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

时间:2022-11-13 06:13:49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高一地理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 1

  一、课标要求:

  描述地球所处的地理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基础梳理

  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天体,写出月球、地球、太阳都属于哪类天体,并说明三者的关系。

  2、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目前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2)太阳系中8大行星从里向外依次是:。

  (3)8大行星在绕日公转时在方向轨道等方面有何特点?

  (4)8大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可分为哪几类?其中地球、水星、木星、天王星分别属于哪一类?

  (5)据图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6)运用课本或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分层演练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正确叙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C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xx南京调研)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3~4题。

  3、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

  A、AB.BC.CD.D

  4、D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C、具有适宜的温度

  D、具有水体存在

  5、20xx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20l0江苏徐州质检)新华网20xx年8月6日华盛顿电:美国航天局6日发布消息说,已升空5个月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日前发回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高清晰图像。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为期3年半的任务期内,它将对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0万个恒星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据此回答6~7题。

  6、“开普勒”望远镜所搜寻的宇宙范围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7、假设“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8、上图是日、地、月位置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运动的位置。当发生日食时,月球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能反映20xx年8月上旬日食现象的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10、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

  A、B、C、D。

  (2)属类地行星的有。(填字母)

  (3)用箭头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4)用小圆点在适当的轨道位置表示出小行星带。

  (5)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其中心天体是;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高一地理教案 2

  学习知识要点

  (1)解释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掌握天体的系统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重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也是同学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重要内容。其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结构是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宇宙的组成和运动变化的基本内容,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思路:

  [问题] 什么是宇宙

  [问题] 宇宙中的物质通称为 。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别它们

  恒星

  行星

  卫星

  星云

  流星

  彗星

  [问题] 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有何运动关系

  将天体系统层次用简图表示:

  [问题] 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数据完成

  (1) 在示意图中标注九大行星名称、小行星的位置

  (2) 注意九大行星的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及轨道,参比公转和自转的.周期。

  (3) 按结构把九大行星划分为类地、巨、远日行星,它们各有哪些

  [问题]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又不同于太阳系中其它的行星,为什么

  (根据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和九大行星的数据资料,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讨论活动

  [问题] 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收集关于UFO、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资料,批驳一些伪科学言论)

  [问题] 人类如何好好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完成基础训练P2-4

  知识检测:(省会考纲要)

  1. 什么是天体:

  2. 用简表区别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 日地的平均距离是:

  4.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

  说明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高一地理教案 3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设计】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热力环流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②三地气压相同;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结】【板书】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

  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

  ②三地气压相同;

  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复习旧课】

  1.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

  【学生回答】略

  【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讲授新课】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34内容,思考回答: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

  3.了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板书】(一)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板书】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判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板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可以减小风速

  【讨论】我们刚才介绍了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三种作用力,请大家思考是否所有位置的风都受到这三种力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略

高一地理教案 4

  教学目标: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过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包括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自然天体人造天体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圆。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

  ①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自主学习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重难点释疑

  1、宇宙是物质的

  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统称为天体。在众多的天体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质形式。2、宇宙是运动的

  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体、太阳虽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重难点释疑

  1、具有太阳系行星的一般特征

  类地行星: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特征: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小、平均密度大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特征:质量、体积都很大,平均密度小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特征:距离太阳远

  2、具有与其他行星相似的运动特征

  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三存在生命的行星重难点释疑

  1、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地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指太阳系具备了八大行星有一致的公转方向和互不干扰的运行轨道。2、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有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范围,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引力足以保证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并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汽,水汽通过如火山爆发等地壳运动等形式溢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并在低洼地汇集形成了孕育了原始生物诞生的海洋。

高一地理教案 5

  教学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一、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如图2.33,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

  几种气象灾害对比表

  种类概念成因分布灾害表现防御措施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气旋的强烈发展

  热带、副热带海面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防灾、减灾

  暴雨洪涝

  24时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强烈上升降水时长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洪涝、农田被淹、财物受损

  监测、预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干旱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

  长期无雨或异常偏少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社会经济不稳

  农牧林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寒潮

  大范围剧烈降温,伴有风、雨、雪等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

  我国冬半年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受冻、建筑物毁坏、破坏牧场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

  教学后记:

