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开学3周高三生仍磨蹭不愿上学
晚报记者 肖波 实习生 陈婷婷 报道
睁开眼睛就央求妈妈“可以不去上学吗”,洗脸刷牙吃早饭拖拖拉拉,走到校门口哭哭啼啼不肯进去……开学三周,学生族心理不适进入高发时段。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本周儿少门诊咨询量比三周前翻了一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等均出现开学心理不适咨询小高峰。专家表示,家长的教育观将直接影响孩子是否会染上 “开学焦虑综合征”。
【案例一】
毕业班学生抗拒压力天天迟到
张女士的儿子小吴(化名)是一名刚上高三的学生,在班级里成绩中等偏上,但这学期开学之后,小吴每天早上都赖床,洗脸刷牙磨磨蹭蹭,开学这几个礼拜更是天天迟到。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给张女士询问情况,还说小吴每天在学校也是闷闷不乐。
看到儿子这样,张女士也十分着急。她试探性地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吴总是摇头说没事,但情况并没有好转。万般无奈,张女士只好带着儿子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吴总算说出这段时间自己行为反常的原因。原来,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不管是父母还是周围的亲戚朋友,一直都在不断提醒他:“你开学就是高三了,应该紧张起来了。 ”“高三很辛苦,你要作好准备,明年高考一定可以考上名校。 ”这些类似的话一次又一次地在小吴耳边重复,临近开学,他的心里越来越慌张,害怕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也怕自己最后高考没办法考到理想的学校。
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小吴开学之后不想去学校,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也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复习。
分析
家长教育观直接导致孩子焦虑
针对小吴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表示,不愿上学,拖延时间、迟到,都是典型的“开学综合征”的症状。有的学生到了学校也闷闷不乐、无精打采,而这类焦虑、恐惧情绪从大学到小学全覆盖。
高三学生本身的压力就很大了,而家长不断强调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当孩子觉得自己达不到父母所期待的目标,就开始不敢面对,甚至逃避,不愿去学校、厌学也就在所难免了。家长此时不应再在孩子面前念叨考试的重要性,而是抛弃是非成败、患得患失的想法,以轻松的态度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陈默说,现在的孩子,主要心理问题基本上都和父母家长的教育相关联。家长的教育观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家长的教育观念不转变,类似于“开学恐惧”和“开学焦虑”还会继续存在,情况还可能越来越严重。对于小吴这样的孩子,陈教授也提出建议,孩子不要把家长的话当圣旨,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学会自我分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焦虑恐惧情绪的症结所在,逐步消除这些消极情绪。对于考试的功能、个人的能力和他人的评价也要学会正确认识。
除了家长之外,假期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反差,以及孩子对老师、对学校的印象也是导致孩子开学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最近我们遇到一个孩子,开学后他也是不愿意回到学校。原来他暑假期间一直在全国各地旅游,玩得非常开心,他觉得旅游可以学到更有意思的东西,并不比在学校里面学到的少,老师也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为什么一定要回学校学习’的疑惑,所以他觉得没有必要回学校,只要出去旅游就好了。”陈教授说,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和孩子多沟通,让他们明白学校学习的必要性,注意引导方法,将孩子引到学校学习的正常轨道上来。
【案例二】
优秀妈妈要求女儿完美导致厌学
蔡女士 (化名)是一名公司女高管,自身的优秀和成长经历告诉她,女孩子不仅要在成绩上胜过男孩,生活礼仪方面也不能懈怠。
每天回家,从女儿进门开始,蔡女士就用苛刻的眼光打量。鞋子脱了没摆好重新摆,书本叠得不整齐就重新叠,每个字都要求写得工工整整。至于成绩,毫无疑问,蔡女士的要求也不可能低。然而,天性喜爱自由的女儿和母亲偏完美主义的性格完全不同,妈妈的强迫性要求把女儿逼得成天愁眉苦脸,她终于用厌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的诊室里,她当着医生的面对妈妈说,你给我设定的目标我永远也达不到。
和这个女孩不同的是,开学三周,很多小学生家庭不仅出现了指责,甚至有打骂声。原来部分小学新生因没有适应小学生活,出现了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不听指令等情况,很多新生家长都接到过老师的短消息。一位爸爸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家长开学以来大多都接到过几十条短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和家长“探讨”孩子上课表现问题,希望家长能在家里配合教育孩子,调整其学习习惯。
但很多缺乏教育经验和心理学知识的家长直接把老师的短信当成 “告状”,收到之后就是一顿臭骂或者一顿打。结果导致原本不太适应的孩子更加焦虑厌学,造成了恶性循环。
分析
“鼓励法”最适合缓解开学焦虑恐惧
“和前几年相比,一二年级开学不适的学生相对减少,可能和学业压力减轻有关。”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儿少门诊医生刘漪说。“而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是两个发生心理不适问题的高峰,主要是因为这两个阶段,学生要面对学业的难度明显加大。 ”
