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爱国故事10个

时间:2024-11-29 13:42:06 志华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梅兰芳的爱国故事(通用10个)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梅兰芳的爱国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梅兰芳的爱国故事(通用10个)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1

  爱国主义是干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喜爱。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

  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友。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时,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然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看梅兰芳烧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传来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兰芳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笑着对夫人说:“天亮了,这群日本强盗可真完蛋了!”

  这天,几位朋友兴高采烈地来到梅家道喜。只见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手里的一把纸扇遮住了半个脸。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对吧?”

  梅兰芳笑着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说:“抗战胜利了,我就要重返舞台了!”

  不久,梅兰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观众场场爆满。他们说:“我们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给日本鬼子唱戏,如今刮了胡子的梅兰芳!”

  心里装着观众梅兰芳是表演大师,但他从不对观众摆架子,对同行也谦虚礼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戏德。

  过去,演员唱一场戏给一份钱,有病可以请假,遇到天气不好还可以“回戏”(即临时宣布停演)。可梅兰芳尽量克服困难,处处替观众着想。他说:“观众事先不知道回戏,顶风冒雪从老远赶来听戏,让人家白跑一趟,太不应该了。”

  有一次,他嗓子哑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极重的戏。这可怎么办呢?那天,他很早就来到舞台,每隔半小时就喷一次药,嗓子却一点不见好转。大家很着急,有人提出回戏,可梅兰芳知道剧场里已坐满了观众,怎能让他们扫兴而归呢?他没有同意,强打着精神化妆,大家都很替他担心。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梅兰芳上场了,他和刚才判若两人,精神焕发,唱念精彩。不过,内行人却听出他的嗓子变窄了。戏演完后,有人赶往后台,关心地问:“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变窄了?”

  “您还不知道吧?前两个钟头,我的嗓子还是哑的呢!”

  “那您怎么还上台?这是怎么唱出来的呢?”

  “不上,怎么对得起观众?我这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临时用的一个急救方法,这戏是用半个嗓子唱的!”

  “半个嗓子,这怎么唱?”

  “这是全凭一股虚劲把嗓子提起来唱的,劲头如稍用过一点儿,马上又会哑不成声。这是假嗓,怕低不怕高,怕宽不怕窄。过去我也从来没用过,今天完全是临时逼出来的。”

  在场的人都感叹不已,不仅为他丰富的舞台经验所倾倒,更为他一心为观众着想的精神所感动。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2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最近要外出演戏,一边携家率团星夜乘船赴港。

  梅兰芳来到香港后,深居简出,不愿露面。为了消磨时光,他除练习太极拳、打羽毛球、学英语、看报纸、看新闻外,把主要精力用来画画。他喜欢画飞鸟、佛像、草虫、游鱼、虾米和画外国人的舞蹈。这些作品,家人和剧团人员看到后十分高兴,都说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美感和欢乐。

  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苦不堪言,担心日本人会来找他演戏,怎么办?他与妻子商量后,决心采取一项大胆举措: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他对友人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3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京剧又是我国戏曲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梅兰芳从小学戏,靠勤学苦练和勇于实践,很早就成了名,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他不但艺术精湛,而且有爱国思想,立志要把京剧介绍给外国,在世界上宣传中国传统艺术。

  1919年以后,梅兰芳先后到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访问并演出。他以精采的表演和东方人的气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受到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戏曲的表演,非常新奇。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和梅兰芳会面,结成好友,对中国戏曲给予很高评价。国外有些人还把中国戏曲艺术和欧洲戏剧两个流派称为世界戏剧三大体系。梅兰芳为中国戏曲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梅兰芳受到了日本人的监视。日本人要求这位世界驰名的.中国演员出来演出,好美化他们的侵略行为。梅兰芳拒绝了。他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留起了胡须。因为他是旦角演员,留胡子意味着将不再登台表演。为了祖国的荣誉,他宁愿割舍了艺术生命。这一爱国行为,受到了普遍赞扬,为中国人争了气。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4

  梅兰芳,中国京剧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立场。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上海沦陷后,梅兰芳深知自己作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的影响力。为了不被日本人利用来粉饰太平、收买人心,他毅然决定息影舞台,暂居香港。在香港期间,他蓄须明志,坚决不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日军司令酒井曾派人多次邀请梅兰芳演出,甚至以军法相威胁,但梅兰芳始终不为所动。他注射伤寒预防针使自己发高烧,以重病为由拒绝了日军的演出要求。梅兰芳的这一举动,不仅表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1941年香港沦陷后,梅兰芳回到上海,闭门谢客,以画自遣。他拒绝了所有戏院老板的演出邀请,靠卖画和典当度日,以维持生计并接济苦难的同行和亲友。他的画作中,常寓含深意,借以表达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对祖国的热爱。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立即剃须吊嗓,重返舞台,以精湛的演技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他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赞许。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5

  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京剧演员,更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艺术家。在九一八事变后,他深感国破家亡之痛,为了鼓舞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他编演了多部爱国剧目。

  在上海期间,梅兰芳与叶玉虎等一起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部爱国名剧。《抗金兵》讲述了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生死恨》则反映了敌人刺刀下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激励了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这两部剧目一上演,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梅兰芳通过编演爱国剧目,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更激发了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6

  梅兰芳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致力于将京剧艺术介绍给世界,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1919年以后,梅兰芳先后到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访问并演出。他以精彩的表演和东方人的气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戏曲的表演,感到非常新奇和震撼。梅兰芳的表演不仅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更增进了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

  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虽然身处敌占区,但他始终坚守艺术阵地,不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通过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同时,他也通过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和合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国际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梅兰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爱国情怀。他不仅是中国京剧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和坚定立场的爱国者。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7

  梅兰芳,中国京剧艺术的杰出代表,在抗日战争期间,展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梅兰芳为了不当亡国奴,毅然决定息影舞台,暂居香港。为了表示对日本侵略者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他蓄起了胡须。梅兰芳是旦角演员,留胡子意味着将不再登台表演。这一举动,不仅是对艺术的割舍,更是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在香港沦陷后,他回到上海,闭门谢客,靠卖画维持生计,坚决不为日本侵略者演出。他的这一行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为中国人争了气。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8

  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不仅蓄须明志,还积极编演爱国剧目,以艺术的形式鼓舞人民的'抗战斗志。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而《生死恨》则反映了在敌人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这两出戏一上演,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梅兰芳通过精湛的演技,将爱国思想传递给观众,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9

  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多次受到日伪政权的邀请,希望他能为他们演出。然而,梅兰芳始终坚守自己的爱国立场,坚决拒绝了这些邀请。有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使自己高烧不止,以此拒绝了日军的邀请。他的`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一名艺术家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 1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一天,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高兴地说:“抗战胜利了,我就要重返舞台了!”不久,梅兰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观众场场爆满。他们纷纷表示,要看看八年不给日本鬼子唱戏、如今刮了胡子的梅兰芳。梅兰芳的.重返舞台,不仅是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更是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爱国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梅兰芳的爱国故事不仅体现在他蓄须明志、编演爱国剧目、巧拒日伪邀请等具体行动上,更体现在他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爱国精神。他的这些行为,不仅为中国人民树立了榜样,也为世界艺术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10个】相关文章: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09-13

名人故事:梅兰芳10-01

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事08-24

名人爱国的故事08-31

名人故事:屈原的爱国故事07-31

爱国名人的故事08-03

坚贞爱国的名人故事08-13

中国爱国的名人故事09-14

爱国精神的名人故事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