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观摩课有感

时间:2024-10-29 07:04:30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听观摩课有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听观摩课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听观摩课有感1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又一届希望杯拉开了帷幕。让我感受到教学魅力所在。教学是“慢”的艺术,给学生一粒粒种子,然后把它们交给岁月,我们终将看到万涓成水、幼苗成林。正像《春夜喜雨》中说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一步步实现,有时我会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呢?而《希望杯》课堂大赛给了我们这个学习的机会,它引领着我们青年教师自觉提升课程执行力,积累更多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也给了我们青年教师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这是我第一次听《希望杯》共听18节。其中有纬五路小学、艺术小学的《水》、丰庆路小学的《司马光发愤写史记》、黄河路二小的《二泉映月》、文化路二小、庙李小学的《海伦·凯勒》、南阳路一小《我和祖父的园子》、纬一路小学《秦兵马俑》、金桥小学的《花瓣飘香》、75中小学《我应该为你感到自豪》、金沙小学的《这儿真好》、南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文绿《母亲的恩情》、农科路《识字6》、文三的《识字8》。最后还有我们学校魏老师讲授的《恐龙》。课型分别是五年级、三年级和一年级的。正是有这些老师背后默默地付出,才能让我看到这一堂堂精彩的课堂。给我最大感受和启发有五点,希望能够跟大家共勉。

  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如:引导低年级孩子反复读词串,将《小星星》的歌曲改编为《识字6》的词串让孩子唱出韵律,再来读就更加容易了。再通过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不断的为学生创设情境带孩子走入夜的星空,感受词语。南阳路二小的贾老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结合文本在最后范写为学生讲解什么叫“仿影”和“临帖”能够看得出这位老师在研究文本及板书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在哪一节课上我们都能够看到每位老师尊重孩子,所有的问题都以孩子为中心展开,结合学情分析层层递进,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突出了个性化教学

  三、注重反复朗读。

  于永正老师指导读书时说过“读书要像说话一样。”尤其是在三年级和五年级的课堂上体现最多,在引导读不幸的小海伦这一自然段时,庙李小学的何老师是这样说的“一般人可能就此放弃,可海伦·凯勒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凭借的是什么?”学生说:“不屈不挠的精神”师说:“海伦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郑重地写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再读这一段再次体会;一个郑重的词语看得出老师严肃而认真的对待文本。多种方式的读带我们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的渴望,谁来对比读一读等等。”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四、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

  有一位老师采用了汉之星教学为我们展示一堂低年级学习生字的方法。还有一直所提倡的字理教学。如“象”“斗”“扇”......和老师的.范写方式(仿影、临帖、字帖)。

  五、老师所特有的语言魅力。

  我们学校的魏老师就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评价语的多元化,有针对性的评价着每一位学生,为了我们声情并茂地展现了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作为《希望杯》听课者说说自己对语文教学新的认识与新的思考。

  反求诸己的谈谈自己曾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课堂有时会呈现出一问一答的现象,问题琐碎发现时间也把握不住。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也有了进一步的反思,精力不要放在孩子能直接找到的答案上去,此时评价语起着启发诱导的作用。语文课重在运用于生活。能够让孩子通过理解词语并用词语来说话,以言语为核心的运用语文。实实在在的学语文,教一年级我有最大的感受就是创设情境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给学生一幅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孩子的回答有时会让你出乎意料。同时文字也能让孩子们产生想象。需要我思考的是怎样才能透出语文味的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来更好的指导学生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还应像有经验的你们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触摸学生原有的起点与孩子共同成长!

听观摩课有感2

  吴xx老师这节课能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能依据新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生活经验和提高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下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认为吴老师这节课中做到了以下几个优点:

  1.恰当的导入,自然的过渡。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在导入新课时进行,因为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一堂课就像一场戏,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也像一篇文章,要有妙不可言的开头。精美的新课导入,像磁石、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像钥匙,悄然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导入难,难在它必须起到集中精力、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但只要教者明确导入设计的目的,把握好教材、教师和教育对象三者的关系,万难可排,绝妙的设计便会出现。尽管教者各有特色,教材各有内涵,学生素质又千差万别,导入设计也必然变化多端。教学中导入的自然,过渡的简洁而不留痕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注重基础教学,适当拓展延伸。

  这节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3、充分利用自身媒体,创造教学最大值。

  为了落实教学内容,教师利用肢体语言、自制教具等方式操练、巩固知识,完成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而且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学生的心理,学生乐学,学得好。

  4、学中渗透情感、德育教育,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尊重个体差异的不同,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以激励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国旗是崇高的东西,每一面国旗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每个人都应严肃对等待国旗。当我们升国旗时,必须肃然起敬。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听观摩课有感3

  赶到科学探究室周老师已经开始上课,立马坐下以免打扰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时周老师已经让学生们拿出了上节课要求学生准备的叶子,陆陆续续的声音已经开始发出,可能是三年级小朋友好动的性格引起,又或者是周老师没有安排好各个小组的任务导致刚开始的课堂比较嘈杂。正式进入新课,周老师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整节课条理清楚、目标明确、展示到位,个人观点我来说说一些我的建议。

