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观后感

时间:2023-01-25 21:02:34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电影《夺冠》观后感(通用28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夺冠》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夺冠》观后感(通用28篇)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

  中国女排的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诠释的'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正如中国女排,他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在关键时候压不弯,踩不扁,打不垮,顶的住,扛得起,最终荣登世界之巅。中国女排因为努力,因为坚持,他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我们要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他们吃苦不怕累的精神。人生有苦也有甜,想过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应该用汗水,泪水刻苦钻研,苦中作乐,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夺冠》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应该不言辛苦,踏实肯干,勇于创造,奋力拼搏,铭记初心,牢记使命,将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融入工作,融入人生。为祖国繁荣昌盛,实现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

  运动,你可以自由选择你所热爱和擅长的运动来锻炼。体育,要在某一领域发挥你的长处,做到精。中国体育运动,奥运会,为国争光。

  1981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再也不是用武力去征服世界的时候了,我们要从多方面输出中国,体育就是其中之一。人们渴望让全世界的人认识中国,知道中国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国家,它正在逐渐的强大,所以我们需要那块金牌,我们要在日本的土地上把它赢回来,为此,我们必须努力。

  女排姑娘们在漳州训练基地日以继夜的训练,要举起100公斤的杠铃,要每天拍球200次,要接球近一亿次,要摸高3米多,没有节假日,无聊单调的.生活,只有队友和排球相伴,她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赢,要胜利,要为国争光,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

  不负众望,我们在1981年女排世界杯的赛场上赢得了冠军,往后几年,中国女排创下了五连冠的胜举,是中国的骄傲。

  郎平在1981年的世界杯中一举成名,被中国人亲切的称为“铁榔头”,她打出去的球,就像榔头一样又狠又重,带领着中国女排创下五连冠的佳绩。

  80年代的辉煌,90年代下滑,20年代的衰落,中国女排任在努力,但训练方式没有改变。直到2013年,郎平担任中国女排总教练,她大胆改革,采用世界先进的训练技术和训练方式,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时隔多年的奖牌再次回到了中国。

  女排精神,那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那是顽强拼搏的精神,那是拼死一战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3

  超燃超棒超好看的影片,强烈安利去影院感受!我们的女排精神值得学习!边看边哭,心潮澎湃,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像夺冠这样。郎平的女儿饰演年幼时候的她,那股拼命的精神,让人动然。建国初期的女排夺冠场景让大家印象深刻,几年前重新夺冠回到领奖台的女排让人敬佩!有时候运动竞技不止是运动竞技,更是整个国家民族风貌的展现,女排就是如此!为女排点赞,为白浪点赞,为导演点赞,真的超燃超棒!

  自从得知影片开始筹拍的消息就万分期待啊!作为一个排球迷,中国女排的赛事基本场场守直播,喜欢她们顽强的球风,那份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作风!影片从80年代落后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排故事开始,训练场地器材的简陋让姑娘们必须通过一遍又一遍艰苦的训练去提高水平,大年初一训练接球的那场戏让我不禁流泪,就这样女排拿到了世界冠军,那一刻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赛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中国女排能够在低谷质疑声中前行,能够一次次重新站上世界顶峰,能够在荣誉掌声中越发强大,这样的'女排精神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是需要的!竞技体育往往成绩决定一切,但赛场下队员们付出的汗水

  泪水更应该被记住!电影中青年郎平的扮演者是白浪,虽然没有接触过演戏,但那份与生俱来骨子里的情节,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有种感同身受,演绎的非常出色。其他人物特点也都表现的很到位,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让电影更加真实!必须要说,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中国女排的故事真的是太好了!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4

  中国女排曾夺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后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冠军奖杯的队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的关键人物当数“铁榔头郎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赢得冠军,更是知道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其实我是个怕困难的女生,“女排精神”对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碰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要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做个迎难而上,积极立志的女生,加油!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5

  天高云淡,看看《夺冠》。

  这是儿子的假期作业,也是我的假期安排。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文艺作品的解读都有多面性,哪怕如《夺冠》这样的国庆档期主旋律电影都不例外。有人把它看成《郎平传》,有人把它看成《郎和陈的故事》,我看到的是价值观的`变迁,集体和个人关系的变化。

  老女排能取得五连冠,这是集体主义的胜利,外在条件贫乏不堪的情况下,正是强调“我们”而非“我”,才最大限度凝聚了力量,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弥补了技术和科技的不足。这也是我们理解的女排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拼搏,努力,即便一身伤病,也无怨无悔。

  郎平执掌中国女排,女排队员已经是九零后,这代人已经不是靠空洞的鸡汤和体制的压力所能动员。所以会有陈鹿离开考大学,丁霞会说她心中的那个人就是她自己,朱婷会咆哮“我会成为你,你满意了吗?”郎指导不愧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金牌教练,她的三大改革除了战略战术的意图,还有很核心的一点,就是尊重每一个个体,所以会变“主力——替补”为“首发非首发”,会鼓励球员们谈恋爱,会对朱婷说“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我觉得这可能是电影表达的女排精神的第二个层面:尊重每一个个体,让每个人成就自己,而非仅仅只是在为集体去努力。

  集体主义和尊重个体其实并不矛盾。新一代女排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比赛,还看到了同样精彩的队员,惠若琪、张常宁、丁霞等等,我们喜欢这批女排队员,不仅仅因为她们获得了冠军,不仅仅因为她们肤白貌美大长腿,还因为她们真实而个性纷呈。

