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的观后感

时间:2024-09-12 11:48:15 赛赛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出路》的观后感(通用17篇)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出路》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出路》的观后感(通用17篇)

  《出路》的观后感 1

  在中国,个人的命运也许是和家庭的命运相接的。

  如第一个女孩:马百娟

  她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我想她走山路去上学的情形,很多人都记忆尤深,她一路欢笑,甩着胳膊,眼睛里有光。

  当她的表哥带她去办休学手续时,马百娟还是想上学的,但在现实中,她没有办法继续上学了。她的归宿是嫁给她的表哥,那一年,她才16岁。她爸爸说“女孩子本来就是别人的,上学也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那不上学也没什么区别。”

  也许她只是觉得不上学很可惜,但也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也许她并不觉得可悲。

  第二个人物:徐佳

  走得是大多数中国人的路,可能他走得路更难一些。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三次复读。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上大学之前,觉得上大学一切都可以如愿了。其实上大学只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上大学之后,徐佳在课上睡觉,也有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徐佳的结局是比较不错的。他的.人生,是被命运推动着,按爸爸的遗愿考上大学,找工作,结婚。不管做什么,都要通过钱这个介质来完成。

  第三个人物:袁晗寒

  袁晗寒是北京的上层人物。她是最自由的。她没有想过自己在哪个阶层,她觉得只要不饿死就好了。出生时,她已经比别人高了一层。

  《出路》的观后感 2

  在我的记忆里,09年暑假我曾听到过“徐佳”这个名字(作为复读两届以上的“活化石”有很多,每年总有几个名字会被老师拎出来“鞭尸”),咸宁高中早期还有复读五年等来自己的同窗好友毕业了回来站在讲台上的例子,我并不认识隔壁班叫徐佳的这个人,但提到同一届复读生的故事前就不得不提到我自己复读的故事......

  我在20xx年17岁那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很不幸,距离重点线32分的差距让我只得接受复读的安排,咸宁高中有一套对复读生奖励的规则:分数在二本二(当年在第一批次重点线以下还有本科第二批次一,二类之分)线以上的复读费从免学费到奖励八千不等,在三本线以下的甚至要交一万元的复读费(我亲眼看见有个农村孩子的爸爸掏出一沓单张面额二十元的皱巴巴纸币来凑几千元的复读费)

  电影里面里从03:50开始收钱的那个背影就是我当年的生物老师,电脑excel里面出现了我的好几个好友的名字。我在09年七月份的尾巴也没有等来那所二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一个大雨后的下午被分配到了高三21班,这里我提一下那一年复读部的规模:应届班有十八个班,复读部有七个班,分别是两个文科班(19-20班),五个理科班(21-25班)。徐佳所在的就是23班,他的班主任是我的英语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复读部的开课比应届班早一个多月,我记得那段时间就是老师各种心理轰炸,讲了那些人从三本水平摇身一变进入了重点大学的各种成功案例,也暗示我们收心投入到新一轮的复习中去。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儿和和气气的,姓潘,他也负责23班的数学课,我本人其实数学基础并不差,但是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作祟,数学一直考不好,那次复读后数学依旧失利了,也是大大的惨败,但英语考出了人生第二高分,也为我后来留学埋下了伏笔,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复读的岁月是其实也算百无聊赖,很多人的荷尔蒙壮志在过了几个月后就渐渐消沉了,我认识了很多同学,城市里的农村里的,大家时不时把你的周杰伦借给我分享一下,我的篮球杂志给你看一下,中午就趴在桌上打个盹,我格外怀念那段脑中只有学习没有任何杂念的单纯校园岁月,这是在我毕业八年后一直苦苦寻找但再也找不回的东西,偶尔闲暇之余在青春荷尔蒙的驱使下我会YY:我熬过了这一段,我上了大学,会有一个长得像张韶涵般的可爱女生在阳光和树影下等着我......

