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时间:2024-09-27 16:56:42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通用)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5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

  辅导目的: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l、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2、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1、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2、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l、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2、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3、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

  (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我是某学校某个班的喜欢(唱歌、打篮球、画画或爱笑)的情况,你愿意跟我一起玩耍吗?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

  (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大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

  1、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2、师:(神秘而紧张地语气)同学们:我估计,外面这些同学目前有困难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难。谁愿意做好心人,去帮助他们?(选8~10位)要求:在帮助他们时也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在他一对一结对完成后,进行一段艰难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艰难路线图,可设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楼梯最好)。在他们结对时,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师:宣布“信任之旅”开始,请好心人帮助“盲人”走好客观存在艰难的历程。(线路可以曲折点,在“信任之旅”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障碍不要布置,待参加游戏学生出门后,再布置起来,尽量就地取材,请学生帮忙,同时以最后一对学生到终点为游戏结束。)

  3、情感交流:(围成图(1)状)

  师:①先问蒙住眼睛的学生:a、当你蒙住眼睛看不见什么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刚才游戏的感受。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2

  一、团体方案名称:

  良好课堂,友好关系——我可以

  二、团体规模

  由7—9人一小组、 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赣师附中初三<四>班全体同学,赣南师院xx心理学部分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日下午4:00——5:30

  活动地点:赣师附中校内(具体待定)

  五、团体整体目标

  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初三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压力,特别是中考临近,初三学生的精神压力大。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上课不用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还有早恋现象。这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同学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恋爱观,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六、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加深了解

  活动一:串名字游戏(大约15分钟)

  游戏方法: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学员自我介绍姓名、兴趣爱好,如我叫A、喜欢写作;第二名学员要说:我是喜欢写作的A的左边(右边)的喜欢看书的B;第三名学员说:我是喜欢写作的A的左边(右边)的喜欢看书的B的左边(右边)的喜欢音乐的C,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兴趣爱好复述一遍。(人数不多的可以反过来轮一圈)

  分享交流:

  1、你是怎么记住其他学员的名字及兴趣爱好的?

  2、这个游戏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单元端正学习态度建立友好关系

  活动二心有千千结(大约15分钟)

  目的: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问题的时候,只要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的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活动程序:

  1、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围成一个圈

  2、从任何一个人开始要求(她)他将两只手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人相握;然后这两个人再各自与不相邻的人握手,按此顺序继续,直至所有人的手都与其他的人相握

  3、这时,所有人的'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错的套,此时要求大家再部松开手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变换自己的位置,来解开交错的套。

  交流分享:

  1、面对“死结”,你们一组同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2、你们是如何解开死结的?有何感想?

  3、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死结”?我们该如何面对?

  第三单元正面压力树立良好的心态

  活动三你说我说(大约35分钟)

  活动程序:

  1、由主持者开始,发起话题,引导小组成员针对上课玩手机、开小差等现象,谈自己的看法;对于部分同学的早恋现象,引导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处理异性关系的。

  2、针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主持者可以引导其他组员进行反馈。

  3、帮助小组成员发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并总结分享。

  交流分享:

  1、从交流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谈谈你可以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第四单元舒缓压力以自信饱满的心去迎接未来

  活动四放松——兔子舞

  活动顺序:

  1、让小组成员站成一列纵队,要求后面的成员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2、主持人站在一边为他们发号施令:如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双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连续向前跳两下全体成员听从统一口令,全神贯注的作出统一动作。

  3、伴随着音乐,全体成员共同跳兔子舞,体验放松操放松的感觉。交流分享:

  1、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步调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当出现步调不一致时,你们的心理感觉如何?游戏后是否感觉放松?xx注意事项: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参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仅注意倾听主持者的命令,还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动作,免得踩到别人的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不专心很可能影响到他前后几个人的情绪,甚至扰乱他们的步伐。因此,作为主持者,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用幽默的语言提醒那个走神的人,以保持整个团队的游戏效果。

  2、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由主持者发号施令,随着游戏的推进,主持者可以将这个权力交给某个游戏者,让他左右大家的步伐。这样会增加游戏的难度,因为主持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说出的命令会照顾所有人。当这个权力转交给游戏者时,他只能凭感觉感受大家的需要,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命令,这种更有难度的方法,会更有利于帮助成员体会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3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确人际交往的目的、原则,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的观念、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健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

  辅导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中所必需的礼仪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良好态度、技能、技巧等。

  辅导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活动形式:角色扮演、游戏、模仿和行为训练。

  活动时间:6课时

  辅导年级(活动对象):初一(或高一)级新生,大家互不认识或不熟悉。

  团体类型:本团体是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训练的教育团体,旨在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的的困扰,成员约为12人左右,自愿报名,或由老师推荐。

  辅导内容与步骤:本方案活动具体内容主要围绕三方面——“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展开,共分为如下6次活动的小方案:

  第一次活动----第一次亲密接触

  目标: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促进成员尽快相互认识,学习聆听观察理解能力技巧。

  时间:45分钟

  过程:(在播放音乐《朋友》中进行)

  一、导入

  朋友是指导具有友好感情并能互相帮助的人,朋友间的情谊是亲密的、幸福的。

  二、“大声告诉我们你是谁”:

  1、给每位成员2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用最好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

  2.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开始介绍自己,要求:

  (1)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的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A”。

  (2)第二个成员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坐在好动的A旁边的内向害羞的B”),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人。

  3、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进行思考和讨论:

  (1)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

  (2)当别人准确地或叫不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

  4、小结:“一个人的名字是世界上最响亮的语言”!记住他人名字的方法:提问法、重复法、联想法等。

  三、你我的约定

  1、给自己的团队取名字,口号,增强凝聚力。

  2、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形成《团体契约书》。

  四、体验分享

  1、交流自己对活动的看法,对自己的表现做小结。

  2、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二次活动----打开心门交朋友、人缘来自好性格

  目标: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检视自身的人格特质,发展受人欢迎的特质,克服不

  良特质。

  时间:60分钟

  过程:

  一、“倾听与沟通的技巧”

  1、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运用哪些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来表达你在认真倾听”,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2、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的烦恼时,比如学习上的烦恼,你会作何反应?并简要说明你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二、秘密的箱子——我的优点你来说

  1.把每位成员的优点写在纸条上,放人小纸箱内。要求:(1)只允许记好的行为,不准记不好的表现。(2)写清楚被赞扬的成员的姓名。(3)要真实,不可以夸夸其谈。

  2.成员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及自己的人。

  三、魅力测试站

  1.情景描述: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三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三种性格”。

  五、人际财富圈

  1.给每个成员分发一张白纸,一只笔。然后请成员跟着领导者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1)首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实心圆点代表自己。

  (2)然后以这个实心圆点为中心,画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代表三种人际财富或者人际圈。同心圆内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表示心理距离。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名字越靠近中心圆点,表明他与你的'关系越亲密。

  (3)写在最小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一级人际财富”。

  (4)写在第二大同心圆内的是你的“二级人际财富”。

  (5)写在最大一个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三级人际财富”。

  (6)同心圆外的空白处代表你的“潜在人际财富”。

  六、小结:沟通从心开始,好的性格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朋友多了路好走。

  第三次活动----生命因你而动听

  目标:培养成员自觉尊重师长、关心同学的好品质。

  时间:2课时

  过程:

  1、观看影片《生命因你而动听》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老师的看法或者你期待中的老师形象。

  小结:老师,永远是一盏可以照亮你前行的灯。

  第四次活动----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学会沟通

  目标: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长辈沟通。

  时间:1课时(另加课外时间1小时)

  一、小活动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表,手表正面朝向学生背面朝向自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猜猜手表的背面是什么。最后挑一个同学走上讲台,站在自己的位置,把看到的手表的背面是什么告诉大家。教师对此做出总结:“你们站在我的对立面,是很难猜出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但只要你站在我的角度上来看,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道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了。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别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二、情景再现、换位思考

  由2---3个同学讨论话题情景,编制并表演一个相应的情景,其他同学作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景:一向温柔的妈妈今天下班回来,愁眉苦脸的,脾气很暴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着小明发火。小明很苦恼很委屈,于是??

  换位思考四步曲:

  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

  第四步: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

  三、团体活动的社会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

  四、写心得体会-----《给父母洗一次脚》

  五、小结: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也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第五次活动----同桌的你(播放FLASH《我的同桌》)

  目的:

  1、明白合作与协调是使集体和谐、团结的重要因素,培养合作能力。

  2、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失败,明白成功来自于大家的协调和合作。

  时间:1课时

  一、听故事,谈感想——五个手指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长者听到五个手指在议论:

  大拇指说:我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

  食指说:大拇指太粗,中指太长,无名指太细,小拇指太短,他们都不行。中指说:我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很多事。

  无名指说: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小拇指说:他们长得那么长、那么粗,有什么用?我是小而灵,我的作用最大。

  长者听了他们的对话,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都说自己最有用,那么我就请你们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作用大。于是这位长者拿出两只碗,其中一只里面放了一些小豆子,要求五只手指分别把这些小豆子拿到另一只碗里。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二、讲合作,取胜利——盲人走路(小游戏)

  学生分组参加游戏,每组2人。具体游戏方法如下:

  (1)两名学生中的一人扮演盲人,另一名学生扮演向导;

  (2)用毛巾或三角巾蒙住“盲人”的眼睛,“向导”用手拉着“盲人”的手,一起站在教室后方;

  (3)在“向导”的扶持下,“盲人”从教室后方走到黑板前,绕讲台一周,在各列桌椅中穿

  行一次,然后再回到原地。

  (4)几组同学可以走相同的路线,但为了避免相互碰撞,前后要相隔一段距离。

  (5)整个过程中,“盲人”不能睁眼或伸手摸着桌椅、讲台,完全依赖于“向导”,其他学生也不能给予任何提示。

  (6)“盲人”能安全回到原地者即为胜利。

  三、活动分享

  1、扮演盲人或向导在游戏过程中有何感受?

  2、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

  四、小结:合作能带给我们快乐,只有合作才能取得胜利。记住一句话:“学会与人合作吧,它将是你踏上成功之路的捷径。”

  第六次活动----一路上有你

  目标:1.团体成员分享参加团体的心得与感受。

  2.团体成员之间相互祝福,结束团体。

  时间:1课时

  过程:

  一、回首来时路

  1.放松舒适的环境中,走进‘时光隧道’,引导成员回顾团体的整个过程。

  2.轮圈发言,补充句子

  (1)我印象最深刻的团体活动是??因为??

  (2)我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最大的收获是??

  (3)我感觉自己参加团体后发生了??的变化。

  (4)我觉得团体可以改进的地方是??

  二、祝福留言卡

  给每位成员发一张心形的祝福卡,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鼓励或建议。

  三、最后大团圆(播放FLASH《感恩的心》)

  所有成员站成一个大圈,面朝圆心,将两手分别搭在左右成员的肩膀上,然后随着《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音乐有节奏地左右摇摆,并一起轻声哼唱,使全体成员在温馨甜蜜的气氛中告别团体。

  四、团体活动后的课题总结:写一篇文章----《生活中的和谐美》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4

  一、活动背景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广

  泛的关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群体,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更易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我班决定开展心理活动,让更多同学受益与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更积极的生活。

  二、活动名称和主题

  班级心理健康知识交流座谈会

  三、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宣传心理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动内容:

  1、班上成员分为六组,每组由六人左右的同学组成。

  2、由组织者准备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问题卡片,提问,小组自由讨论,后选一名代表做回答。

  3、各小组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生活学习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面对解决的。

  4、最后组织者进行总结。

  五、活动负责人与参与者

  负责人:孙李娜

  参与者:11级英语教育一班全体成员

  六、活动时间

  xx年5月27日晚7:OO

  七、活动地点

  博学南楼教室401

  一、活动开展原因:

  大学是成才的地方,但这只是对少数充满自信的人来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卑。

  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人总会有失意的时候,因为佼佼者实在太多了,因此,难免会缺乏自信。

  一个人,一量缺乏自信,就会背上思想包袱,就会附上心理阴影,对自己和未来感到一片茫然,缺乏理性认识,最终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基于以上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同学们开展一次增强自信心的讲座。

  二、活动主题:扬起自信之帆,搏击人生风浪

  三、活动目的: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建立自信信念,用自信的帆来战胜学习之海、生活之洋中所遭受的挫折。

  四、活动内容:

  做传钥匙游戏;

  宣读10条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建议。

  五、活动负责人:李文周(心理委员)、解佳龙(班长)

  六、活动时间:3月17日晚上

  附一:

  游戏内容:通过传钥匙来选同学,被选中的同学要上台

  讲一件最令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不讲者要被罚表演一个小节目,例如唱歌、讲笑话等。

  游戏规则:由班长解佳龙背对着大家计时,开始后随机喊停,钥匙停到某同学手中,该同学即被选中。

  附二:

  10条建议:

  1、每天照三遍镜子。清晨走出宿舍之前,对着镜子修饰仪表,整理着装,务必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午饭后,再照一遍镜子,修饰一下自己,保持整洁。晚上就寝前洗脸时再照照镜子。消除对自己的仪表的不必要的担心,更有利于你将注意力集中到工作、学习上。

  2、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体缺陷,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对自身的缺陷不要念念不忘,其实,人们往往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的缺陷。只要少想,自我感觉就会更好。

  3、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当你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面红耳赤时,你的听众可能只是看到你两腮红润,令人愉快而已。事实上你的窘态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4、不要过多地指责别人。如果你常在心理指责别人,这种毛病就可能成为习惯。应逐渐地克服这种缺点,总爱批评别人的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5、多数人喜欢的是听众。因此,当别人讲话时,你不要急于用机智幽默的插话来博得别人对你的`好感。你只要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他们就一定会喜欢你。

  6、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对不懂装懂的东西坦白地承认,这不仅不会损害你的形象,还会给人以诚实可信的感觉;对别人的魅力和取得的成就要勇于承认,并致以钦佩和赞赏。

  7、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感到孤独。

  8、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如果你害羞腼腆,那么就是喝干了酒瓶也无济于事。只要你潇洒大方,滴酒不沾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9、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如果某人不爱理你,则不要总觉得自己有错。对于有敌意的人,不讲话虽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唯一的方法。

  10、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中。否则,当你处于这种不利情况时,虽然人们会对你表示同情,但他们同时也会感到比你地位优越而在心理轻视你。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5

  一、辅导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二、辅导主题:性别角色认同

  三、辅导理念分析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等)的发展将持续一生,这一过程按先后顺序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课题与发展任务,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而青春期(12~18岁)的发展课题便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问题。埃里克森认为,此一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同时青少年面临自身生理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些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青春期是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内分泌、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性别角色认同问题是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人格健康成熟,辅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就显得尤其重要。

  儿童在幼儿期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性别角色认同,了解了初步的性别知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的忽略、不恰当的性别角色反馈、以及知识的匮乏都可能造成儿童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性别角色概念。进入青春期后,面对身体上的性特征变化,以及感受到的社会的价值规范观念的压力,学生容易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的问题,自我的同一性和角色的混乱。研究表明,青春期提供的性别角色教育对于性别角色不明确,性别角色混乱,或是有偏差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改变作用。因此就为心理辅导活动课提供了必要性.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各个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性别特征,以及通过认同同性别的重要他人,受到自身相同性别的魅力感染,使学生愉悦自身性别,最后顺利实现认同自身性别。教育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适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理解社会性别期待,合理的看待自身性别特征的优势与不足,悦纳自身性别并产生性别自豪感。通过使学生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来帮助自我同一性的完成。

  四、辅导目标

  1、技能方面:学生了解自身性别的特征,可以简单概括。

  2、情感体验方面: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

  3、意志行为:学生悦纳自己性别,努力做一个魅力男生/女生。

  五、辅导重点

  1、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2、学生悦纳自己性别,努力做一个魅力男生/女生。

  六、辅导难点

  1、学生辨证得看待自身性别特征优势与劣势。

  2、学生对于自己性别角色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学生将课堂收获付诸实践。

  七、学习者分析

  1、心理分析:青春期(12~18岁)的发展课题便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问题。埃里克森认为,此一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同时青少年面临自身生理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些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混乱。同时,身体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也让青少年对于自身的性别角色渴望有一个跟深入的理解,对于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存在一些焦虑,对于性别角色存在一定困惑。

  2、学习背景分析:在第一课时的辅导活动中,学生认识到青春期身体的各种变化,明白了身体变化的生理原因。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性知识,对于身体变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八、辅导任务分析