  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肆意蓬勃,春天会更加温暖而热烈。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6

  今天在学校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内心感触很深,也获得了很多启示。

  《夺冠》这部电影讲述了好几个故事,首先就是朗平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每天努力训练,白天跟队友一起接受教练的严格训练,晚上和刚来的陪练一起训练,两人也成了好朋友。在世界比赛对阵日本时,面对日本队的防守,女排处于劣势,但不放弃,不断创造机会,一分一分的挣回来,成为冠军,然后也成为了第一支五连冠的队伍。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陪练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成为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中,两支队伍相遇,两名主教练也碰面了,比赛开始,比赛十分激烈,两位主教练对对方都十分熟悉,到了第五局决胜局,美国队获胜,朗平则受到了一些中国人的痛骂。在这之后,中国女排的状态也不如从前了,郎平也辞去了美国主教练的职务,回到中国,进行了女排改革,将队伍大换血,组成了现在的'人们熟悉的女排队伍,但这支队伍刚开始的成绩并不好,也不被世人看好,朗平一直在问队员们为什打排球,但队员们的回答都不如人意。在里约奥运会上,女排也是真正继承了女排精神,不服输,先是打败巴西队伍,然后再次获得了世界冠军。

  女排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看了这个电影,我也知道我们不管喜不喜欢学习,都必须去做,不只为自己,还为国家,这是我们需要扛起的一份责任。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7

  这是一部重温中国女排成长史的经典影片。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女排四十多年的成长奋斗过程,从1981——1986年“五连冠”,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大战的惨败,最后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重返巅峰。成败输赢过程中的汗水尤为珍贵,需要付出惊人的努力,过程更是艰辛。

  影片中,我看到了她们的奋力拼搏、踔厉奋发。每当得分时,我也会在心中暗暗为她们喝彩。她们为了在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上让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高高飘扬,让国歌响彻整个世界,为祖国争光。每天起早贪黑,高强度、高标准的魔鬼训练。一个接球要练几十遍,女排们上万次的对着墙练发球,练扣球。在墙的表面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迹,也见证着她们的成长。女排以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品质,努力拼搏的女排精神,创造了“五连冠”奇迹,犹如一面旗帜,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能行、女排能行!”也证明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正如女排教练郎平说:“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也让我明白了,学习不但要勤奋刻苦,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方法犹如攀登知识高峰的登山杖,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巅峰。

  我们更要弘扬女排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去谱写一曲不懈奋斗的求学之路的华彩乐章。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8

  如今东京奥运会已经告一段落,我们的谢老师则一直想在东京奥运会前后找个机会带我们一起看一部讲述了关于中国女排的故事与精神的电影——《夺冠》。

  这部电影早已上映,而我因种种原因没有来得及观看,便抱着极其认真的态度在今天下午与老师、同学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都认为中国女排是无敌的,是无人能打败的。但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对中国女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知道中国女排并不是顺风顺水的。谁知道中国女排的教练郎平竟然在刚入队时因为体力问题很长时间不能指导队员训练,直到她能扛起100斤重的杠铃之后,才能正式和队员一起训练。谁知道那站在领奖台的背后是数以万计次的扣球、训练。她们十年如一日的训练,只为报效祖国。谁又能想到她们在参赛时的压力呢?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我们所有人都只看到了结果,但并不了解全过程。在观影期间,我及我的同学都发出过这样一句惊叹:“好家伙!”这是我们为她们坚持不懈、团结向上的精神所发出的。虽然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女排成绩不佳,但奥运会为的就是宣传团结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目的并不能只局限于夺冠,不然格局就太小了,不是吗?

  中国女排精神是我们所有中国人该走的精神道路。唯有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团结向上才能成功!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9

  今天下午的语文课,谢老师让我们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影片老一代女排中,她们练习排球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是靠着一股坚韧苦练,被磨出血的.膝盖,扎进刺流血的手,身体的伤都能看出他们训练时的心幸苦。老一代的女排就凭着艰苦的训练,在赛场上为女排杀出一条血路,为人们呈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电影中,我依晰记得朗平对新一代女排队员说的话: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到最后。一段话,是女排队员在多次训练下才悟出的道理,熟成生巧。新一代的女排也慢慢地开始领悟,面对世界第一女排巴西,中国女排拼尽全力,赢得了那场比赛,不试一试,不拼一拼怎会知道蕴含的力量。中国女排是什么?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团结,拼搏,坚持这是女排精神。

  队员再换,战术会变,嗯,但唯一不变的是女排精神。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0

  近日,我和李同学,一起观看了电影《夺冠》,其中的三个时段令我记忆犹新。

  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女排对阵日本女排,在此之前,中国女排曾与江苏男排进行过一次模拟战,以一分之差险胜。这是主教练第一次以郎平做主力,也是中国排球历史上第一次完胜日本,同时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开端。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中国主教练陈忠和与新一代中国女排蓄势待发,但仍以一分之差落后于美国队。然而,人们当时反感的不是中国队的陈忠和,而是美方主教练——中国人郎平。

  杯子为什么能装水?

