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时间:2024-06-20 18:25:09 秀凤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通用20篇)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实践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通用20篇)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

  一、活动背景:

  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他需要沉静的大脑,活跃的思维,周到的分析,巧妙的'假设,去一步步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为了增加一年级小朋友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加强对数学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为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利用寒假组织学生开展题为“数学文化”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增加一年级小朋友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三、实践作业内容:

  上网查阅、收集、整理一些与一年级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家的故事,认真摘抄在A4纸上。如:加号、减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数学0的来历,我国古人结绳计数等数学文化或数学家的故事。

  四、作业要求:《数学文化》手抄报一份。

  具体要求:

  1.作业用纸A4,四周留有1厘米边框,设计装饰图案。

  2.认真构思、精心设计、内容丰富。

  3.插图漂亮、认真书写图文并茂。

  4.开学以级部为单位进行作业展评。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2

  一、活动背景:

  为了把众多的对象区分开来,人们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如各个家庭都有一本户口簿,这样就把一个个家庭区分开来。我们国家为了更仔细地区分每一个人,1987年实行了身份证制度,凡年满16周岁持有身份证的男女公民,每一个人都对应了一个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到底是怎么编制出来的呢?它是如何来区分不同的个体的呢?身份证号码又能体现出个体的那些信息呢?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经验交流,获得直观、真实的印象,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经历数字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过程;

  2、了解身份证在社会生活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经历设计学籍号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字应用的广泛性;

  4、获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5、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访问、调查研究、分析评价、资料收集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

  7、感受数字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极大方便,感受社会管理由人文化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化的必然趋势。

  三、活动研究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阶段:

  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为搜集组、调查组、采访组、小报组。

  搜集组的同学的主要工作是搜集尽可能不同类型的身份证,比如说80年代的、九十年代、最近的身份证。

  调查组的工作是通过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向同学们阐述身份证是如何编制出来的。

  采访组的同学的主要工作时向当地的派出所了解相关的编制身份证的方法,并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小报组的同学的任务就是把前面三个组所得到的信息编写成小报的形式,向其他同学老师展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

  四个小组先用一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工作。小组内部的成员之间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另外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要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如果自己有其他小组信息也要给其他小组提供帮助。

  (二)课堂中共同研究阶段:

  在课堂中,各个小组各显神通,将搜集来的资料一一呈现,最后对“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这一研究课题作综合归纳。

  1、搜集组的同学展示他们搜集来的身份证号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每张身份证的来源、发证日期等内容。

  2、搜集组的同学谈谈对身份证号码的相应数字的猜想。

  3、调查组的同学将他们从网上搜集来的所有关于身份证的内容,包括身份证的作用、编发年份、更换期限等等展示给全班同学。

  4、采访组的同学经过一星期以来,从派出所户籍部门有关人士了解到的身份证的编排规律的信息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身份证号码上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另外采访组的同学也展示了他们在派出所与户籍部门人员进行交谈、采访时的照片。(身份证的编排规律:用数字分别代替省份、地区、县市、出生日期、户口所在地、性别,这样就把一个一个人区分开了。)

  5、小报组的同学向全班作了一个综合性的报告。他们将前面三个组所得到的材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编织成一张张小报,给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了充分的总结工作。

  6、同学们已知道了身份证号码是持有身份证的人所特有的号码。全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有身份证的毕竟只有一部分,没有身份证的人该怎样区分呢?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学生该怎样把他们一个一个区分开呢?我们班的学生该怎样一个一个区分呢?请同学们将今天所获得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设计一个学籍号码,反映出班级、性别等信息。设计后请同学们再检查自己设计的学籍号码是否合理?

  7、请教务处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学校是如何给每位同学编制学籍号的。然后请他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设计获得“最佳合理奖”,哪位同学获得“最佳创意奖”。

  (三)活动成果展示阶段

  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协调下记录你们小组参与整个研究活动的过程,以及你们小组获得的材料、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成功地走出课室,进入社会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不但培养了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

  同学们撰写的调查报告虽然不是很符合正规的要求,但对于初一的同学来说,能够集合大家的力量完成相当已经不错了。所以总体来说本次活动十分成功。

  通过这次活动也使我深深感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和加强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具备较高的活动指导水平。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3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因此,研究“实践与综合应用”,就应该重点研究怎样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一、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1、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形成思维的工具的镜子”(苏霍姆林斯基语)。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地劝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在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圆片、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大量的具体学具的操作过程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都属于这种形式。又如在“认识物体”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鞋盒、牙膏盒、茶叶筒等自备学具,并进行“摸物体说特征”的游戏活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说,再引导学生将这些自备“学具”分分类,总结出物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很好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孩子们边画边想,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模拟性实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灵活,可以是一二个片段,也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既可以安排在某一阶段,也可以单独设计为生活实践课。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倾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到哪里有“1千米”。