“开学了,要收骨头了。 ”这样的话,80%的中国小孩都听过。但上周的一次家长会上,记者从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口里听到这样的一句劝:“请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开学让老师来收你的骨头’之类的话,因为这是在扼杀孩子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 ”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孩子的兴趣和情绪是影响孩子学习相当大的因素,但很多家长却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眼睛里看到的就是那几本作业本,忽略了身后孩子越来越不耐烦的眼神。
上文提到的蔡女士最后不得不接受家庭治疗,她的故事非常典型,相当一部分的开学焦虑情绪其实是父母传染给孩子的。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汪作为在接受他们的咨询时,首先让蔡女士认识到孩子的综合能力水平,接受孩子并不是自己的拷贝这一现实;其次,引导女儿理解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孩子做到自己份内应该做的事,尽到自己的努力。
汪院长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拖拉、抗拒上学只是性格和品格问题,却不明白这可能是心理病,于是一味从外在给些惩罚性措施,但惩罚的效果却并不好。相比较而言,“鼓励法”最适合缓解开学焦虑情绪,家长要练就“发现进步”的眼睛,抓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把孩子心中自信和兴趣的嫩芽慢慢呵护灌溉成茁壮的大树。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的情绪表达没有大人那么丰富,他们常常会通过发脾气、大喊大叫、骂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学习或学校的不满;还有一些孩子则会通过身体的不舒服来表达,在这些孩子身上,头痛、恶心、腹泻、发烧都不是装病,而是心理影响导致的身体出现应激反应。严重的开学恐惧一定要看正规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拖延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行动】
高校为休学一族设“心理通道”
开学之后,休学一年的小李(化名)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办理复学手续。小李本来今年应该是大三年级的学生。高考的时候因为听父母的安排,她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
学习基础的差异导致她和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存在不小差距。自尊心、好胜心较强的小李刻苦努力,并不断和同学比较,竞争。但一年之后小李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依然没有兴趣,她也没能达到转专业的条件,她开始沮丧,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长期的不快让小李郁结成疾,大二的时候,小李觉得自己不能继续在学校进行正常学习,经过学校和一些心理咨询中心的诊断同意,她办理了休学手续。
在一年的休学期间,小李参加了一些课外实践,还找到了一份工作。小李回忆说:“我很幸运,这份工作和我所学专业是对口的,在这段工作期间,我不仅学习到很多,还证明了自己是有能力做事情的人。这次回学校我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我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
但无论如何,休学之后重回学校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存在适应问题。每个学期,沪上各所高校都会接到一些休学申请和复学申请。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就会对这两类学生进行评估、咨询和给出建议。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张麒表示,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病、对专业不感兴趣、人际交往不顺、或者遭遇感情挫折之后,灰心失望、不愿意回到学校,或者回到学校经过心理咨询治疗之后依旧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就会建议这类学生先休学治疗。等到身体和心理都确定康复了再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每一名复学的学生都要先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谈话和量表的评估,如果咨询师觉得他们适合重回校园,就会给学校有关部门相关建议,并在学生复学后给予心理支持,有了这一条绿色的“心理通道”,大部分的复学学生都能够顺利度过适应期。
张麒表示,高校开学恐惧症和开学焦虑症是历来都存在的现象。刚进入学校的新生则是高发群体,他们普遍面临着环境的改变,新生活的适应问题。有些孩子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独立生活,以前父母包办的事情现在都要靠自己解决,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会手足无措。曾经有一个学期开学后,甚至连着出现几个学生轻生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各大高校也推出相应的举措,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为学生减压。学生自己也要适当调节,学会压力释放,当发现问题不对或者情况太严重时,及时地就医寻求专业帮助,战胜“恐惧”和“焦虑”等消极情绪。
【开学3周高三生仍磨蹭不愿上学】相关文章:
孩子为何不愿上学?04-29
磨蹭04-29
高三语文上学期总结10-13
怎样应对孩子起床磨蹭02-08
《小磨蹭吃饭》教学反思05-01
告别磨蹭作文700字05-02
家长请尊重孩子的磨蹭05-02
再见,小磨蹭_850字05-01
你家孩子穿衣磨蹭吗?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