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集合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 活动背景及主题的提出
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虽然每年都过,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铁门、铁窗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友情、亲情也随之而疏远,像敬老、爱老等这样一些传统美德也随之被淡忘.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根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的辛劳,尊老、爱老更是无从说起.因此了解重阳节,既是丰富学生对社会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一大契机.
二、 活动目标的定位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参与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学生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爱老、敬老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三、 活动的时间安排:
两周
四、 活动的准备
1、了解、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1)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谁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围绕主题组织同学们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或活动?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登高.
(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更多的同学家则是到糕团店买现成的.
(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
3、调查情况分析.
4、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和爱好进行活动分组.
(1)调查"重阳节的来历"小组.
(2)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小组.
(3)了解"重阳节的祝福"小组.
(4)了解"其他相关资料"小组.
6、确定活动小组成员、组长,明确各小组活动要求.
五、活动的过程
(一)调查、研究性活动阶段
1、各小组分头准备调查、了解.
2、各小组汇报.
3、进行分析评价.
4、相关材料补充,
(二)实践活动策划、准备阶段
1、各小组策划活动方案.
2、汇报各小组活动方案.
3、指导优化方案.
4、各小组分头准备.
(三)活动延续、参与社会实践阶段
根据各活动小组的活动方案,教师、家长、社区的协同下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1、进行赏菊活动.
2、学做重阳糕.
3、重阳节文学作品创作(对联、诗歌等).
4、重阳送祝福.
5、服务社区敬老院、慰问敬老院老人.
(1)送一些适合老人的礼物给老人们;
(2)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3)为老人劳动.
(4)与老人谈心.
六、活动总结、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或指导老师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此次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区初级中学“亲近自然 走进农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学生热爱家乡的教育。我校定于12月20开展“亲近自然 走进农家”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12月20日下午
二、活动路线:
XX中学—冬瓜坪—双王庙—黄金桥—XX中学
三、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内容:
野外拉练+环保行动+社会调查+影视教育+征文比赛
(一)野外拉练:以班为单位,每班分4—5个小组,每组由指定教师担任队长,负责组织和安全工作。
(二)环保行动项目:
每组准备小锄头、塑料袋等清污工具,清除公路及两侧垃圾。
(三)社会调查
每组分发若干份调查表,调查了解XX果农的生产、生活、经济等情况。
(四)影视教育
周四晚上组织全校学生观看励志影片。
(五)征文比赛
以此次活动为载体,举行一次征文比赛,分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活动要求:
1、请各班于 12月18日 将分组名单上交团委。(注:每组学生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
2、全校师生活动期间注意安全、环保,不允许擅自外出活动。
3、学生在公路上行进要靠边,不得追逐打闹,横穿公路。
4、户外竞走是项团队合作的活动,各小组组长负责照顾好本组组员,在活动中负责管理好组员行为。
5、请穿适合季节的运动类服装、运动鞋;女士请勿穿高跟鞋。不需带太多现金,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附:《野外拉练日程安排》
野外拉练日程安排
13:30 全校师生操场集合,强调户外活动纪律和安全事项。
14:00 准时出发。
14:00—17:00 野外拉练+环保行动+社会调查
17:00—17:30 返回学校,各小组清点人数,上报团委。
18:20—20:10 影视教育
教师活动安排表
七年级一班:z
七年级二班:z
八年级一班:z
八年级二班:z
九年级一班:z
九年级二班:z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课程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xx——20xx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每周3课时。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性突破。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的课程。
作为初中学生,正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可塑性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死记硬背,他们对什么都表示惊奇,什么都想动手做一做,对知识与问题有一种“刨根究底”的欲望。初中阶段也是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和有创意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兴趣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作为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更广阔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探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主动去探索和研究,激发好奇性和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态度,初步掌握观察、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好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查询、分析、加工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资料和信息,加工和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养成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发展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于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见解和信息,成为好的交流者。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具有参与基本的生产劳动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过程,发展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在劳动中培养关怀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劳动成果等精神品质。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体验自我对自然、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形成负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学校的课程结构,结合学校及地方资源,完善和丰富本校课程。
三、课程内容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七年级:
①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电脑基础知识、文字处理等。
②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手工制作。
③社区服务与实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区内水污染进行调查。
八年级:
①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简单的网页制作和网络访谈等。
②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手工制作等。