  那年的秋天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冬天中国 GDP就要超越日本了,我们很多人在课余看完《参考消息》后,唾弃了一番美帝,然后又一丝不苟讨论某道物理题,转眼就到了元旦,每年都有晚会,我就放几张照片吧,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电影里面出现的走廊和教室走廊教室(我估计是不会有人知道我是谁的,因为曾经的'这帮人99%都在努力干活,不会有人闲得无聊来破豆瓣上面逛逛的)

  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冲击力就在于使我清醒地看到了我和徐佳的背景差异:他要骑着自行车半个小时才能回家吃口难以下咽的农家饭(抱歉不是歧视,我们那边乡下的饭真的没那么好吃,又油又腻);我直接步行五分钟到家,热菜热汤两荤两素全是我爱吃的,都是干干净净的瓷碗盛上来的;他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富裕,可能放假了还要回家干农活,我则是两手一摊宅在家里偷偷上一些不能言状的网站。

  我的同桌换了一批又一批,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一个来自乡下的,他数学很好,好到平常解题都带有一股傲慢在里面,但有些时候找我借钱买晚饭,我也没管他要钱,闲得无聊就讨论武侠,讨论金庸里面十大武功,最后变成我听他一个人侃侃而谈......高考填报志愿那天,我最后一次看见他,他无奈得说:今年不是很理想,只有去武汉科技大学了,我和我爸从我老家赶早坐班车加走了半个小时才赶过来,下午还要去看看助学金的事儿。最后他看着我上了老爹开的车,我能明显从他的眼神中读取出:为什么你不担心一年几万的学费,而我家里一年却拿不出四千元供我上大学。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后来我读完了本科,出国读研,认识了一大帮不缺钱的主儿,关键是人家又有钱学习也比你好,英语比你好,我似乎又体会到了当年同桌眼神的深层含义:你也有今天,呵呵呵!很多时候,我脑海里飞回到了那个高中,飞回到了我曾坐过的角落,再听听整齐的晨读声,和某个贫困同学换了个人生,没有了可口的荤菜,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也都不存在了吧!

  《出路》的观后感 3

  贫穷,对一位出身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多少熟悉的词,走出大山,只要踏入了城市那一步,就会在无数个梦里,梦见自己睡在城市的草坪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我有,家庭贫穷的男孩、女孩也有,都说付出总会有回报,那他们的付出却换来了什么呢?

  纪录片的内容主要讲了三个主人公,弘博软件机构王振祥,断手妈妈的女儿王盼,还有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的毕业生万超,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虽然还有一年多才能真正的接触社会,但是经过看完这集纪录片后,又学到了很多,其中毕业生万超的情况和即将要毕业的我们情况差不多,他在找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也是我们以后的缩影,这也让我瞬间产生了很多想法和共鸣。

  高考那无烟的战场已经离我很久了,可是在纪录片中又让我感到了沉重的压抑,考场外面全是充满期待和盼望的父母,他们焦急的等待着,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微笑的走出考场,断手妈妈的女儿王盼,这个来自大山里面的孩子,即使很努力,也会因发挥失常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妈妈的残疾,爸爸的辛苦,房屋的残破,支撑整个家庭的希望,就是王盼能够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给家庭减轻负担,可是388分的成绩毁灭了全家人的希望,世上最爱我们永远是父母,不管有多苦,他们总是时刻为我们着想,同样王盼的父母也是,他们付出自己的努力去供女儿念书,就是为了让女儿学到知识,走出大山。

  纪录片的第二个内容讲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私立教育机构,他们总是打着教育的幌子,去做事,但是当他们卸掉光环后,全是黑心

  的企图,因为他们没有良心的欺骗,断送了多少学子的前途,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网络上会经常看到和听过类似的教育讲座,有时也会被他们慷慨激昂的话震撼,现在反过来想一想,并不是所有的讲座都是真正为我们着想,片中讲到一位老师王振祥,说了他们中一些招生内幕,看的过程中,好想去骂他们,什么叫做把他们忽悠进来,再把他们送出去,中间也不管他们的死活,只是去骗那些贫困农村大学生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金钱欲望,我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也没什么社会经验,但是总会有这个观点,我们每个人做事都要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当教育真的变成一个产业之后,那也许真的是社会一种悲哀吧。