  在整体思路明确的前提下,周老师布置给学生观察任务的时候做出要求,这样每一小组在观察落叶的时候不会又太多的杂声传出来。第二点,周老师在学生进行回答过后适当中间加一些总结,便于学生能加强记忆和理清学生思路,比如:怎么区分叶子时,学生回答了许多零零碎碎的`答案,周老师可以再进行总结概括下。第三点,讲授新知识的时候要由学生先自主探究,不能老师自己说明并一笔带过,在进行题目巩固的时候更应该拿出来好好讲解下。从听课到最后的研讨,周老师一路过来还是值得我学习的,一些做的精彩的部分,我们也进行了讨论,比如:拿出了叶子让学生做对比,更能直观的让学生感触到叶子的不同;周老师要求学生不要丢弃落叶,既做了环保工作,又能让学生自己做出工艺品,这时周老师也在课件中有所展示,让学生看见了落叶美的一面,学生们才会想动手去做。

  一些个人小小的建议,又不当之处请大家谅解

听观摩课有感4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2月11日(星期六)下午,晋江市“首届名师讲堂”之“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在实验小学举行,邀请江苏省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蔡宏圣老师(江苏省教学特技教师,南通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在实验小学金辉楼一楼梯形教室上五年级数学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作“课堂中的数学味”讲座。

  蔡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是——自然。引导自然、过渡自然、小结自然、评价自然。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课前游戏“正话倒说”,学生感到直接倒说句子有困难,于是不自觉地动笔,先写出句子,再照着读的策略。新课中,教师出示例题“李叔叔一家准备参加世博会,如果6时起床,用35分钟穿衣、洗脸、吃饭,1小时坐车,那么李叔叔一家几时赶到世博园”引导同学们可用“箭头图”表示事件及条件,学生很快“顺”着找到了答案。这时,教师将“6时起床”改为“李叔叔与王叔叔约好11时见面,那么李叔叔最晚可以什么时候起床?”积雪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修改、简化箭头图,最终“逆”着解决问题,引出本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倒推法的“正难则反”的思考办法。

  每次问题解决完,教师都注重引导学生对刚刚的`一系列思考学习进行小结,过渡衔接不突兀,很自然。如引出倒推法后,老师继续问:怎么倒推?从结果→开始,也就是要知道结果。教师又立刻抛出一个问题:李叔叔剩下200元,李叔叔带了多少钱?知道结果了(剩下200元),此时学生犯难了,所以还必须知道过程。

  课堂上,教师适时、自然地评价,学生不由自主地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中,学得大方。如“(你的箭头图)与老师的差不多,但比老师更简单”“……笑了,为什么笑了”“自己懂,还要讲明白才叫高明”“自己把问题想清楚了,真棒!”……

听观摩课有感5

  在本月的校主题教研中听了林薇薇老师的课《我是小小设计师》,总体感觉林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这一节课谈一 下个人看法:

  一、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对结论的记忆和模仿,而这节课林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观察——思考——发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组材料,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并且进行大胆探索,进而又进行了验证。当学生未能正确验证图案的规律时,教师并没有立即告知答案,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感知这一规律,这样可加深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理解,为后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大胆推理,从而发展数学思维。本节课,林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的`几组例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知识的呈现可着眼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循环排列的规律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规律。林老师在让学生研究壁砖的规律时,首先用ppt呈现给学生四组横着排列的图形,则:○◇△☆,◇△☆○,△☆○◇,☆○◇△。然而让学生从中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再想一想接下来的第五行怎样摆?和第几行是一样的?经过这样的提问之后,孩子们的认识层次提高了,也更深刻了。当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边用ppt演示给学生看,边追问学生:那第六行呢?第七行、第八行呢?这几行又分别与第几行是相同的?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演示,那接二连三的追问,使学习氛围更热烈,更浓厚。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林老师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再通过平台展示学生的创造,叙述自己的想法,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加强与提高。紧接着林老师让学生研究原图形竖摆的规律。既突出了重点,又冲破了难点,既让优秀学生得以发挥潜能,又让大部分学生能把课堂知识掌握,一举两得。

  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中,林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围巾、墙面图案的变化,然后在动手操作验证中,逐步发现规律。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过,最好的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林老师运用规律创造了美丽的图案,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规律,感悟到规律的美。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思想犹如在漫无边际的天空中翱翔 ,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图形美的真正原因:第二行的图形是由第一行的排头移到最后 ,其他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一格。这时,老师应及时引领,设计如下问题: 为什么图形这样的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生生互动,培养交流和倾听的的能力,最后全班汇报 ,组组互动,小组质疑 ,争论 ,评价。达到重点知识突出,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2、课堂中老师要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要通过评价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听观摩课有感】相关文章:

听观摩课心得体会04-17

听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1-30

听观摩课心得体会(通用12篇)01-14

去北京听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04-25

听新课改巡讲观摩课学习心得范文05-02

听观摩课,提教学水平主题教学活动心得05-02

听报告有感04-26

听《琵琶语》有感05-06

听《感恩的心》有感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