验2〕实验操作上的区别,思考“为什么铵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需要加热”。
【小结】铵态氮肥的检验:
· 加入碱液后加热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
【拓展视野】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
··学生阅读了解
【作业】204页第7题
【板书】化学肥料
一、化学肥料分类:氮肥(含N)磷肥(含P)钾肥(含K)复合肥料
二、化肥使用的利与弊:
利:化肥肥分含量高,见效快
弊:化肥肥分单一,使用不合理时,土壤结构会遭到破坏;若使用不当,还会因流失而污染江河湖泊。
三、铵态氮肥的检验: 加入碱液后加热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
【教后小结】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四节酸、碱、盐的应用教案】相关文章: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12-16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08-29
沪教版小学英语教案11-09
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03-12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点:第十单元 酸和碱04-28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