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尼采哭泣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尼采哭泣观后感1
某年的某天我在北图,一个打折摊位,不太起眼的角落里看到《当尼采哭泣》这本书,因为喜欢哲学因此想着翻看这本书都写着什么东东,直觉让我毫不犹豫拿上就走,当尼采哭泣观后感。看的心境绝对是爱不释手,但也不敢说出来,我觉得每个人的感觉那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可我这样一位水平充其量就是站在心理咨询的门槛边上,脚尖才点着地上还没落脚的人,竟然开始了自己的白日梦。异想天开的想着要当好心理咨询师,要到晚年要写一本象欧文。亚隆写的候维之译的《当尼采哭泣》这样的心理小说。
感谢梦船的推荐,让我得以欣赏《当尼采哭泣》的电影作品,在观赏中感受到视听感官及思维的乐趣。昨晚看《当尼采哭泣》在线磕磕巴巴的看到三点才意犹未尽的爬到床上,几乎没打磕巴就昏昏睡去,一觉醒来神清气爽。想着我也得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电影情节就不祥述了,建议看看这本片子。演员的表演实在觉得言语表达多余,毕竟各有各感受。我的感受就是自己崇洋媚外,心底真觉得好呀好呀就是好!人物角色的气质,内涵及情感表达,这种深度没有沉淀是很难把握的。勾出我的泪水,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当尼采站在钢琴手舞指挥棒,在演绎着瓦格纳的《酒神颂》旋律富于节奏感的听觉的刺激下,尼采近乎精神失常的状态,忘我的表现着那种歇厮底里的激情,嘴里念叨着hate,hate,hate,似乎在穷尽一生的力量去迸发心中那份积郁的情感。我的心似乎在感受到一颗在矛盾,无奈,无助,绝望焦躁的灵魂在嘶吼。它在触动我内心最柔弱的那根弦,那刻影片中的沙美乐的泪在划落,我的泪水也因此在眼眶盘璇,内心感受着自己鲜活的生命在流动着。
一本好的影视作品除了好的内容演员外,声光的运用总是不能忽略的吧!否则肯定会象忘了下鸡精或糖的菜,再好的厨艺做出来的菜,没有调味品的点染,总归落个食之不知其味的下场。制作者遗憾,读者肯定也说不上缺了点什么。庆幸的是这本片子配上的音乐,好象是《安魂曲》《天鹅之死》《酒神颂》与整部片子的内容场景是那么的协调切合,引得人心弛荡漾。
作为一位学习心理咨询的人来说,影片中布雷尔的几次梦和后来让弗洛伊德这位好友催眠,可以看到心理分析的一些技术,观后感《当尼采哭泣观后感》。我自己目前还没机会去学解梦,却因此勾起对解梦知识的好奇。在剧中眼里看着,内心感受着布雷尔这位有着金钱社会地位,功成名就的老男人似乎被一根无形绳索在捆绑束缚他的心灵,也许是后天社会化,道德感,价值观所加负的一些东西,布雷尔就象水煮的青蛙似的在不自觉的迷失了自己。在梦里人性的'爱欲,自由的渴望,内心的挣扎释放得淋里尽至,卸下伪装的那是一个鲜活可爱的男人,敢于为爱去追求,只有在梦中的自己才能还其人性的本原,那是悲哀的,然而也幸好那只是一场梦,满足了他对安娜o移情后的爱恋与臆淫,在催眠的过程,他内心潜藏的爱欲、压抑因此得以释放,当他在被催眠中他的思想经历了放下了所有的财产家庭子女,背负着亲情的疏离去找他心爱的安娜o时,现实击垮了他,因为他看到心爱的安娜o对另一个男人说:“你是我唯一的爱”于是彼此亲吻,布雷尔只落个心碎与噩梦的下场了,毕竟那只是梦一场,现实他拥有的一切依旧一如往昔,不同的是他的情绪改变了他以往的观念与思想,他不再对那位为他经营家庭养儿育女的女人视而不见,话说半句嫌多。他学会了与自己的孩子游戏,享受天伦。学会了情感的真实流露。做回了他自己,他拥有着令人羡慕的一切甚至他和弗洛伊德这样的挚友的友谊,真可谓幸福指数在他那发挥到了及至,他可以拥有天堂,也可生活在精神的炼狱中,一切只是一念之差。
看毕该影片我脑海中强烈跳跃着几个词汇就是爱、痛苦、自由,它们如同一首悲怆的协奏曲,似乎是这些东西交织贯穿冲斥着我们的灵魂,谁又能躲过对他们的渴望与逃避,挣扎呢!
