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测评:履历分析法
什么是履历分析
履历分析又称资历评价技术,是通过对评价者的个人背景、工作与生活经历进行分析,来判断其对未来岗位适应性的一种人才评估方法,是相对独立于心理测试技术、评价中心技术的一种独立的人才评估技术,
测评:履历分析法
。近年来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被广泛地用于人员选拔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使用个人履历资料,既可以用于初审个人简历,迅速排除明显不合格的人员,也可以根据与工作要求相关性的高低,事先确定履历中各项内容的权重,把申请人各项得分相加得总分,根据总分确定选择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履历分析对申请人今后的工作表现有一定的预测效果,个体的过去总是能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他的未来。这种方法用于人员测评的优点是较为客观,而且低成本,但也存在几方面的问题,比如:履历填写的真实性问题;履历分析的预测效度随着时间的推进会越来越低;履历项目分数的设计是纯实证性的,除了统计数字外,缺乏合乎逻辑的解释原理。
履历分析技术的主要方法
1、履历分析项目的筛选和权重确定
履历表项目的个数从现有的调查情况来看,15—800个不等。但均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测评者能够核实的项目,例如家庭住址、家庭情况、工龄、学历、年龄等等;另一部分则是不能核实的项目,例如述职报告、自我工作小结等。
履历分析项目的筛选依据是职务分析及岗位描述。在确定履历分析项目和权重前必须对被评价对象的拟任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以系统、全面地确定该工作岗位对人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学历、技能、资历、品质等)的基本要求,
资料共享平台
《测评:履历分析法》(https://www.unjs.com)。履历表的项目数量需要根据拟任岗位的特点和评价需要而定。用于国家主要安全部门的履历分析表可能会包括数百个项目,而一般的简单劳动岗位则可能只需要几个或十几个项目。权重确定依据是项目内容与未来岗位要求及工作绩效的相关程度。在履历表的项目中,与拟任岗位有关的项目应赋予较大的权重。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大专以上学历的人80%有优秀的工作表现,而低学历的人只有40%的人有优秀的工作表现。在履历表的加权设计中,就可以为高学历的人记80分,为低学历的人记40分。
履历分析项目的筛选应该依所要填充的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变化。在确定履历分析的项目内容时,还要注意评价项目的可检验性。不可检验的项目或可检验程度低的项目对于履历分析来说,其效用将大打折扣。
2、设计加权履历表
履历分析的主要工具是加权履历表。
用于领导人才履历分析的加权履历表通常由以下三个方面的项目构成。
(1)个人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宗教信仰、主要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婚姻与本人健康状况等等。
(2)个人经历
这是履历表的重点部分。用于资历评价的履历表必须对如何填好个人经历做出具体、明确的说明。如:。个人经历从何时填起,时间间隔如何确定,经历中是否应包括职务情况的说明、证明人姓名、职业和联系方式等。
(3)个人历史和政治表现情况
这一方面的构成包括何时、何地、何故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个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现,个人有无重大历史问题,目前的工作与表现情况,有无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等等。
如何用履历分析技术评估人才
一般而言,履历登记表主要包含三大类项目:
【测评:履历分析法】相关文章:
职业测评目的09-10
考研复试心理测评06-24
职业测评与专业选择06-22
职业兴趣的自我测评08-07
职业测评结果的运用09-27
人才测评实施的主要程序10-08
职业价值观测评09-15
学生综合测评自我评价05-22
大学综合测评自我评价09-10
简短的综合测评自我评价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