  记录片的最后一个内容讲的是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一名叫万超的毕业生,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朴实的'外表,平常的家庭,虽然扣上了武汉大学的头衔,但是找工作还是到处碰壁,对于万超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呆呆的,虽然会说好,会与人沟通、交流。但是感觉还是很可怜,值得同情,他学的是国际交流与贸易这个很热门的专业,但看起来找工作还是不被人家看重,看到万超这样,自然就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是快要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和他比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学历低,学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那些本科生相比,我们又该怎样技高一筹呢!片子还讲到万超是因为试用期不会用高级Excel 表而失去就业机会的,这也是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在投写简历中有多少同学都是写自己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但是当一组数据,一堆资料放在我们面前,我们真的能处理好吗?

  鲁迅有句话这样说:“生活不要太安逸了,不然工作就会被生活

  所累”。今天的我们大多是被这样安逸的生活所累,我想这样说并不为过吧,生活中我们哪一位同学会吧打游戏聊天的毅力放到学习上?敢说是的人,我想不会太多吧。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人生给了我们许多的选择,选择了正确的道理,并坚信走下去,那你就是成功者,否则你就是碌碌无为的走完一生。

  《出路》的观后感 4

  偷闲去看了在人大图书馆展影的纪录片《出路》,看之前有抱有极大期待。首先出路这个片名就一下子就勾起自己的兴趣,再进一步了解到,导演跟拍了六年,聚焦了三个背景迥异的青年的成长,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主题。只不过,对出路的探讨,对岁月的观察,对成长的理解,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么太过于写实,容易失了的精气神儿,要么太过抽象,显得空洞。

  整个片子看下来感觉特别压抑,好像成长是一件挺无奈,挺混沌,挺没意思的事。导演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现实,一种可以刺痛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沉重。这种沉重表现在马百娟,一个甘肃农村山里的小女孩,从10岁的天真活泼,带着梦想,到最后16岁就嫁给了其表哥;表现在徐佳,一个小县城的孩子,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在毕业时却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表现在袁晗涵,虽然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却找不到的一个明确人生方向,以致陷入孤独与迷茫。如果要横向比较,他们的处境,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阶层固化。毕竟马百娟和袁晗涵对比太过强烈,后者即使找不到出路,那也有家庭实力为其兜底,而不至于使她的生活跌入谷底。在现场和导演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人表达了对马百娟的同情,以及对阶层固化的追问。我理解这种担忧,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竞争太过于激烈,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总是赢家。一次失败,就有可能把原有的奋斗化为灰烬。特别是对于北漂来说,自己的原来的家庭,远不足以给自己的生活有一个保障。但令我惊讶的是,导演倒是站在一个很超然的视角,她或许对于马百娟这类人物命运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会说,你当不了救世主,你的关切显得很无力,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命运,你没有责任和权力去承担他人的命运。咋一听很有道理,但却让我感到很压抑。在你看来我的同情我的不忍,很廉价很矫情,但我却很珍视它。因为它是一颗种子,只不过在等机会成长而已。

  徐佳在片中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导演相当重视的'一个部分,毕竟这也是她年少的一个记忆-母校、复读。但是现场提问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谈到徐佳,这让我感到很诧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佳的经历,和在座的学生太过接近的缘故,以至于太熟悉了。高考的复习的场景依旧那么熟悉,只不过不愿再回忆,至于未来的就业,作为人大学生,似乎也没有太多理由过于担心。但是我感触的不是徐佳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而是突然冒出的一种深深悲哀。这种悲哀来源于,在当下的教育体系里,留给个人发展的空间是那么的小,一旦错过了窗口期,人的选择是那么的局限。更加悲哀的是,人一旦被环境束缚住了,又没有探求的欲望,竟不知人生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说一说,看似自由的袁晗涵,高中辍学,开酒吧,出国,学艺术有着和大部分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她尝试了许多的可能性,但很可惜的是,少了对人生的深沉的反思。以至于她这种探索更像是在大型的游乐区,肆意的漫步游玩,看似丰富,实质却显得空洞。

