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

时间:2024-10-27 02:26:40 资料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

  “学有所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之一,具体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是要求各级政府保障每一个学龄儿童都能上学读书,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

。在我区农村,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家乡读书的情况较多,和其他地区一样,留守儿童(含少年)“学有所教”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今年年初,我们接到区政协主席会议关于做好区留守儿童“学有所教”专题调研任务,我们在分管副主席马军的带领下组成专题调研组,分别在4月22日召集部分区政协委员对13所中小学进行座谈调研,4月24日深入章广中心小学、常山中学、常山小学实地调研。8月27日又召集区文教体局具体从事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负责人、8所中小学负责人、3名留守儿童监护人代表、各级关工委代表、各级共青团代表进行座谈,就留守儿童“学有所成”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探讨,现将专题调研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

  一、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监护现状

  调研情况表明:越是边远山区,留守儿童比例越高。在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都超过30%;xx小学、xxx小学的比例超过20%。在中学,珠龙初中、大柳初中、章广中学留守儿童的比例都超过20%,施集中学、常山初中的比例超过15%。值得注意的是,乌衣初中留守儿童的比例也达到了21.3%。这一方面是由于汪郢初中撤销后,初中生并入乌衣初中;另一方面是乌衣镇接壤南京,外向型经济相对发达,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多,这一点,从乌衣小学留守儿童比例高达17.33%也可以证明。附表还显示,离滁城近的中心小学、中学,留守儿童较少;毕业年级的留守儿童数较前面年级有所下降,说明家长对孩子面临毕业时的学习是更加重视的。另据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其他情况说明,从学校的教育质量看,小学留守儿童少的学校成绩名次靠前,中学不太明显。这说明,小学生的自觉意识比中学生要差,更需要加强监护。

  留守儿童的监护管理主要有三种情形:第一是隔代监护,由祖辈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第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留守儿童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抚养的监护方式;第三是付酬监护,即由留守儿童父母付钱,委托给朋友或寄宿在学校等地,由不是亲戚的委托人监护方式。通过对留守儿童较多的章广中学、大柳初中、黄泥小学、施集小学4所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隔代监护占49%,上代监护占46%,付酬监护占5%。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监护管理的“盲区”、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学校教育的“困区”。

  第一,监护管理的“盲区”。

  隔代监护: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他(她)们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代沟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三是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往往是多个留守儿童,根本力不从心。

  上代监护: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外出打工、怕烦等原因,就转托给另—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

  付酬监护:这种监护目前属于少数,被委托方一般都是责任意识强,愿意负责的,成长教育能够基本保证,但亲情缺失较重。

  第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就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管理孩子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当孩子要钱时总是十分慷慨,毫无计划、亳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请客上网吧,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在隔代抚养中,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儿童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的偏差,大大增加了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难度。

  第三,学校教育的“困区”。

  就学校而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说,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受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儿童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儿童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只能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解决问题方法初探

  2005年省教育厅下发了教基(2005)20号文《关于做好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孩子中的积极作用。十七大后,区委、区政府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区文教体局、区关工委、团区委、妇联等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2008年6月3日,区政府办还专门印发了《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以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有效工作机制,以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学有所教”问题。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至今已初步探索出了不少解决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留守儿童人数虽多,但他们并不是集中在学校的一个班或几个班,而是广泛分布,因而增强了学校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一样,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大柳初中、章广中学、乌衣小学、章广小学等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力,认真摸底调查。通过家访、电话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父母的外出动向以及托付于何人何地等情况。同时,将调查情况认真分析,分类梳理,详实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他们家庭成员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在家在校的表现,摸清他们的思想变化,准确预测他们可能出现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杜绝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二、教师“托管”。大柳初中在留守儿童管理中,要求每个留守儿童找一个自己熟悉而又信任的老师委托管理。托管老师以班主任为主,也可以是任课老师,或者校工。建立托管关系后,学生每周必须与托管老师进行至少一次的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托管老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就相当于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每月定期召集托管老师、班主任老师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托管工作,每学期末要安排一次托管老师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见面会,以加强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当学生在校表现出现异常时,托管老师及时通知监护人到校,加强学校与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使管理更加及时有效,更加到位。

  第三、成立自立组织。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留守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觉得在公务员之家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

资料共享平台

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https://www.unjs.com)。为此,章广中学等学校在班级成立“独立自助小组”,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委员会,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诉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同时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机制。“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些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第四、通过“亲情补充”弥补“情感饥饿”。漫漫留守岁月使—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位留守儿童《我不喜欢月亮》一文中写道:“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会圆,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够和我—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月亮。”据此,—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章广中学开设了“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同时还以“师爱助你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您在他乡还好吗、书信竞赛活动、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我为留守生献爱心”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亲情补充”,来弥补情感饥饿。