  本课程是自我意识心理辅导主题中的性意识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辅导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了身体上各种变化,明白了性别差异导致的身体变化的生理原因。在前面课时的基础上,通过本课时,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身性别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能够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最终顺利实现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通过使学生认同同性别的父母或是其他重要他人,使学生受到感染并出现模仿行为。教育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适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理解社会性别期待,合理的看待自身性别特征的优势与不足,悦纳自身性别并产生性别自豪感。通过使学生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来帮助自我同一性的完成。

  九、活动形式:

  暖身游戏辩论赛讨论分享

  十、活动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十一、教学准备:

  1、针对”男生更聪明还是女生更聪明”辩题,学生课前准备资料,收集理论、事实依据。

  2、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位自己的重要他人的故事(可以是父母,或是自己的偶像),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十二、形成性评价:

  1、的目标以辅导目标为中心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循序渐进。游戏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男生和女生存在的差异,通过辩论形式,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融合,达到辨证的看待性别特征的目的,既看到存在的优势,也客观的看到不足。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榜样学习的力量,感受社会角色期待的价值规范,促使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男生/女生,最后案例分析,将课堂所得运用实际,最后知道怎样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男生和女生。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上设置班级辅导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产生认知上的变化,最终达成班级辅导的目标。

  2、活动真实自然。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共鸣,积极参与。

  3、活动主体为学生,辅导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辅导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客观地认识,充分了解自己性别特征的优点、不足,接受自己性别的长短处。并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性别,悦纳自己的性别特征,对于自身性别产生自信心。

  4、活动针对性强。游戏活动,辩论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的互动反馈中得到不断的发展。辩论赛的设置,极大的克服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条件所限而存在的不够客观的看待事物的特点,在倾听和自我探索中,学生形成对于自身性别的较客观的看法。

  5、弱化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不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促使学生的自我探索。教师需要创建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气氛,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接受自身性别,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的讨论,更好的认识自己,并激发起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行为意向。辅导活动重在情感的体验。

  十三、教学反思:

  1、辩论赛中,学生容易相互攻击,因此课堂上教师注意维护课堂纪律和辩论的内容的把握。通过让学生摆事实,讲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

  2、教师价值观中立、非指导性原则。教师起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作用,而不是告诉学生需要怎样去做。课堂中教师的定位为活动的组织者,秩序维护者,讨论引导者,则传授者的部分要尽量减少。

  3、活动设置比较紧凑,需要注意时间控制。应把握有限课堂时间,有效利用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6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途径,它作为一种工作模式可以移植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其方法和技术带人课堂可以增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研究针对学生当前成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心理困惑,尝试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进行团体辅导式教学。本文主要介绍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与主要方法、技巧。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高校近年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始终是课堂教学。为了更富有成效的实施心理健康教学,自20xx年以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了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设想,即把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途径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以班级或系为单位,在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周2节,授课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至一学年。实践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式的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本文拟就自己这几年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和探索,探讨如何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建议。

  一、构建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从理论上看,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消极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使学生心理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因此,要改变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好就是通过活动的方式。另外,团体动力理论的观点认为“团体往往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在成长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团体不仅仅能够协助人们达成目标,而且可以满足人的多种心理需要。每个人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他的内在需要在群体互动中可以获得满足。”基于以上种种,把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学生当成一个团体,以团体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去体验、感受、反思,将使得学生在群体互动积累广泛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从实践上看,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是确定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和依据。首先,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都是面临成长过程的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的问题。因此,在心理学课堂上的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天然的具有共同发展性问题的团体,心理课教师就是团体指导者。其次,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上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的探索尚属初步,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还是以传授为主,课程目标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需要一种富于启发的,能激活课堂的教学模式。团体辅导式教学可以把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课堂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玩(活动)中学”。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增加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二、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框架

  团体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热身——自我探索——总结”三个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根据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参照团体辅导的工作模式,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试行团体辅导式教学的“五阶段教学法”。

  其中,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这五个基本的教学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任务,但他们并非是完全孤立的,他们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很多时候是彼此相融的。在进行团体辅导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团体辅导式教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把握住团体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引导教学目标向健康的、既定的方向前进。

  三、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操作方式与技巧

  很多的研究表明,参与程度高、内心体验深刻的教育形式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真正的实效。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否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的积极投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精心选择团体活动方式,灵活地采用活动、讨论、游戏、案例分析、行为训练等方法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的学习激情和旺盛的精力。

  (一)深化认知,澄清观念的学习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个人的交际魅力?”,学生对问题自由发言,谈出自己此刻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来,通过一个灵感激发另一个灵感的方式,产生创造性思想,促使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团体讨论:很少有事情不能在团体中处理。我们可在课堂中藉由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或者对现实的困惑进行团体讨论,通过相互沟通交流,集思广益,使学生通过比较获得启发,对问题有进一步的体会,从而修正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观点。讨论可以是分小组的交谈,也可以是全体学生论坛式的交流。

  问题辨析: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有争议的、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大学生应该不应该谈恋爱?”等,教师可以组织不同选择的人进行辩论,谈自己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和观点,并给予点评,从而澄清模糊认识,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二)情境体验学习

  团体游戏:它是一种主要的、且十分有效的游戏活动方式,它不仅能制造快乐气氛,消除精神的紧张,最主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给学生启迪和思考。教师在设计游戏类活动时注意引发出更深的思想内涵,做到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

  角色扮演: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去扮演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透过不断的演练,得以尝试和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和行为模式。教学中,针对相应的专题(如社会适应性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可以设计一些“心理剧”让学生在心理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然后大家组织讨论,指出其中不妥当的情绪和处理方式,再由其他成员将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表演出来,使表演者和观看者从中受到教育。

  情景模拟: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或者氛围,让学生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如在课堂中由教师事先安排—个人际冲突的现实情景,让学生体会当下情景下的心理状态,并学会反思和处理人际冲突问题。

  (三)新行为的训练学习

  行为示范: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详细而具体的行为示范,学生观摩、仿效、预演;或者,教师也可让成员观察数种不同的行为,从中选出最标准的行为作为练习的标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习得预定的目标行为或技巧。

  行为训练:它是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沟通技巧训练”、“练习倾听”等。

  上述种种是团体辅导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辅导类活动方式可以选用,比如说音乐调试、手语舞的学习,等等。

  四、实践成效

  在尝试把团体辅导移植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对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估。包括了对学生及教学课堂的观察和纪录、学生的作业以及实施教学期间和结束时与学生的交谈和调查、教学前后心理测量等。从教师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开展,每一位同学都感觉比以前更积极向上、心情更愉快,对团体辅导式教学也都给与了较好的评价。在学习期间一项调查中。98%的学生认为心理课“有必要”,90%的学生“希望课程继续下去”,94.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形式“非常好”,82%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心理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或“很有帮助”。而在教学结束后同学们对自我的评估中,均认为自己在参与过程中认知、情绪、行为有所改变,学生对心理辅导式教学总体上都是“愉快”。“轻松”,“有趣”,“让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等正面的评价。其中一位同学在调查表上写到:“心理健康课就向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心中很多结的钥匙。它使我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自我以及外界的问题。使我更成熟”;另一位同学写到“我感觉这门课很愉快,也很自然轻松,总感觉在这里是释放自我的空间。它使我把一种美好的氛围下学到了很多心理知识。也启发我思考很多的问题,学到了很多道理。谢谢老师”。

  而从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的结果对照中表明,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团体辅导教学后,同学们的得分的平均分较之前有所降低,多数成员改变显著。结合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来看,学生对团体辅导式教学反响强烈,教学的效果较显著。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主要有以下的体会:

  (一)团体辅导式心理教学以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作为专题给学生进行辅导。教学内容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活动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团体辅导式心理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加大了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7

  1.团体名称

  “打开心扉交朋友”——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

  2.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同质性、成长性

  3.团体目标

  本团体希望通过“心理游戏”的形式,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氛围,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缺点,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帮助组员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的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4.团体对象

  新造镇在校小学生,需有比较强烈的的认识自我的意愿,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认真地对待小组活动。

  5.团体规模

  12~16人(团体人数为偶数)

  6.团体时间

  活动计划3次,每次2小时,在一周内完成。

  7.团体地点

  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8.团体领导者

  领导者:吴丹婷,湛江师范学院大二在校生。20xx年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为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实习生。曾在三下乡活动中带过“人际交往”团队。

  9.理论依据

  1.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

  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人际沟通具有传递信息、心理保健、自我认识和人际协调等功能。

  人际沟通为团体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技巧。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团体咨询为来访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而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发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昼缩小代价而昼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而后,发展出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提出了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关系,即对称的获利、对称的吃亏和双方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称。海斯(Hays,1988)对交换关系得失的研究表明,人们认为从人际关系中自己获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持、交换信息、物质或任务上的帮助、自尊及获得朋友的价值观。为对方付出的代价有:花费时间、增加责任、影响情绪、失去独立性及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否定影响。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以及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10.团体方案

  第一单元

  单元名称:有缘来相识

  单元目标:

  1.打破僵局,营造气氛,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

  2.订立团体契约,培养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

  活动准备:

  大白纸1张,大头笔1支,彩色卡纸(剪成各种形状不一的三角形或正方形,并一分为二),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

  活动程序:

  (一)开火车(10分钟)

  活动目标:活跃团体氛围,打消拘谨气氛。

  步骤:

  1、全体成员为一组进行游戏。

  2、在开始之前,每个成员要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地名不能重复. 3、游戏开始后,假设甲来自北京,乙来自上海,甲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全体成员一起问:“往哪开?",甲说:“往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乙就要马上快速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乙迅速地选择另一个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算输了.输者要受到惩罚。

  (二)最佳搭档(15分钟)

  活动目标:彼此相识,建立互动关系。

  步骤:

  1、每位成员抽取一张裁好的彩色纸.

  2、成员拿着自己的彩色纸在团体里找到与自己同色、同形状的另一半。

  3、找到后,两人自由交谈2分钟,互相认识。

  4、共进行3轮。

  5、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全体成员交流分享。

  (三)自我介绍(30分钟)

  活动目标:通过轻松的氛围与活动,使全体成员彼此更加认识。

  步骤:

  1、领导者要求成员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在名字前面加上一个标号,如“我是紧张的小明”等.

  2、当每一个成员介绍完后,领导者引导大家分别解释为何会得此标号,同时分享感受.

  (四)许愿(20分钟)

  活动目标:探索并交流团体成员对团体咨询的看法、期待,引导成员心往一处想。

  步骤:

  1、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个团体成员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每位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

  (1)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

  (2)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

  2、领导者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期待和认识,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四)你我的约定(20分钟)

  活动目标:建立团体规范加强我们的团体凝聚力,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步骤:

  1、领导者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如“做到保密,不把团体内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仔细倾听。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不缺席,不迟到,不中途离开”;“不把食物带到团体辅导室来吃”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

  3、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以示自己愿意遵守这些团体规范。

  (五)小结(15分钟)

  1.领导者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2.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第二单元

  单元名称:心灵不设防

  单元目标:

  1、进一步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

  活动准备:纸笔每人一份,眼罩一个,桌子椅子若干,活动程序:

  (一)背背佳(20分钟)

  活动目标:消除组员之间的隔阂,增进组员间的`了解. 步骤:

  1、先请每两人组成一组进行。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然后两个人的手臂扣住手臂。各组成员都准备好后,领导者下达站起来的命令,各组组员依靠背靠背的支撑一起站起来。

  2、组员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扣在一起的手臂不能松开,不得借助其他的外力站起来.

  3、当两人站起来成功后,将两组合并成一组,一同样的方法站起来。以此类推,直至全体成员共同站起来为止。

  4、分享感受。

  (二)积极倾听(10分钟)

  活动目标:让成员学会倾听.

  步骤:

  1、每位成员闭上眼睛,用1分钟时间,注意力放在耳朵上,用心去听你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的声音。

  2、请每位成员张开眼睛,将听到的声音一一写在纸上,然后统计听到多少种声音。

  3、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在同一环境中每个人听到的差别那么大。

  (三)敢于说“我错了”(20分钟)

  活动目标:让成员认识到勇于承认错误对团队的协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步骤:

  1、所有成员围成一圈。

  2、领导者喊“一”时,举左手,喊“二”时,举右手,喊“三”时,抬左脚,喊“四”时,抬右脚,喊“五”时,不动。

  3、当有人出错时,出错的人要走出来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然后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4、游戏循环几轮。

  5、体会分享。

  (四)信任之旅(40分钟)

  活动目标:引导成员体会、感受相互帮助与关爱;培养组员的沟通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步骤:

  1、领导者预先设好障碍路线.

  2、每两人组成一对,分别为甲和乙,甲扮演盲人,乙扮演哑巴,由乙带领甲走完障碍路线。完成后角色互换.

  3、走障碍路线过程中,甲不得偷看,乙不得说话。

  4、体会分享。

  (五)小结(20分钟)

  1、分享成员上一次的心得体会。

  2、分享这一次参与第二次团体活动的心得体会。

  3、要求每位成员在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中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4、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第三单元

  单元名称:友谊天长地久

  单元目标:

  1、令成员更深层次的认识自我,澄清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所在。

  2、引导成员回顾团体历程,分享团体给成员带来的变化。

  3、效果评估,结束团体。

  活动准备:纸笔每人一份,大头笔一支

  活动程序:

  (一)成长三部曲(15分钟)

  活动目标:活跃气氛,使大家迅速融入团体中。

  步骤:

  1、在游戏中:蹲下、双手抱膝代表“鸡蛋”,半蹲、双手向后代表“小鸡",站立、双手向后代表“大鸡"。

  2、全体成员全部从“鸡蛋”开始。

  3、两人进行猜拳,赢者从“鸡蛋”变成“小鸡”,输者仍是“鸡蛋”。然后成员寻找同类再进行猜拳,赢者再成长一步,直到“大鸡”与“大鸡”的赢者算完成游戏,就可以先到一旁,输者继续游戏。

  4、体会分享。

  (二)优点轰炸(30分钟)

  活动目标:体验被称赞的感受,并学会赞美他人. 步骤:

  1、大家围圈而坐,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

  2、然后被称赞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到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3、体会分享.

  (三)魅力测试站(30分钟)

  活动目标: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让成员了解到怎样的性格才能更好的交到朋友. 步骤:

  1.领导者描述情景: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最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喜欢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反之,最不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讨厌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所有成员发言完后,计算每种性格的总分,得出该性格的人际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三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三种性格"。

  (四)大团圆(30分钟)

  活动目标:通过身体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和信心。

  步骤:

  1、全体成员围圈而站,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30分钟。

  2、轻声地跟着音乐一起歌唱,自由摇摆。

  3、在歌声中结束团体.

  11.团体评估方法

  1、领导者进行自我评估。

  2、团体成员自我评估。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8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讲解爱情的定义以及大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两性关系,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则有效地避免了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先做了一些理论的铺垫之后,通过四个环节(“来自心海的消息”“男女拼盘”“情感擂台”“爱情价值拍卖”)的团体活动开展教学,当学生听到这些环节时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在活动中男女生混搭组成各个小组,在“来自心海的消息”中,男女生共同讨论:①当异性对你有何种行为表现时,会让你疑心他(她)可能对你有意思?②如果你对某位异性的示爱不来电时,你会如何反应?男女生现身说教,起到了很好的启示效果。“男女拼盘”环节中,通过抽取一些题目,如发现对方与自己并不合适,如何妥善中止这段恋情?遇到心仪异性,如何与之接触、认识、展开邀约?让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在20分钟内以心理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气氛高涨,在欢声笑语中引起大家的思考。而在“爱情价值拍卖”环节中则把课程推向了高潮,先请大家各抒己见,表达“我心目中理性女性(男性)具备的品质”,如温柔、善良、孝顺等,以此为物品进行拍卖,每个学生手中所有的钞票是一样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更加深刻体会和反思在进行爱情抉择时哪些是更重要的,课堂教学以活泼的形式收到了比说教更好的效果。

  二、其他主题举例

  如在如何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主题中,采用了“百花齐放都是春”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在面对挫折和失败主题中,采用“逆风飞扬”活动,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应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在“我是国王还是兵”的活动中,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如何分配工作、承担责任;在“寻找网络中的自我”主题中,通过“E海沉浮”“沉迷E时”“快乐E人”三个环节的游戏活动,并增加一些“网虫”案例,帮助大家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等。

  三、团体辅导的体会

  1.团体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在以上的举例中可以明显看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把团体辅导理念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根据授课的专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新奇感、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参与特定情境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学习到了知识。通过成员的分享,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也得到了有效的反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引导比游戏更重要。团体辅导的一大特点是通过游戏和活动,加强师生互动。但是,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时,指导者(教师)需要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任和理解的气氛,引导成员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恰当的解释,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深入,最后升华到心理的理论高度,否则团体辅导就成为游戏课程。

  3.人数要适当。课程效果受场地、人数的限制,在团体辅导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教师组织活动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很困难,各种道具如纸、笔、卡片、胶带、彩笔盒等也会由于人数太多受到限制,因此,团体辅导课堂人数不宜太多。根据笔者的经验,1名教师对20名左右的学生开展团体辅导比较合适,同时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每个小组中确定1名组长协助老师负责各种活动,最后带动全体成员共同成长。

  4.场地要适宜。在开展团体辅导时,教师首先要预见到活动的安全性,有些活动还要考虑到不能干预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有的教室是固定的桌椅,移动不方便,影响活动的开展,这些场地因素都需要教师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9

  在我国,检查学习成果或者选拔人才的手段主要是考试。考试对每个人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但逢期末、升学都要考试,公务员录取也有逢进必考的说法。正由于考试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应试心理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因为考试时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发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那么,临考期间,考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心态呢?