  人生的出路在哪里?不知道。甚至有没有一条出路,我都不敢肯定。自己可能会困在一个迷宫里,可能会走进某一条岔路,甚至走进一条死路,前面有着重重的高山....但那又怎么样呢?本是一场游戏,何必太执着。

  《出路》的观后感 5

  高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是一条寒门的出路,这样的一部纪录片,跟访了三种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学习的进程。也许会觉得不公平,但是这也是一种社会的折射,不无存在的道理。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什么作用?孩子的生存环境和阅历见识又将对人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看完这部纪录片,对比三位故事主人公,心里还是泛着一阵难受。高考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吗?父母又该扮演什么?

  主人公一号小马,是一位贫困农村的女孩,12岁时读的二年级,她是班里最大的孩子。初见她时,她的眼里有光,对学习充满了热情,理想是考上北京大学,她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再次见到她时,她15岁,在陌生的城市工作。问及为什么不能上学,她笑笑,虽然对未来还在憧憬,但是很多无可奈何,父母的陈旧观点以及现实的贫穷都让她一个女孩子上学成了奢望。在对她的父亲采访中得知,父亲的观点就是女孩子只要能识字就够了,反正要嫁人,以后就是在家里带孩子的命。再后来,小马和同村的结婚了,甘于现实,再也联系不上。

  主人公二号小徐的家庭要好一点点,小徐的父亲因为没文化在城市打工的他没少受罪,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复读三年的小徐最终考上了一个一般的大学。后来大四找工作的他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学校的非名牌让他找工作屡屡碰壁,这样的人生,辛辛苦苦读书,像是在完成父亲的遗愿(后父亲去世),像小徐一样的人不在少数。还好,经过一番,他找到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和女友结了婚,努力为母亲和妻子创造好的生活。

  主人公三号,是一位城里人,家庭环境不错,从小都是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17岁毅然从美院附中退学。退学后,她排话剧、开酒吧、卖性用品,还去德国学习艺术。对她而言,人生是未知的,也没有什么目标,就这样一边尝试一边寻找。最后,她找到了了方向,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

  这三个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最后的境遇也不同。其实很容易把这一切与金钱联系在一起,钱是原罪,没有钱,很多想法都是泡影。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父母的观点。寒门出贵子其实不多,但是贵子一般都有父母的全力支持和自己的`百分之一万的努力。一号就是这样被扼杀了,被父母扼杀了。我们也许会羡慕三号,但是,三号的学识已经在那里了,她的眼界必一般人已经宽了很多,同样17岁的年龄,你只有读书,而她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事物。

  读书无用说是完全不可取的,二号至少用学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可以选择就业,对未来仍然抱有希望。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不要让自己的失败变成孩子的失败。你像孩子拥有更高的眼界和高度,那么你自己也要努力了。

  《出路》的观后感 6

  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片子,不管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一定是一个能引人思考的片子。我不知道别人看《出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我来说,里面每一个主人公,都能让我想起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和事。刚开始,我最喜欢的是那个甘肃的小姑娘,听她念书,有一种唱歌的感觉。《三十二》里那个广西桂林的老奶奶,说的方言也像唱歌一样,很有韵律的感觉。不过这不是我喜欢那个小姑娘的最主要原因,我喜欢她,或者说喜欢她在片子最初给我的感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有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或许当事人本身并不这么想,老爷爷最后也说了,穷怕了,不想回老家,一点也不惦记。可是那时小姑娘的脸上、眼睛里,感觉满满的都是幸福和希望。我不知道贫穷对她意味着什么,或者那时的她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可是那时候的她是充满希望的,也是给人以希望的。也或许,只有那个年纪的孩子,生活在那样一个封闭的地方的孩子,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幻想未来。