  第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团区委、少儿工委、关工委、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经常与学校联合开展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团区委以“平安家庭”、“和谐家庭”为载体,组织留守儿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把留守儿童凝聚起来通过开展“一帮一”结对、城乡少年手拉手、“希望工程”重点扶助与捐赠等一系列活动,动员和吸引留守儿童和监护人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共同提高,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连续举办五届军事科技体验夏令营,培养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精神。在开展城乡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中,汪郢中心小学40名留守儿童和琅琊区琅琊路小学40名少先队员互访,共度六一儿童节。常山小学60名留守儿童参观振华家电有限公司,并与员工子女交流,收获很大。暑假期间,团区委联合中国科技大学高校结合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村入户,开展“启明星计划”等活动,访问留守儿童,在丰富他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实实在在地服务。

  让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与其它孩子一样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成长,还需要社区、村组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如区关工委要求村关工委参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章广镇鸦窝村原党支部书记江金奎2008年春节把本村6个父母在外地务工,不能返乡过年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全家人和孩子们一起过一个难忘的团圆年,还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人给30元压岁钱,使孩子们倍感温暖。2008年春节前夕,区关工委还组织慰问了部分父母在外务工不能返乡过年的留守儿童,使孩子们感到,我们的社会处处有亲人。

  四、几点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产物,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就我区而言,虽然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建议:

  第一、要高度重视全区留守儿童工作。尽快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有关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成立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区留守儿童台帐,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跟踪,定期会议,通报情况,发现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认真分析研究,寻求对策。

  第二、建设寄宿制学校,规范管理留守儿童。目前情况下,可以先选择黄泥小学、黄泥初中、大柳初中等三所留守儿童比例高、人数多的学校进行试点。黄泥小学留守儿童人数2008-2009学年度达351,现在没有任何寄宿条件,要解决问题,需要投入120万建设男女生公寓和食堂,另加50万进行配套。黄泥初中男女生公寓楼已经建成,只需投入70万进行食堂危房改造和配套。至于大柳初中,投资50万元改造食堂后,不但可以解决中学留守儿童寄宿问题(由于和大柳小学靠近),还可以同时解决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除文化课老师外,再增配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的编制,在寄宿中营造家庭气氛。

  第三、加速建设亲情沟通渠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亲情沟通服务。如各学校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房等设施,进行简单改造,提供视屏聊天等设施,让留守儿童和远方的父母面对面通话等,以加强亲情沟通。同时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站,作为留守儿童活动阵地,培养他们自身之间的亲和力。

  第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外出打工农民多掌握、了解国家教育法规、政策。现在,国家对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农民工子女到其打工的城市就读提供了很大方便。对于有条件打工者,应尽量动员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就近入学,从根本上解决“挣钱的父母,耽误了孩子”的现象发生。

  第五、加大呼吁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速度。政府要切实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让留守儿童尽早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和城市孩子在同一个平台上上学,使留守儿童“学有所教”问题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五、目前经济形势下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思考

  上述的调查报告完成于2008年9月份,以前的形势和现在有所不同。

  目前,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明显放缓。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少工厂停工、关闭,一些农民工也纷纷返回家乡发展、谋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他们“学有所教”的问题有所解决。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有所教”问题是不是不存在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尽管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相当一批农民工返乡,但返乡人数和外出总人数相比,毕竟是少数。据报道:“区在外省打工的农民工有3.2万人,很大一部分人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沿海等地区企业工作。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地区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陷入困境,造成农民工陆续返乡。区各级劳动部门通过各镇办就业服务机构,对本辖区内返乡农民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和登记,摸清其掌握职业技能、求职、培训等意向,建立动态台账,为农民工返乡做好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区登记的452名返乡农民工中,已有375人实现了就业。”从以上信息看,返乡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另外,根据我们电话对沙河镇在杭州打工的一些农民工的调查,他们在那里依然有活干,春节也不回来。这些情况充分说明,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在相当范围内还是存在的。

  第二、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拉动内需,促使经济增长。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落实,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势头一定会扭转,一批新的企业、工厂将会壮大或诞生,农民工就业的形势将会越来越好,打工的新高潮在不久的将来会继续出现。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非短期内能够奏效,所以“留守儿童”现象将会继续在很大范围内长期存在,他们的“学有所教”问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依然严峻。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学有所教”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班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06-01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精选25篇)05-02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精选10篇)03-08

农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02-13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精选18篇)09-05

教育学习调研报告04-07

商品市场调研报告06-01

中学最佳办学规模调研报告04-16

服装市场调研报告05-25

走访企业调研报告(精选10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