  1、头脑清楚,从容不迫

  保持头脑清醒时考试期间考生必备的,如果头脑昏昏涨涨,势必影响到考场的发挥,一个昏沉的头脑没有理由拿到好成绩。在考试期间,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如考题过难,从没有看到过,时间不够,突发事件等。但是,只要能做到冷静地面对它,不慌张、不乱套,以平常的心情、节奏来对待,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从容不迫是克服考试因慌乱而出现错误的最好办法。从容不迫、头脑清楚不仅是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更是人格修养的理想水平。

  2、必胜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你自己都认为你不会成功,那么你肯定不会成功。只有具备成功的信念,才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自信的学生学习积极而主动,相信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学习时能全力以赴,竭尽所能,较少怀疑、彷徨和胡思乱想。与之相反的是,自卑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没用,能力不够,怀疑自己能否取得成功,学习时被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总是对自己作片面的分析和评价,为自己不能取得成功寻找各种理由,因而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就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比较小。心理医生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和对自卑感的克服。也就是说,缺乏信心、自卑感人人皆有,但可以通过追求优越目标以补偿自己,把这一消极因素变为前进动力,自卑感是可以克服的`,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

  3、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饱满的精神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如果考生无精打采的,那结果可想而知。饱满的精神是学生全力以赴投入复习和考试的保证。只有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记住所学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做题时才能打开思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把所知、所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心理状态是否良好的标准。如果自己在学习时发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别人提醒自己精神疲惫时,那就说明需要休息,需要调节了。

  4、全力以赴,力争上游

  人生难有几回搏,在考试的关键时刻,如果能调动全身心的力量,作最后的拼搏,就有望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是积极兴奋的情绪、顽强拼搏的精神,它会带来敏锐的感觉、精确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应试时最佳的心理状态。

  以上几点是应试成功应该具备的比较理想的状态,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0

  活动主题:

  正确面对挫折

  活动目的:

  (1)让成员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能正确、客观、辩证看待、认识挫折

  (2)成员间相互分享资源,并学会采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应对挫折

  活动过程:

  一、相逢是首歌(形成团队)

  1、刮大风游戏

  成员站成一个圆圈,主持人:刮大风,刮大风,请的同学站出来。那么具有主持人所说的相同特征的同学应立即相互转换位置,违规者将走到大圈中表演一个节目。

  2、滚雪球

  由第一位同学(可以由主持人指定或组内推选)开始进行自我介绍(我是来自的0级系的),第二位同学自我介绍要把第一位同学的信息包括进去(我是来自的0级系的旁边的来自的0级系的),依次类推,最后一位同学要把所有的信息都包括进去。

  注意:考虑到成员多少,可以分组进行。

  3、晋级游戏(鸡蛋-小鸡-母鸡-人)

  所有成员蹲在地上,扮装鸡蛋,然后一对一,采用猜拳的方式进行PK,决出胜负,胜者晋升一级,即为小鸡,作半蹲状,并与其他胜者的小鸡进行猜拳PK,争取下一次晋升:负者仍为“鸡蛋”,继续寻找其他负者的鸡蛋进行猜拳PK,争取晋升机会。由此推想:小鸡与小鸡PK的胜者即晋升为母鸡,可以站立,母鸡与母鸡PK的胜利者便晋升为鸡领袖,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如此进行,直至绝大部分成员都成功晋升为人为止。

  游戏要求

  (1)所有成员都要牢记蜕变的顺序及相应的姿势,按照规则猜拳PK,不要颠倒顺序,更不能越级晋升。

  (2)专心参与,用心投入,互相尊重,注意安全。

  游戏延伸

  (1)领导者请若干成功晋升为人的成员分享自己的蜕变过程,特别是猜拳胜出时的感受体会,并请若干蜕变不成功的成员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感谢。

  (2)引导思考:如果将这个游戏看成我们的人生或生活,晋升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那么猜拳象征着什么?猜拳的结果又意味着什么?

  (引出活动主题:挫折)

  提问导出:谁在蜕变过程中的每一次PK都是胜利者?

  (简单统计成员在蜕变PK中所遇到的失败,结合主题,让成员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永远都成功、顺利,难免有困难挫折,所以要学会如何面对和应对。)

  4、我们的承诺

  讨论哪些行为会影响团体的进行,应该建立怎样的团体规范?在一致通过的基础上订立合约。

  5、领导者总结

  二、抗压的秘诀

  1、热身活动:

  棒打薄情郎

  成员围成一个圆圈,选一位执棒者站在圈内,由他所面对的人叫出另一个人的名字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位被叫的人面前,此时如果他无法马上叫出另一个人的名字,则执棒者棒打一下,将他喝醒。如果他能叫出另一位的名字,则执棒者就跑到那人面前,如果他无法马上叫出另一个人的姓名,则照样一棒打下去,如此连续下去。被棒打的人担任执棒者。

  2、蜗牛的家

  参加的同学围坐成一圈,然后把身体屈成90度后,用手从背后托起椅子,背在背上。每个人与前面的人保持距离,防止椅子相互碰撞。然后,保持弯腰驼背的姿势,所有学生转向顺时针的方向,跟着前面一个同学。教师提供指导语,想象我们都是一只小小的蜗牛,背上背着重重的壳。

  控制行走的速度,不要完成的太快,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蜗牛壳的压力。所有的学生走完一圈,回到原地,放下椅子,坐好。

  讨论:(1)刚才背上压着东西是什么感觉?

  (2)这种感觉在生活中是否也存在?

  (3)蜗牛背着它的房子,那么,每天压在我们背上的是什么?

  3、抗压天使:体验面临压力时用积极的.理念与消极的想法对抗。

  三人一组,大家轮流扮演天使、凡人与恶魔。

  担任凡人者说出那个自己觉得有压力的事件,恶魔的目的是让凡人压力更大,说出使人压力更大的话,天使则必须帮助凡人解除压力。

  每次由天使先说30秒,再换恶魔说30秒,每个人皆轮过三个角色为止。每个人轮流在组内说出刚刚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邀请愿意主动发表的同学分享。

  结论:消除压力的方法有很多,有一种方法就是多听听自己的天使说话,让恶魔闭嘴。多想想一些乐观、理性的、积极的想法。

  三、勇往直前

  1、解开千千结

  (1)让每组队员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圆圈。

  (2)教师说:请记住你左面的人是谁?右面的人是谁?

  (3)松开双手,任意走动,当老师说停时,在原地仍与你原来相邻的人牵好手。即你的左边和右边的人必须同刚才一样。

  (4)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最后形成大家开始时手来手围成的一个大圆圈。

  (5)注意事项:不能抓自己身边队员的手,自己的两只手不能同时抓住另外一个人的两只手,在任何情况下,队员的手都不能松开。

  2、翻叶子

  (1)整组人员站上叶子后由训练员开始宣布规则

  (2)所有学员现在是一群雨后受困的蚂蚁,在水面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叶子站上,却发现叶面充满了毒液,除非大家可以将叶子翻面,否则又将遭受令一次生命的威胁。

  (3)整个过程都站在叶子上。

  (4)所有人身体的各部位均不可碰触到叶子以外的部分,否则重来。

  (5)用时最少者胜。

  道具:每组一块布或较大的报纸(约可让整组人站上或稍大)

  四、珍惜美好

  1、热身活动:松鼠与大树

  (1)三个人一组,两个人扮演大树,围成圈,一人扮演松鼠站在圈中。

  (2)组织者喊:“大树跑”,大树就要立即解散,重新和其他大树组成圈,并选择松鼠围在圈中,之前助手加入到游戏中,多出来的没组成圈的大树要出来;同样,喊:“松鼠跑”,松鼠要逃跑,到别的大树身边;喊:“地震了”,全都要解散。

  (3)每次助手都要加入,最后几轮下来会出来几个没抢到位置的人,可以让他们谈感受,也可以从中引出压力的存在。

  2、突围与闯关

  成员自愿报名做挑战者。

  突围:成员手拉手肩并肩面对面紧紧的围成一个圈——“围城”,并快速走动。挑战者站在圆中央,想方设法伺机从“围城”中突围,活动过程不得有打人现象,注意安全。

  闯关:成员手拉手肩并肩背对背紧紧的围成一个圈,挑战者站在圈外,想方设法闯入“城”中央。活动直至挑战成功为止。若挑战不成功,挑战者要举手表示投降。活动后团体分享。

  3、发放彩色纸,请成员写下一句激励的语言,鼓励彼此勇敢面对挫折,做挫折中的英雄。

  4、大团圆

  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然后随着音乐轻轻地哼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并随着旋律自由摇摆。使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密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象征性的、难忘的记忆。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1

  辅导目的:

  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⒈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⒉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⒈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⒉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⒈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⒉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⒊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

  (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

  (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大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

  ⒈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⒉师:(神秘而紧张地语气)同学们:我估计,外面这些同学目前有困难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难。谁愿意做好心人,去帮助他们?(选8~10位)要求:在帮助他们时也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在他一对一结对完成后,进行一段艰难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艰难路线图,可设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楼梯最好)。在他们结对时,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师:宣布“信任之旅”开始,请好心人帮助“盲人”走好客观存在艰难的历程。(线路可以曲折点,在“信任之旅”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障碍不要布置,待参加游戏学生出门后,再布置起来,尽量就地取材,请学生帮忙,同时以最后一对学生到终点为游戏结束。)

  ⒊情感交流:(围成图(1)状)

  师:①先问蒙住眼睛的学生:a、当你蒙住眼睛看不见什么时,心里什么感觉?此时心里最希望什么?b、在好心人帮助下,你说说在通过各种障碍时,心里有什么感受?c、你对帮助你的朋友满意不满意?(2~4位学生)。②问好心人,a、你看到“盲人”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b、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你的朋友的?b、通过对朋友的帮助,你有什么感受?(2~4位学生)③问观看的学生:看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想法?(这里要求教师抓住以下重点去组织提问:当你有困难时,渴望得到朋友帮助;当朋友帮助你时,你要乐意接受;当你帮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帮助下,战胜困难后,心里感到欣慰。)(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换一批学生再做,再交流)

  ⒋小结:

  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我发现大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虽然有的同学没有说,但相信他们也已经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当自己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同学、老师、朋友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真心诚意地、耐心地给予帮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你呢就要愿意乐意接受老师、学生、朋友对你的帮助,接受别人对你的帮助,使你不断进步,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四、“及时下雨”(约15分钟)

  师:刚才有不少同学抽到了奖,现在开始发奖品。(请助手为学生兑奖品)

  师:你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紧扣:上好课、守纪律、做好作业、写好字、好好学习、有责任心等等去谈(5~8位或更多),对说得好的同学,再次发奖。)

  五、结束余音(约1~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我很感动,你们好像长大了许多。特别是懂得了认真上课、完成作业、守纪律等等是有责任的表现,也懂得了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这使我很高兴。相信你们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认真上好课,认真完成每一天每一次的作业,做个好学生,你们说是不是?下次我们再来做游戏好不好?好!记住,比一比谁的进步快!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2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就业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遇到就业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心理状态的能力。抗挫能力有两方面的构成要素:(1)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人们以自己明确的目的,善于通过理性的思考,以达到维持心理平衡,能动地支配行为的能力。(2)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一个人受挫后的自制力、适应性、灵敏性的综合表现。

  受过专业训练的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遵照团体动力学和群体心理学等原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运用团体辅导的技巧,指导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职校生的就业抗挫能力,最终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国内外善于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团体心理辅导起步早,发展快,已从学校发展到社会和家庭,覆盖面相当广。而我国团体心理辅导起步较晚,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是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领域,理论研究涉及范围颇广,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上未形成系统。团体心理辅导如今最活跃的地方仍是高校,研究对象也多是面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近年来涉及的领域开始逐渐增多,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从过去的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情绪抑郁等主要领域,开始向网络依赖等崭新领域尝试探索,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涉猎的领域有自我概念、厌学心理、自信、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动机等领域,但多数还是偏向于发展性团体,治疗性团体辅导因为对团队领导者的.要求比较高,数量还是较少,有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上则主要针对新生适应、人际关系、团队建设等,另外团体心理辅导的辅导模式较为单一,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性进行论证较少,发现针对职校生的挫折教育系统研究较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抗挫能力特别是就业抗挫的实践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水平,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二、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理论基础

  (1)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动力学理论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它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团体的反应、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冲突、领导作用、团体行为等。

  (2)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通常是通过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所以团体辅导可以为各种适应不良的成员提供多个可模仿的榜样,以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的行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为职校生就业挫折教育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和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

  (3)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实践依据

  作为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教工作者,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就业受挫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抽取了学校部分班级,对学生进行就业抗挫能力水平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看法。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经常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是在对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采用了各个主题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后心理健康教师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了测试,结合有关班主任和部分家长的访问情况来看,团体心理辅导这种方式对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抗挫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地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这是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课。

  三、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的研究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上的可行性、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团体心理辅导整体方案、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团体心理辅导操作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上的实效性。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文献研究资料,完成调查研究。

  通过收集、梳理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两份调查问卷,分别是《职校生就业挫折状况调查问卷》和《职校生就业挫折应对方式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初步了解学生在就业抗挫能力的特点,以及面对挫折选择应对方式的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2.建立课题研究QQ群,搭建交流共享平台。

  在课题研究人员QQ群,把研究计划等课题研究的资料共享,将调查问卷的设计在QQ群里充分征求意见。

  3.收集学生受挫个案,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通过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担当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收集大量学生遇到挫折的真实案例,通过咨询老师的帮助,使学生迅速找到应对挫折的方式,从而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抗挫能力,完成个案后对咨询记录进行整理,并定期进行案例分析,找到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的方法。

  4.撰写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应用教学实际。

  在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前先讨论方案的基本框架结构,按照“导入――活动――体验――总结”模式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完成多个方案的设计工作,主要有:“游戏破冰,成员互识”、“理想现实,分享焦虑”、“职业兴趣 自我探索”、“模拟招聘 自我认识”、“穿越生死 突破自我”等,并在心理课和心理委员培训中加以实践,最后将方案总结成册。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3

  一、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主办:政教处

  承办:团委会、心理咨询室

  二、活动主题

  “和谐心灵、健康成长”

  三、活动目的:

  通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参与性强的活动,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构建和谐自我,和谐校园,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氛围。

  四、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30日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启动仪式

  在校内宣传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氛围。

  (二)“最美的笑脸”征集活动(负责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负责人)

  活动内容:《毕业班考前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溪安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凤城中学心理教师。

  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四)“心理健康教育一条街”活动(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救意识,让更多的同学从中获益,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心理健康,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活动方式:将心理趣图、心理知识、“最美的笑脸”等以展板的方式展出,让点点滴滴融进我们的心灵并茁壮成长。

  活动时间:5月30日中午

  活动地点:校道宣传栏

  (五)心理电影展播(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内容:《放牛班的春天》

  活动对象:初二年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地点:5月17日晚6:30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六)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负责人)

  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选择高一年段开展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参与“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

  报送时间xx年5月30日前报送泉州市教育局

  活动要求:

  (七)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负责人)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泉州市教科所《关于泉州市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三周年纪念活动暨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第二次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精神,选派专职心理教师参与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时间xx年5月11—12日

  活动地点:泉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八)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工作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闽教思〔20xx〕43号)和《泉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通知》(泉教思〔20xx〕2号)的精神,我校于本月中旬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提交《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表(负责人:胡银杉),做好心理健康中心设备的采购和建设(责任部门:总务处)。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集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方式,各班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项活动。

  2。抓好宣传,营造氛围。各班要深入宣传和动员,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积极配合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4

  【理念阐述】

  1、贴近生活的话题,尊重启发自我体验。

  爸爸和妈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都自然落在孩子的眼里,关于爸爸妈妈的优缺点,也是孩子最乐意交流的话题。在组织活动时,我灵活的采用“描述生活所见、转述他人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辩论自己观点、赞美优点、批评缺点、评论是非、打电话接电话等”多形式,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孩子们最本真的情感体验。

  2、多元互动和谐沟通,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本次心理辅导活动,不同于平时的课堂。首先,我采用“秧田式”摆放桌椅,让学生和家长面对面的坐于“秧田”的内外两侧,进行面对面的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学生和学生互动,学生和家长互动,学生和老师互动,形成多向互动。)再次,孩子约上爸爸妈妈在教室平肩起座,就如父子、母女坐于自己的家中聊天一般,自然亲切。充分激起美好情感,逐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家长通过亲耳倾听孩子的心声,有助于更深刻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不足,将有利于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促进整个家庭的互动和谐发展。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回忆、访问、观察、辩论、评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互动实践活动,理解感受爸爸妈妈不同方式的爱,从而培养“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家”的情感和行为。

  【活动准备】

  第一步:分工合作,搜集主题信息:爸爸妈妈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

  1、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并有意的作简单的记录。

  2、调查他人,记录评价。通过调查记录身边的人(家人、邻居、同学等)对爸爸妈妈的客观评价。

  3、搜索影视节目,写观后感。有目的的搜索有关爸爸妈妈主题的影视节目,写简单的观后感。

  4、阅读文章,写读后感。有目的的选择阅读有关爸爸妈妈主题的课内外文章(优秀书籍、报纸、杂志等),写简单的读后感。

  家长:

  1、提供口头资料。①描述生活:爸爸妈妈自我评价或爷爷奶奶讲述他们所知的爸爸妈妈的事例,注意评价要客观,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孩子。②讲述故事:讲述故事中的爸爸妈妈。(如,影视情节、书中故事、报刊新闻、身边故事等)

  2、提供书面资料。帮助孩子搜集书籍、报刊杂志中的主题信息。(如,帮助孩子一起上网搜索,一起剪报、划线摘抄等)

  老师:

  1、主要收集提供主题文学作品:主题诗词、散文、小说等。(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陈运松的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美国)邦贝克的散文《父亲的爱》、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准备影视录像(主题:爸爸妈妈家庭幸福的视频片段)

  3、准备歌曲、视频《我爱我的家》

  第二步:整理信息,初步形成观点。

  这是开展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的基础。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主题归类整理,更有利于心理辅导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这一过程,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

  1、根据信息搜集的途径进行归类。(基本上可以归成四类)

  ①观察生活发现

  ②调查他人评价

  ③影视节目观后感

  ④阅读文章读后感

  2、根据搜集信息的性质进行归类。(基本上也可归成四类)

  ①妈妈的优点

  ②爸爸的优点

  ③妈妈的缺点

  ④爸爸的缺点

  活动说明:以上准备活动是开展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的前提,搜集关于爸爸妈妈优缺点信息资料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三四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家长(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老师都应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搜集信息的活动中来,进行信息搜集的分工与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为本次心理辅导活动作更充分的准备,而且通过家长的参与,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加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拉进距离,这也正是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设计】

  环节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亲子聊天室,互动问候

  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停顿,微笑)同学们发现了吗?今天老师向大家问候的方式和平时的课堂问候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今天除了向同学们问好还向家长问好。

  师:是呀,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问候的方式也该有所不同。同学们今天该怎么问候呢?

  全体生:老师好,家长们好。(师点头微笑,及时鼓励。)

  家长:大家好。(长时间的掌声)

  师:大家用掌声欢迎在座的爸爸和妈妈,同时也有请几位爸爸和妈妈做简单的介绍。

  爸爸:自我介绍(掌声)

  妈妈:自我介绍(掌声)

  学生:介绍爸爸(掌声)

  学生:介绍妈妈(掌声)

  师:通过刚才介绍,我们知道今天来的家长都是同学们的爸爸和妈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关于爸爸和妈妈的故事。(板书:爸爸和妈妈)

  心理课辅导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力求真实、平等、真诚,对课堂情景及氛围的创设要求非常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渐渐打开学生的心门。

  因此我通过创设“亲子聊天室”和谐情境,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互动问候,并以“聊聊爸爸妈妈的故事”自然切入话题,这无形中自然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间距离,同时助于活动顺利开展。

  二、红队和绿队,我支持谁

  师:同学们在搜集关于爸爸妈妈的信息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发现妈妈的爱更无私,有些同学则认为爸爸的爱更伟大。现在我们就分成两支队伍:最支持妈妈队的同学和现场的妈妈们都坐到右边的绿队;最支持爸爸队的同学和现场的爸爸一起坐到左边的红队。

  (预设结果:绿队人数明显胜于红队人数)

  心理辅导活动课追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心理体验,而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所处环境、遗传、所受教育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心理体验是多样性的`。

  因此这一环节,并不急于否定孩子的片面认识。而是根据孩子原来片面认识,尊重、认同并支持他们自己的选择:爸爸更爱我(我支持红队)或妈妈更爱我(我支持绿队)

  从而让学生获得自信。

  三、夸一夸优点,评论缺点

  ㈠夸一夸优点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一定会发现妈妈和爸爸的身上有值得你夸一夸的事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或根据身边的人对爸爸妈妈的评价,请红队和绿队轮流夸一夸他们的优点。(板书:夸一夸)

  1、绿队夸妈妈——红队夸爸爸 (每次请三位轮流发言,形成对立阵势)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整理(预设如下):

  妈妈:接送上学,做家务,讲故事,买学习用品、衣服……

  爸爸:工作勤快,买玩具、肯德基,一起玩……

  ㈡评一评缺点

  师:通过大家交流,大家已经发现了爸爸妈妈身上有很多优点。但爸爸和妈妈也难免会有许多缺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或根据身边的人对爸爸妈妈的评价,说一说他们的缺点?

  1、绿队评妈妈——红队评爸爸 (每次请三位轮流发言,形成对立阵势)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整理(预设如下):

  妈妈:爱唠叨、常生气、打麻将

  爸爸:抽烟喝酒、网络游戏

  ……

  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强调学生心理体验的讲述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更是学生通过倾述释放自己情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观察、关心和引导。

  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联系父母的行为表现,并通过红队和绿队辩论的形式,轮流夸一夸爸爸和妈妈的优点,评一评缺点。

  在讨论、交流中进行心理换位的角色体验,从而重新全面认识爸爸和妈妈。理解爸爸妈妈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爱着自己。

  四、劝一劝父母,改正缺点。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爸爸和妈妈都有缺点,但有了缺点并不可怕,如果能改正这些缺点那该多好呀!你们能帮一帮爸爸妈妈,劝一劝他们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下列方式,形成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

  A、面谈(孩子可以直接和现场的家长互动交流)

  B、打电话(可以给学生提供手机,让学生和家长直接通话)

  C、写信(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信上,再交给家长)

  D、转告(孩子可以请老师转告、请同学转告、请现场家长转告)

  E、角色表演(可以请老师或同学扮演家长)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生动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创设生动形象的心理体验情景,(面谈、打电话、写信、转告、角色表演等形式),并以心理换位的体验,通过劝一劝爸爸妈妈改一改缺点,亲子互动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五、议影视情节,谈观后感

  师:我们生活中的爸爸妈妈同学们都很熟悉,电影电视中的爸爸妈妈会是怎样的呢?可课堂播放父爱母爱主题的精彩影视片断,并将画面定格在父母特写的镜头。)一起交流交流你们看了电影电视后的感受。

  影视故事的生动情节和美好情感,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美好的情感体验。

  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交流优秀影视故事情节,联想自己父母,体验暖暖的亲情。

  六、读经典文章,说读后感

  师:同学们很喜欢看课外书,一定也有从课外书中读到关于爸爸妈妈的文章。你们读了这些文章之后有什么感想想说的,同学们四人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1、学生默读优秀习作:

  《妈妈的爱》、《我爱妈妈》、《父母的爱》、《爸爸缺席的生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2、老师朗读文学名作:

  梁晓声《慈母情深》、(美国)邦贝克的散文《父亲的爱》

  读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最养育美德。通过阅读“父爱母爱“主题文学作品,必能深层感悟母爱父爱,从而浸染理解、感恩、回报父母等美好情感。

  七、幸福合家欢,我爱爸妈

  师(指着红队和绿队):同学们,通过今天对爸爸妈妈优缺点的交流,你是坚持原来的观点,继续选择站在原来的队伍(红色爸爸队——绿色妈妈队),还是重新选择另一支队伍?或者是更希望两支队伍合并成一起?为什么?

  (预设如下:)

  红队:我希望两支队伍走到一块儿,因为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爸爸和妈妈都一样好。爸爸妈妈都一样爱我。

  绿队:我也愿意妈妈队和爸爸队走到一块儿,因为我也一样爱我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我谁都不能缺,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幸福的一家。

  师小结:是呀,其实爸爸和妈妈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爱我们,爱这个家。所以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爱爸爸和妈妈。

  (补充板书:我爱爸爸和妈妈

  ——让爱天天住我家)

  老师祝愿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让爱天天住你家。那么请大家都走到一起来吧。

  通过以上几轮师生间、生生间、生与家长间等多元互动交流,学生已逐步自主形成正确观点:爸爸妈妈都一样爱我,我也要一样爱爸爸和妈妈。

  随机妈妈队和爸爸队由原来的两支分队,合并在一起,重组成一个“完整的幸福家庭”。

  八、幸福大合唱,我爱我家

  全体起立,两队融合,全体大合唱(分角色表演唱)

  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让爱天天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这首歌旋律简单,孩子们都会哼唱,家长也常在电视上听过,歌词也简单。通过大家一起听唱主题歌曲牵动亲情之弦,互动表达心中父爱母爱之情。

  【操作建议】

  1.本次心理辅导活动可具体按活动互动情况随机调整课时,若学生和家长参与度高,互动效果良好可安排2个课时进行(主要在第四、五、六环节充分展开,适当延伸)。

  2.对于个别因工作或各种原因“家长缺席”的学生,老师要更多关注,并随机亲身饰演其“家长角色”。

  【参考文献】

  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宁波出版社20xx-7-1

  【相关素材】

  1. [学生习作]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撑雨的伞!

  在很凉很凉的雨天里,我坐在自行车上,您怕心爱的女儿被雨淋着,把雨衣让我穿上,您自己却被淋得浑身是水,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当我已经进入甜甜梦乡的时候,您还为我轻轻地摇着扇子,您生怕您亲爱的女儿在夜里热着,自己却被热得大汗淋漓,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棉衣!

  在很冷很冷的冬天里,您怕您亲爱的女儿在雪天里冻着,您把您的棉衣脱下来为我穿上,正当我享受着棉衣的温暖,您自己却被冻得直哆嗦,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妈妈的爱就是滴落的泪!

  那次手术过后,我已经没多大力气动了,您就用勺一口一口地喂我,在我做手术的第一天,您就一夜没合眼,我让您睡会儿吧,您却说:“我不累,你好好睡吧!”为了疼女儿,不知偷偷流了多少泪水,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伟大的母亲!您为我付出了无私的爱!

  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2. [学生习作] 爸爸缺席的生日

  因为拥有父母,我很快乐;因为拥有父母的爱,我很幸福。

  我的父母工作很辛苦,也很忙。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自己上下学,不用爸妈接送。放了学回家,我知道家里一定没人,因为他们很忙。但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从来不缺席,每次都会有生日蛋糕,有好多好吃的,爸爸妈妈的爱让我在生活中得到锻炼,让我独立而坚强。

  记得那年我九岁,年龄的增长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让我变得更淘气。有一天我看看日历很激动,因为我又要过生日了。下午放了学,我就往家跑,我知道每年的这一天在我回家前一定会有人等我。

  看到妈妈满头大汗做着饭,我高兴地不知所措,妈妈笑着对我说;“进屋看电视,一会就好!”过了好久饭终于上桌了,中间依旧是个大蛋糕,上面有我最爱吃的奶油。我们等爸爸等了好久,可爸爸还是没回来,于是妈妈让我先吃,失落,让蛋糕变得无味,气氛也很沉重……

  晚上,我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爸爸妈妈的吵架声惊醒,我坐在门口悄悄地听着,妈妈在指责爸爸为什么不早点回来。我在门口边流泪边难过,我想只有妈妈是爱我的!

  直到那天在地下室找书,无意发现一个大本,上面很多土。我打开第一页,啊!上面是我的百天照,还有一个红红的小脚印。下面还有一段爸爸写的话:“今天我当爸爸了,我有一个胖胖的女儿,虽然是女儿,我也一样喜欢,希望她健康成长……。翻到第二页是我一岁时的生日照片,到了第十页,我又停住了,上面还有一段话:今天女儿九岁生日,我因为忙忘了这件事,希望女儿不要放在心上……我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

  爸爸是爱我的。在以后的生日中,爸爸妈妈都在,从来没缺席过。

  3. [学生习作]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我从小就是爸爸妈妈一手把我带大的。出生不久,我的身体很虚弱,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爸爸妈妈又急又心疼,把我抱到医院里去挂盐水。他们一边上班,一边又要照顾我,一连几天,他们累得筋疲力尽。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5

  辅导目的:

  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⒈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⒉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⒈活动室要相对一点。

  ⒉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⒈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⒉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⒊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

  (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家?

  (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

  ⒈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⒉师:(神秘而紧张地语气)同学们:我估计,外面这些同学目前有困难了,而且肯定有很的`困难。谁愿意做好心人,去助他们?(选8~10位)要求:在助他们时也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在他一对一结对完成后,进行一段艰难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艰难路线图,可设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楼梯最好)。在他们结对时,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师:宣布“信任之旅”开始,请好心人助“盲人”走好客观存在艰难的历程。(线路可以曲折点,在“信任之旅”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障碍不要布置,待参加游戏学生出门后,再布置起来,尽量就地取材,请学生忙,同时以最后一对学生到终点为游戏结束。)

  ⒊情感交流:(围成图(1)状)

  师:

  ①先问蒙住眼睛的学生:

  a、当你蒙住眼睛看不见什么时,心里什么感觉?此时心里最希望什么?b、在好心人助下,你说说在通过各种障碍时,心里有什么感受?c、你对助你的朋友满意不满意?(2~4位学生)。

  ②问好心人

  a、你看到“盲人”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b、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助你的朋友的?

  ③问观看的学生:看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想法?(这里要求教师抓住以下重点去组织提问:当你有困难时,渴望得到朋友助;当朋友助你时,你要乐意接受;当你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助下,战胜困难后,心里感到欣慰。)(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换一批学生再做,再交流)

  ⒋小结:

  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我发现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虽然有的同学没有说,但相信他们也已经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当自己碰到困难需要助时,同学、老师、朋友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真心诚意地、耐心地给予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你呢就要愿意乐意接受老师、学生、朋友对你的助,接受别人对你的助,使你不断进步,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四、“及时下雨”(约15分钟)

  师:刚才有不少同学抽到了奖,现在开始发奖品。(请助手为学生兑奖品)

  师:你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紧扣:上好课、守纪律、做好作业、写好字、好好学习、有责任心等等去谈(5~8位或更多),对说得好的同学,再次发奖。)

  五、结束余音(约1~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我很感动,你们好像长了许多。特别是懂得了认真上课、完成作业、守纪律等等是有责任的表现,也懂得了主动去助有困难的人,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这使我很高兴。相信你们在老师、同学的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认真上好课,认真完成每一天每一次的作业,做个好学生,你们说是不是?下次我们再来做游戏好不好?好!记住,比一比谁的进步快!