助人者自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接纳求助于咨询师的来访者呢?因为助与被助的过程咨询师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
在整部片子看完后,我想我能理解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那句话:“有些人无法解开他们本身的枷锁,然而却可以救赎他们的朋友。”“你必须准备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焰之中;你怎么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似乎感受到了尼采那颗在浴火中呐喊的灵魂!
当尼采哭泣观后感2
《当尼采哭泣》这部电影,改编自心理治疗畅销作家欧文?亚隆的同名小说,当尼采哭泣观后感。从情节来看,这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电影。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透过史料和名著中呈现的真实的思维观念和人格特质,将两人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故事背景为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时年四十岁的布雷尔,有一天接到一封短笺,高不可攀的名女罗?莎乐美突然邀约咖啡馆,她是为她的亲密朋友尼采求诊,她请求他运用实验性的“谈话治疗”来诊治尼采的自杀倾向。问题是,年轻气盛、自恃甚高的年轻哲学家尼采,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于是,医生只好假装自己需要尼采的帮助,协助他解决其生命意义的难题。一整个月的时间,他们每天在咖啡馆、墓园、诊疗室进行谈话,心灵相互冲击。首先由布雷尔叙述他表面上和谐的婚姻生活与正值巅峰的事业,内在却潜藏著对女病人贝莎的性幻想,尼采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的思辨,逼使布雷尔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也只有当他能看清自己欲望的根源时,才能真正帮助尼采释放他孤傲的灵魂,流下真实的眼泪……
布雷尔医生一直活在对母亲的回忆里,而尼采一直活在对莎乐美一厢情愿的感情中。而在现实中两人却都没察觉,也许这只是一种出于自我潜意识的屏蔽。人有时候就是会这样,不愿触及心里的伤疤,于是将它深埋。久而久之,就习惯了、适应了,习惯了这种掩饰的方法,适应了掩饰后的伪装,也适应了伪装过后的自然。习惯,是和意识无关地做出某种行为;适应,是无法改变只好接受的最佳借口。它们是这么简单,却那么可怕。当遇到心与心的交流,这深埋的一切也才会慢慢被挖出来,于是布雷尔医生给尼采做心理诊断,尼采帮布雷尔医生解开心结,其实这一切都是那么需要勇气,有抑郁经历的人就知道面对一切是很要勇气的。如尼采无法面对他和莎乐美的事实,所以一直隐瞒着,还好最终他还是战胜了自己 。正如布雷尔医生所说,“孤独只在孤独中存在,一旦分享出来它就蒸发了”,观后感《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这种“明天更美好”的结局,往往是这类心理治疗片惯用的。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就逃离了,遇到不能改变的就只能接受,跟着就是暗自神伤。以前的我也是这样,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就放在一边等到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再仓促解决。自从被人叫“学姐”以来,不管是在社团当中,还是和以前的同学聊天,还是在党支部指派我去和10、11的同学交流时,大家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最终我总是用说服我自己的那一套说服他们,总是告诉他们这样那样的情况都是正常的,告诉他们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告诉他们只用做好自己现在份内的事,不用管其他,因为份内的事无论如何都是对未来的发展有好处的,告诉他们耐心等待,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其实联想起尼采和布雷尔,我的这种类似精神疗法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在自我逃避。这是在平时的学习中的逃避。
