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观后感

时间:2022-11-15 15:41:56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1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2

  20xx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双减”这个新名词第一次进入我们的生活。一开始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是焦虑的,无法想象双减后孩子还怎样学习。后来确实各种政策相应出台,我认识到“双减”将是大势所趋,我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思想上先转变过来。

  唯分数论不可取,卷面成绩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之后的人生。还要更加关注对孩子自律和自我修养的培养和训练。在“双减”下,孩子的.课业负担减轻,家庭作业减少,但是时刻保持求学、乐学的劲头不可减。作为家长,除了为孩子创设独立学习的环境和制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外,可以从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方面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知识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比如周末我喜欢一家骑着自行车去大型超市购物,特意选择自行车而不是公交或者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是希望孩子能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并且身体也得到锻炼。去超市也能更直接的体验生活,让孩子真正成为我们家的一员,同时也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我们家长只有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3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劳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明,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望子成龙”型。B“重视分数”型。C“顺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期望,经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惟独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熟悉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模范,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4

  这个公式,放在孩子身上同样是成立的。1.01就代表了每天多努力一点点去年的夏天,双减政策落地,一时间,校外培训班纷纷退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到现在双减后的第一个学年结束,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作业数量大幅缩减了,考试次数也减少了。然而,尽管没有了作业的加持和考试的压力,有的孩子依旧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专心听讲,认真做好每堂课的笔记,可也有不少孩子,开始逐渐放纵自己。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数学公式:

  坚持一整年,孩子将会取得飞跃式的.进步。而0.99则代表了每天懈怠一点点,经过了日复一日的更迭,孩子终将被打回到原点。

  作为父母一定要用心引导孩子,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跟大家分享:

  1、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

  2、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

  3、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

  4、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

  5、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

  6、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

  7、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

  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妈妈(爸爸)。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5

  我通过学习了家庭教育公开课收获颇丰,深刻体会“双减”的实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将来能独立生活的更好。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教育要去“面子”,孩子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

  一、家长们爱孩子,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尊重孩子,就是在日常的教育中坚持与孩子协商,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不把自己的兴趣或未竟理想强加给孩子。家庭教育要从倾听开始,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观察理解孩子所思所想。家庭教育不需要那么明确的目的性,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是一门学问。

  二、要适应“双减”后没有补习班的'现状、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

  各种各样新的职业产生,转变观念多元化评价,聚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培养。不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打击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就像人的五个手指有长有短,独一无二。不过分焦虑,充分包容给孩子更多的尝试和容错机会,等待他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家庭教育要多些同理心,换位思考,做到独立性,民主性,协商平等的沟通。关注身体,心理,人格健康,不抢跑,在长周期里看他的学习是高效的,发展是和谐的。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填满,有足够兴趣和自由的选择。孩子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家风和家庭教育环境。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6

  这一期家庭教育公开课,主要是围绕“家长要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这一话题展开,我也认识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指导着我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家长容易产生一个狭隘的观念,就是孩子教育的中心是在学校,这样的观念干扰着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造成了比较低下的效果。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对家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专家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只有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超越孩子的发展阶段揠苗助长,或者一直把孩子当作长不大的儿童哄着教养,或者总是用“邻居家的孩子”来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都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我深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我们家哥哥读六年级,妹妹四年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学习需求还是生活需求,都是不同的。经过讲座的指导,我明确知道家庭教育的`规律是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个性,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因此我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动参与的,对于哥哥的培养,是发展坚强、勇敢的品质,妹妹的培养上,是发扬妹妹爱跳舞的特长,让他们的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

  此外,要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还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希望我们作为家长也能多吸收理论知识,做一名有智慧的家长。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7

  “双减”政策刚刚落地时,对家长来说是很焦虑的,面对越来越高的中考分数线,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担心自己孩子跟不上大部队。但一年以来,发现“双减”切实减轻了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的教育培训压力,学习成绩也没下降。

  听了《双减下的家庭教育》讲座后,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思考。没有了参加辅导班的焦虑内卷,应该更加侧重于孩子的“心智”的培养,用赞赏和鼓励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培养他的兴趣。就拿小包来说,基本上每天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放学回家他会练书法,看书,复习预习学习内容,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校开设了“小水珠”拓展课程,小包选到了心仪的足球课,一到周三就兴冲冲地带好球包参加训练。双休日他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参加了足球训练和乒乓课,增加了户外运动,提升了身体素质。

  “双减”下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靠内驱力,学校是学习的主战场,家庭是成长的重要阵地。虽然“双减”下作业量是减少了,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点也没有降低。尤其是上学期网课期间,三林北的老师们特别认真负责,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听课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令家长们特别感动。作为家长要做的是配合好学校教育,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8