  2、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也可以在效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3、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一是财产资源,如藏书量、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等;

  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

  三是活动数据资源,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许多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数据(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来思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如通过设计“科技作品的分数展出”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综合运用空间几何知识和分类思想等。

  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很难分清,导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做出正确解答。

  校园实践活动比提炼出来的“纯”数字问题更具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和挑战性。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非常熟悉校园环境,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能自常见地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在生活情景中使学生能容易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加强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

  三、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之前,让学生做以下几项实践活动:查看银和地利率表;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或家庭的存款;请教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调查型实践活动。教学“计量单位”,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学习面积单位之后,就可让学生测量自家客厅、卧室的面积和估测社区、院子、广场的占地面积。学习体积单位后,可让学生估计小到教室大到医院门诊大楼、火车站主楼的体积。

  课题型实践活动也是校外实践活动的好形式。小学阶段课题型实践活动易采用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以数学小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体现。比较常见的是学习了某一系统知识之后,组织引导学生的马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既可以使数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式。如学了“可能性”组织学生分析社会上的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概率问题;学习“百分数”后,引导学生去超市调查,寻找有关商品降价、打折或其他促销手段的信息,想想怎样购物最合算。再如我校新校区建设,针对“怎样使新校区设计得更合理、更美丽?”这个问题,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展开想象、科学规划,最后起草方案,向学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又如数学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让学生到社区通过调查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强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乱丢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此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一实践活动大大超越了数学课堂的范围,它既需要学生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又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及实践交往、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低年级记数学日记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当学习了某一单元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找一个能用这单元知识的问题加以解决,并记录下来。实践证明:I字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触角可谓无处不在,有的学生根据书本的难题引申到实践生活中并加以拓展,有的学生提出新的数学方法(如一位一年级学生就在自己的数学日记中写“乘法凑十法”),有的学生记录生活中一次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历……真是丰富多彩,孩子的数学视野真是宽阔无比!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校园资源、社区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组织课堂、校园和校外等多层面的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放开教师“呵护备至”的双手,让学生在数学的殿堂中找到连接活动的通道,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吧。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4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11页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实践与综合运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学生的数学活动只是“智力活动”,或更为直接地说是解题活动。数学教师在黑板上讲数学,而学生则每天在课堂上听数学和在纸上做数学题。所以,对多数学生而言,数学的探索活动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我们所崇尚的《数学课程标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数学问题来自实际,而学生需要动手实践来学习、验证和发展数学,需要动手“做”的土壤来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提高解题及创新的能力。动手“做”数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一种教学方式,对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原则

  1、实践性原则。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尝试和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开放活动空间,但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

  3、趣味性原则。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数学活动内容。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形式选择、情境创设、效果评价等都应体现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参与,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4、开放性原则。改进和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注重活动范围的拓展,不局限在课堂,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从中获得知识和教育。

  5、异步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起步上不同,效果有异,在发展上不受限制,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因材施教,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前提下,适量适度地开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

  6、创新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谓创新是指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智慧,灵活主动地认识一个对别人来说早已知道的,而对他们来说却是首次发现的“新规律”、“新性质”或获得一个新本领,取得一项新成果。

  7、主题性原则: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围绕教学实际开展,且富有层次性,主题鲜明,并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8、合作性原则:活动的开展将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三、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初步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程。

  (4)通过开展“做”数学活动,创设恰当的活动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逐步促进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5)探索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积累有效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

  (1)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又不同于数学课。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构建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交流与合作。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开发校园数学资源。到现实生活中选择、开发一定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并指导学生围绕专题去观察、调查、收集材料,探讨问题,然后撰写小论文或调研报告,测算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3)面对现行教材学习内容,开展数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建构满足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各方面需求的、生动活泼的有效素材。

  (4)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五、组织及分工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接受学校的领导,并聘请岳校长为数学活动课的督导员。在数学组内部,实施组长总负责,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坚持正常的活动研究,确保活动方案的落实。

  岳校长:数学活动课督导员

  马XX:总体设计,指导落实活动方案。同时进行活动课教学的研究。校本活动课教材的研发。

  辅导员:XX(组织活动,辅导学生开展活动)

  王XX、: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文字录入。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5

  活动内容:

  设计围墙、篱笆。

  适用年级:

  四年级以上。

  活动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1.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乘、除法的含义及实际情况预算所需材料。

  (二)能力训练点。

  1.在操作、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综合运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培养其优化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软件一套。

  学生每组准备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等模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叙述:小强的奶奶家最近盖了新房子,(屏幕显示房子)新房子所占地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5米。

  这几天,小强的奶奶正寻思着要砌围墙,她准备围出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连围墙上的铁门也买好了,铁门宽2米,但是,她还没想好究竟怎么砌。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小强的奶奶出出主意,好不好?