《(通用)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1-21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6-06

中学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3-14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1-23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02-24

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2-02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5-19

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方案01-21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精选19篇)04-05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4篇)01-21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通用)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5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

  辅导目的: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l、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2、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1、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2、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l、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2、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3、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

  (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我是某学校某个班的喜欢(唱歌、打篮球、画画或爱笑)的情况,你愿意跟我一起玩耍吗?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

  (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大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

  1、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2、师:(神秘而紧张地语气)同学们:我估计,外面这些同学目前有困难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难。谁愿意做好心人,去帮助他们?(选8~10位)要求:在帮助他们时也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在他一对一结对完成后,进行一段艰难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艰难路线图,可设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楼梯最好)。在他们结对时,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师:宣布“信任之旅”开始,请好心人帮助“盲人”走好客观存在艰难的历程。(线路可以曲折点,在“信任之旅”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障碍不要布置,待参加游戏学生出门后,再布置起来,尽量就地取材,请学生帮忙,同时以最后一对学生到终点为游戏结束。)

  3、情感交流:(围成图(1)状)

  师:①先问蒙住眼睛的学生:a、当你蒙住眼睛看不见什么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刚才游戏的感受。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2

  一、团体方案名称:

  良好课堂,友好关系——我可以

  二、团体规模

  由7—9人一小组、 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赣师附中初三<四>班全体同学,赣南师院xx心理学部分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日下午4:00——5:30

  活动地点:赣师附中校内(具体待定)

  五、团体整体目标

  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初三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压力,特别是中考临近,初三学生的精神压力大。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上课不用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还有早恋现象。这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同学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恋爱观,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六、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加深了解

  活动一:串名字游戏(大约15分钟)

  游戏方法: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学员自我介绍姓名、兴趣爱好,如我叫A、喜欢写作;第二名学员要说:我是喜欢写作的A的左边(右边)的喜欢看书的B;第三名学员说:我是喜欢写作的A的左边(右边)的喜欢看书的B的左边(右边)的喜欢音乐的C,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兴趣爱好复述一遍。(人数不多的可以反过来轮一圈)

  分享交流:

  1、你是怎么记住其他学员的名字及兴趣爱好的?

  2、这个游戏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单元端正学习态度建立友好关系

  活动二心有千千结(大约15分钟)

  目的: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问题的时候,只要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的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活动程序:

  1、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围成一个圈

  2、从任何一个人开始要求(她)他将两只手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人相握;然后这两个人再各自与不相邻的人握手,按此顺序继续,直至所有人的手都与其他的人相握

  3、这时,所有人的'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错的套,此时要求大家再部松开手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变换自己的位置,来解开交错的套。

  交流分享:

  1、面对“死结”,你们一组同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2、你们是如何解开死结的?有何感想?

  3、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死结”?我们该如何面对?

  第三单元正面压力树立良好的心态

  活动三你说我说(大约35分钟)

  活动程序:

  1、由主持者开始,发起话题,引导小组成员针对上课玩手机、开小差等现象,谈自己的看法;对于部分同学的早恋现象,引导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处理异性关系的。

  2、针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主持者可以引导其他组员进行反馈。

  3、帮助小组成员发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并总结分享。

  交流分享:

  1、从交流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谈谈你可以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第四单元舒缓压力以自信饱满的心去迎接未来

  活动四放松——兔子舞

  活动顺序:

  1、让小组成员站成一列纵队,要求后面的成员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2、主持人站在一边为他们发号施令:如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双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连续向前跳两下全体成员听从统一口令,全神贯注的作出统一动作。

  3、伴随着音乐,全体成员共同跳兔子舞,体验放松操放松的感觉。交流分享:

  1、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步调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当出现步调不一致时,你们的心理感觉如何?游戏后是否感觉放松?xx注意事项: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参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仅注意倾听主持者的命令,还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动作,免得踩到别人的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不专心很可能影响到他前后几个人的情绪,甚至扰乱他们的步伐。因此,作为主持者,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用幽默的语言提醒那个走神的人,以保持整个团队的游戏效果。

  2、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由主持者发号施令,随着游戏的推进,主持者可以将这个权力交给某个游戏者,让他左右大家的步伐。这样会增加游戏的难度,因为主持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说出的命令会照顾所有人。当这个权力转交给游戏者时,他只能凭感觉感受大家的需要,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命令,这种更有难度的方法,会更有利于帮助成员体会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3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确人际交往的目的、原则,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的观念、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健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

  辅导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中所必需的礼仪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良好态度、技能、技巧等。

  辅导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活动形式:角色扮演、游戏、模仿和行为训练。

  活动时间:6课时

  辅导年级(活动对象):初一(或高一)级新生,大家互不认识或不熟悉。

  团体类型:本团体是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训练的教育团体,旨在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的的困扰,成员约为12人左右,自愿报名,或由老师推荐。

  辅导内容与步骤:本方案活动具体内容主要围绕三方面——“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展开,共分为如下6次活动的小方案:

  第一次活动----第一次亲密接触

  目标: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促进成员尽快相互认识,学习聆听观察理解能力技巧。

  时间:45分钟

  过程:(在播放音乐《朋友》中进行)

  一、导入

  朋友是指导具有友好感情并能互相帮助的人,朋友间的情谊是亲密的、幸福的。

  二、“大声告诉我们你是谁”:

  1、给每位成员2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用最好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

  2.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开始介绍自己,要求:

  (1)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的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A”。

  (2)第二个成员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坐在好动的A旁边的内向害羞的B”),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人。

  3、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进行思考和讨论:

  (1)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

  (2)当别人准确地或叫不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

  4、小结:“一个人的名字是世界上最响亮的语言”!记住他人名字的方法:提问法、重复法、联想法等。

  三、你我的约定

  1、给自己的团队取名字,口号,增强凝聚力。

  2、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形成《团体契约书》。

  四、体验分享

  1、交流自己对活动的看法,对自己的表现做小结。

  2、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二次活动----打开心门交朋友、人缘来自好性格

  目标: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检视自身的人格特质,发展受人欢迎的特质,克服不

  良特质。

  时间:60分钟

  过程:

  一、“倾听与沟通的技巧”

  1、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运用哪些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来表达你在认真倾听”,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2、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的烦恼时,比如学习上的烦恼,你会作何反应?并简要说明你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二、秘密的箱子——我的优点你来说

  1.把每位成员的优点写在纸条上,放人小纸箱内。要求:(1)只允许记好的行为,不准记不好的表现。(2)写清楚被赞扬的成员的姓名。(3)要真实,不可以夸夸其谈。

  2.成员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及自己的人。

  三、魅力测试站

  1.情景描述: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三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三种性格”。

  五、人际财富圈

  1.给每个成员分发一张白纸,一只笔。然后请成员跟着领导者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1)首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实心圆点代表自己。

  (2)然后以这个实心圆点为中心,画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代表三种人际财富或者人际圈。同心圆内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表示心理距离。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名字越靠近中心圆点,表明他与你的'关系越亲密。

  (3)写在最小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一级人际财富”。

  (4)写在第二大同心圆内的是你的“二级人际财富”。

  (5)写在最大一个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三级人际财富”。

  (6)同心圆外的空白处代表你的“潜在人际财富”。

  六、小结:沟通从心开始,好的性格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朋友多了路好走。

  第三次活动----生命因你而动听

  目标:培养成员自觉尊重师长、关心同学的好品质。

  时间:2课时

  过程:

  1、观看影片《生命因你而动听》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老师的看法或者你期待中的老师形象。

  小结:老师,永远是一盏可以照亮你前行的灯。

  第四次活动----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学会沟通

  目标: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长辈沟通。

  时间:1课时(另加课外时间1小时)

  一、小活动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表,手表正面朝向学生背面朝向自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猜猜手表的背面是什么。最后挑一个同学走上讲台,站在自己的位置,把看到的手表的背面是什么告诉大家。教师对此做出总结:“你们站在我的对立面,是很难猜出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但只要你站在我的角度上来看,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道手表的背面是什么了。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别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二、情景再现、换位思考

  由2---3个同学讨论话题情景,编制并表演一个相应的情景,其他同学作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景:一向温柔的妈妈今天下班回来,愁眉苦脸的,脾气很暴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着小明发火。小明很苦恼很委屈,于是??

  换位思考四步曲:

  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

  第四步: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

  三、团体活动的社会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

  四、写心得体会-----《给父母洗一次脚》

  五、小结: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也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第五次活动----同桌的你(播放FLASH《我的同桌》)

  目的:

  1、明白合作与协调是使集体和谐、团结的重要因素,培养合作能力。

  2、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失败,明白成功来自于大家的协调和合作。

  时间:1课时

  一、听故事,谈感想——五个手指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长者听到五个手指在议论:

  大拇指说:我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

  食指说:大拇指太粗,中指太长,无名指太细,小拇指太短,他们都不行。中指说:我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很多事。

  无名指说: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小拇指说:他们长得那么长、那么粗,有什么用?我是小而灵,我的作用最大。

  长者听了他们的对话,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都说自己最有用,那么我就请你们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作用大。于是这位长者拿出两只碗,其中一只里面放了一些小豆子,要求五只手指分别把这些小豆子拿到另一只碗里。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二、讲合作,取胜利——盲人走路(小游戏)

  学生分组参加游戏,每组2人。具体游戏方法如下:

  (1)两名学生中的一人扮演盲人,另一名学生扮演向导;

  (2)用毛巾或三角巾蒙住“盲人”的眼睛,“向导”用手拉着“盲人”的手,一起站在教室后方;

  (3)在“向导”的扶持下,“盲人”从教室后方走到黑板前,绕讲台一周,在各列桌椅中穿

  行一次,然后再回到原地。

  (4)几组同学可以走相同的路线,但为了避免相互碰撞,前后要相隔一段距离。

  (5)整个过程中,“盲人”不能睁眼或伸手摸着桌椅、讲台,完全依赖于“向导”,其他学生也不能给予任何提示。

  (6)“盲人”能安全回到原地者即为胜利。

  三、活动分享

  1、扮演盲人或向导在游戏过程中有何感受?

  2、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

  四、小结:合作能带给我们快乐,只有合作才能取得胜利。记住一句话:“学会与人合作吧,它将是你踏上成功之路的捷径。”

  第六次活动----一路上有你

  目标:1.团体成员分享参加团体的心得与感受。

  2.团体成员之间相互祝福,结束团体。

  时间:1课时

  过程:

  一、回首来时路

  1.放松舒适的环境中,走进‘时光隧道’,引导成员回顾团体的整个过程。

  2.轮圈发言,补充句子

  (1)我印象最深刻的团体活动是??因为??

  (2)我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最大的收获是??

  (3)我感觉自己参加团体后发生了??的变化。

  (4)我觉得团体可以改进的地方是??

  二、祝福留言卡

  给每位成员发一张心形的祝福卡,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鼓励或建议。

  三、最后大团圆(播放FLASH《感恩的心》)

  所有成员站成一个大圈,面朝圆心,将两手分别搭在左右成员的肩膀上,然后随着《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音乐有节奏地左右摇摆,并一起轻声哼唱,使全体成员在温馨甜蜜的气氛中告别团体。

  四、团体活动后的课题总结:写一篇文章----《生活中的和谐美》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4

  一、活动背景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广

  泛的关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群体,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更易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我班决定开展心理活动,让更多同学受益与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更积极的生活。

  二、活动名称和主题

  班级心理健康知识交流座谈会

  三、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宣传心理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动内容:

  1、班上成员分为六组,每组由六人左右的同学组成。

  2、由组织者准备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问题卡片,提问,小组自由讨论,后选一名代表做回答。

  3、各小组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生活学习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面对解决的。

  4、最后组织者进行总结。

  五、活动负责人与参与者

  负责人:孙李娜

  参与者:11级英语教育一班全体成员

  六、活动时间

  xx年5月27日晚7:OO

  七、活动地点

  博学南楼教室401

  一、活动开展原因:

  大学是成才的地方,但这只是对少数充满自信的人来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卑。

  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人总会有失意的时候,因为佼佼者实在太多了,因此,难免会缺乏自信。

  一个人,一量缺乏自信,就会背上思想包袱,就会附上心理阴影,对自己和未来感到一片茫然,缺乏理性认识,最终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基于以上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同学们开展一次增强自信心的讲座。

  二、活动主题:扬起自信之帆,搏击人生风浪

  三、活动目的: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建立自信信念,用自信的帆来战胜学习之海、生活之洋中所遭受的挫折。

  四、活动内容:

  做传钥匙游戏;

  宣读10条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建议。

  五、活动负责人:李文周(心理委员)、解佳龙(班长)

  六、活动时间:3月17日晚上

  附一:

  游戏内容:通过传钥匙来选同学,被选中的同学要上台

  讲一件最令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不讲者要被罚表演一个小节目,例如唱歌、讲笑话等。

  游戏规则:由班长解佳龙背对着大家计时,开始后随机喊停,钥匙停到某同学手中,该同学即被选中。

  附二:

  10条建议:

  1、每天照三遍镜子。清晨走出宿舍之前,对着镜子修饰仪表,整理着装,务必使自己的外表处于最佳状态。午饭后,再照一遍镜子,修饰一下自己,保持整洁。晚上就寝前洗脸时再照照镜子。消除对自己的仪表的不必要的担心,更有利于你将注意力集中到工作、学习上。

  2、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体缺陷,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对自身的缺陷不要念念不忘,其实,人们往往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的缺陷。只要少想,自我感觉就会更好。

  3、你感觉明显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注意得到。当你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面红耳赤时,你的听众可能只是看到你两腮红润,令人愉快而已。事实上你的窘态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4、不要过多地指责别人。如果你常在心理指责别人,这种毛病就可能成为习惯。应逐渐地克服这种缺点,总爱批评别人的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5、多数人喜欢的是听众。因此,当别人讲话时,你不要急于用机智幽默的插话来博得别人对你的`好感。你只要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他们就一定会喜欢你。

  6、为人坦诚,不要不懂装懂。对不懂装懂的东西坦白地承认,这不仅不会损害你的形象,还会给人以诚实可信的感觉;对别人的魅力和取得的成就要勇于承认,并致以钦佩和赞赏。

  7、在自己的身边找一个患难相助、荣辱与共的朋友。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会感到孤独。

  8、不要试图用酒来壮胆提神。如果你害羞腼腆,那么就是喝干了酒瓶也无济于事。只要你潇洒大方,滴酒不沾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9、拘谨可能使某些人对你含有敌意。如果某人不爱理你,则不要总觉得自己有错。对于有敌意的人,不讲话虽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唯一的方法。

  10、一定要避免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环境中。否则,当你处于这种不利情况时,虽然人们会对你表示同情,但他们同时也会感到比你地位优越而在心理轻视你。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5

  一、辅导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二、辅导主题:性别角色认同

  三、辅导理念分析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等)的发展将持续一生,这一过程按先后顺序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课题与发展任务,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而青春期(12~18岁)的发展课题便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问题。埃里克森认为,此一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同时青少年面临自身生理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些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青春期是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内分泌、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性别角色认同问题是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人格健康成熟,辅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就显得尤其重要。

  儿童在幼儿期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性别角色认同,了解了初步的性别知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的忽略、不恰当的性别角色反馈、以及知识的匮乏都可能造成儿童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性别角色概念。进入青春期后,面对身体上的性特征变化,以及感受到的社会的价值规范观念的压力,学生容易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的问题,自我的同一性和角色的混乱。研究表明,青春期提供的性别角色教育对于性别角色不明确,性别角色混乱,或是有偏差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改变作用。因此就为心理辅导活动课提供了必要性.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各个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性别特征,以及通过认同同性别的重要他人,受到自身相同性别的魅力感染,使学生愉悦自身性别,最后顺利实现认同自身性别。教育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适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理解社会性别期待,合理的看待自身性别特征的优势与不足,悦纳自身性别并产生性别自豪感。通过使学生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来帮助自我同一性的完成。

  四、辅导目标

  1、技能方面:学生了解自身性别的特征,可以简单概括。

  2、情感体验方面: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

  3、意志行为:学生悦纳自己性别,努力做一个魅力男生/女生。

  五、辅导重点

  1、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2、学生悦纳自己性别,努力做一个魅力男生/女生。

  六、辅导难点

  1、学生辨证得看待自身性别特征优势与劣势。

  2、学生对于自己性别角色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学生将课堂收获付诸实践。

  七、学习者分析

  1、心理分析:青春期(12~18岁)的发展课题便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问题。埃里克森认为,此一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同时青少年面临自身生理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些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混乱。同时,身体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也让青少年对于自身的性别角色渴望有一个跟深入的理解,对于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存在一些焦虑,对于性别角色存在一定困惑。

