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常识

时间:2023-10-12 12:41:12 晓凤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秋的常识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秋风送爽、炎暑顿消、硕果满枝、田野金黄。在立秋至立冬的秋三月里,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个节气,节气的变化对应着气候的变化:初秋湿热较甚,仍有长夏的闷热;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日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秋的常识。

  有关秋的常识

  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8月8日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民俗专家表示,在我国,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至今流行着“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早在周代,逢立秋日,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

  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秋的民俗相当丰富,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我国很多地方有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就没有什么食欲,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贴秋膘”,也就是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如炖肉、烤肉、红焖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立秋除了“贴秋膘”,在一些地方还流行“啃秋”习俗。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整个秋天不生病。城里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西瓜啃,抱着山芋啃,抱着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除了“贴秋膘”和“啃秋”之外,我国民间还有吃水饺、面条、饮水清暑、祭祀土地神、插戴楸叶等习俗。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立秋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预防秋乏小常识

  多晒太阳

  充足的阳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然而,当秋季来临,阳光的照射便不再像夏日那样强烈,雨天也会增多,这样人体的褪黑色素就会增多,从而抑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觉心情低落。所以,适当的多晒太阳可以让人心情变得开阔,显得更精神。如果是在阴雨天,可以将屋内的照明设施打开,同样可以提高人的兴奋度。多晒太阳不仅可以赶走黑色素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舒缓心情,对于保护肾脏缓解秋季也有一定的效果。

  每天多睡一小时

  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当秋天来临,这种习惯就要加以调整了。晚上争取在10:30之前睡觉,因为11:00以后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 都开始下降,它们同样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是秋季最好的养生方法,因为秋季最好做到早睡早起的习惯,所以添加午睡是很重要的。

  泡花旗参

  从中医角度来讲,“秋乏”是因为秋天干燥,致使人阴液不足,阳热旺盛所致,那么养阴润燥就是关键所在了。此时,泡上一杯花旗参,既可以提神抗疲劳,还可以滋阴补气。

  将花旗参切片,取5—10克开水冲泡即可。这样的一杯茶可比咖啡或茶要好得多,因为它不但可以提神,还具有养生之效。

  秋乏吃什么好

  鸡蛋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鸡蛋中还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及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一个鸡蛋中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杯牛奶的能量。而且,鸡蛋也是人们早餐必备的食物,早上吃个鸡蛋会维持你半天的饱腹感。蛋黄中含有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够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大脑组织中,从而增强记忆力。

  蓝莓

  蓝莓和其它的水果一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蓝莓能够为人体补充糖分,并且含有高纤维,同时还能够降低胆固醇,改善消化问题。蓝莓干当零食可提高大脑活力,补充脑部能量。蓝莓中还含有一种物质可以缓解老年性记忆衰退。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

  核桃

  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

  牛奶

  牛奶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有益的食品,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含量高且易吸收的钙,长期饮用牛奶还可以增强体质,强健骨骼。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钙,以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对于一些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者来说,牛奶无疑成为了最完美的首选营养品,能够快速的为大脑补充能量,缓解疲劳感,并且睡前一杯牛奶更助于失眠的人。

  花生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热量和多种营养成分、矿物质、维他命和抗氧化剂,是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这些物质对于输送重要的营养素进入人体,使之维持健康的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吃花生能够快速补充人体能量减少饥饿感,有助于抵抗困倦对人体的侵袭。

  贴秋膘必备小常识

  一、如何贴秋膘

  “贴秋膘”是传统说法,过去是为长点脂肪,以备冬天御寒用,所以以吃肉为主。而现在食物丰盛,真正要补的其实是“菜、酵、薯、拌”。

  绿菜为主,补维生素。夏季饮食,人们大多以瓜果类为主,其中类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含量不高。所以立秋 后可选择应季绿叶菜,如菠菜、芥蓝、莴笋等,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及叶酸的缺乏,以防止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皮肤粗糙、呼吸道易感染等。王雷军说, 每天所摄入的绿叶菜的量应为三两到半斤。

  发酵食物,帮助消化。夏天人们食欲不振,又多吃寒凉,胃肠消化功能较弱。秋天不妨多吃些发酵食物,如馒 头、醪糟、酸奶、豆豉等。

  食物在发酵过程中,既消除了食物本身的抗营养物质,又利于消化吸收,还会产生维生素B12,这种物质在体内以辅酶的形式存在,能 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防止毒素产生。

  薯类为先,预防肥胖。薯类食物属于粗粮,富含B族维生素,钾、镁等矿物质含量也丰富,另外它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及由此引发的多种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秋季是薯类出产旺季,有事没事吃些山药、甘薯、芋头、马铃薯等,很有益处。

  蒸拌菜做主打,降低热量。秋天人们胃口大开,一不留神容易吃多。可以试试把菜蒸熟了以后热拌,像茄子、 西兰花、蘑菇、柿子椒等放在一起去蒸,好看好吃,热量不高,营养还不流失。胡陵提醒,蒸拌菜不能蒸老了,三分钟立即停火,放凉后就可以拌了。拌的时候,根 据自己的口味,加芝麻酱和蒜、亚麻籽油和香油、番茄酱等等都可以。

  二、贴秋膘注意事项

  1、要注意体内的酸碱平衡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应呈弱碱性,一般情况下,人体可自动调节并平衡体内的酸碱关系。但是,如果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多了,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就可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等。

  所以,忙于“贴秋膘”的时候,大家不要忘了多吃些时令蔬菜、水果,以及茶叶、豆制品、杏仁、栗子等碱性食物,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

  2、贴过了,秋后易“发福”

  适当的“贴秋膘”确实有助于恢复体力,但若吃得多,动得少的话,很容易秋后“发福”。所以,“贴秋膘”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

  一般人可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足够的营养,不用刻意进补。

  而且,中医认为,立秋后是生津养阴的好时节,高脂肪并不利于养生;倒是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蔬菜,营养丰富又不容易让人发胖,秋季可以多吃一点。

  3、多吃润肺生津食物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秋季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如百合、莲子、杏仁等。

  4、超重肥胖者慎贴膘

  肥胖本身就是种疾病,同时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可以适当贴膘。

  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属于健康范围,可以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我国成年人健康体重的范围为18.5-23.9千克/米2,24.0-27.9千克/米2为超重,大于等于28千克/米2为肥胖,小于18.5千克/米2为消瘦。

  三、三类人群不宜贴秋膘

  1、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四、适合的秋膘饮食

  1、莲子百合汤

  做法及功效:莲子15克、干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

  2、雪梨银耳汤

  做法及功效: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去根、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皿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此汤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3、芝麻木耳汤

  做法及功效: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与用温水发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点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

  日常如何防秋燥

  1、多睡一小时,保持充足睡眠。增加睡眠一小时,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2、合理膳食防“秋燥”。秋季天气较为干燥,会出现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等秋燥现象。多喝水、多喝粥,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要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3、少开电扇,关窗睡觉。秋天昼夜温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4、保护脐部,预防疾病。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还可按摩脐部,将肚脐部位的寒气驱散。

  5、坚持锻炼,但切勿过量。秋季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因此,我们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得到体育锻炼。但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6、避免过早添加衣物。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变化无常,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容易伤风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渐添加,不可过早过急。

  7、注意胃部保暖。秋天需要注意胃部保暖,睡觉时需关好门窗,腹部盖好被子,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秋的常识】相关文章:

历史常识04-26

体育常识04-26

安全小常识09-28

环保小常识04-26

汉字语法常识04-26

基本礼仪常识04-26

红酒小常识04-26

关于冬至的常识12-23

律常识大全04-26

谷雨习俗常识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