  因为他是空的。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郎平毅然退出美国女排,改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并提出新型中国女排的.改革计划。经历过全面改革女排计划与多次失败记录后,中国女排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时代。100人的队伍浓缩成为一个16人的篮球队,在2016年全力对战东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并以18:1完胜巴西队,获得奥运会金牌。

  在此次的比赛中,中国女排靠郎平运筹帷幄,决胜了不败神话巴西队。

  前后三代女排人的不懈努力,造就了中国女排的神话,而郎平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不屈的体魄,无愧“铁榔头”的称号,引领中国女排走向成功,铸就女排精神,实为一位民族英雄。

  《夺冠》这部电影,引领我重温这段激情洋溢的女排发展史,着实令人振奋。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1

  人的一生总要有许多磨难和坎坷,总要我们去像唐僧取经一样,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面对现实,面对逐渐老去的父母,面对许多追求梦想的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逃避和怯懦呢?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答案也都是科学家、医生、宇航员之类的,而从来没有想过去做运动员,因为大家都觉得当运动员太累太累了。而《夺冠》中的这些女排姑娘们却选了做一名职业运动员。这条路必然充满荆棘,必定伤痕累累,我对这群姑娘油然起敬,魔鬼式的封闭训练,一次次的重复单调的动作,对于男子尚且胆怯,这群女子是怎么熬过来的,是怎样的毅力和坚持使她们一次次走向胜利?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需要艰辛的汗水和意志的磨练。中国女排,经历过无数人的质疑和他人异样的眼光,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长年累月的坚持,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达到了想要的高度——五连冠。《夺冠》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精益求精的“女排精神”。每当领奖台上国歌声响起,我们内心的`激动和自豪感溢于言表,中国女排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让世界看到了中国。

  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有凝聚力、敢于挑战的团队才能创造辉煌。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国家的强大和繁荣,需要更多的“女排”劈荆斩浪,扬帆远航。愿我们都做女排人,在追求的路上磨练意志,坚定理想。只有那些勇敢坚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曙光。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2

  看着手中《夺冠》的电影票,心中一下涌出了多年前《排球女将》播放时的画面:每天晚上8:00万人空巷,一家老小围坐在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前,孩子们上学谈论的都是昨天的剧情,研究对方的战术是“X”球形,还是旋转球形,预测下集的发展,怎么开口和妈妈要一颗排球……。多么相似的场景,多么相似的剧情,多么相似的心潮澎湃。

  长大以后,工作生活繁忙,很少关注各项比赛,女排精神也在我脑海中慢慢淡忘。直到今天看到荧幕上女排姑娘裹着绷带的膝盖,渗着鲜血的脚踝,血肉模糊的手腕,伴着满屏的汗水,我的泪水几次滑满脸颊,分不清是为姑娘们感动,还是心疼曾经困难中的自己。想要成功,只有通过勤奋、坚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砥砺前行,这其实也是实现每个人心中梦想的正确办法。

  前几天刚看到一个中国著名武打演员的访谈节目,他提到:当年他主演的一部武打电影家喻户晓,后续有好多孩子放弃学业,投奔少林寺习武,荒废学业也违背了武林精神,这是他多年的.痛,他一直在忏悔。而不管当年的《排球女将》,还是今天的《夺冠》传达给我们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去创造,去追求,去奋斗。对孩子来说,今天艰苦学业就是实现明天梦想的阶梯,孩子勇敢去追梦吧!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3

  《夺冠》已上映一年时间,今日看《夺冠》,被女排运动员们的女排精神所震撼。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随着改革开放一点点进步,终五次蝉联世界冠军。后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中国女排并没有消沉,而是重拾精神,2016年里约奥运会,重返世界之巅。

  女排永不言败。十几年的时光,有嘲讽,有质疑,有失落,亦有艰辛和磨难,走过风雨依然坚定。“鹰有的时候也会掉在地上,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在逆境中,中国女排努力去做风雨中的鹰。她们一天的扣球数超他人数倍,每天都要训练长达8个小时。期间她们沮丧过,在黑夜,教练鼓舞她们:“老女排什么都没有,只有墙上的球印。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而没有了墙上的球印。我希望的是,你们能打出属于自己的球印,印出属于自己的球印。”女排精神像一炬火,变得越来热烈。女排们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在与巴西对决的中巴之战中,中国女排惊人逆转全局,势不可当,获得金牌。

  中国女排由正值青春的运动员们组成。而女排不变的`坚守与信念,体现在了一支女排队伍上,也应该在我们的心中常驻。它是女排精神,是中国精神。我们应在雨中做一只不惧险阻的鹰,翱翔在天空中。它有时会停在半空,但终会重回气势,继续前行于天际。

  中国女排精神不朽。“女排精神不是胜利才有,而是一直存在”女排精神一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4

  一个讲述中国女排成长历程的影片,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也成为中国一代人的情感。不论影片本身是好坏与否,单就这一份情怀,对老牛这样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就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和吸引力,和老婆还不忘带上九岁的女儿,希望她能参与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去,理解我们的感触。

  影片整体的叙述路线清晰,当然对于九岁的女儿只能理解事件,而无法理解整体的情感路线。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是体验与经历,而对她来说仅仅是旁观与历史。

  影片中的演员和女排的本色出演都非常出色,尤其巩俐饰演的郎平一角,确实无论在演技和情感带入方面都达到了无法超越的境界。

  但导演在整体影片的细片上面把握性还是不够。影片中2020年与巴西对战的那一场,程中和在家观看时的电视机还是老款的CRT电视,2020年CRT的电视估计都绝迹了,严重与时代实际情况脱节。这可能是因为陈可辛导演本身缺少内地生活经验导致的'。

  当然,这些并不会影响影片整体,把顽强拼搏与永不言败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不断的戳中老牛的泪点,偶尔还有笑点。过程中也会不断有观众控制不住在影片的比赛场面时,情不自禁的找回当年观看女排比赛时的激动,呐喊并叫出加油,扣死它!