  各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让学生从具体实例着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应急准备。

高一地理教案 6

  一、课前系统

  (一)、分析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主要学习内容: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的意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学生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运用热力环流实验来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过程和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课堂系统

  (一)、教学设计

  1

  2

  (二)、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

  ↓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热岛环流

  课后探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高一地理教案 7

  一、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标准解读

  本条以及后两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大气。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

  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下垫面辐射(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2)教学重点

  1、 大气各垂直分层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4、 大气的温室效应。

  (3)教学目标

  1、搜集资料说一说大气各垂直分层有哪些事物和现象,概括对流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2、列表比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用所学解释实际事例。

  3、画出简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大气受热的直接原因。能用简图推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 结合温室大棚的实例,分析说明大气是怎样具有保温作用的。尝试写一段文字,表达温室大棚的原理在农业、建筑、人体保健等方面的应用。

  (4)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知道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说地球普通,因为地球具有和其他行星一样的特性,都是物质的和运动的;说地球特殊,则是因为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大气环境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地球的周围包围着的大气是厚厚的,从地面向上,可延伸数千千米的高空。那么,这么高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变化特点呢?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板书)

  大气的组成成分在垂直方向上是有差异的,进而使得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有差异,特别是气温的差异决定空气的垂直运动状况。所以气温的垂直分布是划分大气各层的主要依据,也是大气各层最基本的特征。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提问】请学生读图2—23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并思考以下问题:1、“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有何不同?”

  【总结】(1)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3)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

  【承转】气温在垂直方向上有这样的变化特点,即各层大气具体有些什么现象和事物,下面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提问】2、“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因为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可以说是“人类之家”。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天气现象(云、雨、雾、雪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因此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如臭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可以说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提问】同学们再看图2—23平流层中有架大型飞机,那么为什么飞机是在平流层中飞行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该层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现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行。

  【补充】(承转)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少,被划为“高层大气”层。

  根据人造卫星的探测资料,在20xx~3000公里的高空,地球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个高度可以大致地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

  【承转】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大气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与太阳辐射能及其转化密切相关。太阳辐射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面,这样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从而形成地球表面复杂的大气热力状况,维持着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板书)

  我们已知太阳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在各种波长范围是有变化的。

  【提问】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的表中内容阅读图1。7,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多少?主要分成哪几个部分?太阳辐射能是怎样分布的?

  【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其中,人眼能看见的光线,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因此这个范围称为可见光区,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集中在这个波长范围,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人们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波长小于0。4微米的紫外线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7%,波长大于0。76微米的红外线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这两部分人们用肉眼都无法看见。

  【提问】太阳辐射各种波长的光是怎样被削弱的?有哪些削弱作用?各有什么特点?

  【承转】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提问】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哪部分?

  【点评】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可见,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板书)

  平流层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线却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由此可见,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承转】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大气的反射作用。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板书)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是没有选择性的,所以反射光呈白色。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愈强。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大气中的杂质颗粒越大,反射能力越强,颗粒越小,反射能力越差。

  【提问】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为什么阳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点评】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大气的散射作用造成的,因此我们再来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板书)

  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种散射是有选择性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在可见光部分蓝紫色光波长最短,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在晴朗的天空,特别是雨过天晴时,天空呈蔚蓝色。另一种情况是散射作用的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时,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使天空呈白色。所以,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在树阴下,在房间里,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这些都是大气的散射作用的缘故。

  综上所述,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区和可见光的短波部分,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可见光集中了太阳辐射一半的能量,所以太阳辐射给予地球表面巨大的能量,是发生在地理环境里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板书)

  【提问】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什么?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因而使近地面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又以辐射、对流等方式,把热量传给高一层大气,使大气保存了地面所放出热量的绝大部分(75%~95%)。因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也主要集中在红外线区,所以大气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热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变化比较缓和。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大气逆辐射更强,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些。所以,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板书下图讲解:

  综上所述,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承转】我们学习了大气的热力作用,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这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四种辐射的关系。

  画出简图,重述大气的热力作用,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大气的温室效应,我们应重点弄清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之间的关系。如图1,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从而将地面放出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二是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正是这种关系,才使得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我们可以借助于上述简图分析说明大气保温效应的三个物理过程:(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2)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又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3)大气增温后又产生大气长波辐射,一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而散失,剩余的绝大部分射向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如图1)。大气逆辐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点评】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对流层)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所以说,(2)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面和大气)的根本能量。(3)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