  双减教育实施一周年之际,目前双减后的现状:

  1、作业基本能在校完成

  2、补课状况根本性的改变

  3、学生参加体育、文娱、兴趣爱好的时间增加了

  4、睡眠时间明显增加

  双减实施目的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但需要家校协同育人,双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人才,培养自我独立发展的学生,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后家庭教育的角色更加重要,孩子和家长的时间更长了,那陪伴的这个角色就非常之重要。怎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陪伴最重要的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敞开心扉,快乐沟通,相互理解。多方位的陪伴包括学习,劳动,运动,旅游,参加公益性活动,做有意义的事情等等。怎样做到高效的陪伴?以下是我的个人想法:

  第一、让孩子有归属感。家长要和孩子建立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不否定打击孩子,多关注他的情绪,尊重他的感受,同时,还要给予孩子更高的,高质量的陪伴。

  第二、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去做,也只有敢于做才能唤醒内心的力量。因此,我们家长需要让孩子拥有自信和内心的满足。

  第三、提升孩子的自主力,自主力体现在家长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做主。独立完成任务,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双减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家长双双躺平,而是让教育和学习回归本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所以,家长只有让孩子从肯学变成爱学才能真正把孩子的优势发挥出来,才能脱颖而出。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9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健康成长的源泉。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的`健康;父母需要承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不只是物质资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培养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让孩子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订一些小目标,鼓励孩子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收获成功的体验,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作为父母,往往我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视家庭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家庭仪式感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家庭,通过家庭融入的过程,让孩子心中充满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动中,坚持让孩子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升家庭责任感;同时,家长应重视陪伴,有效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而是帮助孩子在小挫折中不断成长,直面问题,克服自身的不足,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鼓励孩子正面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劳逸结合,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次学习,让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感觉需要学习提升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相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10

  一年的教育双减,从最刚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淡然处之,却还是带着几分焦虑。今天观看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九期家庭教育公开课终于给了自己一点答案。

  平时工作相对忙,工作时间不太稳定,无奈之下,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寄托学校跟校外辅导班。虽然孩子也一直很反感各种辅导班,但耐不住别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也尝试让两个孩子参加过不少辅导班,兴趣班。但收获更多的是作为父母的体力上、精神上甚至经济上的累。

  随着教育部一声令下,辅导班都被取消了,各种文体兴趣班倒是还在甚至愈加发展壮大,只是已经初中生的他们也没有更多时间跟精力去再培养各种兴趣,除了曾经保留下来的那点兴趣外,也没有再添加兴趣班。时间跟孩子活动的安排成了一件头痛的事。

  慢慢地,与孩子一起找出一条大家比较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适当参与我们平时工作,参加的一些志愿者或者户外的活动;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庭家务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当地参与假期发起的学习共同体活动,由他们自己组织,或者家长帮忙联系组织,少部分家长作为后勤,孩子是活动主体;课后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联系,在安全情况下,多与同学互动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只是如今,面对孩子的成绩,面对马上到来的中考,压力和焦虑随之而来。在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中,深刻明白,只有家校结合,才可能让孩子发展得更好些。

  课本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要依靠学校中老师们的教导,只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知识的运用和日常行为能力的培养,社会习惯跟为人处世,需要利用课后时间,更需要家中父母及其他亲人的引导。

  双减,减掉的或许只是表面的“负担”,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多了“负担”,双方更好的结合,才能在这场“双减”战中,成长战中,取得共赢。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11

  双减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正如专家所说的:爱孩子是家长的本性,而如何爱孩子是一门科学。听完专家的解读我感悟颇深,我们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在国家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我想这正是“爱孩子”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表现。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自我价值,少一些批评和唠叨,多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价值存在,慢慢地他就会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期望的,一个好的自我感受才会让孩子懂得约束自己,逐步建立自律的习惯。

  第二,要保护好孩子的意志力,我们大人总是随大流地不断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忙了一天学校课程后,孩子放学后还要上其他课,这些是都会消耗孩子的意志力,长时间下来孩子会很崩溃,这种的崩溃会不断摧毁他本应慢慢建立起来的自律。

  第三,给孩子制定一些学习上的小目标,这种带着可及目标地学习,家长和孩子彼此之间都会感觉到进步,而目标的达成会让孩子有成就感,成就感是自律培养的催化剂,会让他朝着下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自律并不会自我养成,他需要依靠家长不断地引导而形成,国家倡导的双减,减掉的是压力,增加的是快乐,是为了孩子全面综合素质的有利形成,我们只有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才能在双减的大洪流下,不断勇于挑战、挖掘优势,全面发展。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校共育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的方案04-11

家校共育心得03-12

家校共育的方案通用11-04

家校共育措施方案03-07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11-20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04-25