  导演通过拍摄,演员通过演绎,我们通过观看,让我们一起向女排精神致敬!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5

  10月25日下午,我儿子说,你写文章没有题材能行,我们去看场电影吧!票己订好,说走就走,我已二十多年没看过电影,心情忽然特别激动。

  由陈可辛导演,巩俐出演女排英雄郎平,电影《夺冠》开始了,这是令我期待已久的体育片,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很喜欢看的女排比赛。整部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振奋无数国民的夺冠之路,重温跨越几代人的集体记忆,看《夺冠》让人热血沸腾,女排精神又一次被提起。对于这个词,90后们尤其是95后或许不如我们那一代熟悉,然而就是这样一帮90后为主力的女排队员,在为第一代女排精神做代言人,在郎平教练的帶领下,将女排精神如火炬一般传递了下来。

  随着电影的播放,回顾这些年来中国女排在我心中的形象,跟随12个女排健将的身影,他们身着中国红的运动服,那神釆飞扬的情态简直让我羡慕,让我鼓掌,让我的心为之飞翔!

  影片中中国女排于1981年在世界杯上首次夺冠,让全国人民都为之振奋。之后,中国女排又在几年的时间里缔造出五连冠的伟业,成就了中国体育界的奇迹,学习女排精神,振奋中华,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口号。

  这部电影不是历史,更不是纪录片,它是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看到老女排队员的艰苦训练再现,我感动啊!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天呀!上世纪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条件非常艰苦的土地里训练,在粗糙的地板场上进行防守训练,姑娘们身上受伤,血水把衣服染红了,看后让人心痛。训练完毕,大家相互包扎伤口。

  据说至今,在福建漳州训练基地的博物馆里,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当初老女排队员训练时的.旧球衣和护膝,上面还有血印和泥土。

  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就是著名播音员宋世雄老师的解说声,它让我激动振奋,我好象又回到七八十年代。

  还有就是现役中国女排球员走上银幕演出自我,但令人震惊的是她们的演绎已经超越了演员,真实再现了她们自己。特别是朱婷演自己,来自农村的他,其实内心比较自卑,刚进国家队,就是不爱说话,在场上更不会招呼队友,兴奋不起来。郎平不断鼓励朱婷在场上要大声地说话,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在队里都一样,尤其是郎平问她你为什么打排球,朱婷终于说话了,为了我爸妈,为了和你一样优秀,你满意了吧!朱婷放声痛哭!

  她痛哭的表演,完全超越自己。现在朱婷已成为了中国女排队长,成为了世界顶级球星,这在影片中真实再现的过程,让我们扼腕感叹,太难了,真不容易啊!

  这真实的往事,给我们以启迪,我们要时刻学习女排健儿们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问题困难,永不言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的民族复兴也需要这样的女排精神,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建设力量,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而言,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砥砺前行。

  观影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6

  从1981年到2020年,从首夺世界冠军到第十个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几经沉浮却始终不屈不挠,用拼搏不断书写传奇。

  这样的故事在国庆节看绝对够燃血。

  电影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

  其中诠释铁榔头郎平的巩俐,更是提前数月、每天带着小本出现在女排训练基地和赛场,近距离观摩学习、细致打磨表演细节,还因背影都和郎指导一模一样,而冲上热搜话题榜。

  电影《夺冠》真实再现了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一路从五连冠时代坠入连败阶段,再重回巅峰的成长历程。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7

  回忆杀!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李现特别出演的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曝最新推广曲MV!伴随中国女排近20年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被称为中国女排队歌。此次影片与中国享有最高声誉之一的摇滚乐队痛仰乐队破次元合作,耳熟能详的旋律被重新演绎,勾起无数回忆。

  复业后影院大片屈指可数,无数陷入观影空窗期的观众望眼欲穿。日前电影《夺冠》惊喜宣布将在9月25日全国上映,抢跑国庆档,势必点燃又一波观影热潮!见证风雨的中国女排队歌机场千人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迎接女排凯旋

  9月17日,影片《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发布的最新推广曲《阳光总在风雨后》MV,引发一波网友回忆杀。影片与痛仰乐队破次元合作,老歌新唱,诠释新时代女排精神。《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支歌曲,在千禧年之后便与中国女排队伍紧紧相连,成为中国女排队歌。痛仰乐队则是自1999年成立以来,始终站在中国摇滚乐第一线、当下中国享有最高声誉的摇滚乐队之一。如此打破次元壁的演绎,为这首歌赋予了与时俱进新时代的励志色彩。

  2003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回了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他们以11战全胜夺得了世界杯冠军,同时拿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返回的大巴车上,全体女排队员合唱起《阳光总在风雨后》,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励志的歌词每一句都是女排拼搏的注脚,这首歌也成为了中国女排队歌。对挫折顽强不屈、与队友同甘共苦,在夺冠这条路上,中国女排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伤痛和汗水。2020年,新一代女排在里约奥运会获得金牌,首都机场上千人迎接凯旋的姑娘们,等待的球迷齐声高唱,给为国争光的中国女排接风!电影《夺冠》中还原了惊心动魄的中巴大战,里约冠军队运动员们亲自出演,梦回里约奥运赛场。这场重头戏,也会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阳光总在风雨后》承载了女排队伍一路跌宕与荣耀,更传递着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为了热爱和梦想,明知前方荆棘密布,哪怕历经千锤百炼,依然勇往直前!

