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考生”的困境与大学的尴尬

时间:2023-04-28 08:50:56 高考热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甲骨文考生”的困境与大学的尴尬

中国大学网 >>

  作者:熊丙奇

“甲骨文考生”的困境与大学的尴尬

  凭借甲骨文,黄蛉成为“2009年最牛高考作文”的缔造者;凭借甲骨文,他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还是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四川大学接受一对一的教学。然而这一切,现在出现很大的变数,由川大返聘回校的老教授向学校递交辞职,不再教他了。而学校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还没有定。

  一个学生的命运,居然由一名导师的去留,起到决定作用媒体甚至已称黄蛉的故事戛然而止这出现在现代大学中,很不可思议。据报道,老教授之所以不再当黄蛉的指导教师,直接起因是黄蛉违背了他的意图,接受媒体采访,夸夸其谈;再就是,经过两年的教育,指导老师发现他不是这块料,而且指出,“我们找一个中学生,培养他一两个月,他基本上就可以认识上千个甲骨文了。这个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些理由让人很迷惑,一个学生接受媒体的采访是他的自由,就是违背了导师的意图接受采访,也不至于十恶不赦;这名指导老师已经指导了两年,是不是这块料,应该早就发现,为何却坚持了这么久?既然“找一个中学生,培养他一两个月,他基本上就可以认识上千个甲骨文了”,那么,当初为何川大会这么看重这名学生,让其连续破格,实现“两级跳”呢?难道在录取的时候,仅凭新闻报道,根本没有听任何专家的意见?

  以上这些疑问,需要川大和这名指导教师进一步回应。而从目前的消息分析,川大在录取这名学生时,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学校并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来接纳这名学生,不然怎么靠一名返聘的老教授来实行“一对一”的教学,出现这名教授不干,这名学生的未来就没有了着落的情况?一名老师指导一名学生,本就有师生关系处理不好的风险,也可能存在教师因健康问题不能持续教学问题,就是实行导师制,也通常允许学生和导师之间双向选择。

  抛开对这名学生真实水平的深入考察问题,这反映出川大在录取这名“怪才”时的急功近利,为了追逐当初的社会热点,炒作新闻,而不顾基本的办学规律。这种情况,在我国大学的办学中极为普遍,比如,根本不具基本的办学条件,却贸然扩招,增设学科、专业,给人的感觉是办学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最近,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录取公布自主招生的新政策。北大在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增加了不孝敬父母不得推荐的条款,清华推出了包含“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自强计划”在内的“新百年计划”,人大则推出“圆梦计划”。一种意见是,大学自主招生根据社会变化,推出新政策,反映出大学的进步,但从办学角度看,这只会导致大学在追逐所谓的社会热点时,失去个性与特色。

  大学的招生政策与招生标准,由于涉及人群众多,是不宜经常变动的,这不但会造成考(论坛)生的政策焦虑,也会因政策的变动而造成新的不公问题。在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一项教育政策一经制定,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我们这里,一些政策却是一年一个样,感觉是教育在发展、学校在进步,实则表明决策的随意性。而由于招生政策、标准的随意变动,教育总处于非常态之中,大家不知道,明年又会出什么政策,今年的政策明年会不会取消。

  像自主招生政策,推行九年来,一直受到社会质疑,大学也似乎在针对社会的质疑进行调整,包括目前的清华“自强计划”、人大的“圆梦计划”。而这些是完全可以在2003年推出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时,就全盘考虑,系统推进的。需要注意的是,大学一直声称要通过自主招生,招收到适合自己的学生,可政策、标准不断在变,大学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生呢?

  大学办学应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这样才能形成办学的特色。但我国的大学,独立性和自主性都遭遇行政化的困扰,这是办学决策随意,不能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原因大学行政主导学校的教育与学术决策,而行政追究的是当期的政绩,因此,迎合社会热点,随意调整学校政策,制造炒作点,成为不少大学行政领导的办学思维。如此一来,大学在不断变招出新中,成为“四不像”,尤其当一把手更换之后,以前的做法,甚至可能被全部推倒重来。这样的大学,能形成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吗?

  (千龙网)

www.unjs.com

【“甲骨文考生”的困境与大学的尴尬】相关文章:

甲骨文表情包作文02-09

走出困境作文06-06

关于困境的作文12-31

走出困境作文07-19

面对困境作文09-10

融资困境论文11-24

困境_650字05-02

尴尬的说说05-07

尴尬的时刻08-16

尴尬的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