  2、学习背景分析:在第一课时的辅导活动中,学生认识到青春期身体的各种变化,明白了身体变化的生理原因。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性知识,对于身体变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八、辅导任务分析

  本课程是自我意识心理辅导主题中的性意识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辅导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了身体上各种变化,明白了性别差异导致的身体变化的生理原因。在前面课时的基础上,通过本课时,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身性别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能够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最终顺利实现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通过使学生认同同性别的父母或是其他重要他人,使学生受到感染并出现模仿行为。教育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适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理解社会性别期待,合理的看待自身性别特征的优势与不足,悦纳自身性别并产生性别自豪感。通过使学生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来帮助自我同一性的完成。

  九、活动形式:

  暖身游戏辩论赛讨论分享

  十、活动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十一、教学准备:

  1、针对”男生更聪明还是女生更聪明”辩题,学生课前准备资料,收集理论、事实依据。

  2、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位自己的重要他人的故事(可以是父母,或是自己的偶像),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十二、形成性评价:

  1、的目标以辅导目标为中心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循序渐进。游戏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男生和女生存在的差异,通过辩论形式,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融合,达到辨证的看待性别特征的目的,既看到存在的优势,也客观的看到不足。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榜样学习的力量,感受社会角色期待的价值规范,促使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男生/女生,最后案例分析,将课堂所得运用实际,最后知道怎样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男生和女生。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上设置班级辅导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产生认知上的变化,最终达成班级辅导的目标。

  2、活动真实自然。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共鸣,积极参与。

  3、活动主体为学生,辅导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辅导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客观地认识,充分了解自己性别特征的优点、不足,接受自己性别的长短处。并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性别,悦纳自己的性别特征,对于自身性别产生自信心。

  4、活动针对性强。游戏活动,辩论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的互动反馈中得到不断的发展。辩论赛的设置,极大的克服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条件所限而存在的不够客观的看待事物的特点,在倾听和自我探索中,学生形成对于自身性别的较客观的看法。

  5、弱化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不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促使学生的自我探索。教师需要创建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气氛,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接受自身性别,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的讨论,更好的认识自己,并激发起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行为意向。辅导活动重在情感的体验。

  十三、教学反思:

  1、辩论赛中,学生容易相互攻击,因此课堂上教师注意维护课堂纪律和辩论的内容的把握。通过让学生摆事实,讲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

  2、教师价值观中立、非指导性原则。教师起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作用,而不是告诉学生需要怎样去做。课堂中教师的定位为活动的组织者,秩序维护者,讨论引导者,则传授者的部分要尽量减少。

  3、活动设置比较紧凑,需要注意时间控制。应把握有限课堂时间,有效利用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6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途径,它作为一种工作模式可以移植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其方法和技术带人课堂可以增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研究针对学生当前成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心理困惑,尝试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进行团体辅导式教学。本文主要介绍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与主要方法、技巧。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高校近年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始终是课堂教学。为了更富有成效的实施心理健康教学,自20xx年以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了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设想,即把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途径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以班级或系为单位,在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周2节,授课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至一学年。实践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式的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本文拟就自己这几年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和探索,探讨如何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建议。

  一、构建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从理论上看,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消极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使学生心理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因此,要改变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好就是通过活动的方式。另外,团体动力理论的观点认为“团体往往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在成长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团体不仅仅能够协助人们达成目标,而且可以满足人的多种心理需要。每个人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他的内在需要在群体互动中可以获得满足。”基于以上种种,把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学生当成一个团体,以团体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去体验、感受、反思,将使得学生在群体互动积累广泛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从实践上看,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是确定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和依据。首先,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都是面临成长过程的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的问题。因此,在心理学课堂上的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天然的具有共同发展性问题的团体,心理课教师就是团体指导者。其次,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上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的探索尚属初步,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还是以传授为主,课程目标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需要一种富于启发的,能激活课堂的教学模式。团体辅导式教学可以把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课堂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玩(活动)中学”。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增加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二、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框架

  团体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热身——自我探索——总结”三个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根据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参照团体辅导的工作模式,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试行团体辅导式教学的“五阶段教学法”。

  其中,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这五个基本的教学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任务,但他们并非是完全孤立的,他们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很多时候是彼此相融的。在进行团体辅导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团体辅导式教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把握住团体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引导教学目标向健康的、既定的方向前进。

  三、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操作方式与技巧

  很多的研究表明,参与程度高、内心体验深刻的教育形式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真正的实效。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否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的积极投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精心选择团体活动方式,灵活地采用活动、讨论、游戏、案例分析、行为训练等方法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的学习激情和旺盛的精力。

  (一)深化认知,澄清观念的学习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个人的交际魅力?”,学生对问题自由发言,谈出自己此刻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来,通过一个灵感激发另一个灵感的方式,产生创造性思想,促使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团体讨论:很少有事情不能在团体中处理。我们可在课堂中藉由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或者对现实的困惑进行团体讨论,通过相互沟通交流,集思广益,使学生通过比较获得启发,对问题有进一步的体会,从而修正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观点。讨论可以是分小组的交谈,也可以是全体学生论坛式的交流。

  问题辨析: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有争议的、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大学生应该不应该谈恋爱?”等,教师可以组织不同选择的人进行辩论,谈自己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和观点,并给予点评,从而澄清模糊认识,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二)情境体验学习

  团体游戏:它是一种主要的、且十分有效的游戏活动方式,它不仅能制造快乐气氛,消除精神的紧张,最主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给学生启迪和思考。教师在设计游戏类活动时注意引发出更深的思想内涵,做到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

  角色扮演: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去扮演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透过不断的演练,得以尝试和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和行为模式。教学中,针对相应的专题(如社会适应性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可以设计一些“心理剧”让学生在心理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然后大家组织讨论,指出其中不妥当的情绪和处理方式,再由其他成员将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表演出来,使表演者和观看者从中受到教育。

  情景模拟: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或者氛围,让学生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如在课堂中由教师事先安排—个人际冲突的现实情景,让学生体会当下情景下的心理状态,并学会反思和处理人际冲突问题。

  (三)新行为的训练学习

  行为示范: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详细而具体的行为示范,学生观摩、仿效、预演;或者,教师也可让成员观察数种不同的行为,从中选出最标准的行为作为练习的标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习得预定的目标行为或技巧。

  行为训练:它是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沟通技巧训练”、“练习倾听”等。

  上述种种是团体辅导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辅导类活动方式可以选用,比如说音乐调试、手语舞的学习,等等。

  四、实践成效

  在尝试把团体辅导移植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对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估。包括了对学生及教学课堂的观察和纪录、学生的作业以及实施教学期间和结束时与学生的交谈和调查、教学前后心理测量等。从教师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开展,每一位同学都感觉比以前更积极向上、心情更愉快,对团体辅导式教学也都给与了较好的评价。在学习期间一项调查中。98%的学生认为心理课“有必要”,90%的学生“希望课程继续下去”,94.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形式“非常好”,82%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心理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或“很有帮助”。而在教学结束后同学们对自我的评估中,均认为自己在参与过程中认知、情绪、行为有所改变,学生对心理辅导式教学总体上都是“愉快”。“轻松”,“有趣”,“让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等正面的评价。其中一位同学在调查表上写到:“心理健康课就向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心中很多结的钥匙。它使我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自我以及外界的问题。使我更成熟”;另一位同学写到“我感觉这门课很愉快,也很自然轻松,总感觉在这里是释放自我的空间。它使我把一种美好的氛围下学到了很多心理知识。也启发我思考很多的问题,学到了很多道理。谢谢老师”。

  而从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的结果对照中表明,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团体辅导教学后,同学们的得分的平均分较之前有所降低,多数成员改变显著。结合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来看,学生对团体辅导式教学反响强烈,教学的效果较显著。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主要有以下的体会:

  (一)团体辅导式心理教学以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作为专题给学生进行辅导。教学内容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活动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团体辅导式心理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加大了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7

  1.团体名称

  “打开心扉交朋友”——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

  2.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同质性、成长性

  3.团体目标

  本团体希望通过“心理游戏”的形式,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氛围,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缺点,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帮助组员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的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4.团体对象

  新造镇在校小学生,需有比较强烈的的认识自我的意愿,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认真地对待小组活动。

  5.团体规模

  12~16人(团体人数为偶数)

  6.团体时间

  活动计划3次,每次2小时,在一周内完成。

  7.团体地点

  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8.团体领导者

  领导者:吴丹婷,湛江师范学院大二在校生。20xx年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为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实习生。曾在三下乡活动中带过“人际交往”团队。

  9.理论依据

  1.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

  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人际沟通具有传递信息、心理保健、自我认识和人际协调等功能。

  人际沟通为团体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技巧。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团体咨询为来访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而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其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发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昼缩小代价而昼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而后,发展出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提出了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关系,即对称的获利、对称的吃亏和双方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称。海斯(Hays,1988)对交换关系得失的研究表明,人们认为从人际关系中自己获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持、交换信息、物质或任务上的帮助、自尊及获得朋友的价值观。为对方付出的代价有:花费时间、增加责任、影响情绪、失去独立性及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否定影响。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以及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10.团体方案

  第一单元

  单元名称:有缘来相识

  单元目标:

  1.打破僵局,营造气氛,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

  2.订立团体契约,培养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

  活动准备:

  大白纸1张,大头笔1支,彩色卡纸(剪成各种形状不一的三角形或正方形,并一分为二),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

  活动程序:

  (一)开火车(10分钟)

  活动目标:活跃团体氛围,打消拘谨气氛。

  步骤:

  1、全体成员为一组进行游戏。

  2、在开始之前,每个成员要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地名不能重复. 3、游戏开始后,假设甲来自北京,乙来自上海,甲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全体成员一起问:“往哪开?",甲说:“往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乙就要马上快速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乙迅速地选择另一个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算输了.输者要受到惩罚。

  (二)最佳搭档(15分钟)

  活动目标:彼此相识,建立互动关系。

  步骤:

  1、每位成员抽取一张裁好的彩色纸.

  2、成员拿着自己的彩色纸在团体里找到与自己同色、同形状的另一半。

  3、找到后,两人自由交谈2分钟,互相认识。

  4、共进行3轮。

  5、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全体成员交流分享。

  (三)自我介绍(30分钟)

  活动目标:通过轻松的氛围与活动,使全体成员彼此更加认识。

  步骤:

  1、领导者要求成员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在名字前面加上一个标号,如“我是紧张的小明”等.

  2、当每一个成员介绍完后,领导者引导大家分别解释为何会得此标号,同时分享感受.

  (四)许愿(20分钟)

  活动目标:探索并交流团体成员对团体咨询的看法、期待,引导成员心往一处想。

  步骤:

  1、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个团体成员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每位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

  (1)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

  (2)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

  2、领导者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期待和认识,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四)你我的约定(20分钟)

  活动目标:建立团体规范加强我们的团体凝聚力,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步骤:

  1、领导者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如“做到保密,不把团体内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仔细倾听。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不缺席,不迟到,不中途离开”;“不把食物带到团体辅导室来吃”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

  3、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以示自己愿意遵守这些团体规范。

  (五)小结(15分钟)

  1.领导者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2.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第二单元

  单元名称:心灵不设防

  单元目标:

  1、进一步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

  活动准备:纸笔每人一份,眼罩一个,桌子椅子若干,活动程序:

  (一)背背佳(20分钟)

  活动目标:消除组员之间的隔阂,增进组员间的`了解. 步骤:

  1、先请每两人组成一组进行。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然后两个人的手臂扣住手臂。各组成员都准备好后,领导者下达站起来的命令,各组组员依靠背靠背的支撑一起站起来。

  2、组员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扣在一起的手臂不能松开,不得借助其他的外力站起来.

  3、当两人站起来成功后,将两组合并成一组,一同样的方法站起来。以此类推,直至全体成员共同站起来为止。

  4、分享感受。

  (二)积极倾听(10分钟)

  活动目标:让成员学会倾听.

  步骤:

  1、每位成员闭上眼睛,用1分钟时间,注意力放在耳朵上,用心去听你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的声音。

  2、请每位成员张开眼睛,将听到的声音一一写在纸上,然后统计听到多少种声音。

  3、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在同一环境中每个人听到的差别那么大。

  (三)敢于说“我错了”(20分钟)

  活动目标:让成员认识到勇于承认错误对团队的协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步骤:

  1、所有成员围成一圈。

  2、领导者喊“一”时,举左手,喊“二”时,举右手,喊“三”时,抬左脚,喊“四”时,抬右脚,喊“五”时,不动。

  3、当有人出错时,出错的人要走出来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然后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4、游戏循环几轮。

  5、体会分享。

  (四)信任之旅(40分钟)

  活动目标:引导成员体会、感受相互帮助与关爱;培养组员的沟通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步骤:

  1、领导者预先设好障碍路线.

  2、每两人组成一对,分别为甲和乙,甲扮演盲人,乙扮演哑巴,由乙带领甲走完障碍路线。完成后角色互换.

  3、走障碍路线过程中,甲不得偷看,乙不得说话。

  4、体会分享。

  (五)小结(20分钟)

  1、分享成员上一次的心得体会。

  2、分享这一次参与第二次团体活动的心得体会。

  3、要求每位成员在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中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4、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第三单元

  单元名称:友谊天长地久

  单元目标:

  1、令成员更深层次的认识自我,澄清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所在。

  2、引导成员回顾团体历程,分享团体给成员带来的变化。

  3、效果评估,结束团体。

  活动准备:纸笔每人一份,大头笔一支

  活动程序:

  (一)成长三部曲(15分钟)

  活动目标:活跃气氛,使大家迅速融入团体中。

  步骤:

  1、在游戏中:蹲下、双手抱膝代表“鸡蛋”,半蹲、双手向后代表“小鸡",站立、双手向后代表“大鸡"。

  2、全体成员全部从“鸡蛋”开始。

  3、两人进行猜拳,赢者从“鸡蛋”变成“小鸡”,输者仍是“鸡蛋”。然后成员寻找同类再进行猜拳,赢者再成长一步,直到“大鸡”与“大鸡”的赢者算完成游戏,就可以先到一旁,输者继续游戏。

  4、体会分享。

  (二)优点轰炸(30分钟)

  活动目标:体验被称赞的感受,并学会赞美他人. 步骤:

  1、大家围圈而坐,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

  2、然后被称赞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到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3、体会分享.

  (三)魅力测试站(30分钟)

  活动目标: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让成员了解到怎样的性格才能更好的交到朋友. 步骤:

  1.领导者描述情景: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最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喜欢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反之,最不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讨厌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所有成员发言完后,计算每种性格的总分,得出该性格的人际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三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三种性格"。

  (四)大团圆(30分钟)

  活动目标:通过身体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和信心。

  步骤:

  1、全体成员围圈而站,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30分钟。

  2、轻声地跟着音乐一起歌唱,自由摇摆。

  3、在歌声中结束团体.

  11.团体评估方法

  1、领导者进行自我评估。

  2、团体成员自我评估。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8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讲解爱情的定义以及大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两性关系,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则有效地避免了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先做了一些理论的铺垫之后,通过四个环节(“来自心海的消息”“男女拼盘”“情感擂台”“爱情价值拍卖”)的团体活动开展教学,当学生听到这些环节时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在活动中男女生混搭组成各个小组,在“来自心海的消息”中,男女生共同讨论:①当异性对你有何种行为表现时,会让你疑心他(她)可能对你有意思?②如果你对某位异性的示爱不来电时,你会如何反应?男女生现身说教,起到了很好的启示效果。“男女拼盘”环节中,通过抽取一些题目,如发现对方与自己并不合适,如何妥善中止这段恋情?遇到心仪异性,如何与之接触、认识、展开邀约?让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在20分钟内以心理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气氛高涨,在欢声笑语中引起大家的思考。而在“爱情价值拍卖”环节中则把课程推向了高潮,先请大家各抒己见,表达“我心目中理性女性(男性)具备的品质”,如温柔、善良、孝顺等,以此为物品进行拍卖,每个学生手中所有的钞票是一样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更加深刻体会和反思在进行爱情抉择时哪些是更重要的,课堂教学以活泼的形式收到了比说教更好的效果。

  二、其他主题举例

  如在如何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主题中,采用了“百花齐放都是春”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在面对挫折和失败主题中,采用“逆风飞扬”活动,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应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在“我是国王还是兵”的活动中,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如何分配工作、承担责任;在“寻找网络中的自我”主题中,通过“E海沉浮”“沉迷E时”“快乐E人”三个环节的游戏活动,并增加一些“网虫”案例,帮助大家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等。

  三、团体辅导的体会

  1.团体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在以上的举例中可以明显看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把团体辅导理念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根据授课的专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新奇感、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参与特定情境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学习到了知识。通过成员的分享,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也得到了有效的反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引导比游戏更重要。团体辅导的一大特点是通过游戏和活动,加强师生互动。但是,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时,指导者(教师)需要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任和理解的气氛,引导成员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恰当的解释,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深入,最后升华到心理的理论高度,否则团体辅导就成为游戏课程。

  3.人数要适当。课程效果受场地、人数的限制,在团体辅导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教师组织活动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很困难,各种道具如纸、笔、卡片、胶带、彩笔盒等也会由于人数太多受到限制,因此,团体辅导课堂人数不宜太多。根据笔者的经验,1名教师对20名左右的学生开展团体辅导比较合适,同时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每个小组中确定1名组长协助老师负责各种活动,最后带动全体成员共同成长。

  4.场地要适宜。在开展团体辅导时,教师首先要预见到活动的安全性,有些活动还要考虑到不能干预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有的教室是固定的桌椅,移动不方便,影响活动的开展,这些场地因素都需要教师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9

  在我国,检查学习成果或者选拔人才的手段主要是考试。考试对每个人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但逢期末、升学都要考试,公务员录取也有逢进必考的说法。正由于考试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应试心理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因为考试时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发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那么,临考期间,考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心态呢?