  徐佳的高考生涯让我觉得很压抑,跟我自己当年的高中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天不亮就起床,桌子上堆的是可以盖过一个人的书,教室里充斥着嘈杂的背书声。只不过,我是所谓的“尖子生”,成绩一直是年级一、二。我的家庭也没有那么困难,那么绝望地扒着高考那根“救命绳”。可是如果不高考,作为一个生长在小县城的普通孩子,我可能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对于高考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一种近乎歇斯底里却被无限压抑的抵触。高考前我就对自己说,如果没考好,就算去三本,我也绝对不复读。结果真的没考好,高考的成绩我在年级可能要排在10名开外,甚至更低。我没敢报我想去的复旦,因为我知道复旦每年的分数线都是忽高忽低,如果我打着去不了复旦就复读的主意,我会去到我想去的大学。那一年,复旦的'录取分数线比我的总成绩低了接近20分。我应该是无比痛恨高考的,那么多年的努力,最后决定我命运的却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可是再想想,那些真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或许真的只有高考这一条路,才能让他们从社会最底层翻身。

  袁寒晗,不用说,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孩。她很幸运,虽然退学了,却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仍能找到一条出路。她也是很有个性的小孩,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娇惯,也不清高,也不势力,也不贪婪。她可能是有抑郁症吧,可是她也很有才。像她这样的小孩,如果给她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她会闯出自己的一条路。只不过内心痛苦的时候,她只能一个人挺过来。别人看到的只是光鲜的外表,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里,去真正了解她的内心。

  片子隔了两个三年。小姑娘一家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似乎也好了很多;徐佳终于考上了大学,继续努力着;袁寒晗去了德国,去了自己向往的大学。马百娟家爷爷态度的反转,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我会去猜,是因为钱改变了人吗?还是拍摄受到政府的“关注”了?徐佳找到了工作,结婚成家,妈妈注视着年轻夫妻俩远去的背影,脸上没有笑容,但也没有痛苦,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点点的担忧。或许我从来没有去细想过这些事,可是看完片子后我才发现,徐佳的生活是我一直想竭力避免的。我不要这样的生活,绝对不要这样的生活。不是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对很多人来说,平淡的生活可能就是幸福,结婚生子,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头顶上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家里的每个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过着这样幸福的小日子,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她,可是我知道,如果让我去过这样的生活,我可能坚持了不了多久。我也希望能像袁寒晗一样,不总是在一个地方待着,可以全世界各地跑,每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可是我跟袁寒晗有本质上的不同,我没有她的才华,也没有她的家境,我能做的,就是像一头老黄牛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前拱。

  最初给我希望的是马百娟那个小姑娘,看到她心里就一种莫名的舒坦,干净不掺杂任何杂质。可是到最后,给我希望的却是袁寒晗。三个人的结局只是片子里的结局。虽然观众可能会为小姑娘感到惋惜,可是如果她嫁给了片中的表哥,也未必会过得不幸福。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当年写的梦想。徐佳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挺好。袁寒晗以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我可能还想再看一眼当年那个只有几个孩子的小学,现在是什么样子?袁寒晗当年为什么会休学?那个咖啡店经营得怎么样?她的爸爸妈妈在想什么?

  或许就是因为它让我想到了这么多,所以我很喜欢这个片子。不知道别人看后,会想到些什么……

  《出路》的观后感 7

  知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了充足的知识,就获得了可以划破天际、突破困境的力量,从而改变命运。

  《出路》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阶级的小孩寻找自己的“出路”。在这三个出身不同但目的相同的孩子中最让我震撼的是马百娟。她在偏远的山区,穷困的家庭中生活,每天要干不计其数的农活。在干活的同时,仍坚持学习,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要去北京上学,住进楼房……”。她始终保持着对上学的热情,她渴望从书本中获取力量,走出大山去看看,去改变自己和后代的生活条件。但是受到腐朽思想和环境的影响,马百娟不得不在15岁退学。她为了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20xx年5月,马百娟嫁给了她的表哥,这一年她16岁。贫穷和落后束缚了这个女孩儿的.前途。虽然她嫁人后走出了大山,这对当地的女孩来说也许就是最好的出路,但是如果她能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人生是否会更精彩、更有价值呢?

