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入职别光看工作 留意脚下“陷阱”
据新闻晨报,对一些初入社会的懵懂大学生来说,很多求职和入职的“陷阱”是他们所未知的,
求职、入职别光看工作 留意脚下“陷阱”
。近期,智联招聘对常见的求职陷阱进行了调查,其中职场新人中招率最高的是免费劳力,达45%。维权1:求职
识破五大常见求职陷阱
■陷阱一
求职,先缴纳各种费用
职场新人中招率:30%
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学生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学生付钱以后,招聘单位要学生听候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其次,少数用人单位为了谋取钱财,通过招聘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培训费、押金或服装费等,从而获取不当得利。有些公司会佯装正规,让大学生通过层层筛选,最终获得面试机会,面试通过后,就要求先交服装费等,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公司会签署一系列协议等,将最终不退费的要求“转嫁”给求职者。
■陷阱二
骗取求职者个人信息
职场新人中招率:25%
求职者在不具备中介服务资格的小网站上投递简历,隐私无法受到保护;或者在大型网站上求职,但是对个人信息的浏览权限没有设限制,导致自己的.详细联系电话和地址毫无保留的泄露在互联网上,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不法者盯上,利用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陷阱三
企业骗取免费劳力
职场新人中招率:45%
最让人难以防备的职场骗局,是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后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却不必负任何法律责任。这类骗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各种理由告诉求职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无奈之举,从而再以很少的薪水继续招聘同样也不会熬过试用期的新人,周而复始,降低成本,
资料共享平台
《求职、入职别光看工作 留意脚下“陷阱”》(https://www.unjs.com)。面对这样的招聘,求职者不要轻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应该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同时也要考察一下该单位现在用人的情况,如果人来人往,怨声载道,还是吸取前车之鉴,另寻明主的好。另外一种手段就是非法延长试用期,才半年合同,试用期却有3个月。试用期本意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期限。但是一些单位为了减低用人成本,利用试用期的低薪“了解”得没完没了。其实关于试用期,下文将会详解。
■陷阱四
实际报酬与招聘信息不符
职场新人中招率:35%
目前,不少公司为了吸引求职者,变相抬高招聘信息中月薪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中的水分需求职者仔细甄别。这种“看上去很美”的薪资不仅不能让求职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反会让求职者失去了很多应得权益。专家指出,不少企业在招聘中虚标薪资待遇,将公积金、社保金等国家明文规定应按规定基数由企业缴纳的费用也一同计算在月薪中,作为薪资发布;录用后,企业又不按国家规定的缴纳基数为员工缴纳相关费用,而是自定某个数额作为某项补贴直接打入员工的工资卡中。企业的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求职者本身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社会统筹这一公共利益。
■陷阱五
美化职位信息,实际职位与招聘信息不符
职场新人中招率:20%
现今,很多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结果到了岗位,应聘者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有的单位也会以“到基层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使他们继续工作下去。
粉饰招聘岗位使得求职者就职后往往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很大。不过,有些求职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选择了安于现状,继续从事这份工作,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揭秘劳动合同中暗藏的五大玄机
从职场上来看,很多劳动争议事件是因为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没有引起注意而引发的,据此,笔者采访了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律师屈晓蓉,本期将引领读者将劳动合同中的五大需特别注意的要件“一网打尽”。
◆玄机一:试用期
看试用期是否合法是第一步
屈晓蓉表示,就劳动合同期限的试用期来说,法律从约定期限、约定方式以及试用期工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玄机二:合同中的必备条款
五项条款需谨慎对照 【求职、入职别光看工作 留意脚下“陷阱”】相关文章: 2.求职别误入圈套 3.看目标,别看脚下 8.求职慎防求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