  2.让学生充分发言。然后教师概括: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今天这节课重点来研究一下围墙的位置。

  二、协作研讨,探求方法

  1.小组活动。

  发给每个小组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的模型,让学生互相合作,动手操作,设计围墙的位置。

  2.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方案,根据学生演示在电脑上显示出实物图,并抽象出平面示意图。

  估计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案(阴影部分表示房子,粗线表示铁门):

  3.深入研究。

  (l)猜一猜。

  请学生猜一猜,小强的奶奶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并初步说明理由。(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考虑)

  (2)算一算。

  a.提问:怎样才能预算出砌围墙共需多少块砖?

  如果砌1米长的围墙需要200块砖(显示实物图),那么你们能算出砌自己设计的围墙大约需要多少块砖吗?围出的空地面积呢?(显示下表:围墙长度。所需砖的块数、围出的空地面积数据暂空,待填)

  b.学生分组计算。

  c.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显示完成下表:

  (3)想一想。

  提问:看看算出的数据,你想说什么?

  重点思考:

  a.哪几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b.哪几种图出的空地面积最大?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教师略作小结。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2.独立设计。

  3.汇报讨论。

  (1)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显示出平面示意图:

  (2)讨论:哪一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

  得出第二种最节省材料。(闪动第二种示意图中表示篱笆的两条边,删去图①)

  4.预算材料。

  (1)给出条件:如果用细竹竿作篱笆,每5厘米插一根竹竿,那么围出这块菜地至少需要几根细竹竿?

  (2)学生计算(如有困难可自由讨论)。

  (3)学生汇报:(电脑显示在示意图旁)

  正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说明边长是2米。

  篱笆长度:2x2=4(米)=400厘米

  竹竿根数:①400÷5=80(根)

  ②400÷5-l=79(根)

  (4)讨论:要不要“减1”?为什么要“减1”?

  电脑模拟插竹竿的过程:闪动一段5厘米长的边,插一根竹竿(伴以“叮咚”的声音),(这样插四根后中间过程省略,直到最后两个5厘米)闪动倒数第二个5厘米,插一根竹竿,再闪动最后一个5厘米,(问:还需要再插一根竹竿吗?为什么?)闪动那一段围墙,说明最后一根竹竿可以省略,所以要“减1”。(删去第①种)

  四、总结方法,活动小结

  1.总结方法。

  2.评选“优秀设计师”,并委派他们课后把研究结果告诉小强的奶奶。

  活动设想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虽然“双基”扎实,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现象。本方案选取了“砌围墙和围篱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出发,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协作研讨、探求方法”——“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总结方法、活动小结”,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主体”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通过小组活动、全班讨论、独立设计等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全体性、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测,并提出合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围墙的设计,从设计方案到选择方案,都注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3.注意对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

  设计围墙时采用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的形式,预算用篱笆材料时,又允许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增强实践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是学习巩固各种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以便使他们在用中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儿童的应用技能。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6

  自从数学活动课作为了一种新的课型在教学中展开,活动课的优势也渐渐的突显出来。实践证明,通过活动课,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培养数学兴趣,拓宽思路、诱发才智,使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在活动课的开展中,仍存在有许多问题,为使活动课落到实处,真正展现活动课的魅力,使学生在动学,在玩中学,在交流合作中学,让学生通过活动课扩大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形成数学的解决问题意识,进一步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创新才能。特制订本期数学活动课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了解,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整学年的培养,已经具有一些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开展活动课,是非常必要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认为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更为适合。因此,在本期活动课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获得更多的探索知识的体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内容:

  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与各学科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本期活动课将课后选作题、思考题作为活动课内容的一部分,另外安排适当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各种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课的组织和开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扩大数学视野,拓宽知识领域。

  4、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5、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机能。

  6、陶冶情操,开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活动安排

  观察物体加深对“对称”的理解与掌握我会设计图案欣赏与设计图案猜一猜学习简单的推理知识五、活动课的'方法与措施:

  1、数学游戏课:通过漫游数学王国、猜数字谜、玩数学扑克、开数学门诊、游智慧迷宫、“传口令”、“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动物找家”等活动,师生共同搜集趣题,进行游戏,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2、思维训练课: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参与速算和巧算、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找规律、几何图形变换与辨认、试试你的判断力、开放性题目训练等活动,不仅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保持与发展。

  3、竞赛活动课: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特点,开展“看谁学得又对又快”、“看谁摆的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小能手”等竞赛活动。从小训练学生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

