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文言文命题分析及备考方案
命题分析
一、选材
1.二十四史,半壁江山
对文言文的选材,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二十四史,半壁江山。” 2006年17套试卷中,有9套试卷材料选自二十四史,分别选自《史记》《后汉书》《晋书》《南史》《宋史》《元史》等,其中《史记》出现三次,《后汉书》出现两次。对照2007年的选材《新五代史》《后汉书》《晋书》《元史》《明史》《新唐书》,其中《后汉书》出现两次,我们发现,继《史记》《后汉书》之后,《晋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逐渐为命题专家所看好。
2.传记之外,论事述行
除以人物为中心在二十四史选材外,还呈现两种选材趋势:一是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章;一是涉及论事述行。前者如广东卷《聊斋志异郭生》湖北卷《渔洋山人自撰年谱》福建卷《书博鸡者事》。后者如辽宁卷《冉氏烹狗记》。另外所选这些人物趋向平民化,人物性格也趋向多样化。
3.论说散文,异彩纷呈
今年高考文言文选材的最鲜明的特点是除人物传记以外,有的省份大胆选取了论说文和散文。如北京卷《淮南子泰族训》上海卷《<酌古论>序》江西卷《崔科》湖南卷《韩非子新校注》安徽卷《古砚说》天津卷《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浙江卷《王定国诗集叙》。
二、考点
1.实词
①常见常用,常见更多
实词的考查在18套试卷中,卷卷都有,共涉及70个;其中“数”“期”出现两次,单音节出现69次,双音节只出现一个“比岁”。考生平时复习时,只注意《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用实词是远远不够的,常见实词应引起高度重视。
②词类活用,渐趋热点
词类活用在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后,有6个省市以两种题型考查:一是单独设题考查;一是放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2007年则不同,没有任何一套试卷单独设题考查,考查的方式有所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放在实词中综合考查;一是继续放在文言翻译中进行。前者如全国卷I 中的“民共祠之”“祠”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祭祀”;宁夏卷中的“始城州,周十三里”“城”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构筑城墙”;山东卷中的“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奇异”;四川卷中的“臣不敢私,愿以助军”“私”形容词用作动词解释为“独占”。后者如全国卷2中的“契丹亦利晋多事”“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有利”;上海卷中的“与交友者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与众不同”;安徽卷中的“宜谨宝藏之”“宝”名词作状语“把……当作珍宝”;湖南卷中的“从衣文之媵七十人”“从”使动用法译为“使……跟从”。
词类活用的考查类型涉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等。
③一词多义,势单力薄
2005年江苏卷,曾单独设题考查一词多义,2006年和2007年没有任何一卷单独出现,只在实词与文言翻译中综合出现,频率极低。
④古今异义,偶有出现
古今异义的考查,主要出现两种形式,一是单独命题考试,如上海卷的“书记”“待遇”“当时”“自娱”;二是偶尔在文言翻译中综合考查,如全国卷2“皆以契丹可取为言”中的“可取”。
2.虚词
①相对集中,涉及16个文言虚词,《考试大纲》规定考查18个,卷中涉及16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以、而、于、其、之、为。值得注意的是除《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外,“见”“已”等常用虚词也偶尔出现。
②“以”字用法,单独设题
2006年江苏卷首次将考查频率最高的“以”字单独设题,2007年上海卷也将“以”字单独设题,可见其重要性。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后,各省市试题中出现8次。考查形式,除广东单独命题外,其余均放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涉及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等。
4.句读
句读即断句,是标点符号的另一灵活考查方式。2006年北京卷、广东卷、福建卷均有断句题出现。2007年辽宁卷、广东卷、北京卷有断句题出现。
5.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形式为两种:一是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仍为主流;一是单独给出段落和翻译画线句子,今年只有福建卷是单独给出段落翻译句子。
6.归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最为重要的考查,每卷均考,应引起高度重视。
备考方案
一、立足课本,整理积累
复习文言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在通读每篇课文之后,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将每篇文章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进行整理,逐步消化,做到迁移活用。
二、多记多练,注意方法
常见实词120个,宜勤查字典,把握意义,读懂例句。遇通假字,要明确通假字的规律,区别古今字的运用,熟悉异体字的写法,能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注意初高中所学通假字的积累与迁移。对待古今异义,应掌握词义的演变情况,如词义扩大、缩小、转移与感情色彩的变化。多义词是文言文考查中的难点,掌握一词多义:一要明确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采取记住少数词义,用识别现代汉语词义的方法识别大多数词义。有时偏义复词也不可忽视。
三、掌握虚词,夯实基础
虚词的学习,重在从句意人手,分析其用法与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其用法与意义,通过比较,分析语法结构,确定词性,切实掌握所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谨记原则,综合运用。
文言文翻译,重在考查考生的积累与综合运用。如果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知识掌握较为到位,掌握了翻译的基本要求、原则与方法,自然水到渠成。
五、明了内容,精心筛选
信息筛选试题的设题方式,通常是对某一问题直接提问,对某一方面的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整体把握文意或段意,以便根据上下文把握备选材料的意思,明确题干要求,掌握分类材料的类属。历年高考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大致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二是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三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四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正确的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审题干,明概念。看清题干,把握题干说明的内容。
2.溯选文,识主体。将所列文句回归选文,分析并对照主体。
3.入语境,看句意。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所列文句。
4.明事理,判性质。根据所列陈述某种事实的句子的性质,作出明确判断。
六、分析特点,准确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考查考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近些年主要选取人物传记作品片断作为阅读材料,突出地考查人物的言行经历与形象特点,当然也有涉及状物述行的,侧重对“物”与“行”的分析。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考题大都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注意句间关系,准确地分析文章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选择。命题者通常设置以下误区:1.时空倒置,移花接木;2.妄加推断,节外生枝;3.曲解词义,解说失真; 4.无中生有,混淆是非。
解答这一类试题,宜在解题思路上下功夫:
1.全面阅读,整体把握。阅读时应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一是把文章主要材料梳理清楚,并进行合理归类;二是将叙述内容与说明或阐述性内容之间的关系弄清;三是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作者赞成或反对什么,条分缕析,不能遗漏。
2.抓住题干,读全把准。
读全,即对题干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把准,即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用法、明白意义,还是掌握句式特点。
3.借助注解,巧解题目。阅读文后的注释,常常可以有意外的收获,有的可以解释知识问题,有的可以了解写作意图,有的则可以明确立旨所在。由注释有时可知人物的优劣,有时可知情节的内容,有时则暗含作者的态度。
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命题者常常夸大事实,故意迷惑;偷换概念,搅乱是非;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正误相乱,以假乱真。因此,答题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排除命题中设置的干扰因素。
5.回归原文,仔细核对。回文查对,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七、把握倾向,揣摩感情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与感情色彩。分析时应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作出客观的剖析、评价。解答时,应整体分析,弄清文段的体裁,分辨话题范围,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内容与形式、整体与局部、题目要求与选项、内容与语气等,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必要时进行因果分析、本质分析或比较分析。一般文章中,因与果有时在一起,就此可上溯或下寻便能接到,有时有果无因或有因无果,则需推断。有时甚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则需进行对比分析,将文段中人物的身份、地位、人际关系、语言、行动、精神品质及性格特征等进行对比,选项与原文内容对比,选项与选项对比,从中找出不同之处,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