而在工作方面,我也存在这逃避的行为。就谈谈最近很困扰我的社团问题。上学期的确在赶鸭子上架和老领导对我实在太好而不好意思拒绝的情况下,才勉强接下这个社团。因为事先申明过,我要准备出国,所以社团事务可能不能照顾太多,而且我会尽快找到接任者,所以一直没怎么上心。接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暑期社会实践,不可否认这次的实践做的相当成功,不仅引起当地的极大重视,回校后上交的成果也在院里面引起重大反响,目前正在参评华中七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这是我接人以来最为自豪的事,但也只是唯一自豪的一件事了。所以在新学期开始的社团招新时,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我不知道除了这次实践,我们社团还有什么能吸引11级的新同学,想起要将这单薄的内容展示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我没来由的一阵心虚,然后毅然将这项任务交给我的副职和策划部部长,打着“站上教五多报”的名义。自招新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展过一两次社团活动,大家反应都不是很热情,慢慢的我也不热情了,有什么事也交代给部长们,自己也疏于联系11级的小孩儿,到现在还叫不出大家的名字,而这些与那些虽然退会但依旧和我保持联系的社团成员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有些什么事我也习惯了在我们实践的那九个人的群里通知,而没有在我们社团那个大群里通知。
而这部电影在习惯逃避的人面前敲了一记警钟。
当尼采哭泣观后感3
当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遭遇的时候,他们能否挽救彼此的心灵?
《当尼采哭泣》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882年。充满魅力的俄国女人莎乐美请求维也纳的著名医生布雷尔去治疗一位将“影响欧洲”的病人——尼采——的绝望。当然,前提是不能让尼采知道医生在治疗他的心灵。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1760年,麦斯麦开始用磁石按摩人体让患者昏睡并实施治疗。1843年,曼彻斯特的布雷德出版《神经病学》,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催眠的机理——长时间注视某物,便可使眼脸的上举肌麻痹而引起不自然的睡眠。后来,他又提出暗示为引起催眠的要素,从此,催眠的方法与事实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采纳。1882年之前的一段时间,电影的主角布雷尔医生,正好在催眠术和心理治疗两者的结合上取得了突破。他在治疗具有严重歇斯底里症状的女病人“安娜?欧”的过程中,通过催眠,打开她那被密封、被压抑的往事,与之对话,疏导那些积压的痛苦记忆。而这些抑而未发的冲突,就是引起歇斯底里的原因。年轻的弗洛伊德,刚成为实习医生,还没能写下他那影响世界的煌煌巨著。而心理学从哲学独立出来,大抵也激荡在那个时代。1863和1868年,冯特和费希纳分别出版了心理学划时代的重要著作——《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和《心理物理学纲要》。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莱比锡大学建立,这代表着现代心理学的真正诞生。
回到电影《当尼采哭泣》。
尼采需要挽救么?他全身都是病痛,尤其是时常发作的偏头痛是他生命最大的阴影,频繁的发作,一次比一次迅猛,一年至少有200天使他陷入和病魔的斗争。他踏上了求医之路,辗转访遍了欧洲最著名的24位医师。然而,他的偏头痛不仅丝毫没有减轻,反倒变本加厉,视力日趋下降,绝大部分脏器都出现了问题。他痛苦焦虑,抑郁不堪,夜不成寐。脑海里时时徘徊着“自杀”。可是清醒时他却镇定地说:我有我自己的黑暗时期,可谁没有呢?任何痛楚被他视作创作
的源泉。他遭遇接连的背叛,再也不相信任何亲近。任何示好都会被他理解为自身权力的丧失。这样的心灵,如何去接近,又何谈去治疗?