  【承转】同学们,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作回归运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配不均匀。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角不同。相比较而言,太阳直射的地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那为什么会是这样?请同学们读图2—26“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板书)

  1、纬度因素:

  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高度角有差异,会对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有影响。因为太阳高度角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反之越少。这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总结】太阳高度角不同,①等量太阳辐射在地面的散布面积不同

  ②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不同,被削弱程度不同。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地面辐射也就不同。

  2、下垫面因素:

  【提问】读图2—27“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图”,什么样的下垫面反射率最高?反射的多少跟地面得到的多少、地面辐射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总结】反射的越多,地面得到的越少,地面辐射的越少,大气得到的就越少。

  3、其他因素:(略)

  【活动】读课本阅读内容,思考温室效应是怎样形成的?说说温室大棚的原理在农业、建筑、人体保健等方面的应用。

高一地理教案 8

  [课程标准分析]

  这是课程标准中“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条标准的要求。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不必具体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但在教学中要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

  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_,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

  (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阅读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中模拟曲线(灰色)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红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④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③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重难点突破]

  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结合“水循环”知识和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气候变化的缓解对策、适应对策和根本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展示资料,设疑导入]

  (投影)珠峰、岛国图瓦卢美丽海岸线、企鹅照片

  1、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

  2、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3、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全球气候变暖”——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

  的,现在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有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的意愿。

  [问题探究1]:是否自地球诞生以来全球气温就在不断上升呢?

  展示资料: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_带动植物。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当时得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展示图片:重庆梁平县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址

  展示资料:我国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有:

  ①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楼兰人的迁移,降水的减少;

  ②政治军事的原因:当地有古罗马军队的遗民;

  ③地质原因:楼兰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两个湖泊,造成下游来水的减少。

  得出结论:在漫长的年代中,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有个时期缓慢地变暖或变冷;有个时期缓慢地变干或变湿,这种变化称为气候变迁。

  教师讲解: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的气候类型,可以看作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地理事物与现象,该事物或现象与其认知产生了冲突,激起学生寻找地理规律的认知_。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一步:展示图片和资料

  展示图片:①庐山山顶的“飞来石”;

  ②热带地区的冰川遗迹;

  ③U型谷与V型谷。

  资料:在地球历,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

  (一)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的气候变化,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建议:大家在以后的旅行或者游览路途中也会发现一些可以证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例子哦。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给别的游客当导游来解说了。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非常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以展示生动灵活的资料和直观典型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的难点。

  第二步:

  提问:我们发现现在我们全球的气候是处在比较温暖的间冰期。是否处在间冰期的话全球气温就在不停的上升趋势中呢?导致了现在所谓的“温室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图2。25“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及右边的小字部分,归纳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

  (二)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的气候变化,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呈波动上升趋势。

  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世界人类的文化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示图片:历,北方牧民因气候变冷而周期性南迁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比较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结合历史事件,并展示生动灵活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能解释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

  读图分析: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了气候不断变化的事实。再请大家看图2。26,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能力

  [过渡]:从时间上看,这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地区也是不同的。

  使得学生初步建立地理时空跨度大、时空变化复杂的思维。

  第五步:

  请大家观察P50“活动”中的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①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

  ②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③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通过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掌握并巩固读图的方法:先读图例或者坐标,然后分析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的作

  用(工业革命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加剧)

高一地理教案 9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2. 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节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下一节课(新工业区)打下基础。

  3. 教育功能: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 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这节课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是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比较和观察,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比较浓。

  3. 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难度:

  学生学习了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综合整治,但在知识的迁移中可能出现回答要点不全面。

  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

  2.教学原则: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3.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情预设]: 学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

  2.课件展示,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 德国的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二、德国鲁尔区

  1.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师生探讨:

  (1)课件展示,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2)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3)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4)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知识链接]: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钢产量占德国70%。

  4.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提取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基本都能说出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场其中一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5.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课件展示,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1)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3)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

  1)、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 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2)、今天,由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在极大提升了全球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为10亿吨,1999年钢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8.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三、联系实际

  1.“辽中南”老工业区,注意比较与鲁尔区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应得到什么的启发?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 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当“某东北老工业区的领导”,并做好记录,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 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用这个案例目的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比较激烈,课堂气氛活跃,但从同学们回答及做的记录来看,对比两传统工业区的相似之处归纳较好;但对鲁尔区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文字归纳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

  四、板书设计

  1.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新技术的冲击

  3.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调整工业结构

  五、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主要煤矿和铁矿分布示意图、南水北调路线图

  2.学生完下列要求

  (1)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还有哪些?