  解救观众观影空窗期《夺冠》值得全家三代一起看日前《夺冠》宣布提档9月25日,广大观众为之一振。全国影院复业之后,观众观影热情高涨,院线复苏的进程远超预期,令人惊喜。与观众急需释放的观影热情相比,院线在映大片却屈指可数。近两周,全国单日票房已经难以突破2亿大关,观众也陷入空窗期,对强片如林的国庆档望眼欲穿。如今《夺冠》打头阵,为电影院再度注入活力!在这样承载无数期待的黄金档期,《夺冠》无疑是不少观众心中的首选。那英曾在影片首映礼上撒泪,直称后悔没带纸巾:80年代女排夺冠时我才十几岁,电影唤起了很多年没有的那种热泪盈眶。知名演员冯绍峰、主持人尼格买提等纷纷感慨中国女排伴随了自己的童年,看完电影心中的感情都被激发出来。对于不少观众来说,看《夺冠》不仅是享受一部电影,更是追忆女排十冠路上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找回这支传奇队伍给自己的激励和感动:中国女排精神,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就是不服输!《夺冠》提档之后,有网友留言称:太久没进过电影院了,如果有哪部值得我们全家三代人一块儿看,只有《夺冠》。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8

  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这样说“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这样的“女排精神”,你又“get”到几分呢?

  在“长风破浪会有时”中挖掘“carry全场”潜力。仍然记得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在决赛中,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靠着一分一分的争取,艰难地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也是那一年,我认识了“中国女排”这支队伍。这条漫长的路途中,中国女排,拼搏过,奋斗过。泪水无数次挥洒在奥林匹克赛场,每次都有不同的味道,每次都有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她们的信念始终如一,那就是努力去赢,小至个人,大到国家,每个人都有“carry全场”的潜力,都需要这种不服输、努力去赢的韧劲,这就是成功的铺路石。

  在“豪情万丈冲云霄”中挥洒“舍我其谁”热血。时至今日,站在新的历史潮流之上,中国社会不再需要一场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然而,“女排精神”却值得让每一位中国人鼓励和称赞,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放手一搏、纵身一跃,这种“舍我其谁”的`顽强拼搏精神,放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值得学习的。有句话说得好,如果女排不拼搏,她们将失去女排精神;如果女排不拼搏,她们也将丢失了心气;如果女排不拼搏,她们也不会获得世界冠军。如果我们不拼搏,纵然豪情万丈,也无济于事。

  在“众人拾柴火焰高”中练就“风雨同舟”本领。一支优秀的团队,得益于每一位队员。“木桶效应”众人皆知,只有各补短板,团队的实力才能超常发挥,“中国女排”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各司其职,风雨同舟。主教练郎平说,“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正是为这个共同的目标,中国女排将团队合作的“洪荒之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朗婷组合”演绎一次又一次的佳话,“暖心朱婷上线”暂停间隙为队友擦汗,也让人心头一阵温暖。

  从“女排精神”到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成功的定义也许略有不同,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19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叫《夺冠》。里面讲的是中国女排训练和比赛打球的故事。

  里面最感人的是:中国女排比赛打到最后,进入淘汰赛了,她们面对的是世界最强的巴西女排队。中国女排队员们觉得没有希望了,她们的体力也坚持不住了,她们觉得自己一定会被淘汰的'。可她们的教练郎平说了一句话“只有拼才会赢”。这句话深深地鼓舞了她们,她们振作了起来,靠着顽强的毅力,勇敢拼搏终于打赢了巴西队,夺得了冠军。

  为了赢得排球赛,她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吃了很多很多苦,她们磨破了双膝,一丝丝血从护膝里流出来,可她们没叫过一声痛。在接排球的过程中,她们一次次跃起又一次次跌落,身上被地板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可她们顽强地从地板上爬起来,不管身体上的伤痛,继续苦练着。看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我想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要像中国女排那样不怕吃苦,顽强拼搏,就一定会战胜困难。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0

  急急忙忙总算是看了一场电影,《夺冠》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影片。

  利用两小时的时间,主要通过郎平这个主角,通过夺冠故事的讲述,把女排几十年的主要故事都讲明白了,非常难得可贵。

  女排是一个英雄的群体,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鼓舞全国的重要作用,通过女排夺冠故事的讲述,对当前人们是一个系统教育的机会。

  没有人的成功是容易的,从女排开始时期的刻苦训练,到历次女排努力拼搏的过程,无论是老女排死磕日本队获得冠军,还是郎平带领美国队在北京打败中国女排,所有的成功都是努力拼搏的过程,没有人的成功是容易的。

  特别是郎平,虽然在老女排有着铁榔头的美誉,在整个中国女排七连冠英雄史上,郎平只是这个英雄群体的一员,甚至并不是其中最好的。

  后来的事情更是这样,郎平出国留学,应聘美国国家队主教练,带领美国国家队在北京奥运会打败中国女排就像电影里郎平的内心挣扎一样,至少在当时很多中国人看来,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的行为,就是对祖国的背叛。

  她自己虽然也总是用职业教练来说事情,内心总隐隐约约存在什么地方不对劲。

  一个人的成功很难,作为中国女排的一员,郎平成为老女排英雄团队的铁榔头,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排球运动员了。