  1、头脑清楚,从容不迫

  保持头脑清醒时考试期间考生必备的,如果头脑昏昏涨涨,势必影响到考场的发挥,一个昏沉的头脑没有理由拿到好成绩。在考试期间,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如考题过难,从没有看到过,时间不够,突发事件等。但是,只要能做到冷静地面对它,不慌张、不乱套,以平常的心情、节奏来对待,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从容不迫是克服考试因慌乱而出现错误的最好办法。从容不迫、头脑清楚不仅是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更是人格修养的理想水平。

  2、必胜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你自己都认为你不会成功,那么你肯定不会成功。只有具备成功的信念,才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自信的学生学习积极而主动,相信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学习时能全力以赴,竭尽所能,较少怀疑、彷徨和胡思乱想。与之相反的是,自卑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没用,能力不够,怀疑自己能否取得成功,学习时被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总是对自己作片面的分析和评价,为自己不能取得成功寻找各种理由,因而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就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比较小。心理医生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和对自卑感的克服。也就是说,缺乏信心、自卑感人人皆有,但可以通过追求优越目标以补偿自己,把这一消极因素变为前进动力,自卑感是可以克服的`,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

  3、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饱满的精神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如果考生无精打采的,那结果可想而知。饱满的精神是学生全力以赴投入复习和考试的保证。只有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记住所学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做题时才能打开思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把所知、所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心理状态是否良好的标准。如果自己在学习时发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别人提醒自己精神疲惫时,那就说明需要休息,需要调节了。

  4、全力以赴,力争上游

  人生难有几回搏,在考试的关键时刻,如果能调动全身心的力量,作最后的拼搏,就有望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是积极兴奋的情绪、顽强拼搏的精神,它会带来敏锐的感觉、精确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应试时最佳的心理状态。

  以上几点是应试成功应该具备的比较理想的状态,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0

  活动主题:

  正确面对挫折

  活动目的:

  (1)让成员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能正确、客观、辩证看待、认识挫折

  (2)成员间相互分享资源,并学会采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应对挫折

  活动过程:

  一、相逢是首歌(形成团队)

  1、刮大风游戏

  成员站成一个圆圈,主持人:刮大风,刮大风,请的同学站出来。那么具有主持人所说的相同特征的同学应立即相互转换位置,违规者将走到大圈中表演一个节目。

  2、滚雪球

  由第一位同学(可以由主持人指定或组内推选)开始进行自我介绍(我是来自的0级系的),第二位同学自我介绍要把第一位同学的信息包括进去(我是来自的0级系的旁边的来自的0级系的),依次类推,最后一位同学要把所有的信息都包括进去。

  注意:考虑到成员多少,可以分组进行。

  3、晋级游戏(鸡蛋-小鸡-母鸡-人)

  所有成员蹲在地上,扮装鸡蛋,然后一对一,采用猜拳的方式进行PK,决出胜负,胜者晋升一级,即为小鸡,作半蹲状,并与其他胜者的小鸡进行猜拳PK,争取下一次晋升:负者仍为“鸡蛋”,继续寻找其他负者的鸡蛋进行猜拳PK,争取晋升机会。由此推想:小鸡与小鸡PK的胜者即晋升为母鸡,可以站立,母鸡与母鸡PK的胜利者便晋升为鸡领袖,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如此进行,直至绝大部分成员都成功晋升为人为止。

  游戏要求

  (1)所有成员都要牢记蜕变的顺序及相应的姿势,按照规则猜拳PK,不要颠倒顺序,更不能越级晋升。

  (2)专心参与,用心投入,互相尊重,注意安全。

  游戏延伸

  (1)领导者请若干成功晋升为人的成员分享自己的蜕变过程,特别是猜拳胜出时的感受体会,并请若干蜕变不成功的成员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感谢。

  (2)引导思考:如果将这个游戏看成我们的人生或生活,晋升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那么猜拳象征着什么?猜拳的结果又意味着什么?

  (引出活动主题:挫折)

  提问导出:谁在蜕变过程中的每一次PK都是胜利者?

  (简单统计成员在蜕变PK中所遇到的失败,结合主题,让成员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永远都成功、顺利,难免有困难挫折,所以要学会如何面对和应对。)

  4、我们的承诺

  讨论哪些行为会影响团体的进行,应该建立怎样的团体规范?在一致通过的基础上订立合约。

  5、领导者总结

  二、抗压的秘诀

  1、热身活动:

  棒打薄情郎

  成员围成一个圆圈,选一位执棒者站在圈内,由他所面对的人叫出另一个人的名字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位被叫的人面前,此时如果他无法马上叫出另一个人的名字,则执棒者棒打一下,将他喝醒。如果他能叫出另一位的名字,则执棒者就跑到那人面前,如果他无法马上叫出另一个人的姓名,则照样一棒打下去,如此连续下去。被棒打的人担任执棒者。

  2、蜗牛的家

  参加的同学围坐成一圈,然后把身体屈成90度后,用手从背后托起椅子,背在背上。每个人与前面的人保持距离,防止椅子相互碰撞。然后,保持弯腰驼背的姿势,所有学生转向顺时针的方向,跟着前面一个同学。教师提供指导语,想象我们都是一只小小的蜗牛,背上背着重重的壳。

  控制行走的速度,不要完成的太快,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蜗牛壳的压力。所有的学生走完一圈,回到原地,放下椅子,坐好。

  讨论:(1)刚才背上压着东西是什么感觉?

  (2)这种感觉在生活中是否也存在?

  (3)蜗牛背着它的房子,那么,每天压在我们背上的是什么?

  3、抗压天使:体验面临压力时用积极的.理念与消极的想法对抗。

  三人一组,大家轮流扮演天使、凡人与恶魔。

  担任凡人者说出那个自己觉得有压力的事件,恶魔的目的是让凡人压力更大,说出使人压力更大的话,天使则必须帮助凡人解除压力。

  每次由天使先说30秒,再换恶魔说30秒,每个人皆轮过三个角色为止。每个人轮流在组内说出刚刚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邀请愿意主动发表的同学分享。

  结论:消除压力的方法有很多,有一种方法就是多听听自己的天使说话,让恶魔闭嘴。多想想一些乐观、理性的、积极的想法。

  三、勇往直前

  1、解开千千结

  (1)让每组队员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圆圈。

  (2)教师说:请记住你左面的人是谁?右面的人是谁?

  (3)松开双手,任意走动,当老师说停时,在原地仍与你原来相邻的人牵好手。即你的左边和右边的人必须同刚才一样。

  (4)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最后形成大家开始时手来手围成的一个大圆圈。

  (5)注意事项:不能抓自己身边队员的手,自己的两只手不能同时抓住另外一个人的两只手,在任何情况下,队员的手都不能松开。

  2、翻叶子

  (1)整组人员站上叶子后由训练员开始宣布规则

  (2)所有学员现在是一群雨后受困的蚂蚁,在水面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叶子站上,却发现叶面充满了毒液,除非大家可以将叶子翻面,否则又将遭受令一次生命的威胁。

  (3)整个过程都站在叶子上。

  (4)所有人身体的各部位均不可碰触到叶子以外的部分,否则重来。

  (5)用时最少者胜。

  道具:每组一块布或较大的报纸(约可让整组人站上或稍大)

  四、珍惜美好

  1、热身活动:松鼠与大树

  (1)三个人一组,两个人扮演大树,围成圈,一人扮演松鼠站在圈中。

  (2)组织者喊:“大树跑”,大树就要立即解散,重新和其他大树组成圈,并选择松鼠围在圈中,之前助手加入到游戏中,多出来的没组成圈的大树要出来;同样,喊:“松鼠跑”,松鼠要逃跑,到别的大树身边;喊:“地震了”,全都要解散。

  (3)每次助手都要加入,最后几轮下来会出来几个没抢到位置的人,可以让他们谈感受,也可以从中引出压力的存在。

  2、突围与闯关

  成员自愿报名做挑战者。

  突围:成员手拉手肩并肩面对面紧紧的围成一个圈——“围城”,并快速走动。挑战者站在圆中央,想方设法伺机从“围城”中突围,活动过程不得有打人现象,注意安全。

  闯关:成员手拉手肩并肩背对背紧紧的围成一个圈,挑战者站在圈外,想方设法闯入“城”中央。活动直至挑战成功为止。若挑战不成功,挑战者要举手表示投降。活动后团体分享。

  3、发放彩色纸,请成员写下一句激励的语言,鼓励彼此勇敢面对挫折,做挫折中的英雄。

  4、大团圆

  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然后随着音乐轻轻地哼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并随着旋律自由摇摆。使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密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象征性的、难忘的记忆。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1

  辅导目的:

  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⒈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⒉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⒈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⒉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⒈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⒉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⒊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

  (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

  (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大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

  ⒈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⒉师:(神秘而紧张地语气)同学们:我估计,外面这些同学目前有困难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难。谁愿意做好心人,去帮助他们?(选8~10位)要求:在帮助他们时也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在他一对一结对完成后,进行一段艰难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艰难路线图,可设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楼梯最好)。在他们结对时,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师:宣布“信任之旅”开始,请好心人帮助“盲人”走好客观存在艰难的历程。(线路可以曲折点,在“信任之旅”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障碍不要布置,待参加游戏学生出门后,再布置起来,尽量就地取材,请学生帮忙,同时以最后一对学生到终点为游戏结束。)

  ⒊情感交流:(围成图(1)状)

  师:①先问蒙住眼睛的学生:a、当你蒙住眼睛看不见什么时,心里什么感觉?此时心里最希望什么?b、在好心人帮助下,你说说在通过各种障碍时,心里有什么感受?c、你对帮助你的朋友满意不满意?(2~4位学生)。②问好心人,a、你看到“盲人”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b、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你的朋友的?b、通过对朋友的帮助,你有什么感受?(2~4位学生)③问观看的学生:看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想法?(这里要求教师抓住以下重点去组织提问:当你有困难时,渴望得到朋友帮助;当朋友帮助你时,你要乐意接受;当你帮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帮助下,战胜困难后,心里感到欣慰。)(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换一批学生再做,再交流)

  ⒋小结:

  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我发现大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虽然有的同学没有说,但相信他们也已经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当自己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同学、老师、朋友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真心诚意地、耐心地给予帮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你呢就要愿意乐意接受老师、学生、朋友对你的帮助,接受别人对你的帮助,使你不断进步,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四、“及时下雨”(约15分钟)

  师:刚才有不少同学抽到了奖,现在开始发奖品。(请助手为学生兑奖品)

  师:你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紧扣:上好课、守纪律、做好作业、写好字、好好学习、有责任心等等去谈(5~8位或更多),对说得好的同学,再次发奖。)

  五、结束余音(约1~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我很感动,你们好像长大了许多。特别是懂得了认真上课、完成作业、守纪律等等是有责任的表现,也懂得了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这使我很高兴。相信你们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认真上好课,认真完成每一天每一次的作业,做个好学生,你们说是不是?下次我们再来做游戏好不好?好!记住,比一比谁的进步快!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2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就业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遇到就业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心理状态的能力。抗挫能力有两方面的构成要素:(1)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人们以自己明确的目的,善于通过理性的思考,以达到维持心理平衡,能动地支配行为的能力。(2)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一个人受挫后的自制力、适应性、灵敏性的综合表现。

  受过专业训练的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遵照团体动力学和群体心理学等原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运用团体辅导的技巧,指导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职校生的就业抗挫能力,最终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国内外善于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团体心理辅导起步早,发展快,已从学校发展到社会和家庭,覆盖面相当广。而我国团体心理辅导起步较晚,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是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领域,理论研究涉及范围颇广,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上未形成系统。团体心理辅导如今最活跃的地方仍是高校,研究对象也多是面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近年来涉及的领域开始逐渐增多,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从过去的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情绪抑郁等主要领域,开始向网络依赖等崭新领域尝试探索,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涉猎的领域有自我概念、厌学心理、自信、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动机等领域,但多数还是偏向于发展性团体,治疗性团体辅导因为对团队领导者的.要求比较高,数量还是较少,有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上则主要针对新生适应、人际关系、团队建设等,另外团体心理辅导的辅导模式较为单一,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性进行论证较少,发现针对职校生的挫折教育系统研究较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抗挫能力特别是就业抗挫的实践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水平,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二、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理论基础

  (1)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动力学理论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它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团体的反应、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冲突、领导作用、团体行为等。

  (2)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通常是通过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所以团体辅导可以为各种适应不良的成员提供多个可模仿的榜样,以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的行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为职校生就业挫折教育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和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

  (3)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实践依据

  作为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教工作者,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就业受挫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抽取了学校部分班级,对学生进行就业抗挫能力水平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看法。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经常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是在对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采用了各个主题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后心理健康教师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了测试,结合有关班主任和部分家长的访问情况来看,团体心理辅导这种方式对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抗挫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地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这是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课。

  三、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的研究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上的可行性、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团体心理辅导整体方案、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团体心理辅导操作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上的实效性。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文献研究资料,完成调查研究。

  通过收集、梳理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两份调查问卷,分别是《职校生就业挫折状况调查问卷》和《职校生就业挫折应对方式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初步了解学生在就业抗挫能力的特点,以及面对挫折选择应对方式的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2.建立课题研究QQ群,搭建交流共享平台。

  在课题研究人员QQ群,把研究计划等课题研究的资料共享,将调查问卷的设计在QQ群里充分征求意见。

  3.收集学生受挫个案,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通过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担当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收集大量学生遇到挫折的真实案例,通过咨询老师的帮助,使学生迅速找到应对挫折的方式,从而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抗挫能力,完成个案后对咨询记录进行整理,并定期进行案例分析,找到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的方法。

  4.撰写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应用教学实际。

  在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前先讨论方案的基本框架结构,按照“导入――活动――体验――总结”模式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完成多个方案的设计工作,主要有:“游戏破冰,成员互识”、“理想现实,分享焦虑”、“职业兴趣 自我探索”、“模拟招聘 自我认识”、“穿越生死 突破自我”等,并在心理课和心理委员培训中加以实践,最后将方案总结成册。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3

  一、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主办:政教处

  承办:团委会、心理咨询室

  二、活动主题

  “和谐心灵、健康成长”

  三、活动目的:

  通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参与性强的活动,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构建和谐自我,和谐校园,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氛围。

  四、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30日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启动仪式

  在校内宣传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氛围。

  (二)“最美的笑脸”征集活动(负责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负责人)

  活动内容:《毕业班考前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溪安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凤城中学心理教师。

  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四)“心理健康教育一条街”活动(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救意识,让更多的同学从中获益,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心理健康,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活动方式:将心理趣图、心理知识、“最美的笑脸”等以展板的方式展出,让点点滴滴融进我们的心灵并茁壮成长。

  活动时间:5月30日中午

  活动地点:校道宣传栏

  (五)心理电影展播(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内容:《放牛班的春天》

  活动对象:初二年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地点:5月17日晚6:30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六)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负责人)

  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选择高一年段开展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参与“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