  反观我们的生活,相比马百娟是否太过幸福了呢?我们不用干繁重的农活,能够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生活其乐融融。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知识,去进步?他们的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也一样靠自己去探索去开拓自己想要的出路,但一切的基础都是要有扎实的学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受环境所迫,攀登上自己理想的高峰。

  作为八年级学生,今年我们将要迎来生物地理会考,也就是正式接触中招考试。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会谨记纪录片中三位的一言一行,并谨慎考虑自己的出路,努力学习,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直冲云霄的力量,圆满完成会考,考出佳绩,打好中招第一仗,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出路》的观后感 8

  一周之前,我在修改暑假的调研报告,敲了一行字:此行也让我消解了此前对农村教育中重男轻女的问题的误解。其实并没有。一年以前,我从高三23班离开,走进大学。我以为之后一切都很容易,钱是天上掉的,衣服是树上长的。其实并没有。我以为如果能活的像画家女孩一样,我就不会迷茫不会消沉,世界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地方,我可以如我所愿地四海为家,生活里只有数不清的浪漫和幻想。其实并没有。就像那篇叫我的家乡真好的课文。窗外没有宽阔的操场,也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想当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贴标签也一样。我的世界里总是太多“我以为”和“竟然这样”,总是看到了一点现象就急于去定义本质,总是不经大脑地把亲眼所见的个例推而广之视为真实。其实并没有。

  这部片子肯定不能和我的父亲看,我可以想象到他会在我表示惊奇和困惑的时候发出不屑的笑,对我说:“你以为呢?”

  我又想到自己也曾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精英情节和中产阶级的`视角,模仿着营销号的口吻去嘲讽一切,嘲笑那些早早结婚的农村女孩,嘲笑那些为就业奔波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嘲笑着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是因为自己实在不够努力,没有机会运气不好,那也是他们的错。我以为生活就应该是从一睁眼起就有了安排,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会经历所有的事情,但都没有困难。我的出路是一开始就被决定的,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

  其实并没有。

  我想起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坐在后排,给我爸念着一片言辞刻薄的营销号文,批评着把钱看得太重的家庭,穷怕了的家庭,会有怎么样的悲剧。我爸说: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不明白。”

  我也想起了一些故事。想到奶奶曾经说自己没办法再回到农村生活,因为习惯了城市多年。我也想起我高中的同桌对我说,她这次回家,看见初中时候的好朋友已经挺着大肚子很久了。她说:“你能想象吗?”这么久过去,我几乎遗忘了这个事实,直到今天才想起。很多事情忘了不代表不存在,构建了想象的环境不代表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冷漠。

  这电影和人生七年其实有一点类似,那就是给一个机会去看看更多的不同的生活,去理解社会的生态。那个世界之大,大到看不清全貌。

  《出路》的观后感 9

  今天在上班的空隙时间突然打眼到了一部记录电影,名字叫做《出路》。

  郑琼导演的作品。他跟拍了不同家庭出身的3个孩子。

  第一个甘肃山沟沟里的小女孩马百娟,第二个湖北的高三复读生徐佳,第三个家境优渥的北京女孩,袁晗寒。

  这三个出身各不相同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完全不同的境遇,虽然或者完全不同的生活,但他们在自己人生转折点上都做除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马百娟在16岁时,她嫁给了表哥作为自己的出路徐佳则是高考、工作、结婚,这是他的出路

  袁晗寒高中退学后,去国外留学,毕业后开了一个艺术投资公司,这是他的出路

  其中最令我感触的几个点分别是

  马百娟早上起床后掰了几块馍用热水就着当早饭然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黄土高坡崎岖的山路上她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奔奔跳跳…放学回到家后一个人做了猪食提着小桶去后山喂猪…16年西北山区小孩子的一天