③校园文化艺术节、一二、九长跑比赛。
④社区服务与实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去白清、马耳山、可口可乐公司调查。
四、课程的管理与实施
1、课程的管理
①组织建设。为使课程开设有序、高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室、团队、信息技术、总务后勤部门人员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小组各成员按照本校实验课题、项目适当分工,分别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使用、过程落实、实验检查等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保证实验工作有效实施。
②课程的开发。根据本校所在新区的特点,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方案,每次实践活动必须要有详尽的计划、安排,根据计划组织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以避免实验的盲目性、随意性。
③课程资源。学校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的江川等自然资源。
2、课程的实施
①准备阶段
a、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b、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班级活动计划;c、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d、分析学情,设计教案;e、分班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②实施阶段
a、确立主题;b、制定学校实施计划,建立课程管理制度;c、分班或年级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d、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e、课题组对各班的综合实践情况进行关注性测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引导、调整,促使活动顺利进行;f、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
五、课程评价
1、评价理念
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具体策略如下:
①整体观。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主题演讲表现、研究报告、模型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并实践于教学。
②多元化。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是被积极提倡的,在共同评价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获得实验活动的乐趣。
③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作业评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只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2、对学生的评价
①作品评价式;②展示与交流式;③成果汇报式;④技能比赛式;⑤档案袋式;⑥协商研讨式。
3、对教师的评价
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运用知识,直接参予的实践性活动。
因此,我校本学期将围绕着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亲历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现在存在的真问题,同时激发教师加强现论学生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结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途径,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意识,始终保持和新课程同行,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科学地指导自己的育人工作
2、调整内容,贴近生活
本学期我们将制定好课程实施计划,并分层落到教师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我们将综合学生、学校的实际问题、社会环境等因素,着眼于现状以解决生活问题为准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亲历亲为,从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3、认真组织,共同参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影响到活动目标的达成,故而,必须关注活动中教师的定位,解决好活动中各个实施阶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强调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全员参予。
4、及时积累,积极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的不断积累,生成与开发,学校要求每位活动主导教师要重视资源的积累和整理工作,把活动开展的方案、案例、总结、反思等材料整理成文,装订成册,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
积极主动地开拓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把综合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四、主要工作
九月份:
1、集中学习新课标,贯彻课改精神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4、制定、讨论各年级主题设计方案
5、根据计划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十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县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
2、交流教学心得
十一月份:
1、调研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
2、学生成果展评
十二月、元月份:
1、做好主题活动评价
2、上交反思、论文及主题设计
3、上交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汇编成集
4、收齐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5、教学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T形台上模特展示的精美服装总是很吸引我们的眼球。当台上的光影在热烈的掌声与娇艳的鲜花中渐渐隐去时,服装设计师们无疑又会成为焦点。服装设计对于我们每个人当然也包括孩子们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
儿童服装和青少年服装在服装设计的舞台上越来越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孩子们对服装的设计很感兴趣,他们的想法也很有创意。那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也尝试着做一次服装设计师,为自己设计独具魅力的服装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当然愿意带领孩子们去尝试参与他们感兴趣的而且又充满创意的活动。
但是服装设计的范围很广。就少年儿童的服装种类也很多,和孩子们讨论以后我们决定选择汗衫作为我们的设计主题。因为汗衫是人们夏季普遍穿着的服装,最为孩子们所熟悉,而且男女老少都适宜。所以我们选择从汗衫入手,抛砖引玉,敲开服装设计的大门。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汗衫在国内外的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了解汗衫的几种基本造型(“A"型、“X"型、T型、H型、O型等),认识学会汗衫设计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汗衫的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汗衫设计的研究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 “汗衫创意设计”活动中来。通过社会采访,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活动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及环保意识。独创性和想象力是服装设计师的翅膀,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懂得尊重、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让学生了解款式、色彩、面料和装饰是汗衫设计的几大基本要素。了解汗衫的基本设计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汗衫作品。
难点:设计制作出有创意、实用、美观的汗衫作品。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若干汗衫的精美图片;各种废旧材料;剪刀、白胶等相关工具。
2、带领部分学生采访服装设计师关于汗衫设计的知识,并制成录像。
3、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1、查阅关于汗衫历史等相关资料。
2、课前查阅汗衫设计的知识,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设计制作一件纸模汗衫作品。
