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
求职,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向企事业单位寻求为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
(一)、虚假广告陷阱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为了招到条件较好的毕业生,会夸大或隐瞒自己的某些情况。比如: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往往故意扩大用人单位规模和岗位数量,进行虚假宣传;或者把招聘职位写得冠冕堂皇,不是“经理”就是“总监”,但实际上却只是“办事员”、“业务员”,根本没有广告上写的那么诱人。
(二)、色情陷阱
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招聘、面试等侵犯学生。有一些招聘广告上称招聘男女公关人员,月薪上千或上万,令一些涉世不深的毕业生调入陷阱。所谓“男女公关”实则是从事性服务;所谓“高薪”实则是从事性服务时客人所给的小费。面对这样的问题或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随便跳入这种陷阱。
(三)、 陷阱
所谓 ,本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 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
该经营方式受到国家的严令禁止。现在的 者首选对象常常是急于挣钱的打工者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欲骗对象的电话后,便打着同乡、同学、亲戚等幌子,以帮忙找工作为由,以高薪为诱饵,因人而异,投其所好,骗求职者去进行非法 活动。求职者一旦进入陷阱,便限制人身自由,被迫从事 ,要么交3000-4000元入门费,要么花3000-4000元购买 产品作为入门条件。 组织者还采取扣留身份证、控制通讯工具、监视等手段不让受骗者离开,强迫他们联系亲友前来,或者寄钱寄物从中牟利。
(四)、协议陷阱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一经签订,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按照有关规定,就业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这样就可能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纠纷。常见的毕业生签就业协议过程中遇到的陷阱又分为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2.用人单位不跟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4.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霸王合同”
(五)、试用期陷阱
试用期,就是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但决非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单方“试用”。我们这里所说的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了相互了解而选择、约定的考察期。
一般来说,单位用人有试用期是正常的,试用期的薪水一般都不高,等到转正之后,薪水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很多公司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抓住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堂而皇之地打出试用期的牌子,看起来非常规范,待试用期一过,以种种理由告诉求职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将其解聘了。这样的公司不断地炒人,毕业生永远不会成为正式员工。
(六)收费陷阱
当前,在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设立各种名目向毕业生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如风险抵押金、违约金、培训费等。一些单位可能规模不大,薪水不高,但是开出了一些诱人的条件。比如说,在某大中城市工作,或者能解决这些大中城市的户口问题。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学生很容易被这样的条件迷惑。双方谈得差不多了,单位又表示,为了增加双方的信任,学生在工作之前必须交押金。等学生交完押金,工作一段时间后,单位的有关人员就表示,聘用之初说定的工作岗位要有些调整,可能把你派到偏僻地区或冷僻部门,而这些地方是学生肯定不愿意去的:单位算准了学生不愿意去,就说学生不服从单位安排,也是主动毁约放弃这个岗位,这样,学生交的押金自然收不回来。
(七)薪酬陷阱
所谓薪酬陷阱,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前来求职的毕业生,等到其正式上班时,招聘时的承诺则以种种理由不予兑现;或是针对薪酬中的一些不确定收入,进行虚假或模糊的承诺,最终不能兑现;或者“缩水兑现”。
(八)智力陷阱
有些单位按程序假装对应聘毕业生进行面试,再进行笔试。在面试、笔试时,把本单位遇到的问题以考察的形式要求前来应聘者作答或设计,待毕业生利用专业优势完成其承担的项目后,再找出各种理由推辞,结果无一人被录用,用人单位却将应聘者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使毕业生陷入智力陷阱。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
一、招聘信息陷阱
虚假职位信息
有些不良企业会发布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职位来吸引求职者。例如,在招聘网站上发布高薪、轻松的工作岗位,如 “网络兼职,日赚千元” 等信息。当求职者前来咨询时,就会以各种理由要求缴纳费用,如 “会员费”“资料费” 等,一旦交钱后,所谓的工作就会消失不见。
还有一种情况是职位描述与实际工作内容严重不符。比如招聘广告上写的是 “市场专员,负责市场调研和策划”,但实际入职后却变成了单纯的电话销售,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打电话推销产品,和求职者期望的工作相差甚远。
夸大公司实力与前景
部分公司为了吸引人才,会夸大自身的规模、业务范围和发展前景。它们可能在面试过程中吹嘘公司即将上市、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或者有广阔的市场份额等。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是公司财务状况不佳、面临倒闭风险或者业务停滞不前。例如,一些小型的创业公司,为了招募到优秀的毕业生,声称自己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下一个行业独角兽,但实际上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资金链也很脆弱。
模糊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
一些招聘信息故意不明确工作地点,只写大概的区域范围,如 “城市中心区”。当求职者通过面试后,才发现工作地点非常偏远,交通不便,这给求职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对于工作时间,有些企业会模糊处理,如写 “弹性工作时间”,但实际上是需要员工经常加班,甚至没有加班费。或者在招聘时说是正常的 “朝九晚五” 工作制,入职后却要求员工 “996”(早上 9 点到晚上 9 点,一周工作 6 天),严重影响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平衡。
二、面试陷阱
面试地点偏僻或不正规
如果面试地点在偏远的郊区、居民楼或者没有正规办公场所的地方,这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一些非法的传销组织或者诈骗团伙会选择这样的地点进行面试,便于控制求职者。例如,将面试地点设置在一个偏僻的仓库改造的办公室,周围人员稀少,一旦求职者进入,就很难脱身。
还有些公司会在酒店房间或者临时租用的场地进行面试,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正规的公司一般会在自己的办公场所或者比较正规的商务写字楼等场所进行面试。
收取面试费用
正规的企业是不会收取面试费用的。但有些不法分子会以 “面试费”“体检费”“服装费” 等名义向求职者收钱。比如,声称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制作工作证或者购买工作服,入职后会退还,但实际上一旦收取费用后就不会退还,而且求职者也不会得到所谓的工作。
面试过程中的不合理要求
在面试过程中,有些公司会要求求职者提供一些不合理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原件、银行卡密码、家庭详细住址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导致求职者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受到威胁。
还有的公司会要求求职者进行一些不适当的测试,如要求女性求职者穿着暴露的服装进行所谓的 “形象测试”,这是对求职者人格尊严的侵犯。
三、合同陷阱
口头承诺不兑现
有些企业在面试过程中会给求职者很多口头承诺,如 “高额的奖金”“快速的晋升机会”“完善的福利” 等。但这些承诺没有写进合同里,当求职者入职后,公司就会以各种理由不兑现这些承诺。例如,口头承诺每年有两次出国旅游的机会,但在合同中没有提及,最后也不会兑现。
合同条款模糊或不平等
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条款如果写得模糊不清,就容易引发纠纷。例如,合同中只写了 “工资根据公司效益发放”,没有明确具体的工资数额和发放方式,这使得公司在发放工资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还有一些合同存在不平等条款,如 “员工离职后三年内不得从事同行业工作,否则需支付巨额违约金”,这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造成很大的限制,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理的。
四、培训陷阱
以培训为名收取费用
有些公司会以 “岗前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等名义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他们声称这些培训是为了让求职者更好地适应工作,但实际上培训内容可能质量低下,甚至与工作内容无关。而且,培训结束后,公司可能以各种理由不录用求职者,或者录用后工资待遇与之前承诺的不符。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相关文章:
大学生常见求职陷阱06-20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10-10
大学生求职常见的求职陷阱08-19
常见的求职陷阱08-22
大学生求职陷阱常见类型10-24
常见求职陷阱汇总09-29
常见的毕业求职陷阱09-21
大学生求职常见的4大陷阱08-03
大学生常见的八种求职陷阱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