  徐佳复读三年,小学文凭的妈妈干着苦力活来维持他的学业,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他爸爸的坟前给他看一眼,可考上大学等待着他的却是迷茫…他卖过保险,做过流水线工人,当过工程师,他一直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袁晗寒喜欢画画,高中辍学迷茫的她靠着妈妈的帮助在北京郊外开了一家咖啡店,后来只身去往德国,停滞一年后考上了自己原本喜欢的大学,大学期间像丢了自己的钱包这种对一个学生来说无法弥补的意外也被她和她妈妈在聊天中一笔带过…上学期间走遍欧洲,后来回了北京也顺理成章的创业

  剧中就像徐佳说的,我知道我们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但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片后我了解到,导演郑琼给徐佳讲过袁晗寒的生活和选择,包括她的个人作品。徐佳表示他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接受这种不公平,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的.状态。但相比马百娟,他说他要好很多。导演也问了袁晗寒,问她怎么看,她拥有这么多机会,可以走遍欧洲,而其他人不行。她说她在出生的时候,也不能站在天上看,哪个好她就选哪个。而对于马百娟,她对另外两个人的生活完全没有兴趣。

  的确,出身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小地方的一个企业可能加起来也没一个一线城市的家庭有钱,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决定自己孩子的出身。记得初中班主任和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你们现在包括将来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给你们的孩子获取一个更考前的起跑位。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不是一句不理智的空话。虽然很夸张,你可能听了会感到厌烦,不屑。但是只要有人去做了,而你却没做,那落后的距离要是一辈子没赶上,可能几辈子也追不回来……

  所以趁现在孩子还没出生,你的阶级还没有完全固化,尽可能的去争取吧…

  《出路》的观后感 10

  《出路》这部纪录片如同一面镜子,深刻映照出当代社会中个体在教育与人生道路选择上的种种困境与希望。影片通过跟踪记录几位来自不同社会背景青少年的故事,展现了教育不仅是一条知识获取的道路,更是改变命运、寻找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最触动我的是一位农村孩子的故事,他面对资源匮乏却怀揣着走出大山的梦想。他的坚韧不拔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于打破阶层固化的.重要性。同时,城市里的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对未来迷茫的探讨,也让人反思当前教育体系下个体成长的多样性与局限性。

  《出路》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出路”的探讨,更是对社会公平、个人价值以及教育本质的一次深刻拷问。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而社会应当为每个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公平的起点。观看之后,我更加坚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多元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出路》的观后感 11

  《出路》这部电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人物在逆境中挣扎求生,最终找到自己人生“出路”的感人故事。影片主人公从一开始的迷茫、挫败,到后来的觉醒与坚持,这一路的心路历程,让我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并产生共鸣。

  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细节,却在导演的精心编排下显得格外动人。特别是主人公在绝境中不放弃,坚持自我,勇敢探索未知领域的情节,让我深刻感受到,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艰难,只要心中有梦,就有无限可能。

  《出路》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旅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低谷,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我们的性格,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与自我超越。影片最后,当主人公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时,我仿佛也从中汲取到了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我们不放弃探索,总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

  《出路》的观后感 12

  《出路》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挣扎的纪录片,通过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主人公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逆境中寻找出路的不懈努力与坚韧不拔。这部影片不仅让我看到了不同生活状态的碰撞,更让我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影片中,北京女孩袁晗寒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17岁辍学,游历欧洲各国后考上心仪的艺术学校,并最终回国创办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她的故事让我看到,出身并不决定一切,个人的努力与选择同样重要。袁晗寒的勇敢与自信,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前路坎坷,也要坚持走下去。

  相比之下,甘肃女孩马百娟的遭遇则令人心酸。她生活在条件艰苦的野雀沟小学,梦想着去北京上大学,但现实却无情地击碎了她的梦想。马百娟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贫困与教育资源不均的残酷现实,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机会和生活条件。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关注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而湖北复读生徐佳的故事,则是一个普通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他经过多次复读,最终考上了二本学校,毕业后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徐佳的故事让我看到了高考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教育不仅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更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出路》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活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勇气和信心,积极面对并努力寻找出路,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这部影片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挣扎,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路》的观后感 13