3、准备各种废旧材料、装饰材料。剪刀、双面胶等相关工具。
五、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交流、深入探究并改进作品、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拓展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自主选择伙伴,合理分组
2、发挥自身特长,合理分工
具体实施方法:
1、 分组:根据服装设计的构思需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对象的性别这一要求,将学生按不同性别分组。将班级学生分为4—5组,每组8—10人并推选出组长,进行自主探究、资料搜集、资源共享、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分别设计一个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个性化名字(如小裁缝组、七彩霓裳组等等)。
2、 分工: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分工。头脑灵活、有创意的学生可以多提供设计构思;擅长绘画的同学可以将设计构思画成草图;手巧的同学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多动手……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合作时才能更高效、省时。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1、搜集整理汗衫历史的相关资料;
2、自主探究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3、小组合作尝试设计制作一件纸模汗衫作品。
具体实施方法:
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实践活动采用个人探究与小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开放式作业”形式,小组成员需要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也需要充分合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进程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第三阶段:活动交流
总结第二阶段活动,交流搜集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等。各小组通过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动体验,互为评价。
交流搜集的有关汗衫的'历史等图片、文字资料。交流搜集的有关汗衫设计的知识。展示尝试设计制作的汗衫作品,互相评价。
第四阶段:深入探究、改进作品
1、看专业服装设计师讲解设计知识。
A、生观看视屏。
B、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步骤:
看了设计师的介绍谁来说说看设计汗衫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C、课件出示:总结设计要点
我们可以从款式、色彩、装饰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2、启发构思
A、师:听了专业的讲解,同学们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呢? 你们准备怎样改进自己的作品。
B、生自由发言,交流新的创作灵感和改进方案。(引导学生改变领口袖口的形状、添加花边、镂空等。)
3、学生对原作品进行修改
在学生对小组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之前,提醒学生注意:
A、选择你需要的材料,让你的作品更有个性。
B、注意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
C、制作过程中注意桌面的整洁和使用工具的安全。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应巡回,给予适当的辅导。
第五阶段:活动成果展示、评价
A、汗衫展示(展示作品,介绍设计构想、制作方法和风格特点。)
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模特,将本组设计的作品穿在身上,随着走秀音乐进行展示。另外,每组选一名同学作解说员,在本组模特展示的同时为大家简要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B、评价:
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我能很好地和其他同学合作,并顺利完成作品。
2、在制作过程中,我很认真。
3、在制作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安全。
4、我很满意我们小组的作品。
以上四项,各得一颗星,看看总共得了几颗星,让学生从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自评。
在学生恰当的开展自我评价以后,以服装表演的形式展示小组合作作品。再请同学们评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把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起来,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老师表扬并奖励优秀的作品,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适当的点评。
第六阶段:活动拓展
利用课件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古代常见的麻质服装,色彩单一,款式简单。另一幅是现代的服装,色彩绚丽,款式很多而且极具个性。通过观察,学生们得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服装面料越来越精细,也越来越趋向绿色环保,所以现在的服装款式与裁剪更加精致多样。使学生们对服装的演变产生浓厚兴趣,及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研究相关的内容。
六、活动反思
1、设想:如果人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美化生活、热爱生活,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益处。如果我们的课题可以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一定会给课程的实施带来更多的益处。
2、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发展和创新为指导思想,学生不仅仅是在制作,更重要的是要他们享受设计与制作的乐趣,让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享受制作的过程。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艺课作为一门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手工艺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课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泥”中,缓解了平日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借制陶玩泥来陶冶自己,营造乐园,丰富生活。他们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使小陶迷们在艺教实践活动中磨练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稚嫩与纯朴之美,浓缩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常有一部分学生在陶艺课程结束后,还想留下来继续“玩泥”,可见艺术美却能陶冶人的性情。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陶艺这一活动能让学生陶艺教育实践的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化学、物理、数学和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开展活动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在河北峰峰,陶瓷制作已经是花开遍地,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从古老的磁山文化源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典雅朴实、苍劲雄厚,白釉黑花独树一帜。今天,峰峰的陶瓷艺人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质瓷等数十种新产品,创造了手彩、雕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磁州窑陶瓷艺品享誉世界。在中国·峰峰首届磁州窑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磁州窑专家和陶瓷艺术、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陶瓷艺术、旅游产业、国际传媒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一、实施过程:
1.组织落实:教导处发动初一、初二学生报名;并落实时间。
2.确立陶艺学习内容、形式
3.活动材料、工具、场地的规划及组织落实
4.陶艺成果的存放与展示
二、教育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陶艺学习,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的方法,并通过以后几课时的学习,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关怀乡土的习俗、信仰,进而知
3、学科领域
艺术与人文、社会、语文及综合活动
4、授课时数