  在出国留学以及应聘美国主教练的过程中,把当时的美国队带成冠军队伍,更是非常成功的'排球主教练了。

  当时,对当时的郎平和当时的中国来说,远远是不够的,特别是郎平作为中国女排英雄群体的一员,带领美国队在北京打败中国队,这件事上虽然很少有人说,肯定有人把这件事情看作耻辱,特别是对郎平来说,如果她能够阻止美国队获胜,哪怕是因而需要付出很多钱,她都会选择阻止当时竞赛有着自己的规则。

  如果故事到这为止,就是一个国家培养精英运动员,带领外国队打败中国国队的叛徒,所有要素都具备了,在国家队成长为英雄团队一员,出国带着外国队回来比赛,在国家最重要的北京奥运会上打败中国队。

  这不是叛徒,什么才是叛徒,这不是耻辱,什么才是耻辱,基本的爱国主义和为国争光意识哪里去了,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这里没有责怪郎平教练的意思,只是某种情愫的描写。

  后来的事情电影里都讲了,在中国女排各方力量之下,郎平再次回到中国国家队,一系列改革并且带领中国女排再次实现夺冠。

  《夺冠》这部电影,一系列成功群体的剪辑,把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表现的淋漓尽致背后为数众多的拼搏、努力、付出、时间和幸运因素,很多人默默无闻的付出,很多人创造机会,就郎平本身,从一个英雄群体中国女排的一员,到带领美国队在北京打败中国女排,再到带领中国新女排实现崛起,重回巅峰,其中的艰辛,电影里有些反应,女儿白浪是个地道的美国人,很多观点都是美国思维,郎平自己浑身是伤,在美国停车在残疾人车位,离婚好多年才再次结婚,特别是郎平姐姐说的那句话:能不能给我们留下半条命

  这世界,没有人的成功是容易的。

  这是一个狼,郎平的狼一只伤痕累累却十分幸运的狼,每一步稍有差池,都是从英雄到叛徒的距离,她能够走过来,不仅仅是能力,不仅仅是努力,不仅仅是时间,也不仅仅是幸运,而是整个时代给与女排一员的所有综合。

  郎平是幸运的,不仅仅是她的成功,更多的是时代和时间,给她成全幸运的所有要素少一点就不行。

  再说朱婷,也就是新女排那个河南老乡,大个子姑娘,这姑娘去了好几家运动项目,最后来到女排,并且在女排也不是太顺利,总想着到广州打工去河南老家,她的周围,不能够通过考学参军实现改变的,大概率都是广东打工这条路。

  在队里简称朱,实际上大家叫的时候,都是叫的ZHU这里没有骂人的意思,生活总是这样,一切都非常艰难,遇到郎平给朱婷买营养品,朱婷先问问很贵吧这就是实际情况,她害怕很贵,她没有钱,她一直生活环境穷,很多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还有,很多人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

  后来电影里都演了,郎平一边喊着要给女排快乐运动,给女排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人生,另一边是朱婷等女排队员刻苦凝心自我雕琢,从不合格队员到合格队员,从合格队员磨合为卓越团队,最终再次夺冠。

  以朱婷为代表的女排夺冠,既是新女排为国争光的成绩,也是郎平从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女排的叛徒再次回归中国女排功勋之战,对女排很重要,对国家很重要,对朱婷她们很重要,对郎平也很重要比以前的铁榔头更重要,至少也是同样重要。

  现在朱婷作为女排队员也很厉害了。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没有容易的。

  一个英雄团队更是很多人的辛勤付出的结果。

  《夺冠》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1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VS美国。戴着金丝框眼镜的郎平(巩俐饰)坐在美国队教练席上,大气沉稳,目光如电;中国队教练(黄渤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中国队教练望向郎平,目光充满深意,不断经过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视线,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影片开拍前一年,剧组就开始全国寻找演员。最初决定找身高在1米8以上的女性做演员,先教她们打排球然后再试拍,但拍出来效果不够好,也难怪,凡事都是讲专业性!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剧组重新开始,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海选,覆盖范围从中学校队,大学校队,到省队,甚至还有前国家队成员。

  历时半年经过数轮海选、淘汰、表演、训练,终于定下十二位,饰演老女排的演员。其中的陈展,是前国手,曾随中国女排国家队出征2014年世锦赛,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出演了孙晋芳一角。导演陈可辛选角时,曾表示过,他不要人气流量明星,他只要实力派演员。

  国家队选手专门抽出8天时间来集中拍摄,包含了平时训练,以及比赛时的电影画面,如此专业的制作,可见《夺冠》的诚意了。

  通过短短的预告片,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排一种精神、两种传承、三代传奇的故事主线,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的辛酸以及发展的曲折,让大家更加明白体育精神的精髓,让我们更加热爱和尊重体育。

  《夺冠》的题材以中国女排为背景,本就为电影带来了很高的'关注和期待,加上巩俐、黄渤等实力派演员的加持,预估会带来电影票房的高潮。

  在电影院渐渐破冰放片时,很多春节档的大片,为了票房依然没有选择上映,而《夺冠》选择提前放映,正如影片中的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一般。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2

  四年前,我和爷爷奶奶围在电视机旁,看女排夺冠,四年后,我和爷爷奶奶来到电影院,再次看到中国女排夺冠。

  从小我就听爷爷说,“女排,是我们这代人无法忘却的记忆”。当然,我也看过不少次排球赛,其背后的竞争和艰辛也听爷爷说过。时逢佳节,和家人一起去影院,观看《夺冠》,女排精神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在眼前,那一幅幅令人心酸的画面深深的撞击着我,久久不能平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黑暗的夜晚,破旧的训练场里,时不时传来球猛烈撞击的砰砰声,屋子透出的.丝丝亮光在寒风中显得孤独。这便是当时的国家女子排球队,整个训练场只有一个球场,周围的区域除了几个举重器材便再无其他设施。

  此时的日本、美国已采用计算机代替人计算球员的各项数据,反观当时的中国,没几台这样的机器,更不可能运用到排球上。但这不足以阻挡中国女排强大的意志。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拿勤奋来弥补。

  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训练时,木质的地板经常会把手搓的血肉模糊,木刺常会扎进手里,即使带着护膝,也经常因救球摔倒在地,疼得站不起来……

  勤奋,终有一天会化作决赛场上的胜利,当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全场唱起中国国歌,平时的苦,又算些什么?