是的,布雷尔医生也正处于他的黑暗时期。他45岁,功成名就,有美丽的妻子和聪明的孩子,有优秀的学生和朋友弗洛伊德相互砥砺。但首创“谈话疗法”的布雷尔却深陷于与病人“安娜”的爱情而不可自拔。他觉得自己的.生命从来未经选择,他恐惧衰老和死亡,他没来由的不快乐,他开始怀疑生命本身的意义,他无法成为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他,能否挽救自己和尼采,同时面对两种心灵的绝望?
布雷尔遭遇到了尼采的种种阻抗而无法进行治疗,心理谈话的技巧在哲学思辨的面前顿显苍白。终于,布雷尔设想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在尼采药物服用过量而发作的那次深夜,他挽救了尼采的生命。第二天,他要求尼采住进疗养院,并请求尼采帮助解决自己的绝望,以此来作为住院治疗的报酬交换。这让尼采可以从不愿受人恩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或许也可创造通向尼采心灵的唯一道路。治疗和被治疗的角色就这样在劳森疗养院交错替换。更多的时候,布雷尔成为了那个更需要被帮助的人。尼采积极投入于对布雷尔绝望的治疗。当我们一再看到哲学家抽象的思辨于事无补的时候,反而意外地看到了尼采竟也在打磨着想象疗法、厌恶疗法的雏形。
尼采的绝望是无法面对自己,布雷尔的绝望则来源于无法成为自己。他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他们都是勇敢的硬币,在命运的漩涡中,再次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当布雷尔率先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成为自己时,这深深地触动了思索和探究绝望的尼采,坦诚和温暖像熔岩一样,融化着尼采内心深处的坚冰。他大声哭泣着,他看到了友情的价值,他知道了自己不是怪物,他明白自己有能力去感动人并被感动,他终于面对自己并选择了接下来的道路。
从治疗技术的角度看,也许会有这样的误区:每一个纠结的布雷尔,似乎只需要一场弗洛伊德式的体验,一切便能重归平静。而每一个阻抗的尼采,似乎只
需要足够诚实而真挚的告白,便可启开孤独的心扉。但我们不能忽略布雷尔和尼采的勇敢。这勇敢,不仅仅是坚强,也不仅仅是自信。这勇敢,既是勇于承担,也是勇于创造;既是勇于接纳,也是勇于变化。
实际上,整部电影的主要人物全都是真实的,许多脉络和人物关系也可堪考证,诸如布雷尔和安娜的故事、弗洛伊德和布雷尔的关系、莎乐美和尼采的故事,等等。原作者雅罗姆重在虚构了一场场布雷尔和尼采的碰撞,这其实也是一场心理学和哲学的碰撞。
在布雷尔的经历之上,年轻的弗洛伊德继续探索,他认识到不是治疗者的行为吸引着患者,而是因为治疗者被患者认作她们现实的、原本钟爱的对象的替身,也就是发生了“移情”作用。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布雷尔和弗洛伊德在治疗和思辨中,肩负起探索人类心灵的重任,也让人类有更多机会、更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并成为自己。
当尼采哭泣观后感4
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弗洛姆从心理分析角度提出,人有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人与同类交往以逃避孤独,一种是人对自由的需求以排除其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潜能的障碍。如果人与同类的交往、对自由的需求同时满足,人就能使自己与自然界、他人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因而是人们所追求的自由。因此,要维持一颗健全的内心,人的这两种需求必须同时得到满足。如果一味地逃避孤独,会造成自我的湮灭而沦为他人或集体的工具,同时潜意识里对个性的需求也会让人陷入矛盾的斗争中而无法自拔。然而,一味地追求自我的独立,拒绝与他人发生连结又会如何呢?