  (2)为了尽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借鉴美国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3、问题(2)的提示:

  (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3)加强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讲解工业区位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均以“案例”为中心。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辽中南工业区目前存在较大问题,让同学们去分析原因,借鉴相似类型的工业区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觉得学地理真的有用。适量、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高一地理教案 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2.通过了解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事例,激发学生爱科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

  关于天体系统的教学建议

  关于天体系统,教师重点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尤其是知道地球在这个层次中的位置。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其最远的天体离地球大约150亿~200亿光年。我们针对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进行了分类。因此有了天体系统的层次。建议教师采用本期提供的动画“天体系统”来进行教学。该动画能很清晰地展现天体系统的层次。而且有各类天体的典型图片,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尤其动画中包含了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动画,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层次的天体运行状态。

  关于地球的普通性的教学建议

  在“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教材提到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点,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格,让学生比较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五个指标的数值。则不难发现,地球的邻居们和地球非常相像。尤其是金星,其质量、体积和地球相差无几。这些数据说明:地球在太阳系成员中是非常普通的,其运动状态和运动特征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如果课时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特征:(1)共面性;(2)近圆性;(3)同向性。之所以要重点提出地球的普通性,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各种物质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但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关于地球的特殊性的教学建议

  在讲授“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在说明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后,还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即地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这颗行星上具有形形色色的生物,人类是这些生物中最高级的一种。尽管人类的科技探测手段迅猛发展,但目前仍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迹象。虽然在理论上宇宙中可能还有许许多多和地球的条件类似的行星存在,但是与太阳系内其它的行星相比,地球所处的宇宙位置能孕育生物,足以说明地球的与众不同。教材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现象的原因:(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其表面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引力足够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这两点需要学生掌握。正是因为这样,科学家们猜想,宇宙中有很多和太阳系类似的恒星星系,若其中存在和日地关系相近的情形,则极有可能发现和人类相类似的文明。

  【教学重点】①天体系统的层次;②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的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古训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由此理解宇宙的含义,即体现时间性——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空间性——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

  (总结板书)

  一、宇宙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图1.2思考)天体系统分为几个级别?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表格和图像)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比有哪些相似性?①质量、体积;②平均密度;③公转、自传周期;④运动特征(即九大行星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这部分知识需要教师给与补充。)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地球无论是结构特点还是运动特点都与其他行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板书) 2.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并讨论)火星与地球相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以至于人们始终怀疑在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但至今也没有发现生命的痕迹,为什么火星没有生命物质而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生命存在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对比讨论,使学生明确,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有三个:①有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③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这三个条件是火星所不具备的.,之所以产生这三个条件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而这两个根本原因对于火星来说,与地球有较大差异,因此目前火星未发现有生命存在。

  【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重点应该是“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特别在这部分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即通过对比九大行星结构特点及运动特征,使学生明确地球与其它行星有很多相似特性,由此说明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探究意识,在了解地球的特殊性时,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即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料库查找有关火星相关的资料,并与地球进行对比,由此说明为什么火星至今没有发现生命物质的痕迹,地球由哪些与其不同的条件,使其能够有生命存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处理资料的技能,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宇宙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2.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活动目的】

  1.认识到到地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行星,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颗行星是不可替代的。

  2.尽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当迅速,但远远没有达到认识宇宙全部的地步,我们有无数的天文之谜需要在未来逐渐揭开。

  3.激发学生对于宇宙之谜进行探索和思考的兴趣。我们并不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认识宇宙的全部,但毫无疑问,人类将永远执著地去探索,去追寻宇宙的真谛。因为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一个美丽而精彩的星球的一部分,这个星球正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茫茫的宇宙之中。

  【活动步骤】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当地的条件组织学生做以下探究活动:

  1.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注意带上照相机和笔记本),让学生搜集尽可能详细的天文资料。

  2.组织观看有关的天文科普录像(如星际探寻、登陆火星、苍穹寻奇、不明飞行物等)。

  3.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人类宇宙认知的变化。如地心说、日心说等。了解一些天文假说。

  4.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天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如张衡、郭守敬等。

  5.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参观天文馆、看录像、查阅杂志书籍、浏览互联网等。写一篇“我生活的宇宙”的论文。

  6.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办一期地理板报。最好能体现最新的科技发展对天文学研究的指导。

高一地理教案 11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收集相关资料,说明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二者的变化差别很大。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该因素是通过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毁林等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过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部分思考这一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板书: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绍: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进行的。许多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会上涨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板书: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介绍: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板书: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介绍: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转折:既然全球变暖会引起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作为人类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

  板书: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讨论: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部分讨论人类应如何面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总结: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反馈: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C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

  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D、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

  3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

  球环境的潜在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全球将普遍变的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因环境变迁将_举国移民,这里所讲述的“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

  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

高一地理教案 12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2.熟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结合实例,阐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图表和习题分析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规律。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资源观,树立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解决环境问题,又要继续发展经济,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展示图表。

  学生填写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

  生产力断提高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人类活动

  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

  步入农业文明,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牺牲自然,积累财富

  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国际社会旁边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

  人地关系

  恐惧和依赖

  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不严重

  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读图8.9,教师提问: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物种灭绝、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强;人口增加,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人类与环境对抗性增强;环境污染、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的经济效益,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2.原则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投影展示问题。说出以下人类行为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1.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持续性原则。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湿地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人与生物种群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不同国家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教师提问:读图8.12,你有何感想?对治理环境问题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为此,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等;

  课堂练习巩固

  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板书设计】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2.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高一地理教案 13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请同学接着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稍后进行抢答。

  一、判断题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和蒸发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二、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

  (1)从大洲看,哪个大洲最多?哪个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个大洲?

  答: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样排序的?

  答: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问:为什么非洲的降水量比南美洲多,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却比南美洲少呢?

  答:虽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发量却比南美洲要大的多。

  导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公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三、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抢答

  1)、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

  答: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受季风、地形条件的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数量跟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晋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20xxmm,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西北部流域中上游地区是多雨径流丰富区,水资源丰富,而在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下游沿海地区降水径流少,水资源较贫乏。加上晋江工农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导致晋江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部分城镇(如陈埭)出现了严重的用水问题。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

  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

  答: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问: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答: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在不同的时代,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请同学阅读教材P67,图3.1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xx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

  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沿河湖地区分布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

  答:采用地表水,生产规模变大;农业生产开始向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分布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

  答: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从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教师总结: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就有陈埭的“水污染”事件。课前曾布置同学去搜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部分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分析陈埭水资源问题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

  (学生上台进行资料交流)

  教师总结:可见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之处

  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农业吗?

  答:不适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气候,其余多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适合于发展农业

  2、以色列如何将水资源由少变多?

  答:1、开源:海水淡化;2、节流: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等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对中国西北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忧虑

  1)咸海忧虑什么?

  答: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3)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水短缺问题,传统渔业衰落等问题。

  探究三: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原因: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

  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

  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解决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

  探究四:调查陈埭水资源状况(题目由各小组讨论自行确定)

  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类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只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科技进步又能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主要是开源、节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来采取开源节流等相应措施,才能令水资源“以少变多”,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性作业: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狭义:主要是指陆地淡水资源。

  2、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标志:多年平均径流量

  3、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1)大洲:最多亚洲,其次南美洲;最少大洋洲

  2)国家:最多巴西,其次俄罗斯,我国居第六

  3)我国水资源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

  夏秋多,冬春少;(时间)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1)在科学技术较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发展。

  2)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发展不一定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开源:

  2、节流:

  十、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的转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又以“抢答、分析、讨论等”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激活”地理教学,实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在分析水资源案例的过程中分析方法的掌握,作业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份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高一地理教案 14

  一、教材分析:

  本节着重介绍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教材的第一目阐述交通运输的有关内容,第二目分两块内容,首先简要介绍通信的概念,然后分别说明它的两种主要类型。第三目简要介绍商业贸易的有关内容。

  二、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和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2.了解并懂得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3.了解并能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任务和特点。

  4.了解商业的概念和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能力目标:

  1.学会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分析邮政网络。

  德育目标:

  1.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地域联系活动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范畴,认识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地域联系活

  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具有评价某一区域某种商品运输方式合理性的正确观念。

  三、重难点:

  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四、学情分析:

  交通、通信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商业虽然同学们并没有接触过,在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应该没有问题。只要老师耐心疏导,一定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自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如果有亲戚朋友在外地,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的?