  4、实践应用课: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实际测量、投掷、跳绳、赛跑、踢球、出板报等等。这些专门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与人合作及交流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

  5、动手操作课:利用活动课指导学生制作直观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分一分、称一称、量一量、摸一摸、数一数、涂一涂、拼一拼,让学生动手、动脑,既能巩固和运用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7

  活动任务:

  1、完成圆台周长的测量。

  2、按方位找出已放物品

  3、用所得物品进行主席台设计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给定的工具,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中央圆台的周长测量。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实地判定方向,依据所给的方位描述,找出预设的物品。

  3、学生能在找寻物品后,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结合物品设置,合理布局,设计方席台布置,达到美观大方。

  4、在活动中,学生能积极讨论,小组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共分红、黄、蓝、绿四个小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协调共进。

  活动安排:

  1、实际测量:根据所提供的工具(绳子,卷尺,量角器),小组内合理分工,可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能最快完成任务为胜。

  2、广场探宝:事先按预设方位,把“宝物”(设计主席台所需的装饰品)依不同的方位埋好,有不同顔色的标识,各小组依手中的方位描述,找出与自己组顔色相对应的宝物,不能拿其他组的,看哪一组用时最少为胜。

  3、小小设计师:根据所寻得的宝物,小组内讨论,共同设计出广场主席台的'布置工作,布局要合理,美观大方,用时少,并能清楚表达自己组设计者为胜。

  活动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在一次活动中胜,得星一颗,所有活动完成后,哪组得星最多,哪组最终胜出,获得实践小能手称号。

  活动重点:根据所提供的工具完成实际操作

  活动工具准备:

  秒表,卷尺,绳子,量角器,学生自带小量角器

  活动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齐集樱桃沟广场,进行实践活动。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本次活动我们将完成闯三关任务,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一、活动介绍

  教师把学生集合后,讲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和活动的规则及评价方法,并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便于组织。每组要自己商定各组的名称和口号。

  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发放组别标识,评选组长等。

  王:讲解本次活动各个环节的活动规则,发放活动安排表及活动记录表

  二、实践操作

  (一)实地测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实地测量”所分配的工具,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商定测量方案(为时2分钟)后,各组分散进行实地测量,用时5分钟,在5分钟内完成任务者,比一比认证量的快,认证量的准,胜出者得星一颗。

  杜:活动其间关注学生的测量情况

  王:关注活动时间

  教师在此活动中要关注学生采用的测量方法,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活动中出现的亮点,在活动后进行小结。

  杜老师:进行本环节的总结。

  王:对本环节成绩进行公布,指导进行下一个活动。

  (二)广场寻宝

  按第一关完成的先后顺序,开始进行第二关广场寻宝,(教师要记录好时间)学生按发给的方位描述图,小组合分工,谁能又快又准的找出属于自己组的宝物。

  杜、王:发放方位图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尤其是小组中的分工合作,对于合作效果好的小组,给予肯定评价,并对其采用的分工方法进行剖析,让学生对合作价值有所了解。

  王: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杜:对本次活动的成绩进行公布。

  三、小小设计师

  完成广场寻宝后,各小组到教师处领取各组的展板,小组内讨论,自主设计,完成对主席台的布置设计。

  设计好后,由各组的发言人,对本组的设计进行阐述介绍。

  四、活动总结

  根据三关完成的情况,对各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重点指出各小组所表现出来的优点,评出本次活动中表现最好的小组,授以“实践小能手”称号。

  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整体的评价

  王老师:公布最终的活动成绩。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数学是知识海洋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有助于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我是小小数学迷”数学节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数学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形式多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手抄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3.进行数学小论文的评比,促使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来研究问题,进而展示学社的数学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切身体会到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形成校园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活动时间:

  XX.10——XX.11

  四、活动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及数学教师

  五、活动安排:

  1.一本课外书

  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汲取数学家的智慧和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促使学生爱上数学,逐渐形成理性精神。阅读数学家或者数学科普作家的书籍,如李毓佩、谈祥柏的书籍,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并进行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然后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

  2.一份手抄报

  教师首先在内容选择和版面设计上进行指导;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独立的方式进行手抄报的设计;其次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展评,并评出一(2人)、二(3人)、三等奖(5人);最后挑选出最精美的手抄报进行张贴展示。

  3.一则小论文

  让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关注一道问题的解决,实现解题方案的多元,写一篇数学日记。教师在学生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润色,让学生二次作文,形成较为成功的小论文。每班上交5到10篇数学小论文,形成《数学未来星》的小册子。

  4.一次小竞赛

  我们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结合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内容,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情境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根据学生在四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XX年度明道数学之星”颁发证书和奖品。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9

