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1
假期有机会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在追电视剧的同时,我也追星,追数学教学方面的明星。几年前听了贲友林老师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一下子被贲老师的诙谐幽默的上课风格所吸引。自己也在思考:理想课堂究竟是什么样的?当假期中细细阅读贲老师的这本《重新认识课堂》,对于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有了自己的最新的认识。
理想课堂是什么样子的?贲老师在书中第一辑就直指主题。从教师的提问,到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从选择什么样的学生回答问题,到学生如何养成问题的意识。可以说,课堂中的点滴细节都在本书中有了体现。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习题讲评结束,问学生“做对的举手。”当学生全部举手后,自己并没有及时捕捉错误资源加以分析。公开课的时候,为了确保上课的质量,只是特意点几个学生发言。这些课堂教学的行为,在贲老师看来,都是不利于孩子生命成长的。正如贲老师在书中所说:“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警醒自己:我是谁?为了谁?教师地教,应服务于学生地学”。简单的一段话,说出了教师课堂教学地真谛,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了学生的发展,选择合适地教学策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地求知欲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指引学生未来生命的成长。
要想改变自己的课堂,自己必须学会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关键在于多积累,多思考。在这本书中,贲老师在第二辑中鲜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课堂无小事。比如,《老师,你看其他学科的教科书吗》一文通过对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分析,揭示了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教师要想有学科整合的能力,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积累学科素材,形成大学科的理念。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由于自己任教的是低年级,低年级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例如教学《认识毫米》一课,我具体结合科学课有关栽种小葱的科学实践任务,让学生观察小葱的生长情况,学生在观察中,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可以说,只有打通学科之间的间隔,加深学科之间的融合,我们的教学才会走向学生生长的本质。
要想变革课堂,就要关注细节,这里面也包括教师教学的细节。正如贲老师学校的两句话:“人人都是学习者,个个都是小老师。”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指明方向。
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2
刚工作的时候就听说过贲特,后来有机会听过几节贲特上的课,每次听课都沉醉于贲特与孩子们的互动中而忘记记笔记。这个假期读了贲特的《重新认识课堂》,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细细的去品,去悟。下面谈谈读了这本书后的几点体会:
一、理想课堂是什么样子?
贲特在开篇提出了“理想中课堂的样子”: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善于倾听,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争先恐后地举手,自信大方地表达,或补充,或修正,或肯定,或质疑,充满有主见又不失童趣与深刻性的争辩,孩子们是知识、思想、方法的生产者,是学习的主人。这才是课堂该有的样子。
遵循“理想课堂的样子”,贲特提出了一些质疑:上课,你“听讲”了吗?你会“不讲”吗?答问对象的选择,有“潜规则”吗?还有对教师提问之后,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课尾留疑之后的追索……以课堂中教师的视角,反思教师该做的、能做的、必须做的。
课上听讲不再是学生的“义务”和“专利”,讲课也不是教师的`“特权”和“责任”,课堂不再是教师一问接一问的连环扣,教师预设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课堂需要在“学生的问题”中相遇,问题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核心。
二、对学生的关注
贲特在书中提到“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往往立即评判对错并作出指导”。其实这是在我刚步入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时候经常犯的毛病之一,课上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老师代劳的太多,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太少,有点像灌输式学习了,这样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持续地、深入细致地思考问题。贲特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现实,既要关注学生已经展现出的想法,还要关注学生潜在的、尚未表达的想法。有时学生所说的,往往不是她们自己真正想说的,而是教师想听的。因此,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让别人明白他的意思,我们教师应当为这样的发言鼓掌、喝彩。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那么如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宽松、安全而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学会主动地交流、批判性的思考。疑问,只有被表达出来,才能促进疑问的生长和发展。