  《出路》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奋斗与成长的励志作品。它通过马慧娟的真实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在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下,一个农村少数民族女青年如何自强不息、寻找出路,最终依靠文学创作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马慧娟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她出生在西海固这片苦瘠之地,尽管心中憧憬着诗与远方,却终究没能逃出辍学的命运。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梦想的渴望。在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她搬迁到红寺堡,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里,她不仅通过劳动致富,还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文学创作事业。她用笔记录下了新移民的新光景和自己的成长历程,最终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作家和人大代表。

  马慧娟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奋斗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面临何种困难,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也被马慧娟的坚韧与毅力所感动。她在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时,没有选择放弃和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克服。这种精神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更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出路》不仅是一部关于奋斗与成长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希望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在逆境中寻求出路的可能性和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和机会。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出路》的观后感 14

  《出路》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底层家庭在教育面前的挣扎与希望。影片通过几个孩子及其家庭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教育资源不均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主人公小明,他的故事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电影中,小明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有精神世界的孤独与迷茫。他的出路,似乎总是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导演巧妙地利用镜头语言,将小明对学习的执着与环境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教育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在逆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支持,那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予彼此继续前行的力量。

  《出路》让人反思,教育公平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是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而教育正是那把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影片结束时,留给观众的是对现实的深思和对改变的渴望。

  《出路》的观后感 15

  《出路》以一种近乎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几位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少年如何在生活的重压下寻找自我价值和人生方向的故事。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现实社会中无数追梦者的缩影,他们的故事交织成一首关于成长、挑战与希望的长诗。

  最触动我的是影片对于“出路”这一主题的多重诠释。一方面,它直白地展示了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个人努力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冲突。孩子们的梦想,在现实的壁垒前显得既脆弱又坚韧。另一方面,“出路”也是心灵的解脱,是对自我认知和价值实现的探索。电影中的角色在挫折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拓展。

  《出路》提醒我们,虽然现实可能充满荆棘,但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有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它不仅探讨了教育的问题,更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让我们看到在困境中人性的光辉与温暖。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坚信,每个人的命运虽受外界条件影响,但最终的“出路”,还需自己去勇敢探索和创造。

  《出路》的观后感 16

  最近,我观看了纪录片《出路》,这部影片通过追踪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马百娟、袁晗寒和徐佳的成长故事,深刻揭示了教育与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影片不仅让我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生活状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引发了我对教育、家庭以及个人奋斗等问题的深思。

  马百娟的故事令人心痛。她来自甘肃的一个贫困山村,生活条件艰苦,梦想着去北京上大学。然而,现实却一次次击碎她的梦想,最终她不得不放弃学业,甚至早早地嫁人。马百娟的遭遇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环境的局限,往往成为阻碍孩子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

  相比之下,袁晗寒则拥有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她来自北京,家境优渥,尽管17岁就辍学,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家庭的支持,她游历欧洲,最终考上了心仪的艺术学校,并成功创办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袁晗寒的故事让我看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能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无限可能。

  而徐佳则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的奋斗历程。他来自湖北咸宁,是一个复读生,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考上了二本学校,毕业后努力工作,结婚生子。徐佳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环境,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年轻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路》的观后感 17

  《出路》这部纪录片不仅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集,更是一部激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的励志片。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尽管出身不同,但都在各自的生活中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困难,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出路。

  马百娟的故事让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努力地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尽管她的梦想最终没有实现,但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袁晗寒则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谛。她拥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并没有因此满足于现状,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她辍学后游历欧洲,开阔了眼界,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艺术学校,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袁晗寒的故事让我看到,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徐佳的故事则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显赫的背景和优越的条件,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考上了大学并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徐佳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无论出身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观看《出路》后,我更加坚信了“活着就是一种能量”这句话。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这部纪录片不仅让我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并努力奋斗。

【《出路》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出路04-30

出路与退路04-29

危机与出路04-30

思路决定出路03-08

关于出路的作文05-02

《出路》观后感05-20

中国逻辑教育的出路05-01

思路决定出路作文04-30

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