6节/45分钟
5、学习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学习,了解传统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与用处,藉此引发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热爱。从捏塑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双手的细部动作,感受接触大地之土,藉以了解手脑并用的乐趣。以陶艺立体表现的方法呈现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能了解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差异点,以艺术为生活服务的观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6、分段目标: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生能收集到陶艺的文字、图片或网络资料。
学生能收集到各种简易制作陶艺的工具。
学生能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
学生能够了解陶艺的历史和价值,理解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能够愉快玩泥土。
学生能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的制作方法。
学生能欣赏并理解泥条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艺术作品,明确其实用价值。
学生能利用泥条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学生能了解陶艺的装饰技巧。
学生能欣赏同学的陶艺作品。
学生能了解利用陶土工具镂空的方法和意义。
学生能了解阴干、素烧与釉烧的意义。
学生能正确使用水粉工具。
学生能利用广告颜料上色,能调配出浓度高水份少的颜色。
学生能于陶艺作品表面均匀上色。
能力目标:
*艺术与人文
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了解他人的作品,培养自我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构思表现的主题与内容,选择的材料与表现技法,完成有感情、经验与思想的作品。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特才,并自我评析。
在艺术活动中,表现积极合作态度,并表达自己的才艺与潜能。
通过艺术集体创作的方式,表达对社会、自然环境的尊重、关怀与爱护。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的方式,辨认自然物、人造物与艺术品的美感特征与视觉要素。
认识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反思环境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参与艺术活动,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以正确的观念与态度,欣赏各类的艺术展演活动。
参与艺术活动,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特质。
*社会
了解各地陶艺的`形成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
探讨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渊源。
描述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陶艺的形式,并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各种艺术
形式,进行美感的欣赏、沟通与表达。察觉并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事物和表达的方式,并能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语文
能培养良好的聆听态度和习惯。
能确实把握聆听的方法。·
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能表现良好的言谈。
综合活动
举例说明自己分享在团体中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认识不同的文化,并分享自己对多元文化的体验。
了解自己在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7、教学资源
陶艺网络资源
陶土两包
陶艺工具
广告颜料
水粉用具(水粉笔、调色盘)
油漆
釉彩(参考)
电窑(参考)
8、教学设计:
学生上网查找陶艺网站:
陶艺网站分为——主页、陶艺概况、陶艺教室和陶艺博物馆四部分。陶艺让艺术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创作已经不是陶艺家的专利。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小到一只随意捏制的碗、动物塑像,大到装水的大瓮、陶艺壁画,只要赏心悦目,无不视为一件陶艺的艺术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玩泥”是小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在这么简单的活动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如果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引导,开拓他们的眼界,他们的路会走得更好。正鉴于此,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开发网络教学的资源,旨在通过“设疑一搜索一讨论一引导一应用”的“网络五段式”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到陶艺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科技、工艺艺术、艺术创作和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中小学地理、历史、自然、语文、美术欣赏教学中也可使用本网站,体现了专题站学科的整合性和通用性。
(1)设疑
陶艺网站从陶艺是什么、陶艺与文化这两点展开。主要依据大纲要求,学习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领略神秘的原始陶器、宏伟的兵马俑、绚丽的唐三彩、高贵的白瓷、典雅的青花瓷、丰富的彩绘瓷和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艺作品。版面设计美观、典雅、合理,重点突出,使学生感知到了陶艺的艺术美和实用美,体会到陶艺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通过相关首页的提问进行浏览和学习,可以掌握课前预习的主要内容。推荐一个资料丰富、设计美观的有关网页,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
(2)搜索
这部分的内容是陶艺教学内容的延续和补充,也是陶艺相关扩展知识资源展示,主要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它既包含了大纲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陶艺造型的基本技巧,又补充了陶艺相关的制作技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和学习各个展室,以对陶艺的制作有系统的了解。陶艺佳作厅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造型技巧佳作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作业的创作,还为学生想了解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的知识进行知识扩展和作品欣赏。如果想更进一步地多了解一些陶艺的知识和动态,陶艺资源厅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以满足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上的陶艺作品佳作,就相关首页的提问进行网上搜索,寻求答案,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的能力和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
这部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以中学美术大纲中必须使学生掌握的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徒手捏制法这三大陶艺的造型方法的相关知识和图片,包括目标要求、预习指导、内容讲解、作业练习四块内容。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相关的知识的同时,并可跳转至陶艺博物馆的佳作厅浏览各类造型方法制作的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在这里可以就同一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就同一作品发表自己的理解看法,或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4)引导
学生的利用网络学习时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多元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浏览网站上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认识上的共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应用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在经过“设疑——搜索——讨论——引导”的阶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后,教师应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的作品中,使学生要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练习陶艺作品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能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到自己的练习和创作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