  此后,由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让一代中国人以排球为自豪。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郎平的运动员生涯结束后,中国女排也落入低谷。

  因为自身的负担和女儿在美国读书的原因,2004年,郎平接受了美国排球队的邀请,担任美国队教练。2008年,郎平带领的美国队在半决赛击败了中国,遭到国人辱骂。

  有些人认为,中国不再需要排球。

  30年前,她带领老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30年后,面对很多人的不解,她毅然提出改革措施。

  新一代女排被带活,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再次获得世界冠军,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我们需要女排,需要女排精神,需要她们传承精神,需要看到她摘取精神桂冠!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3

  嗯!不得不说,陈可辛导演的新作《夺冠》真的是部用心之作!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能体现导演用心的细节之处。就两个例子吧。第一

  是巩皇扮演的'郎指导在给队员开准备动员会的时候,红色外套的衣领一边平顺一边卷折,巧妙的设计突出了郎指导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赛前比赛准备会上。第二处是黄渤扮演的陈忠和指导送郎指导出征2016年奥运会,在机场候机喝着咖啡聊天时,郎指导手边的中国护照,这一设计表明了郎导还是中国国籍!更多的细节,各位可以到影片中自己找寻。其次,再来说说故事线,陈可辛导演通过最关键最具代表性两次比赛,把中国女排夺冠之路的艰辛表现的淋漓尽致!又通过2008年轰动一时的“和平之战”表现了中国女排精神的薪火相传精神!最后要说的就是所有的演员了,一句话赞扬:“所有人的表演,让你觉得就是在看一场战胜自己的表演!”总结,《夺冠》是部上乘的良心作品,是春节档期非常值得“品尝”的一道极品大菜!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4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看了《夺冠》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像中国女排一样,历经坎坷磨难,又是定档又是改名再定档再提档。电影《夺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讲述了郎平初期而不平凡的一生。

  1981年,全国共有电视485万台,按照全国8亿人口计算,平均每165位中国人才拥有一台电视,而这一年,中国女排拿到了首个世界杯冠军。80年代的`世界杯,是几十个人,甚至几百的人挤在一台电视机前观看,当看到中国女排拼到最后一刻,终于拿下冠军时,顿时全国人民沸腾,大家相继涌上街头,欢庆着来之不易的冠军。

  其实这部电影里还蕴含着一些道理,比如在电影中郎平与朱婷的一段对话:

  “朱婷,我问你为什么打球?”

  “为我爸妈。”

  “那你永远也打不好,再想。”

  “为我自己。”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是啊,没有什么人是没有缺陷劣势的,不要老和他人攀比,老想着去成为他人,不必成为别人,只要好好的成为自己。

  还有一个道理,也令我印象深刻,郎平因为身高太高,负重轻,教练一直没有让郎平摸球,她自己认为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到最后,只有更努力,才能摸得到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要懂得控制自己,懂得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懂得不怕吃苦是干好一切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对学习的意识,德智体美劳才能全面发展!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5

  2020年春节即将到来,除了春晚备受关注外,在春节期间上映的贺岁档电影也备受期待。据悉,已官宣在2020年大年初一将上映的电影有《中国女排》、《囧妈》、《唐探3》、《紧急救援》、《熊出没·狂野大陆》等影片。

  彭昱畅饰青年陈忠和

  在多部贺岁档电影中,《中国女排》讲述的是几代中国女排奋斗历程以及夺冠的故事,现如今已经官宣的演员中巩俐出演郎平、彭昱畅黄渤分别饰演陈忠和的`青年及中年时期,多位中国女排运动员也加入到电影中。如今电影即将上映却引发争议,曾任国家女排主教练的陈忠和要求删除关于自己的镜头,引发热议。

  在《中国女排》曝光的拍摄花絮中,彭昱畅饰演的陈忠和曾在影片中疯狂吃鸡腿,并喊出“我配吃,我就要吃”,十分搞笑,此外影片宣传片中关于陈忠和的搞笑戏份还有多个,如抢鸡腿、被暴扣、被砸晕,以及被队员教训没有雄心大志等,也正是此引发了陈忠和的不满。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6

  坚不可摧的力量,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们即便是失败了,也没有意志消沉、“团队精神”依然存在,“军心”依然牢不可摧。女排姑娘们脚踏实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地狱式”训练,她们将最美年华奉献了出来,不攀美、不浓妆艳抹,整日身处“与世隔绝”的环境,用尽全力塑造了永不言败的斗志和“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好似一颗火种,一代代人被她感召、受她鼓舞,激发出奋进的动力,这力量源源不断、薪火相传。这种精气神,不仅体现在历届女排教练员、队员身上,也展现在每一个被她感染、热爱她、传承她的人身上。

  女排精神也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认可、钦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现场,随着女排队长惠若琪一记利落的`探头球,中国女排拿下夺冠的最后一分,英国BBC的解说员激动地说:“中国女排完美诠释了奥运精神!中国证明了,重要的不是如何开始,而是怎样结束。中国是本届奥运的冠军!”

