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去关心身边的人[2]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主动去关心身边的人[2]
。我们社会中绝大多数都是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做着不起眼工作的普通人,整日为生计所奔波操劳。因为渺小,这些人常常被忽视,只有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突发事件时,才能体会得到他们也很重要。弗雷德是一个普通的邮递员,负责为小区的住户收、送邮件。他听说小区内有一位职业演说家,叫桑布恩先生。桑先生一年有160~200天在外出差。于是他向桑先生索要一份全年行程表,桑先生很奇怪,问:“您有什么用?”他回答说:“以便您不在家时,我暂时代为保管您的信件,等您回来再送过来。”这让桑布恩很吃惊!因为他从未碰到过这样的邮递员。桑先生回答道:“没必要这么麻烦,把信放进信筒就好了,我回来再取也是一样的。”弗雷德解释说:“窃贼经常会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发现是满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住户就可能要深受其害了。”弗雷德想了想,接着说:“这样吧,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上,我就把信放到里面。塞不进邮箱的邮件,则搁在房门和铁栅门之间。如果那里也放满了,我把其他的信留着,等您回来。”弗雷德的建议无可挑剔,桑先生欣然同意了。两周后,桑先生出差回来,发现门口的擦鞋垫跑到门廊的角落里,下面还遮着个什么东西。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桑先生出差期间,美国联合快递公司把他的包裹投到别人家了。弗雷德看到桑先生的包裹送错了地方,就把它捡起来,送回桑先生的住处藏好,还在上面留了张纸条,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费心地用擦鞋垫把它遮住,以避人耳目。弗雷德是一个普通的邮递员,相貌平常,外表也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但他却用真诚和热情感染着周围的人,他人性化的贴心服务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他的故事改变了2亿美国人的观念,他以他的行动向世人揭示了“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这样一个道理。弗雷德是职业化的典范,他真正做到了“以此为生,精于此道”。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忠于职守、认真履行本职工作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崇高精神。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敬业就是尊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一定要做好的事。敬业首要的是一个“敬”字,体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的职业道德,其中包含了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敬业精神是一种最起码的为人之道,也是任何人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邮递员是平凡的职业,收、送邮件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他们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而往往忽视了他们对于大家的重要性。平凡的工作和语言,是他们的生活轨迹。但对于他的客户们呢?只要是生活在他们周围的人,都能体会得到他们的重要性。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职位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表现,反倒是工作表现最终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地位。只有相信自己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哪怕只是一份最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也能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每个人都需要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有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自己的重要,家人关怀你、爱你;因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单位离不开你,工作对象需要你。觉得自己重要,让身边人感到自己的重要,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做好自己,对人对己都很重要。在最需要自己发光的地方折射出最明亮的光芒。一滴水在大海里显现不出自己的价值,如果在沙漠里呢?一片小树林在森林中总是被淹没着,如果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呢?雨水在南方潮湿气候下并不起眼,但在北方干旱地区却极为珍贵;一小撮火在夏天人人都排斥,但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却成了人们的最爱……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只有在有需要的地方,它的价值才能展现出来,其实人也是这样。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苦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能得以体现,郁闷地认为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发挥,感叹着自己的人生不能发光发热,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渴望着被社会认同,却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上哪里去做,
资料共享平台
《主动去关心身边的人[2]》(https://www.unjs.com)。只有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才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地方,是能让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的地方,也是能让自己活得最快乐、使生活最有意义的地方。从客观上说,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是自身才华最容易得以施展的地方,客观环境允许你的能力有得以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像在用不着你的地方,处处受制约,做事显得画蛇添足般。从主观上讲,在需要自己的地方,自身也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与使命感,更能激发出动力去努力使自己做好,把事情做好。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是更容易出成绩的,在发光发亮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一举两得。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让自己成长。哪里是需要自己的地方?其实简单解释来说,就是用得着你的地方,能给予你空间发挥才干的地方,可以让你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的地方,也是你自身的价值感与周围人的认同感、社会承认感集于一体的地方。比如,现今社会上号召有学识和愿意奉献自己能力的朋友到一些贫困的地区支教、支医,因为那里很需要这样的人才,那里往往都是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艰苦、物质回报与付出不能等同的地方。可是到一个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客观上就给予了自己极大的空间,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主观上又会产生“没我不行”的想法,极大地增长了自己去认真做好这件事的自信,特别容易把一件事做好。另外,在最需要的地方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虽然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勤奋努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环境结合起来。离开客观环境,个人的价值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些需要自己的地方,或许艰苦,或许平凡,但也是自己成长、成才所必须经历的。一群刚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学生和一些志愿者共10名一起转道北京,去湖南湘西自治州义务支教,他们满心想着的是如何教育那些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多学点东西,改变他们。一年时间快过去了,他们惊讶地发现,“最大的改变其实是自己”,“很多东西是在香港学不到的”。4男6女的10名志愿者分布在湘西吉首的3所乡村学校分别担任语文、英语、物理、地理、美术、音乐等科目的教学。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见到这些在他们看来学识渊博、能歌善舞、英语流利,还会玩计算机的老师,高兴极了;而来自人均收入2.5万元的香港的这批大学生,有3人还是从工作岗位上辞职来的,看到贫瘠的大山,看到开学时家长们交上的零零碎碎的钱,看到孩子们吃饭时的白饭就咸菜,吃惊感慨之余,更多的是心疼,是难过。他们第一节课上英语口语,惊奇地发现这些初二的学生根本开不了口;第一次上音乐课,那些会打苗鼓甚至舞狮子的孩子居然连声部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刚来时学生们并不能接受他们,上课时课堂里总是闹哄哄的,学校的教学设备非常简陋,教学双方都很吃力。后来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教学用具,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比如英语课让孩子们看实物、看图片,讲故事、讲笑话,音乐教学又组织了一个45人的合唱团和一支15人的口琴队。没想到训练不到一个学期,有同学参加市比赛,居然获得了三等奖!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有所成效。常常说学生的成就就是老师的成就。学生的学有所成,就是老师的闪光之处。他们有人说:“来湘西之前,我曾说过要做一盏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被照亮的人恰恰是自己。”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是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历的过程,是在社会大舞台上砥砺品格、锻炼成长的过程。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追求自我生活的安逸,在需要自己的地方,为需要帮助的人谋取幸福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自身价值的体现必须附着于某些其他的人、其他的事和物。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用知识去开拓他们的心灵;在有需要的地方发挥才干,用科学手段减灾丰产。在一些贫困物质缺乏的地方锻炼,体会民间疾苦,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人发展,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可以最大化地开发自己的潜力,把所学之物尽量用于实践,才能让自己有所成长。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发的光会最亮。
【主动去关心身边的人[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