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了,我们老师是不是能读懂学生的想法呢?这就需要我们走近学生,而走进学生,弯下腰、蹲下身,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学生的世界,以解读的态度与方法对待学生的想法。有时,我们在课堂上未必能真正读懂学生的想法,课堂教学结束后,应该多反思。多一点反思,少一点自以为是,我们对学生可能就会多一分理解,即使学生的想法是错的,也可能有其合理性,况且,有时未必是学生的错,或许我们还会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妥之处。对学生、对教学我们应当存一份敬畏之心。抛却教学过程中,按计划演绎教案的过程,减少滋生课堂虚假繁荣泡沫的温床,让孩子们在独立思考中学习,在展示交流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带着真实的想法走进真实的课堂,展开真实的学习。
三、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要想改变自己的课堂,自己必须学会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呢?关键在于多积累,多思考。贲特在书中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课堂无小事。
比如“老师,你看其他学科的教科书吗”,通过对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分析,揭示了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教师要想有学科整合的能力,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积累学科素材,形成大学科的理念。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由于自己任教的常年都是低年级,低年级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二年级有节实验课,让学生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这个其实就是长度毫米和科学学科的整合,学生在观察中,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可以说,只有打通学科间的间隔,加深学科之间的融合,我们的教学才会走向学生生长的本质。
要想变革课堂,就要关注细节,这里面也包括教师教学的细节。正如贲老师学校的两句话“人人都是学习者,个个都是小老师。”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指明方向。
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3
学校开学前请贲友林老师为集体教师开了一场讲座,作为新入职的老师我有幸参与了这次讲座,讲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贲友林老师出示了一位学生画的一幅连环画,提问了一句:“在座的各位老师有看出这四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吗?”我认真看了那四张图组成的连环画,它的名字是课堂的样子,随后就听到贲友林老师说:“这四幅画中都有老师,但是有的却没有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入职前,我想象中的课堂是学生抱背坐正,眼睛看老师,注意力集中,积极举手发言,及时做笔记。听了贲友林老师的讲座,我开始不知道课堂是什么样的。讲座后我问其他老师借了贲友林老师的《重新认识课堂》一书,希望能解除我的疑惑。
刚看这本书我就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它对课堂做了一个全新的诠释。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开始了阅读,第一章就让我收获颇丰。课堂的样子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样子,当学生坐的像雕塑的时候,他们真的在学习吗?那课堂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面对课堂老师需要思考和想象,思考力、想象力是课堂教学的生产力。
想要调动班里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认真听讲往往是不够的,作为老师也要认真听讲,听学生们讲,教师听后所讲的和学生所讲的是相互关联的,老师要克服身上高学生一等的姿态,听清、听懂学生说什么,因为课堂是学生的,老师只是引导者。在上课时,老师不是什么都讲,而是要想着讲,给学生更多讲的机会,学会“倾听”,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本,把每名学生的学习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把教师的光芒隐藏一些,把更多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的“退”,促成了学生的“进”;教师的“隐”,凸显了学生的“显”,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既定的规则,但规则也根据课堂呈现的样子进行调整、丰富和创新,需要灵活、机敏而理性的行为。
在我上了几天课后,我发现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同学很多,我开始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点人回答问题,但是想起贲友林老师的书中提到的“别让举手成为摆设”,举手事小,却是不能马虎敷衍的,举手之后老师要关注每位学生,教师通过学生举手获得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信息,以改进教师的教、支持学生的学的手段和方式,教师要多进行追问与思考,少一些“想当然”,与学生共识共进。
书本中贲友林老师还列举了很多教学实例,虽然是数学学科的但是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受益匪浅,让我这个新晋老师了解了课堂,学会把控课堂,学会“放手”……《重新认识课堂》这本书还有更多让我学习的地方,教学空余时间还需要再拿出来学习品味,也需要在课堂中多实践一些好的方法。
【读《重新认识课堂》有感】相关文章:
重新认识自己读书心得04-17
重新认识自己读书心得03-23
重新认识你作文07-08
重新认识你作文11-01
读《父母课堂》有感04-27
重新认识自已_550字01-25
我重新认识了他作文09-23
我重新认识了你作文07-06
我重新认识了你作文03-16
我重新认识了她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