  “用微笑面对蹉跎,看我光明和磊落。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所以我爱过,在角落天空海阔。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穿越过,生命之河……”电影《夺冠》的片尾曲《生命之河》中,王菲、那英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徐徐诉说。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7

  《夺冠》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饰演女排教练郎平,还有黄渤、彭昱畅等人加盟出演,原定9月30日国庆档上映,如今官方宣布提档,观众们可以提前5天看到这部运动题材的热血大片了。

  对郎平这种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的塑造,更是难上加难,但影片通过选角的神来之笔,最终达到了理想效果。

  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青年郎平,她在四个星期内减重30磅,刻苦学习中文,下班回家还要和国内视频上表演课,她说,感觉就像是重走了一遍妈妈走过的路。

  巩俐饰演当教练的郎平,两人的基本外形并不相似,但巩俐多次随中国女排前往训练基地观摩学习,观察郎平的`走姿、语气和神态,甚至注意到她推眼镜的细节、她的口头禅,这才有了因神还原多次上热搜的巩俐版郎平。

  从宣布拍摄开始,《夺冠》就需要面对和克服种种困难。中国女排几十年的风云历史,题材宏大,涉及的人物众多,角度选择和素材取舍都很考验人。导演陈可辛回忆,影片从2020年年底开始筹备拍摄,由于面对的困难很多,他一度怀疑影片能不能完成,在这次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我才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

  这个故事中的核心人物郎平和陈忠和,分别由四名演员扮演。

  巩俐饰演现在的郎平,剧照一出,那个眼神就跟让人信服了。

  第一支预告片出来的时候,郎平就在微博上点赞巩俐:这个背影好熟悉,看得我都有点恍惚了。真像!巩俐!

  黄渤饰演现在的陈忠和,他是郎平最好的搭档,也是女排夺冠的幕后功臣。这也是黄渤和巩俐的第一次合作,真正的王终见王,非常值得期待。

  不仅如此,电影还有很多现役的女排姑娘参演,朱婷、徐云丽、张常宁、姚迪、林莉、刘晓彤、颜妮、惠若琪、丁霞、袁心玥等等。

  预告片中,郎平说:我郎平从来不装,我都是玩真格的。这就是女排精神,为了目标永远拼尽全力。

  从宣布拍摄开始,《夺冠》就需要面对和克服种种困难。中国女排几十年的风云历史,题材宏大,涉及的人物众多,角度选择和素材取舍都很考验人。导演陈可辛回忆,影片从2020年年底开始筹备拍摄,由于面对的困难很多,他一度怀疑影片能不能完成,在这次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我才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

  流汗,流泪,流血,不留遗憾。

  不怕,不躲,不服,永远战斗。

  这就是,中国女排。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28

  中国女排率先发球!

  电影《夺冠》宣布提档,影片将于9月25日在全国上映。影片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经历了无数波折之后,这部令广大球迷和影迷翘首以盼的影片,和我们见面的日子终于走到了倒计时。

  从宣布拍摄开始,《夺冠》就需要面对和克服种种困难。中国女排几十年的风云历史,题材宏大,涉及的人物众多,角度选择和素材取舍都很考验人。导演陈可辛回忆,影片从2020年年底开始筹备拍摄,由于面对的困难很多,他一度怀疑影片能不能完成,在这次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我才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

  对郎平这种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的塑造,更是难上加难,但影片通过选角的神来之笔,最终达到了理想效果。

  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青年郎平,她在四个星期内减重30磅,刻苦学习中文,下班回家还要和国内视频上表演课,她说,感觉就像是重走了一遍妈妈走过的路。

  巩俐饰演当教练的郎平,两人的基本外形并不相似,但巩俐多次随中国女排前往训练基地观摩学习,观察郎平的走姿、语气和神态,甚至注意到她推眼镜的细节、她的口头禅,这才有了因神还原多次上热搜的巩俐版郎平。

  请专业排球运动员参演,甚至找中国女排现役球员饰演自己,这些也保证了影片细节的生动和真实。而演员们在拍摄中,既付出了巨大的辛苦,也得到特别的收获。饰演老女排队员的'前国手陈展回忆,她在深夜拍摄单兵防守训练时累吐了。朱婷则拍摄了自己在里约接到郎导短信时热泪盈眶的戏,她和编剧聊起这段时就落泪了,拍戏这段回忆可能两年三年之后会忘记,但是经过一次重现,再经过一次屏幕的留存,你会永远记住这一刻。

  也许在最近几年的记忆里,中国女排一直代表中国的骄傲,但回顾中国女排走过的路,这一路有坎坷,有波折,有欢笑,最可贵的并非一次次胜利,而是永远在逆境中不言放弃的中国女排精神,这正是《夺冠》所带给我们的故事内核。

【电影《夺冠》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夺冠》观后感04-01

电影夺冠观后感03-17

电影《夺冠》观后感11-06

夺冠电影的观后感11-09

夺冠电影观后感11-25

电影《夺冠》 观后感11-24

电影夺冠观后感05-06

《夺冠》经典电影观后感09-19

电影《夺冠》观后感(精选26篇)12-06

《夺冠》电影观后感(精选14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