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浅谈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学校内部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和工资总额包干。再加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已制度化,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了教师评价的工作必须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如果没有对教师的比较客观、比较科学的评价,那么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及对教师的奖惩就会成为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潜在问题。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教师的教学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其创造性发挥的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阶段评价。为使教师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师的评价应是全面的,主要应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一、关于教师评价的意义
教师评价,是指通过教师素质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价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教师评价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同时,它也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现代的科学的教师评价观认为,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目的。在教师评价中,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这就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科学的教师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其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上的薄弱之处,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出新的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实现对教师的有效管理,学校领导必须充分掌握每个教师的情况,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等。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学校教师发展策略,才能对教师因人指导和因人要求,以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因此,教师评价是帮助校长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关于学校教师评价的范畴
教师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大范畴,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价值是一个哲学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反应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教育价值,则是“以教育功能属性满足不同种类人的不同需要的总和。”从教育价值和教育评价的概念中,我们也能粗略地看到价值主体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刘尧教授认为,人的需要“是价值判断之精灵。正是这个精灵,使价值判断有了主体间的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对象的评价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教育评价的概念就可以界定教师评价的概念。我们认为,教师的评价应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的判断,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实现评价目的不能只赁评价主体的主观意志,而必须依据客观事实,即价值主体的需要和作为价值客体的教育事实。必须强调,价值主体的需要是评价主体的认识客体,是客观存在物。认识价值主体需要就是要搞清楚价值主体需要“是什么”,而且必须承认价值主体需要对于评价主体而言是客观的,评价主体不能随意更改价值主体的需要。无论是更改价值主体的需要,还是不能客观地反映价值主体的需要,价值判断都会失去科学性。
对教师进行评价应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
三、对教师评价的标准
教师评价的'标准是评价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评价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确的评价原则不仅是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规范,而且是指导、控制、协调评价过程的保证。在评价过程中,正确贯彻各项原则,不仅利于端正主评、被评人员的态度,克服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利于加强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的程度,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因此,对教师进行评价应做到以下标准。
(一)职业道德: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应注意评价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国家的大政方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
评价标准应基于对教育事业的进取心、职业热情程度;对学生的爱心、公正程度;对教师自身的正直诚实性、健康心态情况进行评价。
(二)学科知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研究者,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精通任教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纯授业者。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教师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将更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汲取学科新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
评价标准:是否正确掌握学科知识中的有关概念、定理等;能否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否了解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是否熟悉教学的基本体例;是否能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能否顺着学生的思路探究问题并准确判断该思路的可行性。
(三)教学能力: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同时,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教师在具备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后,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资料共享平台
《浅谈学校对教师的评价》(https://www.unjs.com)。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角色是应当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教师是否将学科知识通过精心计划、有趣儿而又有效地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又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持续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情况,准确找到学生学习学科问题的“闪光点”,并能采取有效的和创新的措施来巩固评价的成果;是否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纪律,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的、自然的、无隔阂的师生交往,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励学生超越自我。
(四)文化素养、科研能力:从现代教师论的观点看,当今教育界的共识是: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专门职业,一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而获得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的他者无可代替的职业。现代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记忆等认识能力,而认识能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能力。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富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信息社会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递更多、更新的信息,还要求教师通过通过研究、探索,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信息;社会发展与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教育条件与内容也处于千变万化的状态之中,要求教师教育思想、内容、方法不断地更新。
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教师应具有热爱学习、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能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并可灵活地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热爱祖国的文化,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水平,丰富的非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人品。
(五)交往能力:只懂得“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还不足以保证教师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教师的成败往往有赖于他们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校领导、教育同行、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集体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对于教师,即使教的再好,再有水平,如果班级学生拒绝你、抵触你,就无法实施教学,完不成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从以下方面考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心理互换,对学生真诚、善意、民主;能机智地扭转出现问题的师生关系,消除交往中的障碍;与学校领导、同事、家长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同事中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六)自我评价能力:教师教学情况、生活情况如何,自我评价贯穿始终。现代教师评价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主张教师积极参与评价到评价过程中来,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和评价者共同构建评价的话语系统。因此,教师有权就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结果等发表意见,并且教师被赋予“自评”的权利。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有助于自身的发展。
评价标准:能够通过自我评价,有意识听取有关人员(学生、同事、家长、领导等)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的个人计划随时调整。
四、评价的功能
(一)建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教师功能。
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而对教师的评价过程自然会具有导向的功能。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着眼未来。评价不但要关注教师今天的成绩,而且关注教师明天的发展前景。评价是加油站,目的是促进教师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评价要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发展。因此,评价要发现和发展教师多方面的潜能,要了解教师发展中的需求,要倡导肯定性,评价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师教育功能。
评价是镜子,教师在对照中发现自己,解剖自己,提升自己。可以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够激起教师发扬优点,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激励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学习。这是评价的一种心理功能,驱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活力。因而评价在客观上也对学校、干部、教师、职工、学生起着督促作用,激励其内部潜藏的积极因素的发挥。新课程要求,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并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完善课程功能。
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获得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客观,准确的把握教师工作的情况,也可以使我们清楚的看到教师工作中的长处与短处。这样便于学校和教师经常调节工作的目标与进程,及时调节、及时强化、及时矫正,使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断地得到完善,得到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目的。
(四)发展社会评价
对一所学校,一位教师进行评价,必然会有评价的结果,这评价的结果会对学校,教师具有鉴定的功能。只要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办法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那么评价的结论也必然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因此,通过评价来对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鉴定也必然是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但是,如果在评价中只是着眼于评价的鉴定功能,那么我们的评价工作就会偏离轨道而走上弯路。所以,在评价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前三个功能的作用。现代管理学派是以决策为着眼点的。评价学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等,目的应该使学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为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能够面对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教师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在于评级和奖惩,而是在于使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从而去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便于使学校的领导通过对教师的评价,看到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去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对教师的评价一般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因而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反馈、矫正的功能。总之,应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改进工作,是对被评价者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和鞭策。学校领导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知人善任,合理使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要全面、准确、深入的了解每个教师,不仅要了解教师的整体情况,还要了解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过去没有系统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学校领导很难对全校教师的情况了解得很全面、很准确、很客观,这就给学校领导在任用、培养、提高教师的素质等方面的决策带来很大的困难。实施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就可以及时获得关于教师工作的大量可靠的反馈信息,使学校领导对每个教师的情况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