学校家校共育活动方案12-17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12-04

家校携手共育未来心得11-03

家校共育促进成长心得11-11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1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2

  20xx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双减”这个新名词第一次进入我们的生活。一开始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是焦虑的,无法想象双减后孩子还怎样学习。后来确实各种政策相应出台,我认识到“双减”将是大势所趋,我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思想上先转变过来。

  唯分数论不可取,卷面成绩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之后的人生。还要更加关注对孩子自律和自我修养的培养和训练。在“双减”下,孩子的.课业负担减轻,家庭作业减少,但是时刻保持求学、乐学的劲头不可减。作为家长,除了为孩子创设独立学习的环境和制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外,可以从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方面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知识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比如周末我喜欢一家骑着自行车去大型超市购物,特意选择自行车而不是公交或者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是希望孩子能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并且身体也得到锻炼。去超市也能更直接的体验生活,让孩子真正成为我们家的一员,同时也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我们家长只有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3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劳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明,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望子成龙”型。B“重视分数”型。C“顺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期望,经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惟独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熟悉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模范,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4

  这个公式,放在孩子身上同样是成立的。1.01就代表了每天多努力一点点去年的夏天,双减政策落地,一时间,校外培训班纷纷退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到现在双减后的第一个学年结束,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作业数量大幅缩减了,考试次数也减少了。然而,尽管没有了作业的加持和考试的压力,有的孩子依旧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专心听讲,认真做好每堂课的笔记,可也有不少孩子,开始逐渐放纵自己。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数学公式:

  坚持一整年,孩子将会取得飞跃式的.进步。而0.99则代表了每天懈怠一点点,经过了日复一日的更迭,孩子终将被打回到原点。

  作为父母一定要用心引导孩子,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跟大家分享:

  1、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

  2、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

  3、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

  4、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

  5、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

  6、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

  7、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

  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妈妈(爸爸)。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5

  我通过学习了家庭教育公开课收获颇丰,深刻体会“双减”的实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将来能独立生活的更好。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教育要去“面子”,孩子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

  一、家长们爱孩子,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尊重孩子,就是在日常的教育中坚持与孩子协商,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不把自己的兴趣或未竟理想强加给孩子。家庭教育要从倾听开始,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观察理解孩子所思所想。家庭教育不需要那么明确的目的性,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是一门学问。

  二、要适应“双减”后没有补习班的'现状、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

  各种各样新的职业产生,转变观念多元化评价,聚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培养。不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打击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就像人的五个手指有长有短,独一无二。不过分焦虑,充分包容给孩子更多的尝试和容错机会,等待他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家庭教育要多些同理心,换位思考,做到独立性,民主性,协商平等的沟通。关注身体,心理,人格健康,不抢跑,在长周期里看他的学习是高效的,发展是和谐的。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填满,有足够兴趣和自由的选择。孩子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家风和家庭教育环境。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6

  这一期家庭教育公开课,主要是围绕“家长要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这一话题展开,我也认识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指导着我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家长容易产生一个狭隘的观念,就是孩子教育的中心是在学校,这样的观念干扰着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造成了比较低下的效果。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对家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专家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只有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超越孩子的发展阶段揠苗助长,或者一直把孩子当作长不大的儿童哄着教养,或者总是用“邻居家的孩子”来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都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我深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我们家哥哥读六年级,妹妹四年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学习需求还是生活需求,都是不同的。经过讲座的指导,我明确知道家庭教育的`规律是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个性,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因此我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动参与的,对于哥哥的培养,是发展坚强、勇敢的品质,妹妹的培养上,是发扬妹妹爱跳舞的特长,让他们的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

  此外,要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还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希望我们作为家长也能多吸收理论知识,做一名有智慧的家长。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7

  “双减”政策刚刚落地时,对家长来说是很焦虑的,面对越来越高的中考分数线,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担心自己孩子跟不上大部队。但一年以来,发现“双减”切实减轻了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的教育培训压力,学习成绩也没下降。

  听了《双减下的家庭教育》讲座后,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思考。没有了参加辅导班的焦虑内卷,应该更加侧重于孩子的“心智”的培养,用赞赏和鼓励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培养他的兴趣。就拿小包来说,基本上每天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放学回家他会练书法,看书,复习预习学习内容,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校开设了“小水珠”拓展课程,小包选到了心仪的足球课,一到周三就兴冲冲地带好球包参加训练。双休日他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参加了足球训练和乒乓课,增加了户外运动,提升了身体素质。

  “双减”下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靠内驱力,学校是学习的主战场,家庭是成长的重要阵地。虽然“双减”下作业量是减少了,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点也没有降低。尤其是上学期网课期间,三林北的老师们特别认真负责,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听课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令家长们特别感动。作为家长要做的是配合好学校教育,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8