  报送时间xx年5月30日前报送泉州市教育局

  活动要求:

  (七)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负责人)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泉州市教科所《关于泉州市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三周年纪念活动暨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第二次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精神,选派专职心理教师参与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时间xx年5月11—12日

  活动地点:泉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八)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工作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闽教思〔20xx〕43号)和《泉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通知》(泉教思〔20xx〕2号)的精神,我校于本月中旬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提交《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表(负责人:胡银杉),做好心理健康中心设备的采购和建设(责任部门:总务处)。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集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方式,各班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项活动。

  2。抓好宣传,营造氛围。各班要深入宣传和动员,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积极配合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4

  【理念阐述】

  1、贴近生活的话题,尊重启发自我体验。

  爸爸和妈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都自然落在孩子的眼里,关于爸爸妈妈的优缺点,也是孩子最乐意交流的话题。在组织活动时,我灵活的采用“描述生活所见、转述他人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辩论自己观点、赞美优点、批评缺点、评论是非、打电话接电话等”多形式,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孩子们最本真的情感体验。

  2、多元互动和谐沟通,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本次心理辅导活动,不同于平时的课堂。首先,我采用“秧田式”摆放桌椅,让学生和家长面对面的坐于“秧田”的内外两侧,进行面对面的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学生和学生互动,学生和家长互动,学生和老师互动,形成多向互动。)再次,孩子约上爸爸妈妈在教室平肩起座,就如父子、母女坐于自己的家中聊天一般,自然亲切。充分激起美好情感,逐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家长通过亲耳倾听孩子的心声,有助于更深刻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不足,将有利于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促进整个家庭的互动和谐发展。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回忆、访问、观察、辩论、评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互动实践活动,理解感受爸爸妈妈不同方式的爱,从而培养“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家”的情感和行为。

  【活动准备】

  第一步:分工合作,搜集主题信息:爸爸妈妈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

  1、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并有意的作简单的记录。

  2、调查他人,记录评价。通过调查记录身边的人(家人、邻居、同学等)对爸爸妈妈的客观评价。

  3、搜索影视节目,写观后感。有目的的搜索有关爸爸妈妈主题的影视节目,写简单的观后感。

  4、阅读文章,写读后感。有目的的选择阅读有关爸爸妈妈主题的课内外文章(优秀书籍、报纸、杂志等),写简单的读后感。

  家长:

  1、提供口头资料。①描述生活:爸爸妈妈自我评价或爷爷奶奶讲述他们所知的爸爸妈妈的事例,注意评价要客观,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孩子。②讲述故事:讲述故事中的爸爸妈妈。(如,影视情节、书中故事、报刊新闻、身边故事等)

  2、提供书面资料。帮助孩子搜集书籍、报刊杂志中的主题信息。(如,帮助孩子一起上网搜索,一起剪报、划线摘抄等)

  老师:

  1、主要收集提供主题文学作品:主题诗词、散文、小说等。(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陈运松的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美国)邦贝克的散文《父亲的爱》、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准备影视录像(主题:爸爸妈妈家庭幸福的视频片段)

  3、准备歌曲、视频《我爱我的家》

  第二步:整理信息,初步形成观点。

  这是开展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的基础。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主题归类整理,更有利于心理辅导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这一过程,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

  1、根据信息搜集的途径进行归类。(基本上可以归成四类)

  ①观察生活发现

  ②调查他人评价

  ③影视节目观后感

  ④阅读文章读后感

  2、根据搜集信息的性质进行归类。(基本上也可归成四类)

  ①妈妈的优点

  ②爸爸的优点

  ③妈妈的缺点

  ④爸爸的缺点

  活动说明:以上准备活动是开展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的前提,搜集关于爸爸妈妈优缺点信息资料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三四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家长(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老师都应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搜集信息的活动中来,进行信息搜集的分工与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为本次心理辅导活动作更充分的准备,而且通过家长的参与,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加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拉进距离,这也正是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设计】

  环节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亲子聊天室,互动问候

  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停顿,微笑)同学们发现了吗?今天老师向大家问候的方式和平时的课堂问候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今天除了向同学们问好还向家长问好。

  师:是呀,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问候的方式也该有所不同。同学们今天该怎么问候呢?

  全体生:老师好,家长们好。(师点头微笑,及时鼓励。)

  家长:大家好。(长时间的掌声)

  师:大家用掌声欢迎在座的爸爸和妈妈,同时也有请几位爸爸和妈妈做简单的介绍。

  爸爸:自我介绍(掌声)

  妈妈:自我介绍(掌声)

  学生:介绍爸爸(掌声)

  学生:介绍妈妈(掌声)

  师:通过刚才介绍,我们知道今天来的家长都是同学们的爸爸和妈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关于爸爸和妈妈的故事。(板书:爸爸和妈妈)

  心理课辅导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力求真实、平等、真诚,对课堂情景及氛围的创设要求非常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渐渐打开学生的心门。

  因此我通过创设“亲子聊天室”和谐情境,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互动问候,并以“聊聊爸爸妈妈的故事”自然切入话题,这无形中自然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间距离,同时助于活动顺利开展。

  二、红队和绿队,我支持谁

  师:同学们在搜集关于爸爸妈妈的信息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发现妈妈的爱更无私,有些同学则认为爸爸的爱更伟大。现在我们就分成两支队伍:最支持妈妈队的同学和现场的妈妈们都坐到右边的绿队;最支持爸爸队的同学和现场的爸爸一起坐到左边的红队。

  (预设结果:绿队人数明显胜于红队人数)

  心理辅导活动课追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心理体验,而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所处环境、遗传、所受教育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心理体验是多样性的`。

  因此这一环节,并不急于否定孩子的片面认识。而是根据孩子原来片面认识,尊重、认同并支持他们自己的选择:爸爸更爱我(我支持红队)或妈妈更爱我(我支持绿队)

  从而让学生获得自信。

  三、夸一夸优点,评论缺点

  ㈠夸一夸优点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一定会发现妈妈和爸爸的身上有值得你夸一夸的事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或根据身边的人对爸爸妈妈的评价,请红队和绿队轮流夸一夸他们的优点。(板书:夸一夸)

  1、绿队夸妈妈——红队夸爸爸 (每次请三位轮流发言,形成对立阵势)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整理(预设如下):

  妈妈:接送上学,做家务,讲故事,买学习用品、衣服……

  爸爸:工作勤快,买玩具、肯德基,一起玩……

  ㈡评一评缺点

  师:通过大家交流,大家已经发现了爸爸妈妈身上有很多优点。但爸爸和妈妈也难免会有许多缺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或根据身边的人对爸爸妈妈的评价,说一说他们的缺点?

  1、绿队评妈妈——红队评爸爸 (每次请三位轮流发言,形成对立阵势)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整理(预设如下):

  妈妈:爱唠叨、常生气、打麻将

  爸爸:抽烟喝酒、网络游戏

  ……

  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强调学生心理体验的讲述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更是学生通过倾述释放自己情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观察、关心和引导。

  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联系父母的行为表现,并通过红队和绿队辩论的形式,轮流夸一夸爸爸和妈妈的优点,评一评缺点。

  在讨论、交流中进行心理换位的角色体验,从而重新全面认识爸爸和妈妈。理解爸爸妈妈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爱着自己。

  四、劝一劝父母,改正缺点。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爸爸和妈妈都有缺点,但有了缺点并不可怕,如果能改正这些缺点那该多好呀!你们能帮一帮爸爸妈妈,劝一劝他们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下列方式,形成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

  A、面谈(孩子可以直接和现场的家长互动交流)

  B、打电话(可以给学生提供手机,让学生和家长直接通话)

  C、写信(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信上,再交给家长)

  D、转告(孩子可以请老师转告、请同学转告、请现场家长转告)

  E、角色表演(可以请老师或同学扮演家长)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生动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创设生动形象的心理体验情景,(面谈、打电话、写信、转告、角色表演等形式),并以心理换位的体验,通过劝一劝爸爸妈妈改一改缺点,亲子互动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五、议影视情节,谈观后感

  师:我们生活中的爸爸妈妈同学们都很熟悉,电影电视中的爸爸妈妈会是怎样的呢?可课堂播放父爱母爱主题的精彩影视片断,并将画面定格在父母特写的镜头。)一起交流交流你们看了电影电视后的感受。

  影视故事的生动情节和美好情感,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美好的情感体验。

  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交流优秀影视故事情节,联想自己父母,体验暖暖的亲情。

  六、读经典文章,说读后感

  师:同学们很喜欢看课外书,一定也有从课外书中读到关于爸爸妈妈的文章。你们读了这些文章之后有什么感想想说的,同学们四人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1、学生默读优秀习作:

  《妈妈的爱》、《我爱妈妈》、《父母的爱》、《爸爸缺席的生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2、老师朗读文学名作:

  梁晓声《慈母情深》、(美国)邦贝克的散文《父亲的爱》

  读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最养育美德。通过阅读“父爱母爱“主题文学作品,必能深层感悟母爱父爱,从而浸染理解、感恩、回报父母等美好情感。

  七、幸福合家欢,我爱爸妈

  师(指着红队和绿队):同学们,通过今天对爸爸妈妈优缺点的交流,你是坚持原来的观点,继续选择站在原来的队伍(红色爸爸队——绿色妈妈队),还是重新选择另一支队伍?或者是更希望两支队伍合并成一起?为什么?

  (预设如下:)

  红队:我希望两支队伍走到一块儿,因为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爸爸和妈妈都一样好。爸爸妈妈都一样爱我。

  绿队:我也愿意妈妈队和爸爸队走到一块儿,因为我也一样爱我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我谁都不能缺,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幸福的一家。

  师小结:是呀,其实爸爸和妈妈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爱我们,爱这个家。所以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爱爸爸和妈妈。

  (补充板书:我爱爸爸和妈妈

  ——让爱天天住我家)

  老师祝愿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让爱天天住你家。那么请大家都走到一起来吧。

  通过以上几轮师生间、生生间、生与家长间等多元互动交流,学生已逐步自主形成正确观点:爸爸妈妈都一样爱我,我也要一样爱爸爸和妈妈。

  随机妈妈队和爸爸队由原来的两支分队,合并在一起,重组成一个“完整的幸福家庭”。

  八、幸福大合唱,我爱我家

  全体起立,两队融合,全体大合唱(分角色表演唱)

  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让爱天天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这首歌旋律简单,孩子们都会哼唱,家长也常在电视上听过,歌词也简单。通过大家一起听唱主题歌曲牵动亲情之弦,互动表达心中父爱母爱之情。

  【操作建议】

  1.本次心理辅导活动可具体按活动互动情况随机调整课时,若学生和家长参与度高,互动效果良好可安排2个课时进行(主要在第四、五、六环节充分展开,适当延伸)。

  2.对于个别因工作或各种原因“家长缺席”的学生,老师要更多关注,并随机亲身饰演其“家长角色”。

  【参考文献】

  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宁波出版社20xx-7-1

  【相关素材】

  1. [学生习作]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撑雨的伞!

  在很凉很凉的雨天里,我坐在自行车上,您怕心爱的女儿被雨淋着,把雨衣让我穿上,您自己却被淋得浑身是水,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当我已经进入甜甜梦乡的时候,您还为我轻轻地摇着扇子,您生怕您亲爱的女儿在夜里热着,自己却被热得大汗淋漓,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棉衣!

  在很冷很冷的冬天里,您怕您亲爱的女儿在雪天里冻着,您把您的棉衣脱下来为我穿上,正当我享受着棉衣的温暖,您自己却被冻得直哆嗦,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妈妈的爱就是滴落的泪!

  那次手术过后,我已经没多大力气动了,您就用勺一口一口地喂我,在我做手术的第一天,您就一夜没合眼,我让您睡会儿吧,您却说:“我不累,你好好睡吧!”为了疼女儿,不知偷偷流了多少泪水,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伟大的母亲!您为我付出了无私的爱!

  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我爱您!”

  2. [学生习作] 爸爸缺席的生日

  因为拥有父母,我很快乐;因为拥有父母的爱,我很幸福。

  我的父母工作很辛苦,也很忙。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自己上下学,不用爸妈接送。放了学回家,我知道家里一定没人,因为他们很忙。但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从来不缺席,每次都会有生日蛋糕,有好多好吃的,爸爸妈妈的爱让我在生活中得到锻炼,让我独立而坚强。

  记得那年我九岁,年龄的增长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让我变得更淘气。有一天我看看日历很激动,因为我又要过生日了。下午放了学,我就往家跑,我知道每年的这一天在我回家前一定会有人等我。

  看到妈妈满头大汗做着饭,我高兴地不知所措,妈妈笑着对我说;“进屋看电视,一会就好!”过了好久饭终于上桌了,中间依旧是个大蛋糕,上面有我最爱吃的奶油。我们等爸爸等了好久,可爸爸还是没回来,于是妈妈让我先吃,失落,让蛋糕变得无味,气氛也很沉重……

  晚上,我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爸爸妈妈的吵架声惊醒,我坐在门口悄悄地听着,妈妈在指责爸爸为什么不早点回来。我在门口边流泪边难过,我想只有妈妈是爱我的!

  直到那天在地下室找书,无意发现一个大本,上面很多土。我打开第一页,啊!上面是我的百天照,还有一个红红的小脚印。下面还有一段爸爸写的话:“今天我当爸爸了,我有一个胖胖的女儿,虽然是女儿,我也一样喜欢,希望她健康成长……。翻到第二页是我一岁时的生日照片,到了第十页,我又停住了,上面还有一段话:今天女儿九岁生日,我因为忙忘了这件事,希望女儿不要放在心上……我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

  爸爸是爱我的。在以后的生日中,爸爸妈妈都在,从来没缺席过。

  3. [学生习作]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我从小就是爸爸妈妈一手把我带大的。出生不久,我的身体很虚弱,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爸爸妈妈又急又心疼,把我抱到医院里去挂盐水。他们一边上班,一边又要照顾我,一连几天,他们累得筋疲力尽。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5

  辅导目的:

  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⒈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⒉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⒈活动室要相对一点。

  ⒉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⒈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⒉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⒊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

  (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家?

  (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

  ⒈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⒉师:(神秘而紧张地语气)同学们:我估计,外面这些同学目前有困难了,而且肯定有很的`困难。谁愿意做好心人,去助他们?(选8~10位)要求:在助他们时也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在他一对一结对完成后,进行一段艰难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艰难路线图,可设置在教室里(如能走走楼梯最好)。在他们结对时,教室里快速完成如下的布置:

  师:宣布“信任之旅”开始,请好心人助“盲人”走好客观存在艰难的历程。(线路可以曲折点,在“信任之旅”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障碍不要布置,待参加游戏学生出门后,再布置起来,尽量就地取材,请学生忙,同时以最后一对学生到终点为游戏结束。)

  ⒊情感交流:(围成图(1)状)

  师:

  ①先问蒙住眼睛的学生:

  a、当你蒙住眼睛看不见什么时,心里什么感觉?此时心里最希望什么?b、在好心人助下,你说说在通过各种障碍时,心里有什么感受?c、你对助你的朋友满意不满意?(2~4位学生)。

  ②问好心人

  a、你看到“盲人”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b、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助你的朋友的?

  ③问观看的学生:看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想法?(这里要求教师抓住以下重点去组织提问:当你有困难时,渴望得到朋友助;当朋友助你时,你要乐意接受;当你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助下,战胜困难后,心里感到欣慰。)(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换一批学生再做,再交流)

  ⒋小结:

  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我发现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虽然有的同学没有说,但相信他们也已经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当自己碰到困难需要助时,同学、老师、朋友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真心诚意地、耐心地给予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你呢就要愿意乐意接受老师、学生、朋友对你的助,接受别人对你的助,使你不断进步,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四、“及时下雨”(约15分钟)

  师:刚才有不少同学抽到了奖,现在开始发奖品。(请助手为学生兑奖品)

  师:你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紧扣:上好课、守纪律、做好作业、写好字、好好学习、有责任心等等去谈(5~8位或更多),对说得好的同学,再次发奖。)

  五、结束余音(约1~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很好,我很感动,你们好像长了许多。特别是懂得了认真上课、完成作业、守纪律等等是有责任的表现,也懂得了主动去助有困难的人,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这使我很高兴。相信你们在老师、同学的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认真上好课,认真完成每一天每一次的作业,做个好学生,你们说是不是?下次我们再来做游戏好不好?好!记住,比一比谁的进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