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语故事:先声夺人

时间:2025-01-18 15:59:50 夏仙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童成语故事:先声夺人

  先声夺人(拼音:xiān shēng duó ré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成语故事:先声夺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成语故事:先声夺人

  【成语】: 先声夺人

  【拼音】: xiān shēng duó rén

  【解释】: 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

  【举例造句】: 他深深懂得先声夺人的道理,就预先做了广告,因此货销售得很快。

  【拼音代码】: xsdr

  【近义词】: 先发制人

  【反义词】: 甘拜下风

  【灯谜】: 山间铃响马帮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做事抢先一步

  【英文】: forestall ones opponent by a show of strength

  【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兄弟的坏话。先是华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后来华驱也被驱逐。华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跟自己的侍从一起杀了华多僚,又劫持了自己的父亲华费遂,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国。

  这下宋元公害怕了,他请来了齐国的乌枝鸣来帮忙守卫城池。这年冬天,在外逃亡的华登也带了一支部队来和华驱汇合,兄弟俩打算好好出一口恶气。

  面对两兄弟的大军,乌枝鸣有些心怯了。这时,厨邑大夫濮献计说:“兵书上说:‘要事先取胜,就要首先夺取敌人的心志;要事后取胜,就必须等待敌人士气衰竭。’(原文是:‘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何不趁着他们疲劳和没有安定的时机来进攻呢?如果等到敌人军心安定,我们可后悔也来不及了。”乌枝鸣听从了。结果这次交战果然取胜。后来,华登战死,华驱被赦免了造反之罪,逃到楚国去了。

  “先声夺人”这则成语就是由“先人有夺人之心”转化而来的,表示在行动前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人的士气。先,抢先。

  成语寓意

  宋军以先声夺人的气势赢得了首场战争的胜利,又在后来的失利中重整士气,最终夺取上将人头,平定了叛乱。由此可见鼓舞声势的重要性。同时,这则故事也提醒人们,做事情要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状态,不给敌人可趁之机。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先声夺人”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运用示例:

  清·壮者《扫迷帚》:“我兄负一乡之望,乃上之不能先声夺人,阻止设位,攘斥狐仙,力辟谬说。”

  现代作家姚雪垠《李自成》:“他相信自己的做事练达和军事才能都比熊文灿高明得多,更加上以辅臣之尊,未出师就先声夺人。”

  现代作家张恨水《八十一梦》:“加上那些神兵神将,把金鼓打得震天震地的响,更是先声夺人。

【儿童成语故事:先声夺人】相关文章:

儿童的成语故事10-04

兔死狐悲儿童成语故事08-06

儿童成语故事守株待兔09-14

儿童成语故事:如鱼得水07-23

儿童成语故事:爱屋及乌11-05

儿童成语故事:不贪为宝07-14

儿童成语故事:图穷匕见07-17

儿童成语故事:之乎者也10-08

儿童成语故事:舍本逐末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