一、 开课原由:
我校部分同学有不按时就餐而到校外购饭的习惯,不只是影响学生的学习而这对学生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学校提倡学生就餐应选择在校内食堂及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饮食店或商店,尽量减少到校外就餐,不去卫生条件较差的马路餐桌或个体摊点进餐或购买食品。
二、 活动目标 :
通过开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食物与我们的健康有密切关系,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维护健康。学习饮食与健康、健康与饮食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如何康饮食,通过健康膳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实践过程:
1、开题报告。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身体健康,校园饮食卫生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2、引导学生分组。对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经营及校园内餐厅进行质量和卫生的调查研究。
3、将调查研究的时间、地点、内容、分析、归纳记录在册。
4、小组总结、交流结题答辩。维护我校周边食品店的经营秩序,营造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经营环境,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注重改善食堂条件,尽量让学生在学校餐厅就餐。
四、总结与评价
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运用创新、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做到按时就餐、卫生就餐、校内就餐。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8
一、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市、局精神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 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 具体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利用开学初时间,集体学习课标,领会新课改理念。
2、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问题,集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经常听课、评课,开展校内教研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
5、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实施保障:
1、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2、及时制定各级各类实施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实行弹性课时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4、评价创新:建立学生评价表,对每位学生参加的每一项活动,做好详细记录,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身发展、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
5、强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而学科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更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因而本学期我们对此项工作尤为重视,并将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动效率。
7、资源保障:开放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作为活动基地,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科学性。
8、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9
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的检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目的
l、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一、关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
(一) 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二)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三)注意事项
1、注重课题实施的过程性。课题负责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积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2、尊重课题实施的多元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鼓励并尊重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评价中要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
3、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即学生的参与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等。
4、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5、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如是否敢于提出问题,以独特和新颖的方式着手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善于观察记录、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资料、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等。
二、 关于指导教师的评价
(一) 评价内容
1、参与态度。是否主动热情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2、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3、继续学习。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能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4、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有相当的成果展示。
(二)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问卷调查:①教师自我评价;②学生小组评价。
2、察看案头工作: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记录。
3、成果展示: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每学年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价活动,对指导教师给予适当评价,并从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三)教师评价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和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2、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要鼓励学生的新想法,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三、具体操作
(一)学生评价
1、自评内容包括:(1)你是否一直对你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全体成员均上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2、互评内容包括:(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为主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每组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二)教师自评
1、评价内容:
A、工作评价
(1)你是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抱积极态度。(2)你是否有一个活动方案和活动情况记载。(3)为指导学生活动,你作了哪些准备?