  一、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活动原则:

  1、学科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运用数学知识这个中心,必须紧扣数学教材的内容;

  2、实践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必须是学生的考察、参观、访问、制作、公益劳动等的实践活动;

  3、全员参与的原则:数学实践活动应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决不是教师或个别学生演示,或部分学生操作,其他学生看热闹,只动口不动手的活动;

  4、知识的应用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要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要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探索创新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地实践活动,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教师不必多加限定,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大胆地进行尝试,努力有新发明、新创造地完成任务;

  6、活动多样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包括活动场地的多样性: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活动方法的多样性:如参观、访问、思考、制作、观察、实验、调查、讨论、阅读、操作、竞赛、表演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等。

  三、活动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二);比例;圆柱、圆锥、球;简单的统计以及整理和复习等,根据教材的这一教学内容,确定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为:

  1、根据教材百分数(二)的教学内容,进行以《小小银行》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及储蓄方面的有关知识,活动时间在三月份。

  2、根据教材圆柱、圆锥、球这一部分知识,进行以《做一做》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学做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活动时间在四月份。

  3、根据简单的统计这一知识,进行以《简单的统计》为主题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时间在五月份。

  四、活动组织:

  1、根据学生居住范围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能力较强的学生作组长,小组的成员要兼顾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并对各小组的活动提出要求。

  班主任老师要与社区、单位等取得联系,征得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或请家长帮忙,对于学生的活动能给予方便。

  2、小组活动的时间以学生的业余时间为主,如周六、周日、节假日等,活动的方式以小组活动为主,也可以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合理分工,分散活动。

  3、把每周五夕会的十分钟时间定为各小组实践活动的交流与总结时间,班主任教师要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对活动的形式、内容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调控;同时各小组长要对一周来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周活动的具体要求。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0

  活动主题:

  活动享受快乐智慧展示自我

  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让大家感悟数学之美,拥有一双用数学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的头脑,从而去发现,去创造。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希望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数学爱好者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活动时间:

  4月18日——4月30日

  活动安排:

  活动:发挥想象,奇妙创造

  活动内容:数学绘画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

  一~三年级学生

  参赛作品要求:

  以数字、图形等为创作基本素材,可运用平移、旋转等规律做图。绘画形式不限,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想象画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

  作品上交截止日期:4月29日。

  评委教师:柯晶晶

  活动二: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是小主编

  活动内容:数学手抄报创作大赛

  参赛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交给评委教师,参加校“数学手抄报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手抄报内容可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等。

  手抄报上交截止日期:4月30日。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1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数学是知识海洋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是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乐园乐翻天”数学节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切身体会到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形成校园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2、通过形式多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促进教师思考与实践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与活动该如何开展,如何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素养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地展示数学才能,体验数学价值。

  三、活动时间

  20xx.5

  四、活动参与对象:

  一年级全体学生及数学教师

  五、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的内容为特色活动,重在突出一年级的数学教学特色,()展示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时间为五月份。

  六、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七、活动过程:

  (1)宣布“数学乐园乐翻天”数学节活动开始。

  (2)评选“数学小明星”宣布评选结果,发奖(盖章的本子)拍照留念。

  (3)数字陷阱(分男队、女队进行比赛)

  (4)比比谁的记性好(分四小组进行比赛)

  (5)对活动进行小结,结合数学节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爱数学教育。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2

  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特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

  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

  二(1)教室

  四、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二(1)学生名单:

  二(2)学生名单:

  五、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四周设计漂亮的图案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动难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讲述故事开头部分,数出蚊子的总量。

  师: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飞来的声音),原来是一群蚊子来捣乱,小猪心想,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小猪数一数,有多少只蚊子。(12只)

  小猪说: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呢?

  (二)结合故事内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1、根据故事内容,直观感知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

  师:这时,小羊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图片上有六只蚊子朝着小羊飞去)幼儿猜想,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小羊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猪,另外六只在咬小羊。小猪哈哈的笑着说:"我觉得好受一些了。"

  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咱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还是有些不明白……?小猪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提问:小猪说在找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帮他呢!