来看看《当尼采哭泣》中的尼采吧。作为一位伟大的哲人,为了让自己的思想保持独立,他维持着强大的心理防御,他赞美孤独,也让自己成为了一名绝对的孤独者,朋友和爱人的背叛更是让他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他甚至拒绝心理医生的帮助,认为这会让自己受制于人。其实在尼采的潜意识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呼喊着,它呼喊着想要摆脱孤独的困境,呼喊着想要与他人交谈与他人拥抱与他人互相安慰;而在意识层面里尼采又努力地压制着这个声音。呼喊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烈,尼采内心的挣扎也越来激烈。终于,尼采开始压制不住这个呼喊声了,最终潜意识的能量冲破了尼采的抵抗,他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之中。
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告诉我们,自我意识的产生是因为他人意识的存在。在遭遇他人之前,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存在,我们只是在潜意识的驱动下去经验这个世界(就像被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就像动物受本能驱动那样),当我感觉到了他人,才反思到了我自己。想象一下,当你全神贯注地透过锁孔偷窥房间里的人,此时你沉浸于所窥视的对象,并不会感到自我的存在。但如果你听到走廊里有脚步声,就会马上意识到有另一个人正在看着我,我就会产生自我羞愧感,自我意识就此产生。在这一瞬间,你好像就变成了走廊里的那个人,并从他的眼睛里观察并鄙视那个偷窥的家伙,接着,你忽然发现那个偷窥的家伙就是你自己,从而产生自我羞愧感。当然,门廊里也许并没有人,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有一双外在于我的眼睛在盯着我。(这个例子引自百度百科,作为一个纯洁的人我是想不出这么猥琐的例子的!)所以人的自我意识真的是个非常奇妙的,在遭遇他人时产生,在完全依赖他人时湮灭。
精神分析理论告诉我们,当人在现实中受挫时,会无意识地制造一些虚幻的`情节,人沉浸于其中使愿望获得变相的满足(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自己遭遇失败或遇到糗事的时候,虚构一些理由或情节,并且自己好像还真的相信了这些理由,典型的别人不信我信了,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放松了理性的判断,达到自欺的目的)。弗洛伊德称之为白日梦,而我们亲切的称之为YY。如果一个人拒绝与他人交流,维持独自一人的状态,他将意识不到他正处于虚幻的梦境中,神经症就会产生。弗洛伊德在评价话剧的作用时说,观看话剧中带有神经症特点的剧中人的行为能帮助人们预防神经症的发生,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看不到他人也就意识不到自己。
所以,自我意识在我们遭遇他人时产生,并且维持清醒的自我也有赖于他人,但是过分地依赖他人又会使自我湮灭。于是,我们又再次想起了叔本华的刺猬理论。
这是一个悖论:孤独只在孤独中存在,一旦分享出来,它就蒸发了如果你把自己完全地呈现给尼采,也许你会留住他,一旦获得了他的信任,他就会像蒸蛤蜊一样完全敞开。在弗洛伊德的提示下,布雷尔医生首先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获得了尼采的信任,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布雷尔医生运用谈话疗法成功地治愈了尼采的神经症,同时,有赖于与尼采的这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自己的困扰也得以解除。曾经孤独的尼采在与布雷尔医生的亲密关系中获得了彻底的治愈和极大的安慰,但是他很清醒地意识到他不可以过分地依赖,为了维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他必须离开。于是就有了影片最后那感人的一幕:尼采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车厢,这一刻他犹豫了,他向身后望去,眼神中充满着留恋,可是最终他还是踏上了漫长了旅途。以下是面对布雷尔医生的挽留,尼采说出的最后一段话:
我们会有朋友,然后会渐渐形同陌路,这就是应当的结果。我们不愿彼此隐瞒或遮蔽真相,就像我们必须为它感到羞愧。我们是两条船,各种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路线。最后,布雷尔医生,我们必须成为彼此的陌生人,因为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定律。
向伟大的孤独者致敬!
【当尼采哭泣观后感】相关文章: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10-25
再读尼采12-08
尼采经典语录10-20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赵珊珊12-30
哭泣10-07
哭泣10-25
尼采价值哲学初探12-08
尼采哲学的文学意义12-12
尼采及其悲剧理论12-11