  如果要见面,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回答)联系方式:打电话、写信、上网等;

  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主要考虑的因素:安全、速度、价格等

  (承转)大家说了很多地域联系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板书)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刚才大家提到了现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一些主要方式,像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交通运输。

  (板书一)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思考)与工业、农业生产相比较,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为什么?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改变被运送物品的自然属性和性状,它只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

  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的重大作用

  3.当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指导学生完成学案【探究活动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2)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的要求是综合而全面的。

  (3)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在我们认识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后,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2】

  4、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高速化: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随着科技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路运输条件大为改善,栽重吨位大型化,克服了汽车运量小的缺陷。

  专用化: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网络化: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要求,各种现代交通工具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合,组成了交通运输网络,使当今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愈来愈方便

  (板书)二、通信

  (提问)如果让你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出门,你会想到用哪些方式与外界联系呢?

  (回答) 打电话、上网、便条等方式,现在是信息时代,出门办事交通很方便,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火车、汽车,水里有轮船,但现在有些事不用出门也能办成,这就是利用邮电通信技术。

  提问:通信是什么涵义?

  学生思考,教师启发:通信是把信息或消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发展的作用。通信可以分成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部分。

  经常到邮局寄信的同学可能知道,邮局以前叫邮电局,现在叫邮政局,这说明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与邮政完全脱离,成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门。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看看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这两大部门的任务和特点有什么不同?

  1、邮政通信: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⑴邮政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的特点,许多国家的邮政利用这一特点进而兼营某些金融业务,以及一些代理业务。通信会受到台风,暴雨、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电信通信:主要任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象、和语言。

  ⑴组成: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⑵终端设备:电话机、传真机、用户电报机、数据终端和图象终端等;传输设备包括电缆、海底电缆、光缆等有线传输设备和微波收、发信机和通信卫星等无线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包括电话交换机、电报交换机等,是实现用户终端设备中信号交换、接续的装置。

  ⑶由于电信利用电波传递信息,因此地形障碍可使电波发生反射、吸收现象,影响通信质量。

  (板书)三、商业

  思考:什么是商业?商业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1、教师引导: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2、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4】

  3、读商业的主要环节示意图,左边的框图是收购。购进商品,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是商业活动的前提;右边一个框图是销售,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它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这社会再生产周期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中间一个框图是储存和调运,存、调是联结商品购销活动的必要流通纽带,因为购、销活动在时空上常常存在矛盾,例如,购进的商品,不可能立即销售出去,总需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储存过程,其中有的商品因季节性的原因,要求保持一定数量的商品储备,有的商品为了保证连续供应,要有一个大于平均需要的储备。同时,购进商品必须经过一个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或近或远的空间转移过程,即实现商品位置的移动,调运必须凭借交通运输来实现。因此,存、调成为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商业活动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商品流通即会阻塞。

  商业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服务业通过租赁业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结)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讲的三种地域联系方式。当今社会,人类活动的地域范围越来越越广泛,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今天只有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才能适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九、板书设计:

  一、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的概念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二、通信

  1、邮政通信

  2、电信通信

  三、商业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对于本节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不过这是学习第四单元的基础,所以我注重了基本概念的学习及基础内容的分析,在课堂上注意案例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做到了很好的启发,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高一地理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

  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

  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

  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

  思考假设的含义:

  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

  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

  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

  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 高一地理教案 】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教案08-29

高一年级地理教案08-04

中图版高一地理教案08-26

高一地理教案14篇01-06

高一地理教案15篇11-18

高一地理教案精选15篇11-22

高一地理教案(15篇)11-19

高一地理教案(精选15篇)04-26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02-02

高一地理教案汇编15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