  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验证记录结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帮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猪。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数数咬小猪的蚊子是四只,再数数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说:"小猪,你真聪明!"提问:小朋友们分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分的。

  小结:先每个小动物一个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个分一只,直到分完为止。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咱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成四群……"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么多呀!"提问:小猴也进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样多,有几只蚊子会咬小猴,其他小动物又会被几只蚊子咬。用我们刚刚探索的办法来帮帮忙。

  (1)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验证记录结果。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别怕,咬你的蚊子变少了,现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轻声的数着,咬小猪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咱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咬你的蚊子会更少的"。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提问:小羊为什么觉得小猴更让人佩服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小猪的聪明,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脑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萨

  (1)有四只小老鼠来分一块大披萨,披萨总共有十二片,每个小老鼠分得的片数要一样多,那每个小老鼠能分得几片披萨。请小朋友们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验证小老鼠的披萨有没有分对。

  (四)活动延伸

  请我们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数量物体的平均分。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4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各式各样的称,并学会看电子台秤。

  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3、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1千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通过此次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时间:

  10月中旬

  三、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

  全体二年级师生(鼓励家长参与)

  五、活动准备:

  (9月22日~10月10日)

  (一)年级层面

  1、召开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会议,以年级本学期的主题周活动“缤纷水果秀”为抓手,共同商定活动方案。

  2、备课组长统整并确定活动方案和相关活动记录单等。

  (二)班级层面

  1、各班宣传发动,明确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2、各班学生上网搜索或实地了解各种称,重点认识一种称并准备介绍词。

  3、各班学生在绘品课上通过阅读《数学帮帮忙!》、《韩国数学绘本》及《你好,数学》系列中有关“质量”的故事,事先了解有哪些质量单位。(二年级的绘品课都由数学老师上,确保了前期准备的实效。)

  4、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对1千克重量的东西的手感,包班老师可以和学生先在本班内进行称书本或者其他1千克东西的练习。

  5、每组队员要准备好一定数量的同类水果(如:第一组全部准备苹果),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并发动家长,一起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六、活动要求:

  (一)小组赛:(每一轮会依次PPT呈现活动要求)

  1、第一轮:每组在3分钟内从果篮中拿出1千克的水果放入暗袋中,由小组所有队员依次掂量确定,组长上交。

  2、组长用公称称一称,最准的组获胜,公布获胜组暗袋中的水果数量,并填写在黑板上总表中。

  3、第二轮:各组依次轮流(如第一组到第二组,第二组到第三组),再次比赛。

  4、称重,评出获胜组,填写水果数量。

  5、第三轮:各组再次进行轮流,比赛。

  6、称重,评出获胜组,填写水果数量。

  7、获胜组分享胜出理由,初步感受个体重量和数量的关系。

  8、其余没有拿出1千克的水果,由暂时落后的`小组再用分享的方法去拿一拿,再次感受1千克。

  (二)个人赛:

  1、每组推选出一名参赛人员,在2分钟内拿出1千克不同的水果放入暗袋中。

  2、称重,评出最准的一人。

  3、其余人员继续第二轮个人赛。

  4、评出冠亚季军。

  七、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前每组准备好水果篮,并把本组水果全部放入其中,编号的暗袋放桌上。

  2、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回顾前面有关称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并重点了解本次活动的公称——电子台秤

  3、公布小组赛比赛规则,开始比赛。

  4、请获胜组上台,及时对每次比赛进行小结。

  八、注意事项:

  1、活动要求全体二年级师生人人参与,并发动部分家长参加,感受童心。

  2、活动中安静有序,文明比赛。

  3、活动中保持卫生,不乱砸水果。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5

  一、指导思想

  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竞争意识,教研组准备在xx年5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锻炼部分优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启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将检查我校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些情况,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三、活动内容

  分年级进行评比。

  1-2年级以本学期教材为重点,以学生速算的“快”、“准”、“巧”为特点,适当变化题型。

  3-6年级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本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四、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每班选派6名学生参加竞赛。

  五、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20xx年5月28日、星期四第五六节课

  2、参赛地点:电教室

  六、竞赛形式:笔试、试卷100分制。

  试卷容量:一二年级40分钟,三四年级60分钟,五六年级80分钟。

  七、竞赛标准:

  根据评卷分数评奖。

  八、奖项设置:

  按年级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

  九、注意事项

  1、凡在指定时间内缺席的班级及个人视为主动弃权。

  2、学生提前5分钟进考场,组织学生就坐,强调把班级和姓名一律写在左上角。

  3、要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活动有序、顺利进行。

  十、活动人员安排。

  制卷:一年级:乐香;二年级:刘广;三年级:周敏;四年级:刘鑫;五年级:仲田;六年级:阳星

  评卷:一年级:乐香;二年级:刘洋;三年级:任龙;四年级:刘鑫;五年级:若明;六年级:阳星

  监考:刘洋、阳若明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6

  一、活动主题:

  为了让全体同学更全面地了解数学、喜爱数学、享受数学;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学校决定开展数学文化活动周。

  本届数学文化周活动的口号是“亲近数学、展示数学、快乐数学”。活动形式有:魔方比赛,数学猜谜、数学智力大冲浪(包括数学计算比赛、探索数的奥秘、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手抄报制展示、数学趣味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主办:初中数学组

