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制度

时间:2024-06-12 20:58:38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种姓制度

  印度文明作为世界上的一种古老文明,为人类贡献了很多它独到的思想,不了解印度文明,可以说我们对世界文明的理解就是不完整的,

种姓制度

。要了解印度文明,关于它的历史和宗教、制度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其中最令我们这些异族难解的部分,往往外国人以猎奇的眼光去看印度的“种姓”,就如同外国人跑到中国来津津乐道“小脚”、“辫子”一样,很可能被当地人视为侮辱。 种姓是印度特有的制度,是理解印度社会和文化的一把钥匙。

种姓制度

  对于印度种姓制度最粗浅的印象不外乎,职业世袭,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互相不能通婚、交往,不能共食、并坐,种族歧视严重。是最为显明的等级制度。但这肯定不是印度种姓制度的全面反映,一个制度能够存在几千年必然有内在合理性,比如种姓制度为核心的印度教在印度兴盛至今,而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反而在印度颓败了,转移到其它国家才能生存发展。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虽然以现代的眼光看去,种姓制度极大的不合理,所以印度1947年独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里就明确规定废除种姓,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记录里没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至少从法律上说,印度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身份歧视。但事实上它不可能一夜之间消亡,而仍然影响着印度人民的生活。种姓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印度人的职务、地位、上升机会和障碍。种姓也决定了一个印度教徒应该在哪里出生,在哪里居住,吃什么样的食物(通常高种姓人吃素食),穿什么样的衣服,从事什么职业,同什么样的人交往,与什么样的人结婚,享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和负有怎样的义务及责任,死后在哪里埋葬以及怎样埋葬,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它为什么会在历史上出现?它在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是否一无是处?它在今天的不合理又表现在哪里?对此,我搜罗参考阅读了很多资料,包括刘建等人著的《印度文明》,库尔克等人著的《印度史》,以及许多不同人撰写的关于印度种姓的介绍,也就不一一列出具体的出处,但通过这些资料的综合,或许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个更加完整和深入的了解,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知印度文明的特色。

  (一)种姓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种姓制度其实并非印度所独有,在其他一些国家,例如古代埃及也曾经存在过,在南亚其他国家也存在着。但是它在印度历史上表现最为典型、复杂和持久。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种比较混杂,有非洲类型的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类型的黑棕色人种、类似我们中国人的蒙古人种和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达罗毗荼人。在雅利安入侵前,达罗毗荼人是最大的群落。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部落从印度西北部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主要和达罗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亚类型的黑棕人发生冲突,并占据了印度北方地区,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带驱赶。

  在今天,拥有12.4亿庞大人口数量的印度是世界上种族最多的国家之一,有700个种族和语言群体,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统计,可能还有更多,

资料共享平台

种姓制度》(https://www.unjs.com)。这些群体中的大多数都很好地保持着各自的传统,只有很少人会与外界通婚。可见印度情况的复杂。

  种姓制度正是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1500年前后,在雅利安征服后,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渐建立了许多社会和宗教制度和规则,使得这种阶层的区分被永久固定下来。种姓制度由此产生,由于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浅色白皮肤和当地人的深色皮肤对比鲜明,所以肤色是和种姓制度紧密联系的因素。我们熟悉的种姓这个词实际上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在英语里种姓译成Caste(卡斯特)。而西方的Caste这个词是16世纪来到印度的葡萄牙旅行者起的名字。在印度梵文里,种姓其实被称为瓦尔那(Varna),“瓦尔那”这个词最初是指肤色,其本意和阶层、地位毫无关系,后来才有了种姓的含义。不过经过了3500年的岁月,雅利安人的肤色也在变化,因为在热带的太阳下,只有深色皮肤的种族才能更好的生存,浅色皮肤容易因皮肤病而夭亡被淘汰,雅利安人基因中的黑色成分被遗传和强化,浅色成分被不断淘汰,所以即使是今天高等种姓的皮肤也往往比我们东亚的黄种人的皮肤都黑许多。在西方,有一个侮辱印度人的词汇,把印度人叫做“打磨过的黑人”,因为他们的肤色虽深,但是仍旧保留了白种人薄唇窄鼻等特征,仿佛把黑人的厚嘴唇和宽鼻梁打磨精细了,但对于黑色的石头不论如何打磨,底色都不会变,仍旧是黑色,所以就有了“打磨过的黑人”这个词汇。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瓦尔那制”的萌芽和发展。在最初只有两个瓦尔那,即雅利安(白色人种)和“达萨”(即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黑色人种)。可见,种姓制度的产生是两个肤色不同的种族对立的结果。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印度社会阶层形成了4个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商人)和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至此种姓制度初步形成。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上述三个种姓都是由白色人种雅利安瓦尔那分离出来的,而黑棕色人达萨瓦尔那则演变为首陀罗。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在首陀罗之下,印度一直还存在着一个没有种姓的群体——贱民,由于其地位远在前4种种姓之下,因此又被俗称为“第五种姓”,但其实并不是种姓。按照婆罗门教教义,贱民被称为达利特人,意为“不可接触之人”,其他种姓不仅不能与他们交往,连喝水都不能共用一口井。但有些没有种姓的人却不能被认为是贱民,这个后面再加以补充。

【种姓制度】相关文章:

组织管理制度-制度08-15

值班制度10-25

谈心制度06-26

会议制度09-05

班级的规章制度和惩罚制度09-20

请假制度范本06-26

网吧安全制度06-01

医疗核心制度07-28

干部培训制度09-24

档案收集制度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