  双减教育实施一周年之际,目前双减后的现状:

  1、作业基本能在校完成

  2、补课状况根本性的改变

  3、学生参加体育、文娱、兴趣爱好的时间增加了

  4、睡眠时间明显增加

  双减实施目的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但需要家校协同育人,双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人才,培养自我独立发展的学生,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后家庭教育的角色更加重要,孩子和家长的时间更长了,那陪伴的这个角色就非常之重要。怎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陪伴最重要的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敞开心扉,快乐沟通,相互理解。多方位的陪伴包括学习,劳动,运动,旅游,参加公益性活动,做有意义的事情等等。怎样做到高效的陪伴?以下是我的个人想法:

  第一、让孩子有归属感。家长要和孩子建立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不否定打击孩子,多关注他的情绪,尊重他的感受,同时,还要给予孩子更高的,高质量的陪伴。

  第二、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去做,也只有敢于做才能唤醒内心的力量。因此,我们家长需要让孩子拥有自信和内心的满足。

  第三、提升孩子的自主力,自主力体现在家长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做主。独立完成任务,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双减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家长双双躺平,而是让教育和学习回归本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所以,家长只有让孩子从肯学变成爱学才能真正把孩子的优势发挥出来,才能脱颖而出。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9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健康成长的源泉。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的`健康;父母需要承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不只是物质资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培养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让孩子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订一些小目标,鼓励孩子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收获成功的体验,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作为父母,往往我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视家庭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家庭仪式感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家庭,通过家庭融入的过程,让孩子心中充满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动中,坚持让孩子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升家庭责任感;同时,家长应重视陪伴,有效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而是帮助孩子在小挫折中不断成长,直面问题,克服自身的不足,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鼓励孩子正面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劳逸结合,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次学习,让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感觉需要学习提升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相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10

  一年的教育双减,从最刚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淡然处之,却还是带着几分焦虑。今天观看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九期家庭教育公开课终于给了自己一点答案。

  平时工作相对忙,工作时间不太稳定,无奈之下,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寄托学校跟校外辅导班。虽然孩子也一直很反感各种辅导班,但耐不住别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也尝试让两个孩子参加过不少辅导班,兴趣班。但收获更多的是作为父母的体力上、精神上甚至经济上的累。

  随着教育部一声令下,辅导班都被取消了,各种文体兴趣班倒是还在甚至愈加发展壮大,只是已经初中生的他们也没有更多时间跟精力去再培养各种兴趣,除了曾经保留下来的那点兴趣外,也没有再添加兴趣班。时间跟孩子活动的安排成了一件头痛的事。

  慢慢地,与孩子一起找出一条大家比较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适当参与我们平时工作,参加的一些志愿者或者户外的活动;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庭家务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当地参与假期发起的学习共同体活动,由他们自己组织,或者家长帮忙联系组织,少部分家长作为后勤,孩子是活动主体;课后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联系,在安全情况下,多与同学互动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只是如今,面对孩子的成绩,面对马上到来的中考,压力和焦虑随之而来。在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中,深刻明白,只有家校结合,才可能让孩子发展得更好些。

  课本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要依靠学校中老师们的教导,只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知识的运用和日常行为能力的培养,社会习惯跟为人处世,需要利用课后时间,更需要家中父母及其他亲人的引导。

  双减,减掉的或许只是表面的“负担”,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多了“负担”,双方更好的结合,才能在这场“双减”战中,成长战中,取得共赢。

2022家校共育观后感11

  双减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正如专家所说的:爱孩子是家长的本性,而如何爱孩子是一门科学。听完专家的解读我感悟颇深,我们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在国家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我想这正是“爱孩子”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表现。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自我价值,少一些批评和唠叨,多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价值存在,慢慢地他就会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期望的,一个好的自我感受才会让孩子懂得约束自己,逐步建立自律的习惯。

  第二,要保护好孩子的意志力,我们大人总是随大流地不断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忙了一天学校课程后,孩子放学后还要上其他课,这些是都会消耗孩子的意志力,长时间下来孩子会很崩溃,这种的崩溃会不断摧毁他本应慢慢建立起来的自律。

  第三,给孩子制定一些学习上的小目标,这种带着可及目标地学习,家长和孩子彼此之间都会感觉到进步,而目标的达成会让孩子有成就感,成就感是自律培养的催化剂,会让他朝着下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自律并不会自我养成,他需要依靠家长不断地引导而形成,国家倡导的双减,减掉的是压力,增加的是快乐,是为了孩子全面综合素质的有利形成,我们只有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才能在双减的大洪流下,不断勇于挑战、挖掘优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