B、过程评价
(1)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实践参与活动? (2)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3)学生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途径有哪些?他们如何选择处理搜集的信息? (4)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小组长的功能发挥的怎样? (5)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体现独创性?独创性体现在何处?
C、效果评价
(1)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2)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发展得怎样?哪一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 (3)学生的情憾体验是否获得满足?满足程度怎样? (4)活动中有无“空白点”,体现在何处,设想如何改善?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按照上述内容项目,自己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意见写成书面材料。(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定性描述评价材料中要注重抓学活动中闪光点,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满足。)
(三)学校评价
组织: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落实,每学期对每个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次评价。
评价内容:1、主题选择是否恰当。2、活动设计是否科学。 3、活动组织是否周密。4、活动形式是否适合参加活动儿童特点。5、活动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6、教师取得了哪些新鲜经验,得到哪些新的认识?
采取方式:1、审阅师生自评材料。2、与组织活动的教师(或教师小组)共同反思活动过程,交流讨论。3、召开学生座谈会。4、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书面征求家长意见。5、走访与活动有关的社区人士。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0
一、导入
以一段冬景的幻灯导入
师:很美的一段视频,看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么?生发言
师:圣诞节过了,元旦节也过了,寒潮来了,天气冷了,这已经是冬天了。我们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就是“冬天”(板书)
二、思维碰撞
1、看到“冬天”这个词,我最先想到的是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 雪》,其中几句的描写令人拍手叫绝。
(幻灯)“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不知道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无需考虑,想到即说)
生自由发言,师可以请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加以概括。
(此处师需做调控,发散学生思维)
2、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说冬天时一本书的'话,同学们都各自读出了它不同的精彩。
也许有的同学会想:冬天有什么好研究的,刚才我们就说的差不多了。那老师我现在就有个疑问想请大家解答:究竟冬天是指一年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农历10-12月,立冬与立春之间,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你们瞧,其实咱们还远远未能读懂冬天这本书呢。大家来看这组图片(幻灯示一组动物:候鸟、留鸟)要求分类,说明原因。
师这是不是可以形成一个研究内容——鸟儿为什么要迁徙?同学们能举一反三么想想对于冬天还有什么不明白想了解的呢(想研究的呢?)?
(冰雪成因、动物冬眠、树木落叶、口呼白气、冻疮、冬季保健……)
师视学生发言情况出示预备图片资料:雪、冬季运动、冬景……
备用引导幻灯:
雪(上课前我们已经欣赏过一段美丽的冬景了,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个幻灯片,……看过之后同学们想到了什么,你认为有什么是你感兴趣并值得研究的,设想学生可能提出,雪花的形成、形状,雪美但也会造成不便……师:瑞雪兆丰年再引)
运动(来看这组图片,也许它会帮组你们想到更多……知道老师想说的是什么了么?冬奥会)
3、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那么你能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吗?
(实践、摄影、观察、采访、调查统计、绘画……)
三、归纳研究小主题并选择
1、同学们刚刚提出了很多问题,那都等待着我们去调查研究,但这么多问题太琐碎,该怎办?(分类汇总)
师生归类,师当场用卡片标出小主题
预设小主题:
动物的冬天、植物的冬天、冬季保健、冬天的气候(冬季气候与生活)、冬季运动(我们的冬天)
2、以问题的提出,辅以学生兴趣和研究便利条件进行选题分组
四、制定研究计划(视时间情况酌情安排)
1、师:想要进行高效的研究就必须得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大家不用按小组坐,我希望每位同学在制定个人研究计划之前都以研究组长的身份来制定本组研究计划,让自己对本组之后的研究有明确的把握。这个计划需要考虑本组成员的人数、研究内容难易、研究的方法与时间等方面。(发放表格)
2、计划交流,师生共评,补充改进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4-30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4-16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2-31
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04-27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7-22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0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4-18
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8-30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2-17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