  三.活动主题:“亲近数学、展示数学、快乐数学”。

  四、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8日——20xx年10日24日

  五、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制作宣传海报,数学猜谜资料、数学智力大冲浪过关三套题纸、制作数学小报等。 10月18日

  上午数学文化活动周开幕式。数学手抄报展示。班级数学板报展示。下午数学智力大冲浪:第一关“计算题大比拼”比赛。时间:第七节;地点:各班教室;10月19日

  上午数学猜谜比赛

  地点:各班教室走廊;时间:早自习到中午的课间时间下午数学趣味实践活动

  (1)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

  (2)估算操场内圈跑到的面积。 10月22日

  上午魔方比赛

  地点:四楼会议室时间:间操时间

  下午数学智力大冲浪:第二关“探索数的奥秘竞赛”

  地点:四楼会议室时间:第七节10月23日

  下午数学智力大冲浪:第三关“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竞赛”地点:四楼会议室时间:第七节10月24日

  闭幕式,总结汇报各项评比结果。

  地点:操场时间:xx:30----1:30

  六、各项活动细则:

  1.魔方比赛

  (1)活动形式

  每班派出5名代表,去四楼会议室参加比赛

  (2)比赛规则:按照时间计时,分别加20分,15分,10分。

  2.“数学手抄报展示”

  (1)活动形式

  学生每人出一份数学手抄报,内容包括:数学日记、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趣题、数学家故事和数学知识单元整理等。版面布局合理,色彩鲜明,做到数学味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版面为a3大小。

  (2)比赛规则:全体学生参与,每班评选20份,选上同学每人加20分,计入最佳创意奖总分。

  3.数学趣味实践活动:

  (1)活动形式:老师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学生可以去操场上实践思考

  (2)比赛规则:思路正确的'同学,每人加10分,得分计入总分。

  4.数学猜谜比赛

  (1)活动形式:

  数学谜面在教室走廊挂出,学生对有兴趣答出的谜面,可以把答案交给任课数学老师,由老师统计得分。

  (2)比赛规则:全体同学参与,每答对一条,加10分,计入最佳创

  意奖总分。

  5.数学智力大冲浪

  (1)活动形式:三关均是全体同学参与,第一关全体学生在教室里答题,过第一关的学生,到四楼会议室进行第二关比赛,过第二关的学生继续在会议室比赛,其它学生回到班级参加比赛。

  (2)比赛规则:第一关:计算题大比拼,总分100分,按照得分进入第二关,分数计入总分。

  第二关:探索数的奥秘竞赛,总分100分,进入第二关选手分数x10 0%,未进第二关者分数x80%,得分计入总分。

  第三关: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竞赛,总分100分,进入第三关选手分数x100%,进到第二关选手分数x80%,在第一关的选手分数x70%,得分计入总分。

  七.奖项设置

  1.数学小能手创意奖:每班15人

  2.数学竞赛奖:按总分从高到低,评出奖次。

  一等奖:xx人

  二等奖:16人

  三等奖:20人

  八、负责人员安排:

  1.总负责人:彭校长,陆校长,吉校长,张主任

  2.拍摄,场地负责:李主任,王洪泽

  3.数学手抄报:各班班主任

  4.数学猜谜:全体数学老师

  5.数学趣味实践活动:全体数学老师

  6.数学智力大冲浪,过三关:全体数学老师

  7.各项活动总结及协调:李冲,陈秋月,段有斌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7

  活动背景

  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不丰富,掌握、处理信息能力弱,但却好奇、乐学的特点,以三年级《语文》阅读中关于“校园绿化情况的调查”统计表格为依托,充分考虑相应的季节特征、活动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参与性及实践性等因素,特设计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

  2.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并能说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3.能有目的地、具体地了解几种树木的生活习性、特征及用途。4.学习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保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活动内容

  1.认识学校里的树。

  2.收集有关资料。

  3.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

  4.当一次小导游:以“美丽的校园”为题,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大家。

  5.结合冬天,当一次“护绿小卫士”。

  6.学习写导游词、小短文。时间安排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大约用8——10节课。实施进程

  (一)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请教、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2.交流调查结果。

  3.核实、校对调查结果(以集体为单位,有序地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已认识的花草树木及在调查过程中遗漏或还没认识的.花草树木)。

  4.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5.将调查结果作统计,并学习用表格的方式表达统计结果。

  (二)当一次小导游

  1.讨论:

  (1)导游的工作是怎样的?

  (2)导游在解说时应注意什么?

