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新课程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通过本次学习我深感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专业能力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一、专业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基础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历史教学专业知识。它包括历史
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术能力、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
第一,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模块加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
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同时,由于模块间的内容有交叉,纵横交错,这就
要求我们对历史知识要有一个横向的整体掌握。历史教师只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
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灵活把握处理每一节历史
课,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生硬的符号形式存在,而是以思想、精神的方式出现,从而真正地展示出所授历史知识的无限生命力和价值,引导学生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第二,掌握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掌握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程度也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历史新课程教材所采纳,历史教师应密切关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新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第四,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近年来,我国历史教育教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成果。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重要资料。近年来,在研究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刊载了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拜读并借鉴,让我们的专业发展少走弯路。
第五,掌握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这样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
二、专业理念是新课程教学的指导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是支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普通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中学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重构自己的理念体系,
资料共享平台
《课程培训学习总结》(https://www.unjs.com)。(一)增强课标意识
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普通历史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普通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
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要认真思考《普通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学习评价、课程资
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的建议并结合学校和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普通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特
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
(二)转变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国家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制度,课程管理也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权威性,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而只是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也不应仅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也应当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历史课程资源。通过编写校本历史教材,成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从而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
(三)转变教师观
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
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中学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
2.由中学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四)转变教学观
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中学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5.必须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性发展。
(五)转变学生观
新课程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和素质教育的高度,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不再将学生当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权威下的“奴仆”,而是将学生视作教学的主动探索者、参与者、与教师平等的合作者,将他们视作学校教育教学关注的中心和重要的教学资源,需要我们尊重他们的正常需要,关注他们全面成长。
【课程培训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一体化课程培训总结05-25
2017年远程培训学习总结03-13
2017年全员远程培训学习总结12-15
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05-25
2017年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12-15
2017年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总结06-20
单片机课程设计学习心得体会06-01
学习路径图 建设培训体系的基石03-13
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10篇)04-13
校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