  2.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学习写导游词。

  3.评选优秀导游词。

  4.模拟当导游:

  (1)请一、二年级的学生当游客,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当导游。

  (2)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家人、亲戚、朋友。

  (三)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

  1.收集各种树叶,加工、压平。

  2.制作标本:将加工好的树叶贴于纸上,并标明树叶的名称。

  3.制作树叶贴画:根据所选树叶,设计图案,进行拼贴。(要求学生尽量用原叶拼贴,细小处也可用其他材料作装饰。)

  4.作品展示。

  (四)争当“护绿小卫士”

  1.讨论:

  (1)冬天到了,树木怎样过冬?

  (2)为什么冬天要给树木刷石灰水或绑绳子?

  (3)如何给树木刷石灰水?

  2.学生活动:“护绿小卫士”——给树木刷石灰水。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刷子沾石灰水,以1米为界,向下均匀地刷。

  (2)根据学校树木的数量,合理安排,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进行。

  (3)操作时,应提醒学生不要把石灰水弄得到处都是。

  (4)活动结束,要求学生把工具洗净,收拾并归位。

  3.活动总结:

  (1)学生交流汇报本组活动情况。

  (2)交流活动中有趣的事。

  (3)以本次活动为内容,让学生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题目自定。

  (4)选出部分作品进行交流。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8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背景:数学是一门抽象且实用的学科,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目标:

  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活动内容:

  设计围墙、篱笆(如参考文章1所述,适用于四年级以上学生,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计算方法,并预算所需材料)。

  小小银行家(如参考文章2所述,适用于六年级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及储蓄方面的有关知识)。

  数学趣味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学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调查与研究(如调查家庭用水用电情况,研究如何节能减排等)。

  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3-5人,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竞赛形式:可以设立数学实践活动竞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展示交流: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收获。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形式、时间等。

  准备必要的教学用具和器材,如计算器、模型、图表等。

  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组内成员的任务和职责。

  学生准备:

  提前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做好相关准备。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

  准备好展示交流的材料,如PPT、海报等。

  四、活动过程

  导入阶段:教师简要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实践阶段:学生按照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展示交流阶段: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年级的师生参与观摩和评价。

  总结反思阶段:教师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五、活动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和展示效果。

  自我评价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反馈机制: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不足和提高能力。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并付诸实践。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19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特制定以下数学实践活动方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活动目标

  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其探索数学的热情。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

  三、活动对象

  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及以上的学生。

  四、活动内容

  设计围墙、篱笆

  活动目标: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乘、除法的含义及实际情况预算所需材料。

  活动过程:教师设定一个场景,如小强的奶奶家需要砌围墙,让学生分组设计围墙的位置,并计算所需材料。学生需使用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等模型进行操作。

  活动要求:学生需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小小银行家

  活动目标:通过模拟银行活动,使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及储蓄方面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活动过程:学生分组扮演银行职员和客户,进行存款、取款、转账等模拟操作。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利率和手续费,让学生体验不同操作对资金的影响。

  活动要求:学生需了解基本的银行业务知识,能够正确进行模拟操作,并理解利率和手续费对资金的影响。

  数学竞赛

  活动目标:通过数学竞赛,检验学生的数学水平,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活动过程:组织数学竞赛,包括口算、应用题、填空题等多种题型。竞赛可以采用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设置不同的奖项以激励学生。

  活动要求:学生需认真准备,积极参与竞赛,争取取得好成绩。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根据学校安排和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日期。

  地点:学校教室、操场或其他适合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场所。

  六、活动准备

  教师需准备多媒体软件、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等模型以及竞赛所需的题目和奖品。

  学生需分组并准备相应的.活动材料,如计算器、草稿纸等。

  七、活动评价与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数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八、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活动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简单或复杂。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20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数学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次活动将以“小小数学家”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对象

  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

  三、活动目标

  巩固与加深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四则运算、图形认识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

  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内容

  实践活动一:数学游戏挑战

  设计多种数学游戏,如数学接力赛、数学拼图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游戏内容涵盖四则运算、图形认识等数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与加深理解。

  实践活动二:数学创意设计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具有创意的数学作品,如数学手抄报、数学漫画等。

  作品内容需体现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时展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实践活动三:数学实践应用

  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设计关于购物、旅行等实际问题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数学游戏、准备数学题目和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学生准备:积极参与活动,准备好个人或小组的数学作品。

  六、活动过程

  导入阶段:介绍活动背景、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活动阶段:分组进行数学游戏挑战、数学创意设计和数学实践应用等活动。

  展示与分享阶段:展示学生的数学作品,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总结阶段:总结活动的成果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活动要求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创新精神,展现个人特色。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活动评价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评价学生的数学作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次数学实践活动,相信学生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04-16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04-26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13篇)11-11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8篇)09-22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6篇)08-06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2篇)01-20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10篇04-02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6篇08-06

数学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5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